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初中期,《山海经》方被创造结束,地理,植物,医药,巫术,无一不有。
在还是本古籍时,山海经或被携带,或被储存。几百年来,看过的是王朝轮换,山海重生。
看过每一朝代,好似都如此,王座的吸引,君王的变更,一朝一代的变换之间仿佛横亘着一条逾越不过的漫漫长河。不论君王与否,臣民百姓与否,这都会是属于他们的结局。
几乎一模一样的结局看来也是孤苦。
《山海经》是在战国中后期开始创造的,想来也是造诣精湛,到了汉朝方才完工。
用这样的眼光看带着山河新生,一直到了唐朝。倒不是不再看着一朝一代,而是换了个视角。
《山海经》从出世就有这些许零零碎碎的意识,或许是因为制造问题,这抹意识从何而来,不知道,也不被在意过。
有听说过付丧神,是物什在百年后化身为人型。可《山海经》无怨念,在出现一个虚型的时候,属实是惊讶了,那一刻开始,意识到了自己的神识。
这虚型和人无异,只是触不到,摸不着,那本《山海经》古籍却仍是在原地,只是有人翻阅,那虚型就会消失,意识自动归位。
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是被创造完工后的九百多年之后,准确来讲,是快要近千年了。
近千年,也就是在周朝,702年时,武则天在位…第十二年。这近千年来,女帝倒是真真稀罕。
只可惜三年过后,被退位了,的确,是被退位。至于可惜,这也不过是说说罢了。这近九百年,最上头的那个龙椅,坐着的人换了又换。九百年对于常人来说是长,但是对于《山海经》仿佛只是刚开始。所以这就像是,沧海一粟。
武则天之后,唐中宗,唐睿宗,平平淡淡。直到唐玄宗继位,好像出现了点不一样。
空前繁荣再到安史之乱,不得不说,是出好戏。这百年不到,对于其来说,不过是场戏,这是因为渺小。而又因为事不己关,所以算不得是生命中的一部分。
只是这近千年过去了,身形仍就是碰不到,摸不着,只是更为巩固了。
唐朝末期。
那日,是在洛阳的铜驼街上。洛阳,着实是热闹。
街上闹哄哄,全是招揽客人的嘈杂声,一边的糖炒栗子很香,应该是刚炒出来的,正冒着热气,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尝上一尝。
“这位公子,糖球要尝上一尝吗?”一个穿着布衣的青年,拿着一竹棒的糖葫芦走到跟前。
《山海经》并不怎么对甜食感兴趣:“不了,我……”
耳旁一声脆生生地古铃铛响起。
摆了摆手刚想拒绝,那手突然就下意识地停住。随后愣神,在那糖球小生的眼睛里,映出的可是自己?
片刻过后,那停住的手背到身后,变出两文钱递了过去:“那来一串吧。”
说着偏过头朝炒栗子的摊头去看,没有人。刚刚那里明明多站着两个人,那是不用回头就能意识到的,是铃铛声的来源。
这铃铛声响起的那瞬,什么东西仿佛被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