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上午八点,在谢丽爱丽丝配合下,在邵立信和刘伟、陈文涛协助下,马明完成了“马明模式”的“轻量化氢能发动机”有关实验成果资料的初步整理工作。
他们一日二夜时间基本上没有睡觉,累了就在办公室的躺椅上躺一下。
这节奏是那样熟悉。
夜以继日地疯狂工作是他们的常规操作。
有时候夜以继日疯狂工作徒劳无功。
有时候夜以继日疯狂工作会出点成绩。
只要能出点成绩,他们就会感到值得,就会感到一点儿都不累了。
所以他们盥洗吃了早餐后,就精神饱满地去参加会议了。
刘伟和陈文涛本来是不用参加会议的。
邵立信事先已经向上反映了马明资料准备工作情况。
上面的回复是,凡接触过相关资料的人,一律参加会议。
同时,马明也已获悉,他的这个课题资料被提为本次会议的第一议题。
会议到场的共有五十三人,其中红岩计划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到场三人,顾问七人,秘书八人,第六组委员应到二十三人实到二十人,其他列席人员十五人。
原来,这次会议主要是红委会第六组委员的有关会议。
原来,所谓的顾问,也并不少。
而且顾问所属机构,是常务委员会外聘的顾问团,并非独立顾问。
马明可以理解,要不然怎么会刚刚接触就能受聘为顾问。
红委会副主任李仪,向大家介绍了新聘任的马明顾问和爱丽丝顾问之后,执委会常务委员三人,包括李仪,离开会场。
然后,会议主持人,红委会第六组副主任谭波,阐明了本次会议纪律——各位在前来参会之前已知悉,本次会议密级为绝密,且保密时间无限期;从会议议程正式开始之后,在座各位所有人,将留在玉龙山城指定区域,无限期与外界隔绝,直到本次会议确定的科研计划告一段落;若有异议者立即离场,无异议者签字。
在场五十人均签字同意。
接下来便是第一项议题,马明关于“马明模式”轻量化氢能发动机有关成果的汇报。
资料由秘书团人员当场打印分发。
马明讲解了一个上午,从九点到十二点半,才把汇报材料的核心内容要点讲完。
这已经是尽量言简意赅地讲述了,要不然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下午,就个别与会人员的提问,马明进行了解答。
有备的刁钻提问,以及脱稿的准确解答,激发了与会人员的热情。
其他几人又提出了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主持人谭波表示先吃饭,晚上继续会议。
晚上马明对十来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提问者表示满意。
时间已是将近晚上十一点,主持人提出休会,第二天继续进行。
1月12日上午,经过昨晚休会后的各自整理,与会人员提出更多有针对性的具体问题。
最初几条,马明是在他们提问之后,即时回答了他们的问题。
但是由于与会人员踊跃举手,提问数量太多,主持人建议大家集中提问。
从上午十点半到中午十二点,秘书们进行统计,大家提出的种种提问,有一百零二条。
在接下来的回答过程中,又有一些新的提问,被收集整理到提问表中。
在会议的进展过程中,又有一些新的人员参与了会议,从最初的五十人,到一个星期之后,增加到了八十六人。
新来的每一个人也都必须在签字确认保密条款才能加入。
马明认得其中一些人,研究过这些大牛的论文论著论述,在唐国多个战略计划的一些重大项目中,都能发现他们的身影。
从1月11日到1月20日,上午、下午、晚上各三个小时,每天九个小时,马明站在发言席,回答着一个又一个问题。
后面夹杂着的很多问题,其实已经超越了马明所汇报的课题的范围。
超纲了。
但马明照样从自己的角度,进行了有针对有联系有意义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分析。
当然其中有很多是自己不懂的,但只要读清楚了问题,切入进行了思考,总有会好的想法,好的意见建议,不一定对,但仍然能够扩宽思路,仍然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就像做试卷的问答题、解析题、案例题一样,如果一阵发怵,连问题都没有搞清楚,就交了白卷,世上本无学渣,从此就有了学渣。学渣是怎样炼成的?就是逃避问题炼成的。逃避一个又一个问题,尸骨最终埋藏在问题之下。
选择很重要,人生中有很多很关键的选择。但这世界又岂是只有选择题那么简单?可以选择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本次会议给予马明汇报的时间,原定只是一天时间,由于一而再再而三地增加提问,变成了十天的专业答辩。
在这十天的答辩过程中,汇报材料主题内容,以及二百三十一项相关问题和问题的问答过程与成果,被及时地汇总整理出来。
这些由真知灼见激烈碰撞产生的最新成果,远远超过与会所有人在会前的预想,将极大促进今后的相关课题研究。
在这十天时间里,通过大家的提问,马明也是大开眼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问学问,学会提问,才有学问。
知识如海,很多人淹死在知识的海洋,就是不会对自己提问,不知道要什么,怎么要,终被淹没在排山倒海的垃圾信息里。
但自己一个人再会提问,也不如一群有真知灼见的人们提出的一针又一针一针见血的问题啊。
与君十日谈,胜读十年书。
这是一场学术交流的盛宴。
每个人明亮的眼神,都变得更加神采奕奕。
本次会议的第二项议题,是成立“红岩计划第六组委员会第213项目工作组”,下辖12个小组,成员为在座86人全员,需要讨论的是每个人的分工。
在原来拟定的分工安排表中,马明和谢丽爱丽丝一栏写的是“未定”。
经过会议审议,与会人员推选马明,与大唐航天科技集团的黄真、成飞的谭波、沈飞的刘杰、哈飞的胡志强,同为副组长。
谢丽爱丽丝被推选为第11小组小组长。
然后便是第三项议题,也即工作组的第一步工作,到地下城,对马明和谢丽爱丽丝带来的核动力飞船,进行拆解和仿制学习。
地下城的规模,给马明的印象,有整个东关的地铁系统那么大,连接地下城各处区域的,既有人行通道,也有列车轨道、车行隧道,还有飞机跑道。
通往地下城的其中一个入口,就在他们开会和居住的酒店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