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成功学沙龙上,一位在外企工作的职员,总在抱怨老板一直不给她加薪,所以她没有动力更好地去工作。因此,她现在只能做拿3千元薪水的事情,并且打算寻找一份更好的工作。于是,一位智者问她:“如果你是老板,有一位员工要加薪,可是他却不愿意多做一点事情,你会给他加薪水吗?”她回答说:“不会的。”于是,智者又问她:“如果另有一个员工,主动做出超过目前薪水范围的事情,你会考虑给他加薪吗?”她说:“我会考虑的。”
最后,这位智者告诉她说:“你看,因为你没有多做出一些贡献,所以老板才没有理由加薪给你。”听了这些话,她恍然大悟,马上决定无论老板是否加薪,她一定努力工作,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许多人的问题不能解决,活得不快乐,往往是他们思考问题时,目的不清楚,总是本末倒置。你要得到想要的结果,为什么不主动付出?不付出就想得到,你怎么会成功呢?有句话说:人们永远要做的比得到的还要多,唯有这样,你才有机会心想事成。
是的,要想成功,首先就得积极地付出!
中国和美国的区别就在于:美国的教育制度能帮怪才变成天才,中国的教育制度能把天才变成废材。
对于中国的教育制度,很多人都觉得有所诟病,人们都在大声呼吁加大改革力度。现在的高考也越来越像古代的科举……
中国的教育为何会引起国民的普遍质疑呢,现行的教育体系真的很失败吗?为什么欧洲那些西方国家可以出爱因斯坦、居里夫人、诺贝尔这种对世界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连3岁小孩都知道的名人,而中国出个袁隆平就很稀罕了呢?当然,袁隆平老先生对世界做出的贡献也很大,我们无法否认,在这儿我们只是想来分析一下我们的教育与西方的教育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西方国家的教育:小学放松,中学发现兴趣,高中培养兴趣,大学宽进严出,因为他们要的是真正热爱学习并学有所成的人才,而不是仅仅靠一张文凭来说事。而在我国的教育中,小学要加紧管教,中学更要发奋勤学,一旦跨过了大学的门槛,到了真正需要学习的时候,大多数人反而已经完全放松——反正四年之后都是那张文凭。
仅从这一角度来说,我们的教育就已经存在了一个很大的漏洞:没给学生任何发现自己兴趣的时间,报考大学专业完全听父母老师,而大学之后的严进宽出政策显然更是让很多人大大放肆了一把,这不得不说是中国教育的失策。
很多家长说:“孩子,爸爸(妈妈)小时候就是因为家里没钱读不了书,所以才想让你多读点书,考上大学,以后找个好一点的工作。”这句话我们经常会听到,看似很温馨的一句话,在心理学家看来却完全是一种病态的表现,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别人身上!
其实,不是每个人都会读书,而不会读书也不一定就代表输。事实上,很多取得伟大成就的人真正上学的时间却很短,要有出息,首先得为自己找对路。
历史老师说:秦朝统一六国的顺序可以记为“喊赵薇去演戏!也就是韩赵魏楚燕齐……”
学习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如果你对它很感冒,又能找到学习的好方法,那么学习生活便会变得有趣得多。
很多人都非常痴迷于游戏,你要问他们沉迷的原因,他们大多会回答你“觉得好玩”。如果你不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突然碰上了一个埋头苦学的人,千万不要觉得他们是神经病,或许他们就是那些找到了学习乐趣的少数人。
百家讲坛学者、红学专家马瑞芳说:“《红楼梦》是好玩的巅峰之作。”周氏兄弟对读书也有两个出人意料却意味深长的比喻:鲁迅说“读书如赌博”,周作人说“读书就像烟鬼抽烟”。真正会打牌的人打牌从不计输赢,他们追求的是打牌中的趣味;真正的烟鬼不在于抽,而在于进入那种烟雾飘渺的境界。
著名的逻辑学家金岳霖先生当年在西南联大上课时,巴金先生的夫人萧珊女士问他为什么要学逻辑学,金先生直接回答的就是“为了好玩”。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也坦率地告诉青年朋友们“学习和研究是游戏,一种特殊的游戏,它所带来的快乐是无穷无尽的。”
因此,学习不在于家长的逼迫,而在于内心对学习的主动向往。那些真正善于学习的人,是学习的趣味拽着每个读书人去攀登;为了好玩而读书的人,才是高层次的读书人,也是最有前途的读书人。
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别忘了别人还在跑
现在,很多人都在提倡每天进步一点点。的确,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前,如果你今天没有进步,明天就要为今天的停留甚至退步,而加倍付出。
我们都说,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其实,生活亦然。
生活总是这样,它会要求你每天都让自己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即使这个进步极其微小,但只要你前进了,那也是你获得了一种成绩。因为,每时每刻,其他人都在向前奔跑,如果你止步不前,就会远远地被人甩在后面。到时,纵使你使出全身解数来全力追赶,也是无济于事。
在拥有的今天,要努力让自己有所前进,这个并不难做到。只要你每天肯用心付出一点点的时间来充实自己,哪怕只是一小时,那积累下来,你所取得的成就也是让人称奇的。
但是,在当今这个生活节奏加速的时代里,人们似乎每天都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做完想做的事,所以很多好的想法也就无从实行了。但是,仍有许多人用坚持每天至少挤出一小时的时间来完善自己,最终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人生就是一个逆水行舟的过程,不分离前行你就会被冲回原点。因此,让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即使只是微小的一点点,不要求自己要有多优秀,多出众,至少让自己以后不后悔!努力吧,朋友,无限风光在远方等着你呢!
二、上下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它的鞭策下,80、90后一直在努力地追求着,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着前行的路途。
不要指望,起初就是星辰
起初如虹一般横空出世、光彩照人的,毕竟很少;况且,起初如此灿烂,还只是依赖某种天赐的良缘。
起初如雷霆一般,不鸣则已,一鸣惊天动地的,更是难得;况且,起初拥有如此巨大的反响,还只是凭借某种博大的背景。
不要抱怨自己过于寻常,抱怨自己的起跑点竟如此没有色彩、没有声响。你不妨往宽处想:起点并不说明一切,并不决定一切;再不妨往远处去想:起跑之后的路还很长,起点之后,还有很长的时间去争取、去追赶。
我们的起初,即使只是一页白纸,即使有几分浅薄,有几分苍白,那也不要沮丧。世间哪一件不朽的作品,不是在起初的一页白纸上创造出来的!
我们的起初,即使是无名的山涧小溪,即使有几分懵懂,有几分迷惘,那也不要悲观。天下哪条大江大河,不是由起初的无名小溪流淌而汇集的!
我们的起初,即使是一片还未开发的土地,即使有几分荒芜,有几分寂寞,那也不要哀叹。现实中的哪一座飘香的果园,不是由起初的荒地一镐一镐开垦出来的;哪一条宽敞的通衢,不是从起初被遗忘的角落而开辟筑成!
纵然我们不是天才的诗人,起初的歌唱就卓越非凡;但我们终能成为苦吟的歌者,一步步走向成功。
人生许多一次,真正的只一次
人生,我们只能经历一次。
我们只一次在母腹中酝酿魂灵,只一次在襁褓中哭累了眼睛,只一次在小河边裸出自己的胴体,只一次在木排筏上嬉动黎明。
我们只能一次攀撷紫红的桑堪,只一次天真地追逐无轨的风筝,只一次想搭梯到月宫里捉小兔,只一次18岁的梦魇震颤心灵。
我们只一次在玫瑰园中吞咽香馨,只一次在山巅拦阻流星,只一次在大学论坛捕捉人生,只一次在浩淼中莫知所云。
我们只一次在妈妈的噙泪里远航,只一次同狄俄尼索斯痛饮酩酊,只一次不惑之年迷惑,只一次在白发里呼唤青春。
我们的人生,只有一次。不论什么,都只会经历一次,而且只有一次。
人生许多一次,真正的只一次。只一次被丘比特金箭射中,经历那懵懂纯美的爱情;只一次在天国的殿堂洗礼膜拜,领略神圣带来的震撼。
人生许多只有一次,要多次的,是要做许许多多几生几世的有益事情。因此,只有珍惜现在的时候,把握现在,才能不辜负时光的流转光顾。
泪水和汗水的化学成分相似,但前者只能为你换来同情,后者却可以为你赢得成功。
若要认真去推敲,泪水与汗水的化学成分显然不同,但至少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水,我们就暂且一用。当你受到了委屈,或是遭遇了失败和挫折,是躲在某个角落默默地流泪,还是爬起来收拾好心情将汗水挥洒于拼搏的道路?
要想赢得成功,我们就要爱上出发,爱上从任何一次失败中出发。
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曾经到达的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柔。倘若对过往有太深的流连,就会成为一种羁绊。这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是双脚,还有未来。
我们知道,大山有坎坷,大海有浪涛,大漠有风沙,森林有猛兽。即便这样,我们还是会对这些美好的东西充满向往和喜爱。
如果你的生活很平静,那么打破生活的平静便是另一番景致,一种挥洒汗水的景致。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还没老。即便真的已经老了,老当益壮也是一种极佳的状态!
勇于将汗水挥洒就是一种年轻的态度。我们想从大山那里学会深刻,想从大海那里学习勇敢,想从大漠那里学到沉着,想从森林那里学习机敏。品味一种缤纷的人生,从来就是我们挥洒汗水的追求。
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问地上的两只脚,被问的对象是你的志向:人能攀多高?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要问意志。用青春的热血,给自己树起一个高远的目标吧,不仅为了争取一种荣耀,更是为了追求一种境界。
目标实现了,便是光荣;不幸目标没能实现,一路风雨跋涉也是一种收获。这样,我们也就不虚此生。
一个孩子用弹弓打死了巨人,我被这个故事鼓舞着,某国家领导人用手枪干下了敌人的飞机,我被这个传奇逗笑了!勇气、英雄,当这些观念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时候,我们何时才能记起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那与生俱来的怯弱呢!
人皆有弱点,但弱点不同于缺点。若说缺点可以改正、可以克服,那么作为人的弱点,与生俱来不说,还要伴随我们一生。
事物本身都有着正反两个方面。海南岛的柏油路面很抗热,零上40℃也不熔化;哈尔滨的柏油路面能抗寒,零下30℃不会开裂。反过来说,海南岛的柏油路最不抗寒;哈尔滨的柏油路最禁不得热。这又能说明什么呢?事物的这方面愈强,它的反方向愈弱。可以这么说,弱点是强点优势的反衬,弱点也需要珍惜。
诸葛亮最大的弱点谁都知道,一生太谨小慎微。当年大将魏延曾提出偷袭长安的奇计,但被诸葛亮否决,因此魏延至死都认为这是诸葛亮的大失误。然而,街亭失守,诸葛亮被迫摆了一曲空城计。司马懿之所以不敢贸然进城,也就是因为诸葛一生用兵谨慎的“弱点”才赢得了这步险棋。
任何一个物种都会存在弱点,但这并不影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大规律。老虎与老鼠相比,我们通常会认为虎是强者,鼠是弱者。但这并不等于强者身上无弱点,善用“弱点”者不仅不弱,反而会成为强中之强。老鼠相貌卑琐,鬼鬼祟祟,无犬之忠无猫之乖,无豕羊之肉香,无鸟禽之美丽。也正因为它的“弱点”,人们不仅不会去驯化它们,还欲打杀之而后快。兵法上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这老鼠在千百年的厄运中反而存活,鼠的家族绝对数量反而超过人的数量。这般弱点反而是优势。
这个世界上,无绝对的强点和弱点。弱点在任何一个物种中,就犹如物体与影子的关系,根本谁也离不开谁。性格急躁的人往往决断性强,慢性子的人稳重有余但反应迟缓。
正视自己的弱点,进而利用自己的弱点,无论是学业还是事业都能有所进取。譬如大画家黄宾虹,晚年双目几近失明,却能凭借感觉来绘画,拥有了另一境界反而成为了大家。
珍惜弱点是完善人格的进取,是在弱音上奏出强音的大手笔。利用自己弱点是对自身的一种弥补,是反弹。
真希望自己是九尾狐,等最后只剩下一条命的时候,就用剩下的时光来从容地过日子,看花开花谢,人往人来,无需特意去追求什么,也不被“截止日期”所追迫。
是不是时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假如我有九条命就好了”。是的,我们总是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多的事情,将日子过得尽量充实。
苦命的丹麦王子说过:既有肉身,就注定要承受与生俱来的千般惊扰。是的,生活就是很现实的琐碎细事,我们经常会被生活惊扰得不厌其烦。而对于父母家人,我们心中总会有种愧疚,忙于生活赚钱的我们,根本无暇去陪伴父母;而有幸陪伴在父母身边的人则更愧疚于不能给父母富足舒适的生活。
每天本以工作繁忙,无暇于其他的事情。然而,这个社会时刻在要求你进步。因此,抽出时间来为自己充电读书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世界上的书太多了,古人的书尚未读通三卷两帙,今人的书又汹涌而来,将人淹没。谁要是能把朋友题赠的大著通通读完,在斯文圈里就称得上圣人了。
如果你有幸从事的就是自己喜爱的事业,无疑你的生活会过的轻松许多。倘若你的工作与兴趣无关或者相去甚远,那么对于自己喜爱的事情,我们几乎没有一丁点时间去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