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宝宝很喜欢吃糖,爸爸妈妈规定了他吃糖的数量。因为白天是请的人带他,有时他会管带他的奶奶要糖,若白天吃了糖,他就会对奶奶说不要告诉父母,说告诉爸妈回家就吃不成糖。当爸妈问她吃糖没,她会说不告诉你,有时又说没有。这是孩子钻了抚养人的空子。家长要跟白天带他的奶奶有充分的沟通,告诉他白天要给他吃多少糖限量,不能多给,要保持不同的抚养人前后抚养态度一致。要让白天带他的奶奶重视问题的严重性,不能包庇他,没有空子可钻,以后他就不会这样了。
喜欢咬人的“小野蛮”
朋友家的小孩星星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就带回来一个特殊的纪念,脸上有两个深深的牙齿印——他被别的小朋友咬了。妈妈问他:“你今天被人咬了?” “是的。”星星委屈地回答。妈妈又问他:“为什么有人会咬你的脸呢?”他半天也没有开口,可能他还太小,说不清楚或者根本就不会说。妈妈猜测或许是宝宝和其他小朋友发生了争执,就被人咬了,于是也就没有深究下去。
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送宝宝去幼儿园时,老师告诉妈妈,星星在幼儿园里一天之内居然咬了三个人。妈妈非常担忧,怎么自己的孩子有这么野蛮的攻击性行为,不知该怎么教育才好……
小宝宝第一次用刚萌出的乳牙咬人的时候,爸爸妈妈也许会很开心:“宝宝出牙了,我们的宝贝长大了!”可是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宝还保留着爱咬人的“爱好”时,爸爸妈妈就开始着急了。
到了2到3岁,宝宝发生咬人事件会相当频繁,你的宝宝或许也被人咬过,或者你的宝宝也张口咬过别人。那么,宝宝是真的想攻击别人吗?他们真的野蛮吗?怎样的教育才能适当制止宝宝的咬人行为呢?
事实上,2岁宝宝习惯用嘴去感觉事物,这是他们了解外部世界的一种途径,也是他们自我放松的一种方式,并无恶意。这时刚刚学步的孩子还不懂得用语言表达他们的生活感受,所以常常喜欢通过咬人这种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兴奋和激动。由于年龄关系,他还不能分辨自己行为的好坏,因此爸妈需要了解宝宝咬人行为背后隐藏的原因。
心理学家认为,咬人(或物)和吸吮一样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咬人的本能深深地埋藏在下意识中,如有的成年人在激动的时候会咬嘴唇、指甲,思考问题的时候会咬笔头、橡皮,这都是咬人反射的表现。
小婴儿刚出牙的时候,对嘴里的新东西还不习惯,因此吃奶时会尝试着咬妈妈的乳头,试图摆脱自己的新牙。还有一种可能是宝宝的衔乳姿势不正确,觉得自己没有被抱稳,本能地咬住乳头防止自己摔下去。如果感觉到宝宝咬乳头,可以将宝宝的头轻轻地扣向乳房,堵住他的小鼻子,宝宝呼吸不畅,会自动把嘴松开。同时,为了满足他磨牙的需求,可以给他一些安全的东西来咬,如牙胶或磨牙玩具。
还有的宝宝每次吃完奶后,总会使劲咬妈妈一口。而突来的剧痛会使新妈妈不由自主地抬开宝宝或尖叫一声。实际上,婴儿愉快的情绪大多是在哺乳时获得的。吃饱后的小宝宝常会咬妈妈,这是他对妈妈表达感激的方式,是在说:“谢谢妈妈给我这么好吃的乳汁。”妈妈的行为可以理解,但最好不要这么做,因为可能会吓到宝宝,当然也没有必要咬紧牙关任他咬。宝宝咬奶头,通常都是不想再吃了。捏一捏他的小鼻子,或将手指头插进乳头和宝宝的牙床之间,让他松口,但别马上把他放回小床,他可能还不想这么快和妈妈道别。和宝宝玩上一会儿,使他明白并不是一松口妈妈就会离开。
还有的宝宝喜欢哭闹,或咬自己的手指或脚趾,对于半岁大宝宝的哭泣,爸妈常因怕宠坏宝宝而采用冷处理的方法,不去理睬他。但宝宝发脾气的同时还咬自己的手指(脚趾),则是小宝宝感觉不舒服,向你发求救信号。感觉疼痛的宝宝常常咬自己的身体,而不是其他人。当宝宝哭闹时,你首先要查明宝宝是否有生理需求,如是躺得不舒服,还是肚子痛?如果是出牙引起的疼痛,可以给宝宝一些可以咬的固体食物,以用来磨牙和锻炼咀嚼功能。
一岁半的宝宝和妈妈玩得高兴时忽然咬妈妈,越让他松口,他越是咬住不放。为什么会有这么让人匪夷所思的行为呢?宝宝的想法是:“我很爱妈妈,因此忍不住用力咬一口,我是表达对妈妈的喜爱之情啊!难道不允许吗?”有时生气的妈妈会反咬孩子,这可是不好的榜样。如果你反咬宝宝,他会更加兴奋,觉得你在和他玩,认为咬人是允许的,更不会明白这种行为是在伤害别人,因此妈妈要尽量克制情绪,以抱抱他、亲亲他的方式来影响宝宝的行为,同时要明确地告诉他“妈妈疼”,可以让他试着咬自己的手指。让他亲身感觉一下疼痛,另外告诉宝宝,咬人不是表达喜欢的好方式,引导宝宝用语言、手势、拥抱表达情感,否则宝宝可能会认为咬人不可以,那么表达爱也是不对的了。
宝宝咬人有时还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为了帮助宝宝重拾安全感,你需要给予宝宝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宝宝渴望被关注和爱护,当他害怕的时候保护他,永拉在他身边,对他来说非常重要。不要因为宝宝胆小而笑话他,惩罚他,尤其是男孩子。恐惧不会因此消失,但对宝宝的心理却是极大地伤害。更不要逼迫宝宝克服胆小,这会让他更加胆怯.最好的办法要经常和宝宝交谈,反复告诉他,你是多么爱他,你是他的保护神,不会允许任何人伤害他。这样,一段时间后恐惧感自然会消失,宝宝也不会再咬人了。
但是攻击性咬人是有意的侵犯行为,就如前面的星星小朋友。长期这样不利于宝宝与他人的交往和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需要高度注意。可以建议宝宝用不伤害别人的办法来转移负面情绪,如拍打枕头,撕报纸等,要对宝宝反复强调,咬人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爸爸妈妈和小朋友都不喜欢,这会伤害别人,不是一个好宝宝的行为。同时你也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思考对宝宝进行惩罚是否恰当,否则将会出现双重标准。宝宝会糊涂,大人为什么可以使用暴力,他却不可以呢……
如果你选择正确的行为对策,那么情绪逐渐趋向稳定的宝宝两岁后就不会再咬人。但三四岁的宝宝会因为情绪紧张、焦虑而出现继续咬人的行为,你可以向儿童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找出宝宝焦虑的真正原因并进行治疗。
你为什么这么磨蹭
同楼住的小宝宝雷雷是个让人心急的“小磨蹭”,做起事来总是慢吞吞的。从吃饭穿衣,到画画儿、写字、做游戏,常常忘掉该做的事情。每当需要为某事做好准备时——上幼儿园、上床、洗澡、去亲戚家,如果父母不冲雷雷大叫“现在,现在就做!”他是决不会准备好的。对此,雷雷的父母也很犯愁,几次遇到我便问雷雷是不是脑袋笨。
“这个孩子为什么做每件事都磨磨蹭蹭的?如果说是基因的原因,但我们家没一个人做事拖拖拉拉,这孩子怎么会这样呢?”雷雷爸皱着眉头,很不可理解的样子。
其实,拖沓只是一个习惯,并不是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也不是性格缺陷。家长在着手帮孩子改掉这个毛病时,必须让孩子知道一点,拖沓是我们都可以改变的习惯。
现实生活中,爱磨蹭的孩子的确是很常见的,但除了极少数外,通常并不是因为孩子“脑袋笨”造成的。就拿雷雷来说,当专家对他进行面对面的观察和测试后,发现他的智力在同龄中属于中等水平,而且通过对他进行多项非智力因素的测查,证明孩子的发展都不差。
造成孩子做事慢的因素通常有两个,一是孩子“手笨”,即做事情时,动作不熟练。由于孩子的神经、肌肉活动不够协调,同时缺乏一定的生活技能,所以导致他做事情比较缓慢。二是孩子的时间观念差,做事情缺乏紧迫感。也就是常说的“慢性子”。一般来说,孩子的时间概念通常要到5岁左右才开始形成,而大约在8岁以后才逐渐稳定。
此外,孩子的磨蹭行为还可能与爸爸妈妈自身的行为有关。有的家长平时喜欢边吃饭边看电视或书报,有的家长也会因疲倦或懒惰做事拖时间,这些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非常容易使孩子养成注意力不集中、办事拖沓等不良习惯。因此,家长不妨先自我检查,为孩子做个榜样。
那么如何来纠正孩子磨蹭的坏习惯呢?给家长几个建议,如果孩子爱磨蹭是“手笨”造成的,父母就要想办法锻炼他的动手能力,帮助孩子提高动作的熟练和敏捷程度。父母可以与孩子玩一些小的竞技游戏,如比赛看谁穿衣服快,看谁洗澡快等。通过这些比赛,家长可以随时教给孩子穿衣、洗漱、收拾玩具等自我服务的技巧,教给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后顺序来提高效率、安排时间等。这些游戏玩多了,孩子可能觉得没趣,这时,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来鼓励孩子继续做下去。
如果孩子爱磨蹭是由于时间观念差造成的,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比如在孩子开始做一件事之前为他规定时间。父母先估计出孩子尽最大能力能够完成此事的时间,并以此作为时间限制,然后根据孩子完成的情况,给予表扬、奖励(或无奖励,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在开始设计时间的时候,家长要及时核对。孩子做事,家长为他计时,告诉并夸奖他今天比昨天又快了几分钟。这样,孩子会有积极性。
另外,磨蹭这个习惯,不光存在于学习中,也反映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穿衣、吃饭、玩耍等。所以要克服这个毛病,必须从不同角度着手,从自己孩子的实际出发,制定一些改正方案。做什么事情,需要多长时间,事先都做好假定,在假设的时间以内(当然能够越快越好)保证质量地完成。
做完以后,可以共同讨论,对方案进行调整,争取下次做得更好。对年龄较小的孩子,在进行这些计时活动,如阅读、答题、劳动时,如果家长能够与孩子一起进行,会收到更好的成效。
那个不听话的孩子
外甥家的小宝宝金金3周带6个月了,刚刚上幼儿园,结果上了4天被老师批评了4天,把他妈妈气得够呛。老师告状说他不听老师的话,在位置上也是坐不住,还揪女同学的小辫。回到家后不但不承认,还告诉爸爸妈妈谁谁今天哭了,还能报出名字。父母都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了。
孩子刚到幼儿园,对园里的环境和老师,小朋友都不熟悉,会产生一种自然的抗拒。就是不听老师的话,不跟小朋友玩。作为家长首先得跟老师多沟通,了解孩子在园里的表现,把自己孩子的性格跟老师说一说。回到家里可以跟孩子多讲一些与幼儿园有关的话题,鼓励孩子多跟小朋友玩,让孩子明白,老师也会像妈妈一样爱他的。过一段时间,孩子就会慢慢适应了。
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说话的父母。”作为父母或者老师一味地指责孩子“不听话”这是不公平的。我们曾经都是小孩子,都曾有过不听话的经历,都曾有过爱听什么和不爱听什么的偏好。其实这些都很正常。首先,人之所以有差别,就在于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大脑。你的大脑决定了你的意识、思维、情感、行为的活动。我们的孩子,尤其是在成长发育过程中的孩子更是如此。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要经历两个反抗期。一般在2岁半至4岁时期为人生第一反抗期。孩子2岁后,动作和语言有了发展,自我意识和独立性有了提高,此时,既有模仿性,又有摆脱成人束缚,想尝试自己力量的欲望,事事要自己动手做。如果家长包办代替,剥夺他们尝试和锻炼的机会,就会使其产生不满的情绪反应,哭闹、发脾气或表现出排斥、反抗行为。
有时,孩子的“不听话”其实是他们的生理要求,使得他们不愿意按照父母说的那样做。比如母亲怕孩子夜里起夜,不让孩子喝过多的水,可是孩子却怎么也不听。对于母亲而言,孩子不听话,犟脾气,不好管。而从孩子来说,这是他的需要,有的孩子就是要比其它孩子多喝水,这是他的代谢类型决定的,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当然,在不听话的孩子中,也确实有本性十分任性的孩子,这一方面是孩子脾性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父母过于娇惯的结果。随着宝贝的成长发育,他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外界的事物,这些事物带给宝贝很多意想不到的困惑,为了解开自己心头的疑问,宝贝总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比如,宝贝看到邻居小弟弟有一辆电动小汽车,而他的电动小汽车与自己的不太一样,他急于探究这种区别存在的原因,于是宝宝可能会任性地坚持要妈妈给自己买一辆一模一样的小车来延续自己的探索活动。这时候,因为宝宝无法准确地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他会凭着自己一时的情绪与兴趣来行事,宝宝的任性便显露出来。
处于独立性萌芽期的幼儿,对一切事情都想亲力亲为,弄个透彻,这原本是好事,但是,这种“亲力亲为”的心理行为,往往会不合情理不合时宜地表现出来,这就导致了我们所说的任性。父母对宝宝的这种任性行为既不可惟命是从,也不要断然拒绝,而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区别对待,毕竟它也是宝宝的一种心理需求,应该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