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这些富商显贵牢牢控制着玄平县近半数的资产,而且这些“富豪”屈尊降贵亲自登门,无外乎是想讨好于晋中。
李管事在队伍中原本只是个不起眼的存在,但就是和方秋白的“熟悉”让他成为了焦点。
可以说为了拍于晋中的马屁,富商显贵们无所不用其极。唯独李济同李员外表现的稍微疏远那么一点。
人所共知,李济同将女儿嫁给了府尹陆明义的侄子做妾,已经从单纯的商人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官商。
对于李济同这种谄媚阿谀府尹的姿态,同行们羡慕嫉妒恨兼有。
玄平县就这么大一块肥肉,你多咬一口,就意味着有人饭碗里要少一块。尽管同行们对这件事的结果是抵触的态度,但并不影响大伙有个共同的认知,家里有个漂亮贤惠的女儿是晋升之资。
而别人都是亲自来,只有李府派一名后辈管事,难道是李济同高别人一等?
尽管没人说,但大多数同行心里却是这么想的。
李管事也不是糊涂人,自然也能体会到大伙若有若无的排斥,但这些人都是和他叔父一个重量级的存在,他也只能打碎牙齿和血吞。
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和方秋白的熟悉,让李管事有一种人前露脸鹤立鸡群的感觉。
任你们再有头有脸怎么样,能和方小爷搭上话嘛?偏偏我就能。
他也甚是知趣,和方秋白寒暄两句就笑呵呵的退到人群里,不纠缠。
他不敢保证方秋白一定会给他面子,毕竟他和方秋白认识的过程算不上融洽,而且方秋白出现在于府,说明和于府的关系更为亲近。
而叔父明显和府尹走的更近一点,若不然的话也不会派他一个外府管事前来。
遑论富商显贵们心里各自打着小算盘,冰点算是一炮走红,在玄平县上流阶层广为流传。
于曼亲眼得见,只不到半个时辰,就获利近千两。
书房,于家父女俩。
“秋白走了?”
于曼心不在焉的嗯了一声,又说道:“小师弟是个妙人,让女儿给爹带声好,他就不亲自和爹告别了。”
说到这,于曼俏脸一红,表情有些不自然。
于府也有地窖,比之方秋白家里的只大不小。
现在,地窖里就装着满满两大缸冰块,尽管她再三推辞,可还是没拗过方秋白。
两车冰,卖了一车多一点,剩下的大部分分给了府上的下人,下人自然感恩戴德,大呼小公子仁义。
最后剩下的自然是师弟送给师姐的心意,也正是如此才更叫于曼脸红。
她第一次知道女孩子家来了葵水是不能吃冷冻西的,可师弟又不是女孩子怎么会知道这种事。还有,这种羞人的事,从师弟嘴里说出来偏偏很严肃,于曼现在脑子很乱。
倒不是她对方秋白有爱慕之心,只是单纯想看看曹衍生气又无可奈何的模样。
“曼儿觉得你这小师弟如何?”
“嗯?”于曼一怔,刷地一下脸色通红,等反应过来时才知道是自己想偏了。
“还好啊。”
于晋中眼神越飘越远,丝毫没察觉到女儿的异常,幽幽说道:“你这个小师弟可不只是还好这么简单,河间该热闹喽。”
书房陷入沉默,父女俩各怀心思,于曼却想到更深层次的东西。
知子莫若父,反过来也是如此。于曼陷入沉思,莫非爹收小师弟还有什么考虑不成?
......
“啊——切”
正在赶路的方秋白打了个喷嚏,浑身一寒。他身体健壮如牛,眼下又是夏日炎炎断没有感冒的道理,难不成是谁在想他。
于府一行收获颇丰,不仅拜得了一位了不起的师父,还白得了一座大宅子和一间上好的铺面。
大伙跟着高兴,不仅见识了玄平县城的达官显贵,更意识到方少爷是个十足的大腿。
至于铜瓮里白花花的银子,一开始大伙还心惊肉跳,可当银子装满一个铜瓮后,大伙都麻木了。
现在银子于大伙来说就是一个数字,关键是大伙看到了跟着方少爷的前景,一片光明。
唯独曹衍闷闷不乐,倒不是她小心眼对于曼有所顾忌,而是于晋中的举动颇有些意味深长。
从大哥的口中得知,于晋中一方面不希望透露和大哥的师徒关系,一方面又卖力为大哥站台捧场。
可以料想,不出三天,大哥和于晋中的关系必定会传的满城风雨。
于晋中,到底想要干什么?
曹衍的忧虑,被村民们的窃窃私语打断。
“格老子,原来钱这么好赚,我李老棍子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银子。”
大伙红光满面,看着铜瓮的眼神都有些火热。
近千两银子,还是绝大多数人生平第一次见到。但更佩服的是方小少爷的手段。
倒是一向沉默少言的麻五说的话有些不合时宜。
“毕竟老爷们是看在于大老爷的面子上,恐怕以后这生意就不好做了。”
大伙高涨的热情被浇了一盆凉水,都有些兴致缺缺。
曹衍倒不这样认为,她不否认于晋中的作用,更不会低估富商显贵们贪图享受的心思。
若真是只看在于晋中的面子上,不可能赚这么多银子。
那些富商们第一次捧场当然是看在于晋中的份上,但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有些人购买了几十碗更是因为冰点本身。
只要天气一直热下去,冰点绝对会一直畅销。
但这么赚钱的生意难免会惹人眼红,某些人明面上不敢打于晋中的脸,但背地里一些小动作是免不了的。
更何况,还有个和于晋中势同水火的府尹陆明义在一旁虎视眈眈。别人不敢明目张胆,但陆明义绝对敢。
曹衍心里疑窦丛生,于晋中收大哥为弟子未必就心思那么单纯,说不定就有将大哥推出来和陆明义打擂台的心思。
要不然干嘛非要送给大哥宅子和铺面,毕竟只有玄平县城才是陆于双方对抗的桥头堡,要是大哥真拍拍屁股回了方家坳,还怎么能吸引陆明义的仇恨。
曹衍想到的,方秋白也一样想到了。
从于晋中告诫他不宜将他们师徒之间的关系挑明那一刻,方秋白就开始怀疑了。
尽管如此,方秋白反倒对于晋中放心,有所求不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