今早还没天亮时该船路过的千年古镇故陵,有一家“红狮商行”,老板名叫谭昆,生有二子一女;这名年轻女子,就是他的宝贝女儿谭玉娘。故陵镇素有“云阳东大门”之称,早在东汉时期即在此设立固陵郡,其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人口聚集、商业阜盛,被誉为“小重庆”。谭昆一家经营着这家综合性商行,凭借着较好的人际基础与自己的勤快、精明,把贸易业、银号、当铺等做得红红火火,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他与二子一女都曾跟过从缙云山(古名巴山)下来的武师学艺多年,有一定的身手功夫。
谭昆有个堂弟名叫谭峰,两人共一个曾祖父,爷爷是亲兄弟,住在同一座镇子上。谭峰刚开始是跟谭昆帮长工、跑运输,但这样做毕竟收入微薄,远不够他挥霍的;后来眼红堂哥的生意越做越大,钱赚得盆满钵盈,宅院修得既深广又高敞,便企图要与谭昆合作,跟他一起经营商行,当老板分红利,死皮赖脸说了很多次。可谭昆坚决不答应,一则他知道谭峰不务正业、好吃懒做,每天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二则此人还心术不正、鬼名堂多,若是让他参与打理,指不定哪天就被他坑了卖了。
谭峰便怀恨在心,起了歹意,与云阳的黑社会团伙“哥老会”大袍哥绰号“江上豚”的邓本善勾搭成奸,沆瀣一气。谭峰求他帮自己除掉谭昆一家人,事成后分他一半谭家的财产。邓本善最初还不答应,因为主要是他那边出人出力流血流汗,且他骨子里还看不起一无所有的谭峰。后来谈到财物邓拿七成谭拿三成、商行交于谭经营、宅院属于谭,双方达成协议。
就在昨夜子时,谭峰领着“江上豚”邓本善及其手下三十余人破门而入,闯进谭昆家大院。火把熊熊照亮了整个夜空,喊杀声搞得故陵全镇人心惶惶、鸡犬不宁。谭昆一家从被窝中惊醒,面临此般情景,只得赶紧披上外衣,仓促迎敌。谭峰、邓本善起先说,只要他交出全部家产,一家人乖乖离开故陵,就饶他们不死。可谭昆哪里甘心,遂带领子女、家丁、帮工与他们打斗起来。
在激烈的群斗之中,身为始作俑者、恶贯满盈的谭峰,因武艺平庸,又咋咋呼呼东蹿西跳,避之不及,早早被恨之入骨的谭昆与二子一女三下五除二联手打死了,可谓咎由自取。可谭昆一家毕竟敌众我寡、毫无准备,加之邓本善武功高强、喽罗甚多,又筹谋充分,一伙人带足了武器和暗器之类,手段残忍,很快就将谭昆夫妇及两个儿子、账房老周叔都杀害了(而其数名手下亦被谭昆父子打死或打伤),家丁、帮工多数已作鸟兽散,邓本善便霸占了谭昆的家产、宅院与“红狮商行”。
谭玉娘在父亲谭昆一再授意之下,趁着群斗场面混乱,已提前脱身逃离,匆匆躲进镇里一个远房亲戚家。直到五更时分,故陵已恢复平静,亲戚家的人才敢出去打探消息,回来告诉她,她的家人已全部遇难,一切落入邓本善之手;而且邓本善一伙还在镇里镇外到处搜寻她的下落,目的自然是斩草除根。谭玉娘闻此噩耗,放声大哭,痛不欲生,想出去跟邓本善拼了,那自无异于送死。亲戚赶紧拉住她,对她讲明“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道理,许久才劝止她。
天还没亮,谭玉娘便在亲戚的陪同下,偷偷来到长江码头边,搭乘去往上游的客船,准备到重庆找她的伯父,还有上缙云山找他们一家的师傅,商议如何报仇。没想到,邓本善他们及时得知了她的行踪,这么快就追过来了。
就在船家是走是停举棋不定时,对方领头的大袍哥邓本善,一个方面大耳、满脸横肉故而甚是丑陋凶恶,一只眼睛瞎了、额头上还有刀疤故而显得更加狰狞可憎的家伙,已领着七个喽啰(五人留在岸上观望及守马),忽然从马上跳下,钻进江中,手举单刀,向船这边迅速游来。在江河边长大的人,靠水吃水,多半都擅水性。邓本善绰号“江上豚”,自更是游泳高手,可比《水浒传》里的“浪里白条”张顺与阮氏兄弟。更何况今天不冷不刮风,水面又平,尤利于他们泅水。眼睁睁地,此伙人就靠近客船了。
这边船上像炸了锅似的,一阵阵惊呼,个个如丧考妣。船家、艄公与乘客们都下定了决心,只管袖手旁观,谁也不帮,啥话也不说;若是有危险,袍哥们连自己都不放过的话,那就赶紧跳江离开。这便是“惹不起躲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