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秋白陷入沉默,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后世的情况也不正是如此,方秋白还记得网上有一则笑话非常透彻。
米国要攻打中东某小国,有记者问米国出兵的理由,米国领导人说怀疑该小国持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记者又反问米国为何不攻打和该小国相邻的某大国,因为米国情报部门怀疑该大国也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米国领导人气急败坏的说,不是怀疑,大国是真的有杀伤性武器,所以我们不敢打。
千百年的经验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往往强打弱总能有一万个理由。
门外,于曼端着一方精致的托盘若有所思。
不是她有心要偷听,只是恰逢其会罢了。
不过曹衍的见解虽然鞭策入里,但她总觉得有些愤世嫉俗,用爹的话来讲就是戾气过重。
也难怪小师弟两人能琴瑟和鸣,单从小师弟对曹衍的态度看,恐怕这样体贴的男人河间少有。
从前朝开始风气逐渐开放,但还是少有任何一个男人会容忍妻妾发表这样惊世骇俗的看法。
于曼晃晃脑袋,咳嗽一声,迈步进了客厅。
“衍妹妹,尝尝府上厨娘的手艺。”
刚拿下托盘上的粥碗,门口传来下人的声音。
“方公子,老爷有请。”
这下人年纪不大,却中气十足,眼神灵动,一举一动颇有些学习于晋中的意思。说话时还小心的打量着客厅里的情况。
只听闻老爷新收了个弟子,这下人好奇得紧,等瞧见曹衍时,下人有那么片刻的失神,马上又将头埋下,脸上升起红晕,一直爬到耳根。
这些下人平日见到于曼都恨不得钻到地缝里,但又偏偏抓耳挠腮恨不得多看一眼。哪个少年不怀春,但下人们深知自己的身份配不上小姐,可这不影响他们心里的憧憬。
如今乍见犹胜小姐一筹的曹衍,还不更加不堪。
方秋白起身和于曼告了声罪,给了曹衍一个安心的眼神,不想曹衍还了他一个白眼。
下人还在胡思乱想,耳边却传来一道声音。
“有劳,烦请前面引路。”
“哦哦,小公子客气了,请。”
下人借着侧身的机会,放肆的打量着老爷新收的弟子。
相貌中上而已,算不上英俊,比之辰少爷要差得多。但又有什么地方让他觉得奇怪,到底是什么地方,下人抓耳挠腮,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不过,这小公子让他如沐春风,一旦和他对视又觉得小公子眼神森然,气度俨俨。
是了,这小公子虽然看着比辰少爷还年轻,但感觉上却比辰少爷稳重的多,不像辰少爷那样轻浮,不好相与。
下人一路胡思乱想,方秋白看着下人眼睛乱转,漫不经心,也不点破,只是觉得好笑。于府的下人都有点意思,不像他以为的那样刻板麻木。
“小公子,到了,老爷已经在里边候着了。”下人说完,又上前两步敲门,轻声说道:“老爷,小公子来了。”
“好,秋白进来吧。”
方秋白再次谢过下人,这才整理了衣襟,迈步走进书房。
一推门,书卷气息扑面而来,方秋白忍不住打了个喷嚏。不是他不敬,真是适应不了这股被读书人趋之若鹜的书香。
最早时的竹简颇为笨重,读书人时不时要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将藏书搬出来晒晒,为了防止竹简发霉。
自从造纸术盛行以来,虽然将书籍的体积缩小,变得更为方便之后,也带来另一些问题。
纸张相比竹简,更加容易受潮,而且还要防止虫蛀。
所以大户人家的书房必定会撒上一些防潮防蛀的草药,后来制作纸张的匠人干脆把防蛀的草药研磨成粉加到纸浆中,但这种草药的味道却让人不敢恭维。
想一下,连蛀虫都讨厌的味道,能好到哪去。
约莫几十息的功夫,方秋白才慢慢适应。
于府的书房很大,藏书甚巨。从方秋白迈进门,于晋中就一直笑呵呵的,看样子是对自己的书房甚是骄傲。
“秋白觉得为师的书房如何?”于晋中笑着说道,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弟子佩服。”
方秋白自然是将马屁奉上,千百年来读书人都是这样的德行,你夸他长得帅他可能不高兴,但你要夸他学识高,藏书多,大抵上是能搔到读书人的痒处。
以前以竹简为书时,文人士子就把晒书视作一种雅兴,而且晒书还有个窍门,最好是在房顶摊开晒,这样不仅效果好,还能让别人都知道自己的藏书量。
传言前朝有位士子藏书甚多,晒书的时候压垮了自家的宅子。皇帝得知后竟赏赐给士子一处大宅子,这可是现实版的书中自有黄金屋。
方秋白不全是恭维谄媚,的确是钦佩于晋中的藏书。
“秋白现在读的是什么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亦或是春秋?”
方秋白心里一突,仿佛三尸被人抽离。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是华夏古籍,怎么会出现在大乾,这不科学。
“师父是说五经?”方秋白话里带着颤音,一脸惊恐,如果大乾也有五经,那后果不堪想象。
“恩,为师觉得以秋白的年纪,还有要多读读礼记,尤其以大学,中庸两篇,不可不读。”于晋中语气普有些严肃。
“多谢师父教诲,弟子谨记。”方秋白脸色煞白,满嘴苦涩,于晋中只以为是弟子听进去他的教诲。
“秋白稍等。”于晋中说完,转身走到西北角,打开一处暗门,走进去。
方秋白浑身冰冷,一扭头,赫然看见书桌上有一本打开的书。
书上密密麻麻的小字:书孙玉,字子厚,河东盐州人,生而知之学识天授,著有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后人共尊其为至圣先师,座下弟子无数,其弟子根据书孙玉言行,著有论语......
书孙玉到底是谁?
难道是穿越前辈?
方秋白脑子一片空白,既生瑜何生亮。
书孙玉是一位穿越前辈,毋庸置疑,关键方秋白想知道,这位书孙老兄是从哪个朝代穿过来的。
方秋白强迫自己冷静,转念一想,事情似乎不是太坏。
这位书孙玉前辈既然能把五经和论语照搬过来,很大概率上不是来自近现代,但也不排除这位老兄系统加持,外挂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