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门冬汤用人参,枣草粳米半夏存。
肺痨咳逆因虚火,清养肺胃此方珍。
—麦门冬汤,源自《金贵要略》,汉.张仲景著。
我给小宝服白虎汤退了烧、用针灸为老满叔用治好了扭腰,又开了方子调理,也就二、三日,祖孙俩即痊愈。
地震后连日的阴雨,使得乡亲们生病甚多。建国哥除了要给乡亲们看病,还要负责村里的卫生防疫消杀工作,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老满叔就把我和三胖安排到村卫生室给建国哥帮忙。同时,还另外交给我了一个任务—教建国哥中医!
我说:“老满叔,我这中医也是没事儿的时候看过几本儿医书自学的,没什么经验,而且这学中医就像学语文,西医好比学算术啊!”
“语文算术是什么意思?”老满叔奇道。
“算术有规律可循,语文除了靠积累,还要有悟性。”我道。
“我不管什么语文、算术的,反正你就把你所会的,都交给建国!”老满叔下命令道。
“得令!”我笑道,与三胖去卫生室找建国哥了。
“老头子,这能行吗?”韩大娘问。
“一等人一看就会,二等人一学就会,三等人怎么教也不会。际涯这小子跟他爷爷、他爹一样,什么东西一看就会,透着那么一股灵劲儿,而且遇事不慌张,关键时刻还会冒坏水儿,哈哈哈……”我和三胖走后老满叔和韩大娘笑道。
到得村卫生室,只见门口看病的社员排起了长队,足有五六十人,而且还有好多不认识的乡亲,一看就不是本村人。
建国哥正要给一个四五岁的男孩儿打针,那孩子见大夫穿着白大褂,手拿着注射器,吓得在妈妈怀里不断挣扎,哇哇大哭道:“妈妈,我不打针!我不打针!”
建国哥正急得满头是汗,见我和三胖来了喜道:“真是救星来了!”
“伟大的工农红军到达陕北,胜利会师了!张建国同志,上级派我们来与乡亲们一起打倒瘟疫!”王三胖握着建国哥的手笑道。
我问建国哥怎么有这么多乡亲来看病?建国哥说:“地区医院、县医院到处都是地震转来的伤员,大夫、护士又有好都被上级抽调走支援唐山去了。没办法,县里就从各公社医院、各村卫生室抽人支援县医院,附近几个村儿的赤脚医生都抽走了,就剩我一个人盯着五六个村。地震后这几天下雨,闹病的社员太多了,唉!哦,这孩子是守陵村的,发烧三天了,本村的赤脚医生给打了几天退烧针,还是不退烧,我也没别的好办法,正要给再打一针。还有,上级配发的西药也快用完了,还没顾得上去公社医院领,际涯你快给这孩子看看。”
我安慰那孩子道:“咱不打针了行不?一会儿吃点中药!”
“行,叔叔,我就是不想打针,我吃中药。”孩子一边说一边掉眼泪道。
“那吃中药可苦啊!”我道。
“嗯,我不怕苦!反正不打针就行。”那孩子听说不打针了,破涕为笑道。
“告诉叔叔,头、肩膀脖子、身上疼吗?咳嗽吗……”
“头疼,全身都疼……”那小男孩儿已有四、五岁年纪,基本能和大人交流。
“孩子以前得过什么病吗?”我问小孩儿的妈妈。
“除了感冒发烧,没得过大病。这次就是打了退烧针也不怎么出汗,有点咳嗽,咳得急了还有点儿像喝水呛着了似的喘。”小孩儿的妈妈道。
望闻问切之后,我又仔细看了看孩子的舌苔和“三关”,证见头项酸疼,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我心下有底,知这孩子问题不大,方用麻黄汤:
麻黄9g(后下),桂枝6g,炙甘草3g,杏仁6g,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温服。另嘱咐患儿家长,服药后盖被取微汗。
开了方子,我冲王三胖道:“那胖书童何在?一会儿负责帮建国哥抓药!”
“你见过这么天赋神武的书童吗?咱怎么着也是朱可夫元帅的料啊!”三胖嘟囔着,拿起小秤,跟建国哥称重抓药道。
“行了,不跟你扯淡了,按照老满叔的总体部署,咱们赶快帮建国哥给乡亲们看病。另外,建国哥,我这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真正坐诊看病啊,咱们共同学习摸索……”
“际涯兄弟你就别谦虚了,你多教教我中医!”建国哥诚恳道。
“***他老人家说过:‘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①。中西医结合,服务广大贫下中农,义不容辞!’下一位……”我道。
这地震后,乡亲们都住抗震棚,又赶上天气反常,连日阴雨不停,所以大都是风寒表证引起的感冒发烧。祖国医学讲求辨证施治,对于初起风寒表证,用“麻黄汤”、“桂枝汤”、“大、小青龙汤”等辛温解表的办法均可解决;对于由寒化热的,就用“白虎汤”、“竹叶石膏汤”等清热和胃的方剂;对于寒热往来的,可用“小柴胡汤”等来和解少阳②……
我对前来看病的社员均采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记载的方子,加以辨证施治,而且每剂药都不超过三副。由于看病的人实在太多,三胖和建国哥忙前忙后负责抓药,我们用了整整一天,才把前来看病的社员全部诊治完成,累的我们三人或趴着或躺着,再也不想动换。
天已擦黑,老满叔让韩姐过来叫我们上家儿去吃饭。三胖揉了揉眼睛道:“孙际涯,你小子吹笛儿,还得让我给你捏眼儿,可累死我了!哎呦,我这肚子还真是饿了,咕噜咕噜直叫唤。”
“今天实在是辛苦际涯和三胖兄弟了,韩姐,你们先去,我马上就来!”建国哥道。
我给社员看了一天的病,也是累得连跟王三胖斗嘴的力气都没了,就冲建国哥点了点头。
到得老满叔家,只见老满叔坐在院儿里的小桌边上等我们,桌子上摆了花生米、鲜虾米皮、焖子③等几碟小凉菜儿,韩大娘见我们回来了,转身进了厨房,不一会儿就端出来一大盘子大葱炒鸡蛋,还有一盆红烧肉!
“今儿是过年了还是怎么着?这么多硬菜!”三胖搓着手道。
“琢磨这你们几个小子都累坏了,我让你韩大娘买的,快吃!”老满叔笑道。
“等等建国哥”我道。
“来喽!来喽!”建国哥拎着一瓶儿酒也进了院儿。
“原来建国哥是打酒去了!”三胖笑道。
“幸亏老满叔把你俩兄弟派去帮我给社员们看病,我打了瓶儿酒,谢谢叔和俩兄弟!”建国哥道。
我们边吃边聊,大伙儿都问我,到底是从哪儿学的中医,以前怎么不知道。我喝了点酒儿,有点晕了,也就竹筒倒豆子,跟大伙儿说了原由。我姥姥家祖上,世代行医,原是北京城的大户人家。清朝末年时,在前门大栅栏都还有几座商号,其中一座便是药铺,我的太姥爷是当时北京城有名儿的中医。后来军阀混战,再赶上日本侵华,人逢乱世,生不如狗,我太姥爷就变卖家产,带着一家老小回了北京房山老家,躲避战火,过起了隐居生活。姥姥说,太姥爷明面儿上是乡野郎中,给街坊邻居问诊看病,但实际上是地下党,承担着八路军的情报接头、伤员转运、药品递送等秘密交通站工作,为革命做了很多贡献,但后来被叛徒出卖不幸遇害了。过去人们大多较为传统,什么东西都讲究“传儿不传女”,太姥爷没有儿子,这医术也就断了传承。小时候我回房山姥姥家玩儿,没事儿就爱翻家里的老物件儿,我姥姥疼我,就任由我去。长大点儿了,我上学也不认真,但对从姥姥家翻找出的中医古书和诊疗笔记非常感兴趣,没事儿上课也不认真听讲,就看这些,还被老师请过几回家长。其实,要非问我中医是跟谁学的,可以说是跟我太姥爷学的,但我却从来也没见过他老人家,爷俩儿只是通过古籍笔记神交已久……
“怨不得际涯看病这么神!原来是家传的啊!”老满叔道。
“际涯兄弟,今天我看你治感冒发烧开方子,怎么只有不多的几味药材,而不是像有的中医大夫,一开药就十几味甚至是几十味药?”建国哥问道。
“咱们国家历史上中医门派④众多,我太姥爷所学的这一支叫“经方”派,尊崇“黄老之道”⑤和《伤寒杂病论》为诊疾治病的总纲,素有“经方不过三”和“药过十三,万病不沾”的说法。”就拿咱们今天给相亲们看的感冒发烧来说,我所开方药,全是“经方”,根本就用不着大药方。凡是用药动辄十几味甚至几十位的,不为图财,即是庸医!”我道。
“哎!孙公子讲得有点儿意思啊!以前还真没听说过。那么什么叫‘经方不过三’和‘药过十三,万病不沾’呢?”三胖问道。
“所谓‘经方不过三’,指的是上古相传久经实践的方药,至汉代医圣张仲景而集大成,在六经辨证诊断明确后,用药三剂,对于一般外感轻症患者,必有明显好转。正所谓‘一剂知,二剂已,三剂瘥’(音chài,痊愈之意),而民间所谓‘慢郎中’之说其实不对,乃是大夫不行或药不对症;真正的好中医治病,往往一、二副药就能见效,三副药就可痊愈了;而‘药过十三,万病不沾’是指《黄帝内经》所云‘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说白了,除极少数方剂或丸剂,每副中药,最大不超十三味药物,多了就药性难知,万病不沾了。”我道。
“好像是这个道理啊,上次我听人说西边县里有个老中医治头疼效果好,我就赶了三十里路,开了二十几大包中药回来,每一包药多得砂锅都装不下,吃了果然是不管用。”韩大娘道。
未完待续......
编者按:这世界上什么病最是难治?其实,正是这感冒发烧!一个人从小到大,哪个没有经历过?西方医学对于治疗感冒发烧,往往根据血常规等化验结果,判断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若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自抗生素发明以来,西医应用救人无数,确有独到之处,见效很快,但也有滥用抗生素造成的“细菌”升级,然后只能不断研发更高级的抗生素,先口服用药,效果不理想就改为肌肉注射打针,再不成就变为静脉输液,循环往复;对于病毒感染的感冒类等疾病,西方医学在其百年历史至今,基本束手无策,只能采用支持疗法,发烧退热,对症治疗,待人体免疫力自愈,如此绵延数日,若未经及时控制,或是患者自身抵抗力差,又或是自身患有“老毛病”的,往往还可能引发其他严重后果;而祖国医学讲究把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辨证论治,尤其对外感病症,也就是现代西医学说的病毒类疾病有非常好的疗效。
***曾说:“我看,西医治感冒就很少办法,中医治感冒有时只要一副药就治好了。替我治感冒的中医就是用一副药。”(1955年4月,杭州,与原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副院长兼针灸研究所所长朱琏谈医药卫生改革)。
摘自《***离京巡视纪实1949-1976》,作者:袁小荣,出版:人民日报出版社。
注:
①:源自《实践论》,《***选集》第1卷。
②:麻黄汤、桂枝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白虎汤、、竹叶石膏汤、小柴胡汤等方剂,均是治疗外感疾病的名方,出自《伤寒论》。
③焖子:用炖驴肉汤制作的肉冻,河北保定地区的一种小吃,更广为知名流传的是驴肉火烧。
④历史中医门派:一般可分为经方派(伤寒派)、千金派、局方派、温补派、攻邪派、温病派等六大门派,各有所长。
⑤黄老之道:“黄老”指上古轩辕黄帝和春秋老子李耳;“学说”,指的是黄帝和老子所论述的“道”的学说。史称“黄老学说”、“黄老道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