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上,李天寿被呆萌少年喊饿的声音吵醒,索性也就不睡,推开房门想要找些吃的。
刚推开房门,执事堂主木公衡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若是饿了,桌上袋中有些散碎灵石,可拿去充饥,你还未修习功法不会吸纳灵气,直接嚼碎咽下即可;
还有将《九剑宗志》内容熟记,其中门规更是要一字不差牢记,我会来考你。”
李天寿头一次听到传音,颇为好奇,待木公衡说完,恭敬施礼道:“禀告堂主,《九剑宗志》已然牢记!”
“哦?这么快,那我来考考你,九剑宗门规第三条和第五条是什么?”木公衡略感惊讶,遂考起李天寿来。
李天寿回道:
“第三条:仙剑凝结成形,终生不可改换,改其形者,视为弃剑,逐出九剑宗。”
“第五条:习两式者,可行世间,然遇外门剑仙,必收其仙剑,死战不可退,逃者,逐出九剑宗。”
木公衡未评对错,却又考到:“后山别院西南角禁制是什么颜色”
李天寿想了想回道:“西北角禁制未标颜色,按标记来看,与议事大殿是同一禁制,应为红色”
木公衡赞道:“好,虽是凡人,一晚记住这许多也是很好,一个时辰后我送你去丹符堂。”
李天寿恭敬施礼,这才拿起桌上布袋,取出一块散碎灵石来好奇的细细观瞧。
原来家中大小事务都是老管家操持,李天寿也只是远远瞧过,没想到就是书上所常提到的灵石。
李天寿曾在《灵州纪》读到过,灵石原本是百花洲平原上最为常见的野草,果实无味且嚼感如草,只有灾荒时人们才拿来充饥。
直到有仙人修炼时误碰成熟落地被晒干发黑的果实,发现其竟能存储灵力,后被炼器散仙拿来用做炼器,过后废弃的残果会被乞丐捡去充饥,久而久之成了乞丐间的抢手货。
炼器散仙发现这种趣事,取了些残果研究,发现其中仍富含灵力,凡人吃下后就能吸收这些灵力,足以果腹补充体力。
一日有百花洲商人来拜访炼器散仙,无意中谈起此事,敏锐的商人立刻察觉其中商机,回去即开始大肆收购这种成熟后晒干的黑色果实。
那时的这黑色果实,满山遍野都是,随意即可捡到,尽管价格低得惊人,整个大陆野生果实扔被一扫而空。
连续几年随着价格的提升,百姓们就开始逐渐改为种植这种简单易种的黑色果实,很少有人再去费力种植粮食。
这导致一场非常大的灾荒在百花洲蔓延开来,最初囤积黑色果实的商人,又开始联合炼器散仙们给这种黑色果实充满灵力,又将这种充满灵力的黑色果实,卖给饥饿的灾民充饥。
这场饥荒以历史上规模最大,却无一人饿死这样奇特的场面结束,因这黑色果实充满灵气时色泽外观都很像石头,所以那时起人们称这种充满灵气的黑色果实为“灵石”
出售灵石的商人和炼器散仙因此大发横财,只能用富可敌国来形容!准确点说,他们用这笔财富在百花洲直接建立了一个灵国,并在很短时间里统一了百花洲,然后索性连百花洲都改名灵州。
有了灵国的稳定供奉,炼器宗也随之强大起来,炼器宗很快就找到从土地里抽取灵力充入灵石的方法,并通过法令来规范灵石的耕种收割过程,然后在全州推广,没几年灵石取代了粮食,饥荒从此绝迹。
更为有趣的是,灵石的出现,还造就了普通凡人和仙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一块小小灵石足够成人一天口粮,灵州一年四季如春,足够收成三次灵石,多出的灵石流转到炼器师和修仙之人手里,又是炼器和修炼的必须品,仙人们就开始主动保护起种植灵石的普通凡人们,凡人也用灵石来供奉仙人。
最为意外的是灵石这种硬通货自然而然的取代了其他金银,成为所有人都愿意使用的钱币。
-
李天寿手里的几块散碎灵石光芒暗淡,应是使用后的残余灵石,通常靠灵石充饥的凡人不会口服灵石,这样的灵石会因外观影响流通,都是学会一种独特的心法将灵石吸收到身体里。
李天寿没修习过这种方法,木公衡从老管家那听闻过李天寿从小到大没服用过灵石,考虑到这些,就准备了这些散碎无用的灵石,让李天寿先直接服用充饥。
李天寿拿起一块灵石在嘴里嚼了嚼,果然如《灵州记》中记载一样,如嚼草根,李天寿强忍将灵石吞下肚,很快感到胸中一团暖气升起,沿脉络行至全身,最后消失在丹田气海处,一会功夫,李天寿感到饥饿感消失,浑身上下充满力气,就连头脑也清醒好多,只是腹中空空如也的感觉还是存在。
这时呆萌少年满脸不高兴的跑来李天寿这里喊饿了,李天寿忙拿起一块灵石塞到呆萌少年嘴里。
呆萌少年皱眉嚼了几下,立马一口将灵石吐到地上,又喊起饿来。
只要呆萌少年不肯吃,李天寿也没有办法,只得从随身包袱中找来干粮,喂给呆萌少年。
李天寿看看干粮,还好呆萌少年吃的很少,如果自己不吃,剩下这些足够呆萌少年吃一个月,还有这么多时间,再想办法给呆萌少年找吃的吧。
很快,木公衡来送李天寿去丹符堂,李天寿将呆萌少年拉在身后一起前去,木公衡完全当呆萌少年空气一般不闻不问。
从客房出来沿小径一路下山,半山腰处越过一条潺潺小溪,不多时就来到一处僻静山洞口。
洞口岩壁上龙飞凤舞三个大字“丹符堂”,洞内还飘出阵阵清香,李天寿吸在胸中顿感浑身舒坦,不由的多吸了几次。
木公衡提醒到:“这里药气复杂,还是不要多闻的好。”李天寿听罢忙屏住呼吸不敢再去多闻,木公衡头也没回,继续向洞内走去。
走着走着眼前豁然开朗,洞内空间竟是极大极深,地底深处岩浆滚滚,不时喷出几丈高岩浆,打在漂浮在空中巨大的丹炉上,将丹炉四壁烧的的通红,那香气正是从这丹炉中飘出。
洞内空间虽是极大,光是丹炉独自占了大半去,丹炉对面空中飘着个红衣红裙少女,银发及腰,脚踏薄如蝉翼的百尺红绫,绕身舞动不断,甚是好看。
木公衡上前施礼道:“费师姑,李天寿带来了。”
费师姑语气甚是冰冷:“你来早了”
木公衡显然是对李天寿印象不错,赞道:“李天寿年纪虽小记性甚好,过目不忘,实属难得。”
费师姑冷冷道:“再难得百年之后还不是枯骨一堆!”说罢百尺红绫骤然暴涨盖住丹炉,将整个丹炉封的密不透风,只听滋滋声不断响起,待到红绫缩回原状,丹炉已经完全冷却下来,费师姑这才转身飞至木公衡等人面前。
李天寿觉得一股寒气铺面而来,不由的打了个冷战,只见费师姑一副十八九岁姣好少女模样,却是淡银色剑眉,瞳孔发灰,淡粉色嘴唇配上白如寒霜的冷峻绝美面容,真是让人寒意直从心里窜起。
木公衡侧过身来对天寿说道:“李天寿,这就是丹药堂费凡堂主”
李天寿合手恭敬施礼:“见过堂主”
费凡没有理睬李天寿,只是冷冷对木公衡说道:“告诉胡立海,再来耽误我炼丹,我定去收了他的仙剑。”
说罢腾空而起,百尺红绫化作千尺,将费凡裹于其中,化作一道红色霞光没入洞底岩浆内,炙热的岩浆翻滚几下竟冷下来,凝结成岩石封住了地底。
木公衡似是早知会是如此,慢条斯理的恭敬施礼,带着李天寿来到洞内岩壁一处人工开凿的石屋内,从石屋内的其中一个书架上取了两本书卷,交与李天寿,又嘱咐道:“这段时间你将《太上神符录》中聚灵符部分熟读后,照书上样子绘制一千份张成品聚灵符出来,想来三个月时间足以。
另外这《灵州锻体术》有如何吸纳灵石方法,这个并不难,学会之后也免得浪费灵石。”
说完又指了指石桌上的笔墨纸砚:“制作聚灵符所需物品这洞中均有。”然后木公衡顿了顿,欲言又止,招手示意李天寿跟上,三人一起向洞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