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在他的第一任妻子故去后又续了弦。他的继室名叫克桑蒂贝。他们大约是在公元前419年结婚的,那年苏格拉底50岁。因为在苏格拉底喝毒酒就刑时,他的妻子带着三个孩子去探望他见最后一面时,大儿子才17岁,其他两个还很小,懵懂不知。因此,从时间上推算,苏格拉底和克桑蒂贝结婚时,可能已是中年了。
柏拉图在对话录《斐陀篇》中形容,苏格拉底的妻子克桑蒂贝是一位对爱情非常专一的女性。她在苏格拉底即将就刑前去狱中见他最后一面时,号啕大哭,悲恸欲绝,这正是她对苏格拉底深深爱恋的表现。色诺芬在《苏格拉底回忆录》中也没有说克桑蒂贝是泼妇;但是,亚历山大的学者,却认为克桑蒂贝是一位固执而凶悍的女子,稍不如意就会对苏格拉底恶言相向。有关她平日饶舌撒泼,在苏格拉底的圈子里有人将此传为笑谈的记述。但苏格拉底道德高尚,待人十分真诚,当然对他的妻子克桑蒂贝也不例外,因此他们之间的感情很是深厚。所以当苏格拉底即将行刑的时候,克桑蒂贝痛苦万分。犬儒学派的创始人苏格拉底的弟子安提斯泰尼曾经询问过苏格拉底,他怎么能同“最惹人烦恼的女人”过日子?苏格拉底十分风趣地回答道:正如驯马师必须驯服最烈性的马,而不是驯较易驯的马一样。他自己的抱负是要能够与各式各样的人相处,他娶妻之所以娶克桑蒂贝,就是因为如果他能说服她,就不会有别的人不能劝服了。
苏格拉底和克桑蒂贝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有一次克桑蒂贝在家指责苏格拉底每天总是外出与青年交谈,根本不顾家。随即,苏格拉底又走出家门去和青年们交谈了。他刚一出门,他的妻子就在他的背后从头上泼下一盆水。这时,苏格拉底毫无怨尤地说道:“我知道,响雷之后必然有大雨呢!”由此可见苏格拉底的幽默和风趣,他豁达的性格也由此表露出来。
虽然后人给克桑蒂贝扣上了泼妇的恶名,但是我们认真阅读柏拉图和拉文修的原始记录,就会知道,克桑蒂贝并不是一个泼妇,而苏格拉底也深爱着他的妻子,没有一点后世某些独身哲学家在感情生活上的偏执。他们的这种正常的生活也表明,苏格拉底虽然一直孜孜不倦的追求着哲学,但是并不是对生活什么都不了解的怪物。拉文修曾说过苏格拉底曾有两位妻子:克桑蒂贝和米尔陀,甚至有传说他同时有两个妻子。但是后来史学家指出,在当时雅典的法律上是一夫一妻,所以说,苏格拉底有两个妻子是不可能的。苏格拉底与克桑蒂贝相差三十岁左右,属于老夫少妻。所以,克桑蒂贝难免会有些任性,比如上面所说的用盆水泼他,甚至在大街上把他的外套扯下来。但克桑蒂贝是理解他的,苏格拉底请朋友到家里来做客,高谈阔论时,克桑蒂贝总是热情的招待他们,她生怕会让苏格拉底的这些朋友认为苏格拉底怠慢了他们。而苏格拉底在临终前,克桑蒂贝哭得死去活来,苏格拉底让人把她送回家,她对苏格拉底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你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你好好地与你这些好朋友谈谈吧!”依照常理,在丈夫最后的时刻,妻子是多么想陪在丈夫身边,但是克桑蒂贝了解苏格拉底一生追求的事业,将最宝贵的时间让给了苏格拉底的朋友们。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克桑蒂贝对苏格拉底深沉的爱。苏格拉底对克桑蒂贝也十分的宠爱。当克桑蒂贝为她为客人准备的饭菜太寒酸而感到担心时,苏格拉底安慰她说:“没有关系,如果他们懂得道理,自然就会接受,要是他们不接受,那就说明他们不明事理,大可不必为此烦恼。”而克桑蒂贝是个性格强悍的人,脾气很大,而且和大多数女人一样爱絮絮叨叨,阿尔喀比亚德受不了这种絮叨,苏格拉底说自己已经习惯了,“就像习惯于辘轳的不断咕噜声,而且你也不会介意鹅的咯咯叫吧”。阿尔克比亚德说“当然不介意,但鹅可以给我下蛋哪!”苏格拉底说:“克桑蒂贝也给我生孩子了啊!”
苏格拉底可以说是处理家庭矛盾的高手,如克桑蒂贝当着一些人的面扯掉了他的外套时,苏格拉底的朋友们都很气愤,还有人唆使苏格拉底去打克桑蒂贝,苏格拉底当场拒绝了这种煽动,回答说:“你是等着我们俩打起来后鼓掌助兴、看热闹吗?”
由于克桑蒂贝性情急躁,引起儿子兰普罗克勒斯的不满。于是苏格拉底对儿子循循善诱,向他讲述了有关父母的养育之恩,不应该忘恩负义,要尽孝道。这是因为“国家对那些不尊重父母的人可处以重罚,不许他们担任领导职务,认为这样的人不可能很虔敬地为国家献祭,也不会光荣而公正地尽其他职责”。这是色诺芬在他的《回忆苏格拉底》的第2卷第二章 第13节中记述的。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次,苏格拉底的长子兰普罗克勒斯惹克桑蒂贝生气,苏格拉底看到这个情形,就当场教训他,但他反而对苏格拉底说:“母亲那种暴躁的脾气,谁都无法忍受!”
苏格拉底说道:“野兽的残酷及母亲的残酷,哪一种比较令你无法忍耐?”
兰普罗克勒斯回答说:“我认为是母亲这一边。”
苏格拉底又问:“那么到目前为止,你的母亲有没有咬过你,踢过你?有很多人被野兽咬过、踢过。”
兰普罗克勒斯说:“虽然她没有这样对待过我,但是,就算她能将全世界的东西统统给我,我也不愿跟她在一起,我实在不想听她骂人的话。”
苏格拉底说:“我记得小时候你就很顽皮,常说些不该说的话,增添你母亲许多麻烦,尤其是你生病时。”
兰普罗克勒斯说:“但是,我也从来没有做过一件事,或说过一句话,使母亲觉得羞耻。”
苏格拉底说:“你母亲说的话,会比演戏时两个人的对话还要难听吗?”
兰普罗克勒斯说:“演戏是演戏,与现实生活不同。演戏时的打骂是因剧情的需要,不会使对方心灵受到伤害。”
苏格拉底说:“但是,你应该也很清楚,你母亲所说的话,并没有恶意,相反的,她却是希望你比别人更好,更有出息,你何必生气!难道你认为,母亲对你怀有恶意?”
兰普罗克勒斯说:“我没有如此想。”
这时,苏格拉底继续说:“你生病时,你的母亲向神祷告,希望神赐福给你,你认为她冷酷吗?像这种母亲你都无法忍耐,我想,你大概对任何事都缺乏耐心,难道是有人指使你这样做吗?或是你已下定决心,不想让任何人高兴,无论他是谁,你都不顺从他们的话。”
兰普罗克勒斯说:“我当然不是这样想的!”
苏格拉底说:“你冷时,别人会替你生火取暖。每个人都希望周围有帮他做好事的人,你若不信,可以想想看,当你失败时,是不是希望有人为你带来好运,帮助你呢?你是否也希望邻居都喜欢你呢?”
兰普罗克勒斯说:“没有错,我是这么想的!”
苏格拉底说:“还有,当你在陆地或海上旅行时,你的同伴或是你曾经遇见的所有人,无论这些人是你的朋友或是敌人,与你一点关系都没有吗?或许这些人的好意,对你是很重要呢!”
兰普罗克勒斯说:“我认为是很重要。”
苏格拉底说:“既然这些事你都懂,为什么对你的母亲这样不尊重?这样做对吗?国家对忘恩的人不加以惩罚;对受到恩惠而不报答的人,也会原谅,但是唯独不能宽恕不尊重双亲的人,不孝顺的人会受到惩罚,他要是领导者,他的资格会被取消。国家进行祭典时,这类人的祷告不会被接受和感激;不仅如此,如果有人不去参加已过世双亲的祭典,国家就会派人调查他的身份,并惩罚他。所以,孩子,你要好好想想,假使有不孝敬父母的行为,要立刻请求神原谅你,否则神会认为你是一个不知感恩的人,而不赐福给你。其他人也会因你对双亲的不尊重,而轻视你,最后你将成为没有朋友的孤独者,因为一旦人们发觉你是不知感恩的人,就会认为没有必要与你打交道,更没有必要对你好,因为你不会感谢他们。”
苏格拉底又开导他说:“你应该不会认为人们是为了情欲,才生孩子的吧!”苏格拉底希望缓和儿子与妻子克桑蒂贝之间的隔阂,并使儿子感觉父母责任的重大与艰巨。
作为男人,他必须照顾妻子,必须为即将诞生的孩子的一生的利益打算,并且为此做好准备。女人冒生命的危险怀孕,不但担负着很重大的责任,还要忍受痛苦,要费尽力气才能生出孩子,她不但没有得到任何回报,还要照顾、抚育、培养她所生出的儿女。刚出生的婴儿并不知道这是谁在照顾他(她),也无法说出自己的需要,身为母亲的人,必须主动而耐心地去了解婴儿究竟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母亲要花一段非常长的时间,不分昼夜地照顾孩子,但是从未想过,孩子将来会如何的报答她。一般父母都认为,光是让子女衣食不愁是不够的,子女一旦到了学习的阶段,双亲必须将自己所知道的、有关为人处世的方法全部教给(她),如果有学问比自己更好、品德比自己更优秀的人,还必须花钱让子女去向那个人学习。
总之,为了使自己的子女成为更完美的人,父母总会倾其全力的。苏格拉底在最后的辩白中,说出了自己对孩子的期望。他法庭上极为坦诚地对宣判他死刑的审判官及投票赞成他有罪的人说道:“有一天,我的儿子要是长大了,希望你们也让他(们)像我一样,接受痛苦吧!我的儿子若不致力于学问,却为金银疲于奔命;不像一个真正的人,却偏偏自以为是堂堂正正的人,你们可以加以处罚,这样,我和我的儿子,都可以从各位那里,得到相同的待遇。”
这也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对自己子嗣的殷切希望,他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在现代来说还有着十分积极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