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梅一家四口人就住在小河旁一间白色的平房里,家里陈设简单,堂屋里一张经年的褐色大方桌,是阿梅与丈夫结婚时的家当,左侧卧室里摆着一台黑白色电视机,风雨天的时候信号不好,看得兴味正浓时,就会突然跳成一副黑白麻点的画面,不得不尝试调整电视天线的各种角度,使画面恢复正常。
小晴到了上学的年纪,哥哥此时已经在家旁边的小学读二年级了,是一名小小少先队员。学校由一幢新盖的五层小楼和一排老旧的平房校舍组成。学校不大,幼儿园和一年级的孩子分布在平房,高年级的孩子分布在楼房,小晴初次进入学堂的记忆,便是在这低矮的平房里。
那天,妈妈把她交托给老师,她哭了好久,也不和其他小朋友说话。只是静静看着窗外,泪眼朦胧中,透过低矮的屋檐和木质的窗框,只看到一排梧桐树的翠绿映入帘中,小晴想起家门后的一片杉树林,妈妈在树林中为他们系上摇篮,夏天快活地在那里乘凉嬉戏,可如今连这点自由也没有了,小小的她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委屈。在她沉浸在这委屈中的时候,微风透过阳光中的梧桐树,吹进了教室,吹动了朝外展开的木质窗框,她仿佛从梦中醒来一般。
教室里正在弹奏着乐曲,没有歌词,跟妈妈以前在家教她的都不一样。曲调中有些许的哀愁和留恋,正如她此时的心情。她咿咿呀呀地跟着老师哼起来,随着节奏,小晴渐渐平静了下来。后来她认识的字多了,在音乐书上才看到这首歌的词,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歌的调子也从此在她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一如家乡那绵延静默的小河。
不久小晴就有了一个关系非常密切的小伙伴,她们有着相同的名字,只是姓氏不一样,但不同于小晴的安静内敛,那是个勇敢泼辣的小姑娘,每天放学后,大人们忙于劳作或是打牌闲聊,两位小姑娘便偷偷跑去一起在河边学校旁的小竹林里撒欢,然后在家门前板凳挨着板凳一起写着单调重复的拼音和汉字,有时看看门口的大槐树佝偻着的枝干和翠绿的叶片,有时用小石子攻击一下隔壁花奶奶饲养的小鸡群,有时摘下门口吐露着芬芳的白色栀子花,童年的快乐时光就此流逝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