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赤脚医生培训班上,邀请了地区、县医院的大夫来给大家讲课。我和三胖、建国哥都较为系统地学习了西医临床基础知识。但由于是赤脚医生培训,注重的是临床实践和基层一线诊疗结合,如“三理一剖”①等理论知识只是一带而过,着重于“内外儿妇”的“田间地头”临床实践,如内科常见的感冒发烧、普通外科的清创缝合、分娩护理、免疫接种、防疫消杀等等。
农村合作医疗为我国基层基础卫生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家组织赤脚医生培训,为我国培养出了一大批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大夫;而延续至今的乡村医生,更是背着药箱,北至祖国的草原戈壁、南到椰树雨林,服务于广大农村地区的田间地头而备受群众称赞。
经公社卫生院赵院长的极力推荐,我照家传所学中医知识,于每日饭后,向来全县参加培训的赤脚医生讲解中医基础理论和常用方剂。我翻看太姥爷留下的古籍和笔记,从什么是“中医”开讲:
中医这个词,其实为近代才有,是相较于西医而言,不能用西医的理论来解释和套用中医。北洋军阀及民国时期,中医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迫害。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祖国医学才又一次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中医不是迷信,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经过五千年的实践,总结提炼出的人类哲学。祖国医学与道家、儒家、兵家、阴阳家、天文家、历法家、方技家和传统武术等中华各家学派文化一脉相承相通。
初学中医,先明“阴阳”,正所谓医理虽玄,不过阴阳,明阴阳者知半矣。有些人一提到“阴阳”,就会说是封建迷信云云。其实,这是一种甚为低劣而肤浅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的认识是极其朴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由“炁”(同“气”)②而构成的。先天一炁混元之,盘古开天化阴阳。天为阳,地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太阳是阳,月亮是阴;阳光照射山体为阳,背阴处为阴;“万物负阴而抱阳”③,物极必反,阴极生阳等等。中医对于疾病医药的认识,也在长期的实践中,以阴阳来进行分类,如热证是阳,寒证是阴;附子为阳,石膏为阴等等。
后来,我们的祖先又由阴阳认识到了五行。认为世间万物均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元素构成,正所谓阴阳化合生五行。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五行者,阴阳二气于天地间交舞也。”甲骨文中“五”字的写法,即为上下各一横,中间为X。上下横象征天地,中间的X,即为阴阳二气在天地之间“跳舞”,阴阳五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独创的。我中华文明历来讲求“天人合一”。五行亦应人之五脏,正所谓东魂之木,西魄之金,南神之火,北精之水,中意之土,是为攒簇五行④;以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缄舌气,是为和合四象;以眼不视而魂在肝,耳不听而精在肾,舌不声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动而意在脾,故名曰五气朝元。以精化为气,以气化为神,以神化为虚,故名曰三花聚顶⑤;八卦之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又至十天干——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六气之风、寒、暑、火、燥、湿;七情内伤之喜伤心、怒伤肝、忧思伤脾、悲伤肺、惊恐伤肾;八法之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至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前人的基础上,创立了六经辨证学说,运用“理、法、方、药”,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创立了名耀千古的《伤寒杂病论》一书,后人将其录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经撰辨、平脉法;方载青龙汤、白虎汤、朱雀汤⑥、玄武汤⑦、桂枝汤、葛根汤、麻黄汤、肾气丸、五苓散……
这一讲,直讲了近两个月。当时组织的赤脚医生培训班中,有不少已是用中医药为群众治病多年的“郎中”,但多为乡野传承,未经系统正规中医学习。在使用单方、验方为群众治病时,有时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遇有不显效时,不知辨证施治,只能乱碰,往往多无起色,日久天长,甚至对中医持有保留或怀疑的态度。
因为培训时间的原因,我也只能为大家讲一个大概。中医理论古籍,艰涩难懂,没有一定的古文功底甚为难知。针对这一情况,在公社医院张院长和上级领导的支持下,我又将家传的一些中医经典和我太姥爷的诊疗笔记整理出一本精炼的白话小册子,印刷后分发给参加培训的学员们。
这天,培训班结业,最后一讲中医基础知识也讲完,一位前来培训赤脚医生拉着我的手道:“哎呀!际涯兄弟,你讲得可太好了!我原来只是听我们村儿的老中医说过,‘药过十三、万病不沾’这句话,我当时问他为什么,他说也是听他师父说的,具体也不知道是咋回事。这回你讲,我才知道原来出自《黄帝内经》。我下回开药时,真得把二、三十味药搁到一个锅里煮的老办法改改了!”
“际涯讲得不错,这是宝贵的祖国医学经验!”赵院长道。
“嗯,是啊,这些日子孙道长‘开坛讲法’,我们都听入神了!”三胖也跟着凑热闹打趣儿道。
“我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哪有什么经验之谈,不过硬是把太姥爷多年研习祖国医学的诊疗笔记照本宣科了个遍而已。”我道。
未完待续。
注:
①三理一剖:西医名词,指生理、病理、药理、解剖四门基础医学。
②炁:同“气”,道家哲学概念,认为世间初始及万物均由“炁”而构成,不生不灭,亘古永恒,一分为二即是阴阳。中医和传统武术、气功认为人体先天之本也是由“炁”构成。
③“万物负阴而抱阳”:语出《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即大道生一(炁),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下万物都背着阴而抱着阳,阴阳相交可以相合。
④⑤攒簇五行、和合四象、五气朝元、三花聚顶:即“逍遥歌”,出自北宋著名道士张伯端所著《金丹四百字》。张伯端,字平叔,道号紫阳,北宋天台(今属浙江)人,道家内丹学派创始人,敕封“紫阳真人”。
⑥朱雀汤:出自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原文早已遗失,现存各朝、各代、各版《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均无“朱雀汤”冠名方剂记载,但后世根据我国道教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神兽,结合仲景方中含义,推测朱雀汤即为“黄连阿胶汤”。至于为何不以“朱雀汤”命名传世,小说后文“四大神方”篇中有故事讲述。
⑦玄武汤:即“真武汤”,出自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据考证,张仲景原著中确以“玄武汤”对该方进行命名,后至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孙奇等人编撰时,为避宋始祖赵玄朗至讳,而改成真武汤。小说小说后文“四大神方”篇中有故事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