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凤祥宫
李轻云一人用早膳,这时,诗情走过来,表情难堪行礼道:“娘娘。”
李轻云夹一块豆腐,放进嘴里,道:“何事?”
诗情说:“今早得了消息,昨夜陛下根本没去养心殿,霜美人昨夜一人独守在养心殿的。”
李轻云神色微顿,放下筷子,问道:“昨夜陛下去了何处?”
“盼兮宫。”
李轻云一听眉头微蹙,她明白陛下又在想那个女人,微叹美眸低垂:“本宫知道了。”
待李轻云用完膳,众嫔妃便已前厅等待请安。
李轻云戴上凤冠,走进前厅,坐上凤椅。
坐在一旁的丽妃骊烨华讥讽:“皇后娘娘可让臣妾们好等!”
李轻云轻笑说:“平日庶务繁忙,难免让姐妹们久等了,不像丽妃妹妹清闲。”
丽妃一听,暗哼道:“可不是嘛,到底是丞相大人教出的女儿,皇后娘娘为庶务操劳,霜美人为陛下分忧。”说着扫一眼霜美人,见霜美人难堪的低头,得意一笑。
霜美人昨夜独守养心殿一事,后宫众人皆知,如此一言,打的不仅是霜美人的脸更是皇后李轻云的脸面。
向来受皇后李轻云赏识的陈昭仪陈凌云,笑着解围道:“丽妃娘娘太过自谦了,骊戎国有您这样的公主,维护两国和平,也是难能可贵的。”
丽妃微眯眼看着陈昭仪,反讽道:“自然,若无本宫,陈昭仪的父亲兵部尚书怎会有今日的安稳日子。”
一听此言,陈昭仪看着丽妃,二人的目光满是火药味。
皇后李轻云严肃道:“丽妃入宫已有三年之久了,说话怎还是这般不知分寸,后宫姐妹应当和睦相处,互相扶持才是。”
陈昭仪不想与蛮夷之地来的人计较,便作罢不再看丽妃。
丽妃也识趣的作罢。
这段小插曲便不了了之,请安毕,众妃离开凤祥宫。
出了凤祥宫的丽妃,瞧见霜美人,上前阴阳怪气道:“本宫见霜美人精神不佳,难不成是昨夜在养心殿守了一晚累着了?”
霜美人委屈的咬了咬下唇,道:“丽妃娘娘说笑了,臣妾不过是为陛下守一晚,怎能精神不佳。”
见霜美人委屈的模样,丽妃越发开心,复而轻捏霜美人的下巴,看着她的面容,道:“小模样与那你姐姐真像。”
说罢松开霜美人的下巴,道:“可惜一个位居高处不得宠,一个刚进宫便沦为笑柄,可真不愧是姐妹呢!”
说完哈哈大笑,便走了,留下李轻霜一人,紧要牙关,在丽妃看不见的时候,眼里闪过一抹狠厉。
京城的街坊邻巷里,还传着陛下赐状元一青玉瓶的言论,可是沈陌却不受其丝毫影响,更是对于旁人的好奇询问,一概不理不说。
眨眼间,到了再次面圣之时。
沈陌还是一袭白衣,笔直的站在殿中央。
南楚澈坐在上堂,看着沈陌,说:“上次朕见你时,不曾理会你,只是赐你一个青玉瓶,京城人人芸之,道之,可你却只字未提是为何?”
沈陌轻笑道:“草民上次面见陛下时,陛下未理会草民,只是赐给草民青玉瓶,不就是让草民守口如瓶,不要告诉任何人你我面见时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吗?”
南楚澈满意的笑道:“哈哈哈,不愧是科考状元,看事就是通透。”
沈陌谦逊一笑道:“陛下过奖。”
南楚澈带着几分深意道:“听闻沈状元并非京城之人?”
沈陌一听,嘴角勾起一丝笑意,他自然明白南楚澈定是查了他的身世,不然不会在第一次见面时,不理会他,为的就是看看,他这个状元,到底是哪一派的人。
毕竟凤城,是一个经历国变却依然屹立不倒,陛下自是在心中掂量他这个状元的分量。
沈陌平淡道:“正是,草民乃凤城之人。”
南楚澈看着沈陌不语,那眼神看似毫无波澜,可是深层好似波涛汹涌。看似慵懒的坐在龙椅上,却带着几分不可忽视的王者气息,让人不禁生几分胆怯。
南楚澈漫不经心的问道:“不知沈状元现住何处?”
沈陌知道,这些细节南楚澈都是查过的,说:“家父在京城有一座宅子,草民现居那里。”
南楚澈点点头,道:“这也说了良久了,沈状元坐。”
沈陌领命,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一旁的太监上茶,递给沈陌。
沈陌接过茶杯,喝了一小口,倍感清爽,口感香醇,爽快的说:“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非此茶当之不愧。可是不知此茶为何茶?”
南楚澈轻笑道:“英山云雾茶。”
沈陌点点头,说:“果然物以稀为贵,英山的茶向来珍贵。”
南楚澈说:“想来如此,就像科举状元就你一人一样。”
沈陌带着几分戒备抬眼说:“陛下谬赞,如此说陛下乃一国之君,九五之尊,实乃天下第一人,更是尊贵稀有。”
南楚澈漫不经心一笑,说:“想不到,沈状元学识渊博,也是个有趣之人。这茶还是丞相特命人从英山送进宫里的。”
沈陌看着南楚澈,这看似普通的对话,实则满是帝王的心机和算计,沈陌虽不知南楚澈对丞相是何态度,但他明白没有哪个帝王看见自己的大臣门客众多,口碑颇丰。
沈陌说:“想来草民就是草民,只懂味觉口感,不明其理,倒是草民狭隘,不似丞相大人见多识广。”
南楚澈摩挲着手中的扳指,看着那玉做的扳指,在阳光的反射下烨烨发光,心中已有了定夺,轻笑说:“沈状元尚年轻,想来不能像这些年长的大臣一般,但是却是朝中的顶梁柱。”
一听南楚澈此言,沈陌心中的石头落下,他明白自己赌对了,说:“陛下过誉了,草民不盼立下汗马功劳,只期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罢了。”
南楚澈起身,缓缓走下龙椅,说的:“来人!”
这时,一个太监走来,领命跪下道:“奴才在。”
南楚澈道:“传朕旨意,封科考状元沈陌,为内阁侍读学士。”
沈陌跪地谢恩道:“臣多谢陛下赏识。”
沈陌心中并无欣喜,他知道他入朝之时,也是他使命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