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不可为越为之
有一家企业给三位应聘者出了一道试题:以10日为限,想办法把木梳卖给和尚,越多越好。
甲历尽辛苦,爬到一座寺庙时,还受到众和尚的指责和追打。好在下山途中遇到一个小和尚一边晒太阳,一边使劲挠着又脏又厚的头皮。小伊灵机一动,赶忙递上了木梳,小和尚用后满心欢喜,于是买下一把。
乙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进香者的头发都被吹乱了。他找到了寺院住持说:“蓬头垢面是对佛的不敬。应在每座庙的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鬓发。”住持采纳了他的建议。那山共有10座庙,于是买下了10把木梳。
丙到一个颇具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朝圣者如云,施主络绎不绝。他对住持说:“凡来进香朝拜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所回赠,以做纪念,保估其平安吉祥,鼓励其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木梳,你的书法超群,可先刻上‘积善梳’三个字,然后便可做赠品。”住持大喜,立即买下1000把木梳,并请丙小住几天,共同出席了首次赠送“积善梳”的仪式。得到“积善梳”的施主与香客,很是高兴,一传十,十传百,朝圣者更多,香火也更旺。不久,住持还要求丙再多买一些不同档次的木梳,以便分层次地赠给各类型的施主与香客。
10日期到,甲乙丙三人回到公司复命,把各自的成绩向主管汇报。丙做了销售主客,乙做了办公室主任,甲被拒聘。
智慧小课堂:
和尚没有头发,把梳子卖给和尚,听起来的确荒诞不经。但是,只要我们动一动脑子就会发现,梳子的功能远远不止梳头,还有其他附加功能。如何寻找这个“附加功能”,就考验我们的智慧。我们在做任何事时,都要有这种“把梳子卖给和尚”的智慧和勇气,积极思维,勇于创新,把“不可能”化为“可能”。
成功的诀窍
艾芬和艾清差不多同时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开始时大家都一样,从最底层干起。可不久艾芬受到总经理的青睐,一再被提升,从领班直到部门经理。艾清却像被人遗忘了一般,还在最底层混。终于有一天艾清忍无可忍,向总经理提出辞呈,并痛斥总经理用人不公平。总经理耐心地听着,他了解这个小伙子,工作肯吃苦,但似乎缺少了点什么,缺什么呢?
他忽然有了个主意。“艾清先生,”总经理说:“请您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艾清很快从集市回来说,刚才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卖。“一车大约有多少袋,多少斤?”总经理问。艾清又跑去,回来说有10袋。“价格多少?”艾清再次跑到集上。总经理望着跑得气喘吁吁的他说:“请休息一会吧,你可以看看艾芬是怎么做的。”
说完叫来艾芬对他说:“艾芬先生,请你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艾芬很快从集市回来了,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10袋,价格适中,质量很好,他带回几个让经理看。这个农民过一会儿还将弄几筐西红柿上市,据他看价格还公道,可以进一些货。这种价格的西红柿总经理可能会要,所以他不仅带回了几个西红柿作样品,而且还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总经理看了一眼经了脸的艾清,说:“请他进来。”艾芬由于比艾清多想了几步,于是在工作上取得了成功。
智慧小课堂:
成功的规则未必那么明显,需要很高的悟性与洞察力,面对差距和挑战,及时调整心态,增强自己的独立思考、多谋善断、随机应变的能力。要善于观察、学习、思考和总结,仅仅靠一味地苦干奋斗,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结果常常是原地踏步,明天仍旧重复昨天和今天的故事。
孙膑的智慧
鬼谷子是中国古代事家孙膑和庞涓的的老师,传说他在教学中独辟蹊径,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主课,其方法也别具一格。
例如,有一天,鬼谷子给孙膑和庞涓每人一把斧头,让他俩上山砍柴,要求“木柴无烟,百担有余”,并限期七天内完成。庞涓一见时间紧迫,未加思索,立即砍柴不止。孙膑则经过认真考虑后,选择一些榆木放到一个大肚子小门的窑洞里,烧成木炭,然后用一根柏树枝做成的扁担,将榆木烧成的木炭担回鬼谷洞。意为百(柏)担有余(榆)。七天后,鬼谷子先在洞中点燃庞涓的木柴,火势虽旺,但浓烟滚滚。接着鬼谷子又点燃孙膑的木炭,火旺且无烟。
鬼谷子对孙膑的表现大加赞赏。
智慧小课堂:
我们都喜欢做“脑筋急转弯”的考题,因为这样的考题不按常规选择答案,而是要求逆向思维。鬼谷子的考题实际上也是考“逆向思维”,如果过于老实,就题论题,必然找不到正确的答案。所以,我们多做一些“脑筋急转弯”,这将会大大地促进我们的思维能力。
拍卖的技巧
一家房地产公司准备拍卖几十个黄金铺位。拍卖当天,竞拍者有数百人之多。拍卖从最好的一个铺位开始,起价50万。
拍卖开始了,拍卖师大声出价:“30万。”话音刚落,一位中年人突然喊价:“80万。”顿时,整个拍卖场鸦雀无声。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下子都傻了眼。
第一个铺位因无人愿意加价,遂以80万成交。接着拍的是第二个铺位,开价20万。拍卖师一开价,便有人喊出30万,马上就有人喊出40万,争抢的人很多,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最后,第二个铺位竟以100万成交。
在拍卖中,以80万获得第一个铺位的那个中年人竟成了最大的赢家。有人问他成功的原因,他说道:“凭我的经验,这个铺位一定会超过80万。所以拍卖师一出价,我干脆把价格抛到自己认为的理想价位上。幸亏他们都没思想准备,处在观望状态。”
智慧小课堂:
打仗贵在出其不意,做买卖贵在与众不同。拍卖的价位是一点一点抬起来的,因为人们的心理特点是容易接受少量的涨价,而对大规模的涨价则难以承受。而实际上,一点一点加价,最后价位仍然非常高。既然如此,为何不把价位一下抬高到人们难以承受的程度,将对方镇住呢?那位中年人深谙其道,才获得了成功。这就是逆向思维,这就是出其不意。
西门豹惩巫
战国时,魏文侯攻下了中山国,派西门豹镇守邺城。他上任后,发现邺城非常凄凉,人口也很少。他就把当地的父老们召集到一起,了解情况。他问:“这地方怎么这么凄凉?老百姓一定很苦吧。”父老们回答说:“都是因为河伯娶亲,人们都快逃光了。”
西门豹问这是怎么回事,这些人回答说:“邺县的三老、巫祝每年都要向老百姓征收赋税搜刮钱财,收取的这笔钱有几百万,他们只用其中的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媳妇,而和祝巫一同分那剩余的钱拿回家去。那些有漂亮女子的人家,担心大巫祝替河伯娶她们去,因此大多带着自己的女儿远远地逃跑。也因为这个缘故,城里越来越空荡无人,以致更加贫困,这种情况从开始以来已经很长久了。老百姓中间流传的俗语有‘假如不给河伯娶媳妇,就会大水泛滥,把那些老百姓都淹死’的说法。”西门豹一听,很生气,决心整治整治这种迷信风气,便说:“到了给河伯娶媳妇的时候,希望三老、巫祝、父老都到河边去送新娘,有幸也请你们来告诉我这件事,我也要去送送这个女子。”这些人都说:“好。”
到了河神娶媳妇的日期,西门豹带着一队武士跟着父老去“送亲”。西门豹还派人去通知一些过去把女儿送给河伯的人家,邀他们都来看看今年的婚礼。里长带着巫婆来见西门豹,在巫婆后面跟着20来个女徒弟,手里拿着香火、蝇甩之类。
西门豹对大家说:“叫河伯的媳妇过来,我看看她长得漂亮不漂亮。”人们马上扶着这个女子出了帷帐,走到西门豹面前。西门豹看了看这个女子,回头对三老、巫祝、父老们说:“这个女子不漂亮,麻烦大巫婆为我到河里去禀报河伯,需要重新找过一个漂亮的女子,迟几天送她去。”就叫差役们一齐抱起大巫婆,把她抛到河中。过了一会儿,说:“巫婆为什么去这么久?叫她弟子去催催她!”又把她的一个弟子抛到河中。又过了一会儿,说:“这个弟子为什么也这么久?再派一个人去催催她们!”又抛一个弟子到河中。总共抛了三个弟子。
西门豹说:“巫婆、弟子,这些都是女人,不能把事情说清楚。请三老替我去说明情况。”又把三老抛到河中。西门豹插着笔,弯着腰,恭恭敬敬,面对着河站着等了很久。长老、巫祝等在旁边看着的都惊慌害怕。西门豹说:“巫婆、三老都不回来,怎么办?我看还是派差役去催一催他们吧!”那一班衙门里的差役吓得脸上一点人色都没有了,哆里哆嗦地跪在西门豹跟前直磕头。西门豹对他们说:“河里哪有什么水神?你们看见过吗?巫婆造谣骗人,这几个里长跟她勾结在一起,搜刮老百姓的钱财,杀害了许多姑娘。你们不去教导老百姓,反倒跟着他们兴风作浪,真是害人不浅!你们说,杀人该不该偿命?”
这帮差役们连连磕头,说:“都是巫婆干的勾当。我们也是上了她的当,并不是成心要这么干的。”西门豹说:“巫婆已经死了,以后谁要是再胡说八道,就先让他去跟河伯见面!”大家嚷着说:“把他扔到河里去!”西门豹把巫婆和里长他们的财产都分给老百姓。从此,谁也不敢再提给河伯娶亲的事了。以前那些逃离邺城的人也都纷纷回来了。
西门豹接着就征发老百姓开挖了12条渠道,把黄河水引来灌溉农田,田地都得到灌溉。老百姓因此而家给户足,生活富裕。
智慧小课堂:
西门豹采取的是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以罚治那些借迷信谋取私利的人。如果他采用痛斥或其他严令禁止的办法,则很难让人心服口服,也达不到根治的目的。这个办法的特点就是“逆向思维”,不用常典,不用老规矩办事,出其不意,不动声色地揭穿对方的伎俩,让对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用人的学问
日本松下公司是世界闻名的大企业,其中许多经营理念是与众不同的。例如,对某一岗位的人员选择,或对某一项产品选择开发人员,松下一般不用“顶尖”人才,而是取中等的,可以打70分的人才。
为什么不选“顶尖”的人才呢?松下认为,有些“顶尖”人才比较自负,他们容易抱怨环境影响自己的发挥,抱怨职务、待遇与自己的才能不相称。有这种心态的人,一般说来会缺乏责任心和工作热忱,干起工作来未必会出色,他有才能,但心理因素影响了其充分发挥。而聘用能力仅及他70%的人才,他们没有一流人才的傲气,自视不那么高,也容易满足,甚至有一股子偏要与“一流”人才较较劲,比一比谁干得好的劲头。他们重视公司给予的职位,会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干得漂亮一些。这正如一辆100马力的汽车却能正常全速开动的道理一样。松下公司认为:“公司能雇到70分的中等人才,说不定反而是公司的福气,何必非找100分的人才不可呢!”
智慧小课堂:
在常人的眼里,任人选材,肯定是对方越优秀越要重用,招聘人才,也是学历越高越好,经验、技术越多越受欢迎,然而,松下公司却不按常人的思维办事,而是经过分析和实践,采取70分用人法。这个方法是独一无二的,是想他人不能想,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
失算的律师
有一个人被控杀人,有足够的证据可以判罪,只是没有找到死者的尸体。被告的律师在要结束他的辩护时,知道他的委托人有可能被判有罪,便把希望寄托在一个花招儿上。于是,他说:“尊敬的法官,我会让你们所有的人都感到吃惊。”律师看了一下手表,继续说:“1分钟之内,那个被认定在该案中被杀的受害人将走进法庭。”
他把目光投向法庭入口,所有的审讯者都给唬住了,也急切地看着入口,1分钟过去了,什么也没有发生。
最后,律师说:“事实上,我虚构了上边这一陈述的内容。但是,所有的法官都怀着预期的心态看着法庭大门。这说明,你们对于本案中是否有人被杀,持怀疑态度。因此,我坚持提出对被告作无罪判决。”
法官们显然困惑了,审判长宣布休庭,让合议庭去商讨。几分钟后,法官们返回法庭,宣布了对被告的有罪判决。
“怎么能这样呢?”被告的律师质问:“我看见所有的审判人们都盯着门口,你们都有疑虑。”
审判长说:“哦,是的,我们都看着门口,但是被告——你的委托人并没有看门口。”
智慧小课堂:
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本文中,就意味着用奇特的思维压制对方怪异的思维。在斗智方面,面对着别人的奇招,除了技高一筹,别无良方。思维敏捷、针锋相对、以牙还牙,是斗智的明显特征。思路灵活的人,往往能顺着对方的思路,寻找一条更可靠的出路,出其不意地反制对方的要害,让其哑口无言。
最简单的办法
美国华盛顿广场有座著名的建筑,因年深日久,墙面出现裂纹。为能保护好这幢建筑,有关专家进行了专门研讨。
最初,大家认为损害建筑物表面的元凶是侵蚀的酸雨。但是,当专家们进一步研究后,却发现对墙体侵蚀最直接的原因,是每天冲洗墙壁所含的清洁剂对建筑物有酸蚀作用。而每天为什么要冲洗墙壁呢?是因为墙壁上每天都有大量的鸟粪。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鸟粪呢?因为建筑物周围聚集了很多燕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燕子呢?因为墙上有很多燕子爱吃的蜘蛛。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蜘蛛呢?因为它四周有蜘蛛喜欢吃的飞虫。为什么有这么多飞虫?因为飞虫在这里繁殖特别快。而飞虫在这里繁殖特别快的原因,是这里的尘埃最适宜飞虫繁殖。为什么这里最适宜飞虫繁殖?因为开着的窗阳光充足,大量飞虫聚集在此,超常繁殖……
由此发现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只要关上整幢建筑物的窗帘。此前专家们设计的一套套复杂而又详尽的维护方案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智慧小课堂:
解决问题,贵在透过重重迷雾,追本溯源,抓住事物的本质,只要抓住了“纲”,纲举目张,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如果被复杂的现象缠昏了头脑,就难以理出一个头绪来。所以,我们要培养一双“入木三分”的眼睛,具备“一针见血”地看到事物的穿透力。只有找到解决问题根本方法,再复杂的难题亦可迎而解,甚至不费吹灰之力。
失效的魔术
英国魔术大师何汀拉,他有一手绝活令观众惊叹不已: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开无论多么复杂的锁,并且从未失过手。他曾为自己定下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要在60分钟之内,从任何锁中挣脱出来,条件是让他穿着特制的衣服进去,并且不能有人在旁边观看。有一个英国小镇的居民,决定向伟大的何汀拉挑战,有意给他难堪。他们特别打制了一个坚固的铁牢,配上把看上去非常复杂的锁,请何汀拉来看看能否从这里出去。
何汀拉接受了这个挑战。他穿上特制的衣服,走进铁牢中,牢门哐啷一声关了起来,大家遵守规则转过身去不看他工作。何汀拉从衣服中取出自己特制的工具,开始工作。
30分钟过去了,何汀拉用耳朵紧贴着锁,专注地工作着;45分钟、一个小时过去了,何汀拉头上开始冒汗。两个小时过去了,何汀拉始终听不到期待中的锁簧弹开的声音。最后,他用尽了浑身的力气,只得放弃努力,将身体靠在门上坐下来。这时,没想到的结果发生了:牢门随着他身体的推力顺势而开。原来,牢门根本没有上锁,那把看似很厉害的锁只是个样子。何汀拉惊呆了。小镇居民成功地捉弄了这位逃生专家!
智慧小课堂:
这位魔术大师之所以被“捉弄”,就是因为他的行为和思想受过去经验的约束。的确,凭着他的机智,过去无论多么复杂的锁都能被他打开,他的思维方式就这样固定下来了:锁——开锁。在这个思维方式的诱导下,他依然按部就班地进行这次表演。由于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次门根本没有上锁,也就是说,他的思维链条的第一节就改变了,所以才受到了“捉弄”。可以说,他是受自己的惯性思维的“害”。所以,我们做事就知道变通,不能因陈守旧,思维闭塞。
奇妙的回答
一天,斯德尔教授问他的学生:“你相信上帝创造了一切吗?”
这个学生站起来回答:“是的,教授,上帝创造了一切!”
“也就是说,上帝创造了每一样东西是吗?”斯德尔教授又问。
“没错,先生。”学生点点头。
斯德尔教授笑了笑,又问说:“也就是说,邪恶也是上帝创造的了?根据人类的主要行为来判断,上帝也是邪恶的了?”
这个学生被问住了。
斯德尔教授提出这个问题,是想证明宗教信仰只是一些虚幻不实的神话。他为这段对话感到很满意。
然而,他发现学生中间有人伸出一只手来。“你有什么问题吗?”斯德尔教授问。
学生说:“教授,我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
“当然可以。”斯德尔教授爽快地答道。
这个学生站起来问:“请问教授,寒冷存在吗?”
“寒冷当然存在,难道你感觉不到吗?”斯德尔教授笑道,同学们也一起哄笑起来。
没想到,这个学生却反驳说:“请原谅,事实上寒冷并不存在!根据物理学原理,我们感觉到的寒冷实质上只是缺少热度,当热度存在时或者传递能量时,我们的身体是可以感觉到的。热度是可以测量的,寒冷却不能,寒冷这个词只是为了我们描述缺少热度时的感觉。绝对零度(-273℃)是热度的完全消失,所有的物质停止一切运动,包括分子原子等所有的范畴,不过这是绝对现象,事实并不存在绝对零度。”
“很好,你接着说下去。”斯德尔很感兴趣。
于是,这个学生又问:“教授,黑暗存在吗?”
斯德尔教授回答:“当然存在。”
这个学生说道:“请原谅,教授,您又错了,黑暗同样不存在。事实上黑暗是因为缺少光亮。光是可以测量的,黑暗却不能。我们可以用牛顿的三棱镜将日光折射出各种各样的颜色,也可以研究它们各自的波长,但是黑暗是无法去测量的。仅仅是一道光线就可以划破一个黑暗的世界,并将它照亮,但是你无法知道一个空间的黑暗是多少。所以黑暗一词只是为了人类描述当光亮不存在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这次,斯德尔教授沉默了。
这个学生接着问道:“那么,教授,邪恶存在吗?”
斯德尔教授有些犹豫地说道:“当然,我已经说过了,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邪恶,每天都有人类的残忍行为施于生命,世界上到处都有邪恶和暴力。这些事实除了邪恶还能是什么呢?”
这时这个学生说:“教授,恕我直言,您这次还是错了,邪恶并不存在!邪恶只是心中缺少爱的状态,这就像寒冷和黑暗一样,邪恶是人类用于来描述缺少爱的词语。上帝并没有创造邪恶,上帝只创造了爱,只是当人类偷吃了禁果以后,心中的爱越来越少,邪恶是人们的心中缺少了上帝之爱的结果,这正如寒冷的到来是因为缺少热度,黑暗的到来是因为没有光亮一样。”
斯德尔教授完全被这个学生的话折服了,他说:“年轻人,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艾尔伯特?爱因斯坦。”这个学生回答道。
智慧小课堂:
我们不仅要钦佩爱因斯坦大胆挑战老师的勇气,更要为他的缜密思维和有理有据的批驳而感动。从他的话里可以看出,他使用的是“相对”论,说明丑恶的事物是相对于美好事物而派生,并由人感知出来的。我们知道,爱因斯坦是“相对论”大师,他的这一空前绝的理论是从年轻时就开始形成的。
作家的错误
世界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从小就很聪明,年轻时多次参加“智商测试”,得分总在160左右,属于“天赋极高”的人。
有一天,他遇到一位汽车修理工,修理工对他说:“喂,博士,我来考考你的智商,出一道思考题,看你能不能回答正确。是这样的,有一位聋哑人,想买几根钉子,就来到五金店,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食指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拳做出敲击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了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于是售货员明白了,他想买的是钉子。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这时进来了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怎样做?”
阿西莫夫顺口答道:“盲人肯定会这样。”他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状。
听了阿西莫夫的回答,汽车维修工开心地笑起来:“哈哈,答错了吧!盲人想买剪刀,只要开口说:‘我买剪刀’就行了,他干嘛要做手势呀?”
阿西莫夫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承认自己很愚蠢,并从中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智慧小课堂:
世上没有至高无尚的天才,也没有无所不知的智者。智商再高的人,如果不认真分析和仔细研究具体问题,也会出差错。所有的智慧,都是聪明的大脑和具体事物相碰后产生的火花,离开了对具体事物的认知,单凭惯性思维思考总是,聪明的大脑也会犯错误。
怎样吸引顾客
艾克十几岁时,在一家戏剧团做童工,负责在戏剧场内叫卖小食品。但每次看的人不多,买东西吃的人更少,尤其是饮料,很少有人问津。
有一天,艾克的脑瓜里诞生了一个想法:向每一个买票的人赠送一包花生米,借以吸引观众。但老板不同意这个“荒唐的想法”。艾克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作担保,恳求老板让他试一试,并承诺说,如果赔钱就从工资里扣,如果赢利自己只拿一半。于是,以后的戏剧团演出场地外就多了一个义务宣传员的声音:“来看戏剧,买一张票送一包好吃的花生!”在艾克不停地叫喊声中,观众比往常多了几倍。
观众们进场后,小艾克就开始叫卖起可乐等饮料。而绝大多数观众在吃完花生后觉得口干时都会买上一杯,一场戏剧下来,营业额比以往增加了十几倍。
智慧小课堂:
创新思维的前提是善于动脑,积极寻机机会,在不可能的事物上创造可能的业绩,在千古不变的老路上开辟一条新路。如果我们有打破传统、另辟蹊径的勇气和智慧,我们就一定会取得别人所得不到的收获。
刻舟求剑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他赶紧去抓,已经来不及了。
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并向大家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大家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也不再去问他。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在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说:“我的宝剑不就是在这里掉下去吗?我还在这里刻了记号呢,怎么会找不到的呢?”
至此,船上的人纷纷大笑起来,说:“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动,你怎么找得到你的剑呢?”
其实,剑掉落在江中后,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智慧小课堂:
刻舟求剑的的行为当然是可笑的,原因就在于他凭借了过去的经验,没有正确的思维。不错,东西从哪儿掉下水的,就必须从哪儿下水找回来,这个经验千真万确。但这时情况已发生了变化,这个老经验就自然不实用了。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看到这样的例子:许多人正是被他们自诩为优势的经验给难住了。他们做事全凭经验,因此陷入思维定势之中,无法创新与突破。可见,思维定势是创新的大敌。
可以喝的“海水”
一次,一艘远洋海轮不幸触礁,沉没在汪洋大海里。幸存下来的九位船员拼死登上一座孤岛,才得以幸存下来。
但接下来的情形更加糟糕,岛上除了石头还是石头,没有任何可以用来充饥的东西。更为要命的是,在烈日的曝晒下,每个人都却口渴难耐。
尽管四周都是水——海水,可谁都知道,海水又苦又涩,根本不能用来解渴。当时,九个人惟一的生存希望是老天爷下雨或过往船只发现他们。
但是,老天却没有任何下雨的迹象,天际除了海水还是一望无边的海水;同样不幸的是也没有任何船只经过这个死一般寂静的小岛。渐渐地,八个船员支撑不下去了,他们纷纷渴死了。
当最后一位船员快要渴死的时候,他实在忍受不住,“扑”地跳进海水里,“咕嘟咕嘟”地喝了一肚子。
这位船员喝完,一点儿也觉不出海水的苦涩味,相反倒觉得这海水很甘甜,非常解渴。他想:也许这是自己渴死前的幻觉吧。想到这里,他便静静地躺在岛上,等待着死神的降临。
他睡了一觉,醒来后发现自己还活着,非常奇怪。于是,他每天靠喝这岛边的海水度日,终于等来了救援的船只。
人们在化验这儿的海水时发现,由于有地下泉水的不断翻涌,这里的“海水”实际上全是可以喝的泉水。
智慧小课堂:
我们身边的那些“老顽固”、“老古董”、“老保守”们,犯的也是八位船员的错误。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往往需要人们不断创新、不断开拓,以推动事物和社会向前发展。如果我们只是依托和满足于经验性的思维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不能做到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完善、提高和创新,那么,在新事物、新困难面前就会显得无能为力和无所作为。
父亲的教诲
一天,北宋著名哲学家邵康节和12岁的儿子邵伯温正在院子里乘凉,突然,院落墙外边突然伸出一个人头,朝院子中瞅了一圈,又缩了回去。
邵康节问儿子:“你说这个人在瞅什么?”
儿子说:“八成是个小偷,想偷点东西,看见有人就走了。”
邵康节却说:“不对。如果这个人是小偷,他见到院子里有人,肯定会立刻缩回头去。但是,他明明看到院子里有人,却还是瞅了一圈,这说明什么呢?”
儿子想了一会儿说:“哦,他恐怕是在找东西吧。”
邵康节又问:“是的,但是他只瞅了一圈,那是找大东西,还是找小东西?”
儿子回答:“是找大东西。”
邵康节又启发道:“那么,什么大东西会跑到我们院子里来呢?”
这回,儿子坚守地回答:“那人一看就是一个老农,他肯定是来找牛的。”
邵康节满意地点头道:“说得对,他是来找牛的。以后,你要多动脑筋才是。”
智慧小课堂:
要创新思维,就要多动脑,遇事多观察、多分析,养成动脑的好习惯。而动脑的前提是多看、多听,把听到的、看到的信息,经过大脑的逻辑性分析,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养成动脑的习惯很重要,在学习中,善于动脑的人会很快解决一道难题;在生活中,善于动脑的人会从一个现象中找出本质的东西,很少做错事。那些杰出的侦探和刑警,就是靠动脑,从蛛丝马迹的线索中找到突破口,从而破获大案的。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善于动脑的好习惯。
留下思考的时间
最早完成原子核裂变实验的英国著名物理学卢瑟福,有一天晚上走进实验室,当时时间已经很晚了,他见他的一个学生仍俯在工作台上,便问道:“这么晚了,你还在干什么呢?”
学生回答说:“我在工作。”
“那你白天干什么呢?”
“我也工作。”
“那么你早上也在工作吗?”
“是的,教授,早上我也工作。”
于是,卢瑟福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么,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思考呢?”
智慧小课堂:
培根认为最好的求学方式应该像蜜蜂一样,从花园里和田野里的花朵中采集材料,并用自己的一种力量来改变和消化这些材料,通过蜜蜂的消化、酿造,“蜜成花不见”。蜂蜜要比一般鲜花的甜汁甜美和精粹得多。这种改变和消化“材料”的“力量”,就是思考!思考可以使我们将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学得更好,学得更透;思考有助于记忆;思考也有助于把学过的知识加以鉴别,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思考同样有利于我发现新东西、创造新东西。
最佳答案
一家报纸举办一项高额奖金的有奖征答活动,题目是:
在一个充气不足的热气球上,载着三位关系着世界兴亡的科学家。第一位是环保专家,他的研究可拯救无数的人,使其免于因环境污染而面临死亡的厄运;第二位是核能专家,他有能力防止全球性的核战争,使地球免于遭受灭亡的绝境;第三位是粮食专家,他能在不毛之地,运用专业知识成功地种植食物,使几千万人脱离饥荒的命运。
此刻,热气球即将坠毁,必须丢出一个人以减轻载重,使其余两人得以存活,请问该丢下哪一位科学家呢?
问题刊出后,因为奖金数额庞大,应征信件如雪片飞来。
有这些信中,每个人都竭尽所能,从环保、核威胁和粮食危机等角度着手,天马行空地阐述他们认为必须丢下哪位科学家的宏观见解,有的认为应该丢下环保专家,有的人认为应该丢下核能专家,有的认为应该丢下粮食专家,莫衷一是。
最后结果揭晓,巨额奖金被一个小男孩获得了。他的答案是:将最胖的那位科学家丢下来。
智慧小课堂:
巨额奖金让那些不乏才华横溢的成年人失之交臂,却被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唾手而得,你不觉得很滑稽吗?其实,许多问题就是被那些自命不凡的人人为地搞复杂了的,他们自以为是、引经据典、推理论证,费了不少时日和精力,结果却与真正的答案相去甚远。可见,真正的聪明人,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人们,是就事论事、抓住事物本质的人。
智救落水者
有一天,拿破仑和一个侍卫策马扬鞭,驰骋过一片大森林。“救人!救人!有人掉进水里啦!”远处传来一阵阵紧急的呼救声。“啪!啪!啪!”拿破仑用鞭猛抽三下马,坐骑便风驰电掣般地向呼救的地方奔驰而去。
当赶到湖边时,拿破仑看到一个士兵正在水里手忙脚乱地挣扎,同时尖叫着向湖中心漂沉,岸上的几个士兵则惊慌失措地大声呼喊。
拿破仑高声发话:“他会游泳吗?”
“他只能比划几下,现在已不行了。请问陛下,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呢?”一个士兵惴惴不安地答话。
“别慌!”拿破仑马上从侍卫手里拿过一只步枪,并向落水士兵大声吆喝:“你还往湖中心游吗?还不快向岸边游来!”话音刚落,他平端枪身,朝那人的前方连开两枪。
落水者刚听到拿破仑的命令,“叭!叭!”两声枪响后,只见身前高高地溅起两朵水花。他在惊恐中急忙调转方向,“扑通扑通”地朝拿破仑所站的湖边游来。一会儿,这士兵便游到了岸边。
落水的士兵得救了,他浑身湿漉漉的,像一只“落汤鸡”。他转过身子,发现持枪站在那几个士兵旁边的竟是拿破仑,吓得魂飞魄散,连忙拜谢:“陛下,我不小心掉进湖里,幸亏您救了我。只是卑下不懂,我快要淹死了,您为什么还要枪毙我?”
拿破仑哈哈大笑:“傻瓜,不吓你一下,你还有勇气游上岸吗?那样你才会真的淹死呢!”
士兵们拍拍脑袋,恍然大悟,朝拿破仑投去敬佩的目光。原来,拿破仑是用死来逼出士兵的求生意识,进而游回岸边,达到了救人的目的。
智慧小课堂:
有句话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当人处在十分危急的关头,求生的本能将激发一种巨大的能量,把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因为,每个人都渴望生存,力量就在这渴望中产生。做事也是一样,当渴望成功像渴望生命一样时,就有足够的力量去奋斗。而力量往往蕴藏在内心深处,不易被发现,它往往只有在危急时刻才能被激发。拿破仑之所以救人成功,就在于他学会和利用了这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