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不扬波
1946年2月,佐田吉次一批日本兵从广州黄埔乘船回日本,看着南海神庙渐渐远去,“海不扬波”康熙大帝的笔迹永远嵌在脑海里。
那里曾经被他们侵占、践踏。
黄丝路将军对他们训斥:“南京交战时,我在下关码头遭到了日军集体屠杀,因躺在战友们的尸体下装死而死里逃生。夜里悄悄地逃脱出来后与可恨的日本军拼命到今天。一想到当时的仇恨,我恨不得把你杀掉扔进江里!但是因为上面有令‘要以德报怨’,所以今天放你们一条生路。”
吉次心上的乌云终于散去,天空一片湛蓝,火红火红的血棉在头顶争艳,一棵棵红棉高大挺拔,任你东南西北风,嵬然不动。那是许许多多的男孩女孩在他们的土地上站岗放哨,这是生他们养他们的土地啊。
白鹤北飞,家人可好,关山万里,家书难盼,为什么听到的总是好消息?
离中国远了,看见海边的楼房从那云边飘忽而去,在海鸥的声音里仿佛夹带着呜咽。
菊子哭得一塌糊涂,但她还是坚持站在甲板上,看着那陌生的海岸线,那里有噩梦,正在远去。从小就被灌输“为了国家,什么都可以牺牲”的教勉。
……
这美丽的香格里拉
这可爱的香格里拉
我深深的爱上了她我爱上了她
……
留声机传来《这美丽的香格里拉》,菊子哽咽着趴在船栏上。
姐姐死了,在这美丽的土地上。
她不该来这。
船上的大副跑过来假装扶着她,手却放在她的胸脯上。
不再丰满。
菊子扬手给了一巴掌,大副惊愕地看见那张梨花带雨的脸,憔悴不堪。
“臭美个啥,谁都摸过了。”
大副嘟囔着。
“回去,美国大兵奸死你,活该。”
菊子一任眼泪滑落。
不知道谁在唱:
早晨在海边徘徊,
回忆逝去往事,
风之声,云之状
着色的浆翻起水波
……
歌声、哭声此起彼伏。
差不多与此同时,1946年2月29日,李香兰也含泪挥别上海乘船返回日本。她曾经以“勾结日军”的罪名被逮捕了。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她在法庭上出示了证明自己日本人身份的文件,法官宣布她无罪释放。这个令人惊讶的事实使法庭上的人们愤怒了。面对大家的怒吼,她流泪唱起了歌,用歌声表达对养育自己的中国的一片深情,同时对自己前半生的罪行作了深深的忏悔。
菊子直接去了东京,城里一片死寂。她经常出入美军军营,生活的艰苦让她不得不放弃尊严,其实她们也是响应日本政府的号召。
而她回到那个简陋的小旅馆常听见一些喝酒的退役男兵,在吹嘘自己战争期间的“功绩”和强暴过多少中国女人。
她没有回去见母亲,她觉得她没脸见她,她习惯了生活中没有她。
涛声依旧,但愿海不扬波。
万里安澜
佐田吉次和许多日本的战俘们被一些人挡在码头,不给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