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庙中的“◇”形古柏无疑与此相符合。现将《中华大辞典》所载的各种“且”字,附之于下:而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凡是长形的、会膨胀的、具有动力与穿透力的物体,都可能是男性****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的石柱、树干、塔、旗杆等;生物中的萝卜、香蕉、蛇、象、犀牛、鱼等等。树干呈长形,笔直挺立,显得有力度和骨感,当然是与之相符的。此外,关于男性****崇拜,不仅有这些象征物,还有许多常见的模拟物,人们称之为祖、木祖、石祖、陶祖、铜祖、玉祖、铁祖等等,均有避邪的功能。祖有男根祭神的意义,我国人民至今沿用的用以祭祖的木制牌位,其实就是木祖的演变更新,其形状“◇◇◇”仍典型地保存了祖的原形。伏羲庙的祭神牌位当然也是含有这种意义的。与“且”字象形男根相对应,古汉语中最早用“也”字象形****。如“◇◇◇◇◇”。伏羲庙◇形古柏,分权双枝与之亦很相似,可视为****的象征物。这里必须指出,伏羲文化中也包括如上生殖崇拜的众多现象和特征。伏羲诞生于群婚制的母系氏族社会。相传他与女娲本来是兄妹,后来,结为夫妇,繁衍了人类。汉代画像砖,隋唐高昌故址阿斯塔那墓室彩色绢画,洞神八帝
《秦石刻》妙绘画像中均有伏羲与女娲人首蛇身交尾的图像,这便是伏羲文化中****崇拜的典型反映。而且伏羲文化作为以传说为主的史前文化,其真实性和历史价值,已有众多的学者已开始以大地湾文化为参照对其做深入研究。据闻一多《伏羲考》日,伏羲和女娲之原义都是葫芦,与鱼类因有强大的生殖能力而被赋予性的观念一样,葫芦多籽,伏羲、女娲源自葫芦正是原始生殖崇拜的代表。今葫芦河流域大地湾一期文物中的许多球腹壶,深腹罐,呈“◇”倒葫芦,尤其是仰韶文化层中的红陶黑彩的葫芦瓶和人头葫芦瓶”,而且其陶纹◇或◇是典型的具有****性质的鱼纹。而葫芦形状也便是男根的近似物。此外,在大地湾仰韶文化晚期第九区地层中,人们发现了一件残陶祖,这些都充分证明了与大地湾文化交相生辉的伏羲文化有着更为发达的原始性文化。伏羲庙古柏所呈现的“****”造型,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生殖崇拜是与伏羲的“人祖”地位完全适应的。
具有男女生殖寓意的两类古柏,其位置分布与传统的阴阳学说相一致,与伏羲八卦中的两仪(阴阳)、四象(太阴、少阳、太阳、少阴)相关联。
阴阳是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也是八卦的构成要件。“一”为阳,“一一”为阴,左为阳,右为阴,男为阳,女为阴。而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所谓少阴、少阳、太阳、太阴,八卦理论也便是这种辩证法的演化。伏羲庙太极殿前的六株古柏,正好符合以上原理:象征男性位居后排(庙)右侧(西)的单杆古柏为阳,(庙)左侧(东)象征女性的分枝古柏为阴;前排有柏两株,左为阴,右为阳,这似乎与男左女右,左阳右阴不符,但事实上,这正好更加生动具体地体现了阴阳消长,二气平衡,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的丰富内涵。六株古柏也犹如虔诚的善男信女长跪殿前朝拜伏羲。
羲皇古柏其意深刻,形象神异,有根有魂,在全国众多文化现象中绝无仅有。古柏造型和分布之于伏羲文化的意义,也绝不是我们牵强附会,这是一种天设地造的巧合,而我们只是用联系的观点赋予了巧合应有之意。
继伏羲氏族之后在渭河流域兴起了黄帝部族,也很重视林业。最近在黄帝的诞生地轩辕谷(今清水县山门乡白河村)发现了15棵千年古树,据传说其中一棵为轩辕手植杜梨树的第三代发柯,树围6米,地围8米,树高30米,冠径20米,据初步测算树龄当与黄帝生活的时代大体相当。这一重大发现,将打破天水古农业文明一统天下的局面。事实进一步证明,天水还是古林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天水古树是天水林业文明的宝贵遗存。关于轩辕的生地,还有另一种说法,今天水齐寿山东南的花羊山峪,清水轩辕谷是其部族自陇山入关前一个重要的生活据点。今齐寿山,古名蟠冢山,为古漾水(今甘肃礼县西汉水上游)的源头。《山海经》、《尚书·禹贡》、《水经注》等著名地理文献均有记载。《山海经》云:(华山)西……,北流于汤水。其上多桃枝钩端,兽多犀兕,熊黑,鸟多白翰赤鷩,有草焉,其叶如蕙,其木如桔梗,黑华而不食,名日蓇蓉,食之使人无子。“兽多犀兕,熊黑”,今西汉水又称犀(西)江,黄帝为熊图腾崇拜民族。《史记·玉帝本纪》“集解”徐广日,“黄帝号有熊”。说明齐寿山为轩辕生地,确有道理,如今齐寿山的1.4万亩森林已经成型,美化“轩辕地”,恢复名山风采,加快旅游经济发展,发扬“轩辕”植树造林精神,也将是继承天水古树文化建设中的盛事和壮举。
2.天水古树与大地湾文化研究
大地湾遗址位于今天水市秦安县东北五营乡邵店村,地处葫芦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级台地上,属新石器时代的史前文化遗存。历史上限距今8170—7350年,历史下限距今4900—4300年,包含老官台文化和仰韶文化各期。内涵丰富,水准很高,大地湾文化是天水历史文化的源头。此处专论大地湾的木结构建筑文化与天水古树的关系。
清水河流域是天水林业文化的摇篮,是天水古树文化的历史源头。截至目前的考古发现表明,在大地湾一期(前仰韶时期)文化层中,原始房屋建筑已使用大木,而在其后的各文化层(即仰韶早、中、晚期和常山下层文化)中,存在着数量不等的木炭、木炭碎块和木炭层,F820灰坑有3节炭化枋木出土。大地湾出土的250多座房址中,房屋建筑普遍使用木料,房柱利用已经多样化。F901房址为典型的地上木结构建筑,房子有大柱(顶梁柱)、附壁柱、室外柱、897角柱和梁架组成木构架。其中,两根对称的大柱,周长达1.79米,直径为0.57米,足见用木之巨。此室堪称“原始殿堂”,它开创了我国木结构建筑的先河,为后世的明堂(大宝)提供了雏形。F405大房子内有木骨柱116根,室内扶墙24根,两侧檐柱28根;中间两根圆柱直径分别为0.75米和0.81米。类似的小规模木结构房屋还很多。这一系列的房屋构成了“大地湾木结构建筑屋群”,其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工艺精湛,反映出原始先民利用树木资源的历史事实,是大地湾文化的一个亮点,也散射着古渭河流域林业文明的光芒。
大地湾的木结构建筑屋群正以天水远古的林业文明为依托。历史上的“天水古树”(林木)为大地湾先民的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木材资源,为大地湾文化的形成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大地湾的木结构建筑文化确是天水林业文化源远流长、古树文化历史悠久的生动体现。
3.天水古树与秦早期文化研究
天水是秦文化的发祥地,秦族在天水的开创史,奠定了整个秦人、秦国、秦朝文化的基础。秦原为东夷民族中畎夷的支系,祖先伯益曾帮助大禹治水,并为舜驯养鸟兽,获赐姓赢氏,自夏末商初,赢氏部族开始西迁,至西周成王即位之际,最终在今天水一带定居下来。《史记》说秦的祖先“在西戎,保西垂”。西垂大体相当于今天水地区,其中心则是今甘肃礼县(古西犬丘地)、清水县、张家川县(古秦亭)一带。公元前897年,秦族首领非子,因为周室牧马有功被封于秦,为附庸。其后,秦仲、庄公相继被封为大夫和西垂大夫,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护周室东迁有功,始封侯建国,由此开始了东渐的历史。若从周三世算起至秦文公东迁,秦在天水凡14世,历300余年,艰难创业,积极吸收西戎少数民族文化,又大力继承借鉴天水本地和中原先进的农耕文明,最终形成了崇尚武力、农牧兼营的民族风格,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壮大崛起。公元前688年,秦在今天水地区打败了邦戎和冀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县,即邦县(今天水市)和冀县(今甘谷县南)。《史记·秦本记》载:秦武公“十年,伐冀戎、初县之”,应该说此举奠定了天水市古城市文明的基础。
早期秦人的文化系统中,有祖先崇拜、天帝崇拜和山川、天象与亲祀为主的自然神崇拜五种类型、三大体系的多神崇拜祭祀系统。其中,自然神崇拜亲祀对象非常广泛,有石头、树木、动物、气象、节令等。今陕西省宝鸡市市名即源于秦文公时得“陈宝”的美妙故事。《史记》载:秦文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39年),“伐南山大梓,丰大特。”徐广认为在武都郡故道有怒特祠,绘大牛,其上生木,有牛从木中出,后见于丰水中。《括地志》称大梓树在山支州陈仓县(今宝鸡东)南十里仓山上。而《录异传》认为,文公时,在秦都雍城南山有一大梓树,文公伐树时遇狂风暴雨,树生合不断。当时有一人生病,夜里去山中,听到鬼与树神在说话,鬼说:“秦若使人被发,以朱丝绕树伐汝,汝得不困耶?”次日,此人将鬼神之语告文公,文公依鬼神语伐树,树果然被砍倒,当时从树中出来了一只青牛并钻入了丰水,这一传说,典型地反映了秦早期文化中的神木崇拜和动物祭祀的多元信仰。
战国时代,天水作为秦的郡望,也受到秦国的重视。1986年3月,在天水市小陇山林业局党川林场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实用地图——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其历时2700余年,不仅质地优良,保存完好,更为重要的是地图反映出的历史信息,与天水古树的历史密切相关。地图以地名注记为主,共87个,但其中林木物产注名就达18个。就文字注记而论,有不少涉及树木和植物,在3、4、6号地图中,约有20处左右的文字注记与林木植物有关。如“大松”、“松刊”、“大松刊”等,当与松树有关;“阳尽柏木”、“柏谷”涉及柏树;“杨谷刊”、“上杨谷”、“下杨谷”又与杨树有关;“棣刊”之棣今称大秋树;“阳有蓟木”、“有蓟木”不知所指何木……这些树木及植物应是当时邦县一带正在进行砍伐开采的记录。这说明,战国时期秦国的县域内拥有丰富的林木资源,而且被大量砍伐利用。今南郭寺“南山古柏’’树龄约在2500年,正好与放马滩木板地图绘制的时代接近(约公元前323—公元前310年),很可能是战国时秦国柏树的宝贵遗存,南郭寺建寺年代无所稽考,亦应以此为线索,重新审视。
4.天水古树与三国军事文化研究
所谓三国军事文化主要是指三国时期魏、蜀两国在天水数十年的战争中,留下的许多重要的战场遗址以及相关的战争文物、故事传说,以及由此孕育出的民间对英雄人物的祭祀、崇拜等。
公元228年,诸葛亮兵出祁山,揭开了魏、蜀在天水争伐的序幕。街亭败绩,收降了天水名将姜维。公元230年,蜀军第五次北伐,退军途中在木门道伏杀魏将张邰。
所谓六出祁山,实出者两次。其后姜维与魏相持,皆在陇右天水一线,由此在天水留下了许多军事地名和战场遗址,以祁山、街亭、上邦、段谷、西城、天水、木门等最为著名。祁山作为天水三国军事文化的胜地,尤其令人称道。“祁山暮雨”为八景之一。祁山在今甘肃礼县东北四十里,西汉水北岸,属秦岭山系的一支,典型的战场遗址祁山堡(现为祁山乡驻地),堡高10余丈,为一石质孤山,即《水经注》所指的“亮故垒”,《直隶秦州新志》称“诸葛亮驻师之处”。顶上建有武侯祠,相传始建于南北朝,今均为明清建筑,系光绪年间重修。祠前有古柏4株,树龄约为200年,参天挺立,苍翠繁茂,古朴苍劲,肃穆典雅,象征着武侯的高风亮节,更昭示着英雄智慧的不老。它伴随着涛涛西流的汉水,日夜庇护着历史的胜迹,枝展青天,翘首企盼着安宁与和平。清人宋琬曾有诗咏之日:“丞相当年六出师,空山伏腊有遗祠。三分帝业瞻乌归,二表臣心跃马时。风气还疑挥白羽,霞明犹似见朱旗。一从龙卧今千载,魏阙吴宫几黍离。”读来令人嗟叹。
另外,在祁山堡正南一里圈马沟(相传为诸葛亮北伐时,在祁山饲养战马的地方)西侧何台村有一人工柏树林,当地称“柏树坡”,占地40余亩,有100年以上的古柏1000余株,其中林区西缘有三株古侧柏,尤为令人注目,其中最大的一株居东,树高26米,树围5.1米,基围5.8米,树干高10米以上,分成东、南、西北三枝,冠幅南北21米,东西18米,树皮脱落大半,但长势良好,饱经沧桑却生机勃勃,树龄约在1800年左右,为柏林之王,相传为诸葛亮北伐时所植,群众俗称“孔明柏”。每年正月初一,当地人民都要带上毛笔书写的红纸祷词贴上树身,在古柏前焚香跪拜,默默祈祷,以求吉祥平安。武侯的智慧没能使他的时代远离战争,但他矢志不渝追求和平幸福的夙愿,却在千年古柏身上得以承载。至于今天,曾经战火弥漫的古城——祁山战场,已是物阜民康,安居乐业的喜人景象。“孔明柏”的祭祀民俗大概今天祁山一带百姓的福祉正是武侯英灵护佑的结果吧,让千载英雄在九泉之下得以慰藉。
“孔明柏”的西南10米处和西北12米处,有两株古柏,大小相当,树围均在3米左右,高约10米,树龄约700年。位置与“孔明柏”成正三角形状。
据说象征了三足鼎立,而汉居正统。孔明柏在东,因为蜀相终生理想是东出秦川,北伐中原,复兴汉室。其中意味,虽是后来栽树的好事者的人为附会,但它又从民俗的角度透视出一代名相与天水人民结下的深厚感情。
孔明柏所在的柏树坡,是以孔明柏为坐标点,人工培育的林区。据当地《何氏族谱》载,乃当地乡绅何延杰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为本村开辟的风水林。这一点将在民俗一节中详细论述。
相传诸葛亮北伐曾六出祁山,虽然六出之说纯属演绎,但其北伐偏重陇右祁山一线是肯定的。从陕西汉中出发至祁山,主要行军路线是先经沮县(今陕西略阳)至武都下辨(今甘肃成县)的嘉陵水道。“具体而言,就是从沮县(今略阳)沿嘉陵江西北上溯,至待家坪,再西北人青泥河,上溯至宋坪乡,至长丰河,过飞龙峡到武都郡治下辨(今成县西)……到武都后,换行陆路。经过下辨西的西狭栈道,然后北上,渡过西汉水才到祁山。”从东入关中的陆路而言,“由沮出散关入陈仓(今陕西宝鸡)须经甘肃天水的两当县境。……东过陆路要从沮县经故道(今甘肃两当县)、河池(今甘肃徽县),道路回远,不如水路便捷,但作为军事路线一直被使用”。在今甘肃两当、徽县境内确有古道遗迹,而其中最显著的表征莫过于分布规整的“诸葛亮北伐路标树”。徽县伏镇南中坝村公路右侧,有一古柏,主干由右向左扭曲,呈麻花状,俗称“拧拧柏”,高15米,树围8米,主干6米,以上分为4枝,南北两枝最粗,整个树形如一把撑开的大伞,树龄在1700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