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目的、有计划、比较系统、持久的知觉活动,是人从现实活动中获得感性认识的主动积极的活动形式,是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门户,使思维的触觉,是理解的前提。可以说,敏锐地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没有创造。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而要达到观察的目的,必须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有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提高观察的效率。科学课是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科目,教师可以利用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来交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首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在进行观察之前,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可行性的观察计划,特别是在观察一些较为复杂的现象时,计划更应该周密可行,否则只能被观察对象的复杂性所迷惑,达不到预期的观察目的,无法完成预定的观察任务。在科学课中,观察与思考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思考的观察只能是空想。因此,要提醒学生在观察是积极思考、主动观察。最后,要及时地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以便于在总结、归纳时做到全面。
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要想通过科学实验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或者解释科学规律,就要求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围绕试验目的对某些特定的实验现象进行重点观察,分清主次关系。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一些细节,若只是随意的浏览,则只能看到杂乱无章的表象,观察不到事物变化的本质。
如在教学科学课《混合身边的物质(一)》时,学生将豆子与沙混合后,再将其分开,让学生观察豆子与沙的变化时,学生们可能注意到豆子表面可能粘着一些沙尘,于是就认为豆子发生了“变化”。这时,就需要教师特别强调:我们要研究的是“物质的成分”(即本质属性)有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而不是检查其他非本质的地方是否发生了变化。让学生紧紧抓住这一观察重点不放手,而不被其他现象所迷惑。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就会发现,沙还是原来的沙,豆还是原来的豆,二者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
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观察材料
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同一个实验,观察的材料不同,观察的结果也就不同。有效的观察材料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而无效的观察材料,只能会干扰学生观察的目的,影响学生观察的重点。如在进行《淀粉的踪迹》一课时,给学生准备了足够的淀粉、水、碘酒,学生在进行实验时,由于没有及时提醒学生要掌握好淀粉、碘酒、水三者的量,从而在实验中出现了淀粉遇碘酒变成黑色的现象。后来,又让学生进行了一次实验,在这次实验中,要求学生严格控制三者的量,在碘酒中加入2~3倍的水进行稀释,而且淀粉液不能过于粘稠。结果学生们都观察到了淀粉遇碘酒变成蓝色的实验现象。使学生有效的获取了知识,增强了学生的成功感,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地观察习惯
对科学研究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态度。只有长期观察,才能捕捉到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现象。要培养学生全面地观察能力,就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进行观察,打破教学时空的限制,让学生在课外进行观察。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只限于课堂教学,重要的是联系实际,用于生活,生在家庭,会去观察各种事物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方法还很多,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需要教师不断的探索,以不断发现新的、更有效的方法,以培养学生观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观察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独立能力
一个现代人,首先必须具备独立精神和独立能力。独立,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构成,是人能够立足于社会,发挥其潜力的基础。
与现代社会对孩子的独立的要求相比,中国孩子独立能力都较薄弱。根据资料分析,在我国的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日趋严重。他们从小到大,处处离不开父母的照顾。结果是让孩子养尊处优、心理脆弱、独立能力差,解决困难的能力和承受挫折的勇气缺乏。四年级的小学生不会剥蛋壳,大学生开学是“全家总动员”,甚至有大学生把不会洗的衣服用包裹寄回家,离家读书领着父母去陪读……这些现象真的令人担忧。在过度保护下成长的孩子,依赖性越来越大。
难道我们的孩子天生缺乏独立的能力吗?事实上,我们的孩子不缺乏“独立基因”,只要给他环境,给他条件,教育者合理引导,孩子长大后也会成为独立的一族。放手让孩子独立地去行动,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一旦孩子能够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深藏在他身体内部的各种潜能都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独立性强的孩子一定会发展得好,独立性差的孩子发展一定是比较差的,这是社会的需求造成的。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就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呢?
家庭是培养学生独立能力的首要场所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甚至是溺爱,从而影响了独立意识的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差。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丧失了独立能力。其实,父母是孩子的独立老师。父母可以因势利导,把握孩子的心理特点,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动手”的原则,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在家里,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因势利导,通过具体、细致的示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教给孩子一些自我服务的技能。这些看上去虽是很小的事,但实际上给儿童创造了很好的锻炼机会,无形中培养了儿童独立生活能力。
学校是培养学生独立能力的主阵地
(1)孩子的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就是自觉地把自己的事做好的心情。一个人的责任感强烈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独立生活能力的形成,只有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个人才能敢于面对生活的挑战,独立的承担责任,并很好地生存、生活下去。在教育中,注意在思想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自觉地承担一些应该而且能够承担的责任。在班级管理中,采用“班干轮换制”、“事务承包制”,努力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
(2)学生的劳动能力
劳动是学生通往独立的道路,因为劳动不只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更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孩子只有从小参加劳动,才能练就各种照顾自己、帮助别人、为社会作贡献的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解放学生的手脚,放手让他们去做那些应该做而且又是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从内容上来说,要尽可能丰富多彩,赋予劳动新的内容和新的内涵.如我们可结合实际和当前形势,开展“新世纪我能行”体验教育活动、“爱我家园,人人有责”“争当小能人”等活动;在形式上来说,要尽可能生动活泼,要可操作性、计划性、趣味性。通过系列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勤劳、负责任的心理品质,锻炼他们的劳动能力。
(3)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一帆风顺只能是良好的祝福。因此,在意志毅力方面,我们要对学生着重进行意志和毅力的培养,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遇到困难始终不低头,不气馁,而是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顽强拼搏,不怕困难是独立生活能力形成的基础条件,如果缺乏这样一种精神,独立生活能力将难以培养形成,要想成就的事业会半途而废。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可以通过古今中外杰出人物的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教育,用活生生的例子令人钦佩的精神感染他们。只有从小事做起,从小做起,循序渐进,才能逐步培养形成独立的生活能力。
社会是培养学生独立能力的大课堂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产生了摆脱各种束缚和依赖的独立倾向,我们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到社会中去,到更广阔的天空中去。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提倡学生尽早走出家门、走出校门,到社会的大课堂中去经受锻炼。要想在社会中如鱼得水,学生必须学会了解、熟悉社会环境,学习待人接物的方法,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可以鼓励学生争当“社会志愿者”,将学生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落到实处。通过社会体验活动,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
作为一个教育者,要尽可能为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创造合适的环境和机会,让我们的学生早些脱离父母的羽翼,少一些依赖,多一些体验,多一些磨砺,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精神和独立能力的现代人。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培养面向21世纪人才的新技能之一,教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求知欲望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与生活相关联的问题情景,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要“弄懂”、“学会”、“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欲望。比如在教学圆周率一课时,让学生自己量一量三个不同直径的圆滚动一周的距离,他们会发现圆的周长相当于其直径的三倍多一点,而学生就会想:“三倍多一点究竟是三倍多多少呢?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探求欲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只要用心就会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初步培养学学生的问题意识。
营造气氛,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视学生为朋友,平等相待,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能大胆质疑,乐于讨论,对数学充满热情,敢于提出问题,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良好的课堂气氛无疑是课堂问题最好的催化剂。只有学生不怕了,学生才会站起来提出他们的问题。
“不怕”,不仅仅是不怕老师,对老师的权威敢于提出质疑,敢于表达自己的心中的想法;同时还要不怕教材,对教材的一些观点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即使自己的观点存在错误性;不怕同学,很多同学的心理有一种疑问,我的问题提出会不会遭到同学们的耻笑,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学生更应该不怕的是他自己,还记得自己小的时候站起来回答问题就面红耳赤,那要求学生打断老师的课堂,提出自己的问题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而学生所能做的就是战胜自己胆怯的心,把信心刻入自己的心里。
面对全班同学,面对老师、相信我能行。只有这样课堂才会活跃,学生的问题才能接踵而至。在课堂上对于大胆质疑、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还要“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要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水分和适宜的土壤。
自主探究,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
(1)小组讨论,合作释疑
独学而无友,孤陋寡闻,新课程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营造出一个合作讨论、探究学习的氛围,孩子们便会集思广益,扩大眼界,来分析、解决问题,在讨论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纠正,互相交流,最终形成各自的见解。
(2)查阅资料,揭开谜团
小学阶段学生应“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简单地告知答案,而应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查阅资料、上网访问、请教他人等方式去寻求答案,这样不仅能解决课内发现的问题,而且更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增强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
(3)动手实践,解决疑问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数学应用意识的体现之一是当学生面临生活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寻求解决的办法。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如组织学生开展调查、小课题研究等活动,向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生活问题数学化、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