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这位疑似穿越前辈的书孙玉相比,方秋白就是个十足的loser。
先不说四书五经,就连唐诗三百首,方秋白也不敢拍着胸脯说能背诵一遍。
稍感欣慰的是,得益于小学时代父母的坚持,方秋白现在倒是能默写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这一类的开蒙国学经典。
可现在摸不准书孙玉老兄是哪个朝代的穿越人士,是不是把这些东西也带过来了。要真是如此,可就没有方秋白发挥的余地了。
就在方秋白患得患失的时候,于晋中已经从暗门中出来,手里还捧着个巴掌大的木盒。
这木盒通体暗红,年代有些久远。
“一点心意,秋白不要推辞。”
“长者赐,不敢辞,弟子谢过师父。”方秋白大大方方的接下,毫不拖泥带水。
方秋白思虑再三,还是张口问道:“师父,弟子有一事不明,还请师父赐教。”
“但说无妨。”
“弟子请教,时下孩童开蒙以何为宜?”说完,方秋白紧张的等着于晋中回答。
“哦?不知秋白为何有如此疑问?”于晋中反问道,不过马上反应过来,方家坳那些孩童可不正是弟子的徒弟。
“开蒙嘛,前朝以前魏公劝学篇为最,不过自前朝贞元三十二年起,当属至圣先师的千字笔最受青睐。”
“师傅是说千字笔?”方秋白一怔,接着问道。
“不错,正是千字笔,说来为师正有一册前朝书法大家窦远的临本,正好赠与秋白,权当是弥补为师没能为秋白开蒙的遗憾吧。”
于晋中说完,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包装精致的线装古籍,递给方秋白。
“这,君子不夺人所爱,弟子不敢受。”
“千字笔是用来开蒙的,放在为师手里也只会让这本千字笔蒙尘。”这次于晋中不等方秋白拒绝,一把将其塞到方秋白手里。
方秋白虔诚的接过,紧张的翻开,满脸错愕。
“不对,不是千字文,对了,是千字笔,就是千字笔。”
方秋白状若疯癫,脸上阴晴不定。
对仗押韵称为文,反之为笔。书孙玉所著的千字笔的确称不上千字文。
方秋白一页接着一页,很快就把千字笔读完,止于此,才放下心。
千字笔绝非千字文,两者大相径庭,而且千字笔号称千字,通篇超不过六百字。
而且文章最后的落款让方秋白疑惑不已。
“师父,这建业遗民是?”方秋白强行压下内心的激动,问道。
“书孙玉字子厚,自号建业遗民。”
“建业,建业。”方秋白小声呢喃着,总觉得建业这两个字这么熟悉,好像就飘在眼前,却又抓不到头绪。
对了,方秋白恍然大悟,建业不正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都城,后世称为金陵。而且建业这个名称似乎只存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就方秋白有限的历史知识来回忆,自隋唐以后,就没在沿袭建业这个称呼。
初步能肯定,这位书孙玉应该是隋唐以前,东汉末年以后的人物。
还好,只要不是隋唐以后的人物就行,千万不要和他抢李白,杜甫,更不要和他抢苏轼欧阳修这些大佬,其他的方秋白真不在乎。
拨云见日,方秋白高悬的心总算落地。
不过对面的于晋中却不是这样看。方秋白似癫若狂可都是在他赠送礼物之后,于晋中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是弟子的纯真率性,赤子之心,不由得对方秋白的好感更上一层。
“秋白日后有何打算?”
方秋白一怔,思绪急转。他想问问叔孙前辈穿越时遇到这种情况是怎么回答的,有没有什么好的经验留给后辈,但他不知道的是,大抵上像叔孙玉这种能将五经论语等倒背如流的人物是不需要再拜师的,毕竟叔孙玉被天下人称之为至圣先师,生而知之。
总不能告诉于晋中自己打算做个文抄公,随便抄两首李白苏轼的诗句,然后再做点生意娶一堆老婆吧。
“弟子想匡世济民....”
“停,秋白真是这样想的?要是秋白志在匡世济民就只能另寻名师喽,老夫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于晋中不怀好意的挤兑道。
“不用拘谨,为师不是自诩清高的酸儒,知道吗?”
“是弟子孟浪了,还请师父教我。”
于晋中背起手,沉吟一会,说道:“为师也是一家之言,不过为师斗胆一猜,秋白恐怕是想成为巨富商贾吧?”
方秋白点头。
“士农工商,商人地位低下,单说在这玄平县,只要为师一声令下,就能让商贾倾家荡产,为师现在还不过是个空有功名的举人。”
说到这于晋中长叹一口气,商人中也有善良之辈,但大多数商人逐利,泯灭人伦,为世人所不齿。
说到底整个天下还是文人说了算,帝王受命于天,是为天子,而文人士子代天子牧万民。
“不过,秋白想走科考为官之路,也难。”
方秋白默然,从一开始他就没打算走为官之路,至于读书科考,方秋白有自知之明,他和当下读书人的差距何止是十万八千里。
本来就是打算抄几首诗词嘚瑟一下,至于真到考场较真,他是会露馅的。
“确切的说自前朝起,百姓分为以下几种,文、武、贾、农、匠、商。后四种不必赘言,但文武之分可不是那么简单。”
于晋中眼神渐渐深邃,压低嗓音继续道:“文也好,武也罢,都讲究一个传承派别,而武将顶级世家被称为武阀,前朝最大的武阀是顾家,神武大将军一脉战功赫赫无人能出其右。但终究随着朝代更迭灰飞烟灭,秋白知道当代武阀是哪一家嘛?”
方秋白沉默,心里隐隐有了答案。
“不错,此消彼长,顾家没落之后,曹家是新晋武阀,不过现在大乾最大的武阀是皇上。而文人士子一脉的势力要远远超过武阀,尤其以河东叔孙氏为最,世人称叔孙家为学阀。”
于晋中说完,眼睛里闪过一道精光。
没错,他当初也是灵机一动,觉得方秋白有成为学阀的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