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点了灯,摆上酒菜,相对而坐。
“知道你今晚一定会来,”长休得意一笑,继续说道,“我处理了夜间巡防的公务,拎着些吃食便过来了。尝尝,这牛肉是内人亲手卤制的,真香。”
长休将卤肉推向太子,故意将内人两字的发音加得特别重。
太子瞟了长休一眼,尝了一块牛肉,在口中咀嚼回味,接着端起瓷碗咕咚喝了一口。
酒并不是特别烈,确是有几分醇香,太子自顾自地发出一个极小的声音,“真好。”
长休自觉惹太子忧伤,尴尬地不知道说什么好,于是拿酒壶将太子的碗满上,蹦出一个字,“喝!”
“喝!”
“喝!”
两人来来往往互相倒酒,瓷碗相互之间的撞击声,碗脚落桌的咔嚓声,悠闲而美妙,轻轻地抚慰着太子的忧郁。
“喝,”太子端碗和长休碰了碰,又咽下一口,“长休,其实我有时候特别羡慕你,一眼万年,与心爱之人长相厮守,真好。”
来来往往,酒精让两人渐渐朦胧,有一种晕晕乎乎的美妙感觉,这感觉是特别令人舒服的。
正所谓“酒后吐真言”,酒一喝多,话便也多了起来。
“殿下,我有一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长休碰了碰太子的瓷碗,说道。
太子一挥手,扬了扬眉毛,“但说无妨!”
“陛下,陛下不容易呀!”长休眼里冒出泪花,说道,“前几日陛下招我入宫,我才得知,他已病得厉害!”
太子此时酒已经醒了,望着长休,眼中有一种复杂的情感。
长休放下酒杯,继续说道,“宫中的太医也是束手无策,说陛下大限将至,多则半年,少则两月啊!陛下唯恐人心不稳,已经封锁了消息,每日上朝都是靠烈药强撑着身体。”
太子感觉五雷轰顶,浑身只觉得极软。
“这药即是毒啊,陛下恐有心之人看出异端,这是在透支着自己的身体,强撑着那口气啊!”长休说着也闪烁着泪花,“陛下嘱托我此次国战跟随保护殿下,助殿下得军功以服众。”
两人又谈了许多,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睡了过去。
第二天迷迷糊糊地醒来,太子发现自己竟躺在自己的东宫里,十分诧异。
太子坐起来,刘公公见太子醒来,连忙走上前,嗔怪道,“殿下,昨晚你不在月琼殿陪娘娘,怎么在这里,害得老奴找了许久。”
太子揉了揉惺忪的眼睛,问道,“公公你早上看见长休了吗?”
“害,殿下说笑了,长休将军怎么会在这里呢。”公公扶太子起身,说道,“殿下,今日是出征阅兵仪式,老奴已经为你备好了甲胄,您快洗漱更衣吧!”
贞都北城门外,三军集结,号角高扬,军旗猎猎,连绵数里。
统帅着金甲,将领着银甲,兵士着铁甲。弓弩手,骑兵,步兵皆整装待发,场面蔚为壮观。
吉时已到,城门大开。皇上与太子由城内缓缓而出,父子二人穿戴盔甲,腰悬佩刀,挂弓袋箭囊,胯下的一匹高头大马亦是披着金制甲胄,带面具。
禁军长戈开道,金盔灿灿,英姿勃发。阅兵队伍在一个个阵列中穿梭,马蹄铿锵有力,踏在地上咯咯作响,清扬尘土。
所到之阵列,将领兵士皆半跪行军礼,呼万岁。
皇上和太子巡阅过后,来到了祭祀台。祭天、祭地、祭军神,以柴燔燎牲畜、帛币等,把即将征伐之事报告上天,占卜面鼎以问天。
天子于祭台,面三军众将,太子宣读诏书。
太子跪拜接旨,起身念及:
“蛮胡无道,犯我边境;戮我子民,辱我国人。大贞威武,天下同心;挥师北上,三军伐胡。奉天之命,护我家国;将士齐心,扬我国威。”
圣旨由传令兵快马传到军队每一个角落。
三军肃立,整顿甲胄,挥抖兵器,半跪行军礼接旨。
天子行拜礼,躬身高揖至额。一拜将,托以大任;再拜士,谢为国征。
天子礼毕,统帅蔡司、副帅贾达空登台。
天子授印,授虎符,授圣旨。
天子解腰间所悬佩剑,双手持之,交于统帅蔡司,蔡司忙跪谢,天子扶其起,抚肩而言,“朕将这万里河山托付给你,勿要辜负,朕在贞都等待着将军凯旋!”
皇上又将目光移向旁边的贾达空,取下身上的披风,亲自为其披上,深切地说道,“莫要我失望。”
皇上对身边的太子说道,“帛儿,你代父皇给将士们讲些话吧。”
“是,父皇。”太子上前一步。
“诸位将士,北胡狼子野心,时常在我们边境扫荡,烧杀抢掠。如今又大举进犯,践踏我们的国土。你们披上这身甲胄,就要担负起捍卫百姓的使命。上了战场,身后便是你们应用生命保护父老乡亲。”太子言语诚恳,接着高呼道,“大贞威武,将士威武!”
“大贞威武,将士威武!”
“大贞威武,将士威武!”
“大贞威武,将士威武!”
数万将士亦齐声高呼,声音如炸雷般划破天际,响彻云霄,刹那间天空似乎都在微微颤抖,仿佛为这大贞将士所震撼。
大典结束,军队开拔,天子回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