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目标才有方向
初夏的一天,一位从城里下乡的大学生在田野中漫步,他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思考着问题。当走到了一片水田附近,他惊奇的发现,田中新播的秧苗排列得十分整齐,简直像有人量过一样。他十分好奇,跑去向正在田中耕作的农民询问这是怎么回事。
农民忙着插秧,头也不抬,让他自己取一把秧苗插插看。
大学生卷起裤管,喜滋滋的开始插秧苗。
第一次,插得参差不齐,因为没有盯住一样东西。
第二次,插成了弧形,因为盯住了水牛,水牛移动,秧苗也会跟着移动。
第三次,插成了漂亮的秧苗,因为盯住了一棵大树。
智慧小课堂:
没有参照物,就很难判断你关注的物体是否在运动;没有目标,就是有天大的精力也没有发力的方向。要想把事情做好,就取决于你是否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世上没有大到不能完成的理想,也没有小到不值得设立的目标,要做事,就必须设定目标。只有朝着确立的目标走,做事才有方向,生活才有希望,奋斗才有动力。
小克里克的问题
克里克是英国著名的生物物理学家。小时候,他就很善于动脑子,常常为一件事想了半天,寻求答案。一天,小克里克又想起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困挠着他,使他非常沮丧。于是,他皱着眉头找到母亲,问道:“妈妈,你告诉过我,许多人都在发现世界的秘密,是不是他们已经发现了前人没有发现过的秘密呢?”“是啊,许多秘密都被人发现了。”母亲答道。
“那么,世界上还有没有需要人去发现的秘密呢?”“还有啊。”母亲笑了。
“那么,等我长大后,世界上需要发现的东西会不会被人全部发现了呢?”“不会的。”母亲亲切地摇了摇头。
小克里克这才舒了口气,展开眉头,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
母亲来了兴致,便关切地问道:“怎么啦,宝贝?你为什么想到了这个问题?”小克里克有点不好意思,小脸也红了起来。他犹豫了一下,才期期艾艾地说:“这些天,我一直在想,如果人们把需要发现的东西都发现了,那我长大后还发现什么呢?你知道,妈妈,我长大了也是要去发现世界秘密的。”听了儿子的话,母亲和蔼地说:“你放心,宝贝。人们虽然发现了世界上的许多秘密,创造了许多东西;但需要人们去发现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需要100年、100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发现完。何况,人们过去发现的东西,还需要重新发现,重新认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好人类服务。等你长大后,要发现的东西多着呢。”“噢,妈妈,我知道了。”“可是,你知道吗,儿子?”母亲继续鼓励道,“要发现一件东西,并不是很容易的事。需要读很多很多的书,做很多很多的事。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读书,掌握更多的知识。”
小克里克重重地点了点头。他的疑虑被打消了,求知的欲望也更强烈了。当他稍大些的时候,书本知识和老师的解答已经不能满足他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他又开始在家里做试验,用试验结果来证明他的疑问。一旦试验成功,他就兴高采烈地把这个消息告诉周围的人;一旦没有成功,又钻进书本里寻找答案。
智慧小课堂:
发现人们还没有发现的科学秘密,就是小克里克的人生目标。虽然他的问题是幼稚的,但他的目标却是十分明确的。正因为有了这些目标,年幼的克里克就开始了探索科学的旅程。目标不仅是他奋斗的动力,也是他产生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源泉;最终,求知欲和好奇心又成为他开启创造之门的金钥匙。所以说,只有树立了远大目标,一切努力才具有价值和合理性,也才有意义。
卡车司机的理想
卡车司机罗列的毕生理想是做一个飞行员。高中毕业后,他加入了空军。不幸的是,他的视力不合格。当他退伍后,只能看着别人驾驶喷气式战斗机从他家后院飞过,他只有坐在草坪的椅子上,幻想着飞行的乐趣。
一天,罗列到当地的军队剩余物资店,买了一筒氮气和45个探测气象用的气球。那可不是一般的气球,而是非常耐用,充满气体时直径达四英尺的大气球。在自家的后院里,他用皮条把大气球系在草坪的椅子上,把椅子的另一端绑在汽车的保险杆上,然后开始给气球充气。接下来,他又准备了三明治、饮料和一支气枪,以便在希望降落时可以打破一些气球,使自己缓缓下降。
完成准备工作之后,罗列坐上椅子,割断拉绳。他的计划是慢慢地上升或降落。但事实并非如此。当罗列割断拉绳,他并没有缓缓上升,而是像炮弹一般升向天空;他也不仅是飞到200英尺高,而是一直向上爬升,最后停在高空上。在那样的高度,他不敢贸然弄破任何一个气球,免得失去平衡,在半空中突然坠落。于是,他停留在空中,飘浮了大约十多个小时,完全不知道该怎样回到地面。
终于,罗列飘浮到国际机场的进口通道。一架法美航机的飞行员通知指挥中心,说他看见一个家伙坐在椅子上悬在半空,膝盖上还放着一支气枪。
国际机场的位置在海边,到了傍晚,海岸的风向便会改变,那将是非常危险的。指挥中心立刻派出一架直升机去营救。但救援人员很难接近他,因为螺旋桨发出的风力一再把那自制的新奇机械吹得愈来愈远。终于,他们停在罗列的上方,垂下一条救生索,把他慢慢地拖上去。
罗列一回到地面便遭到逮捕。当他被戴上手铐时,一位电视新闻记者大声问他:“罗列先生,你为什么这样做?”罗列停下来,自豪地说:“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智慧小课堂:
罗列的行为,到底有没有意义,我们姑且不论。但是,他为了自己的梦想,勇敢去尝试的精神,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我们不能总是做一个无事事事的人,人生必须确立目标,确立了目标,就必须采取行动。但是,目标也应该切合实际,行动也必须积极有效。只有在正确的目标指引下,我们才会把人生推向崇高的境界。
把路分成小段
南德患上了绝症,妻子莎妮和他开始了多年的奔波。他们经常行驶于家庭与医院之间,给南德做诊断、化疗、紧急救护。去医院必须经过一些让人不堪忍受的路面,这条道理是150公里,要经过2个小时才能到达。
莎妮非常憎恶拥挤不堪的道路,但南德从来没有抱怨过。
南德的健康状况每日愈下。莎妮别无选择,只能经过这条道路。当丈夫被注射吗咖睡在车上时,她紧咬牙关,死死握着方向盘,肺都气炸了。有一次,他们赶赴了一个约会时被堵在了道上,确信南德已经睡着了,莎妮低声嘟哝道:“我恨这条该死的路。”“只有六公里。”南德说。
莎妮转过身去,南德的眼睛却是闭着的。
“你说什么?”莎妮问道。
“这段路只有六公里。”他的声音很平静,好像对待学生一样循循善诱,“没什么大不了的。在这六公里路程里你可以做任何事。”莎妮看了一下计程表。他说得对,六公里整。莎妮却一直相信它足有30公里。
突然觉得车开起来轻松多了。
六公里是可行的,易接受的。这是他们晚上步行到海边往返的距离;是他经常背着孩子攀登的那条山路长度的一半;是他们和孩子们玩传球游戏的那个公园的4倍距离;是他在大瑟尔国际马拉松赛跑里中的一小段。六公里真的没什么,尤其是在他们只有几个月的弥留时间的时候,牢骚和愤怒真是不明智的事,所以,她停止了抱怨。
在去医院的路上,大多数时间南德的眼睛是闭着的,她的眼光却是睁开着的。她开始真正有眼睛去看:绿色的田野有时在太阳下闪光,有时却消隐在浓雾之中。道路两旁摆放着成筐的成筐的草莓和玫瑰。破旧的小屋倒映在布满水藻、苍翠葱郁的池塘里。一批不能自由驰骋的老白马羡慕的注视着大道上的汽车飞驰而去。
这些景色一直在那儿只不过从前莎妮从未注意。南德教会了她如何去欣赏他们。失去一个最爱的人能让人心碎,却往往也能让人眼睛开启。
现在当这条路拥挤不堪、漫长而难行时,莎妮会在心里将它分解成小段。她会把它切割成若干个六公里的路段。
智慧小课堂:
大目标是检验人生价值的试金石。但是,大目标有时可望不可及的,需要长期的奋斗。有的人可能被这个大目标吓倒,有的人可能缺少韧劲而自暴自弃。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慢慢地将大目标分成若干小目标。这样,那些看似很难的事情,因为目标减小,难度也减小了。当我们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走,就可以顺利地到达终级目标。
理想不是幻想
一年夏天,美国诗人爱默生接待了一位乡下青年。青年人自称是一个诗歌爱好者,从7岁起就开始进行诗歌创作,但由于地处偏僻,一直得不到名师的指点,因仰慕爱默生的大名,所以前来请教。老少两位诗人谈得非常融洽,爱默生对他欣赏有加。
临走时,青年诗人留下了薄薄的几页诗稿。但爱默生读了这几页诗稿后,认为这位小伙子在文学上很有天赋,经过努力必将前途无量,所以他决定凭借自己在文学界的影响大力提携他。
于是爱默生将那些诗稿推荐给当时有名的文学刊物发表,但反响不大。他希望这位青年诗人继续将自己的作品寄给他。于是,两人开始了频繁的书信来往。
青年诗人的信总是长达几页,大谈特谈文学问题,激情洋溢,才思敏捷。爱默生对他的才华大为赞赏,在与友人的交谈中经常提起这位诗人。正是由于爱默生不断的赞赏与推荐,青年诗人很快就在文坛有了一点小小的名气。
但是,这位青年诗人以后再没有给爱默生寄诗稿,信却越写越长,奇思异想层出不穷,言语中开始以著名诗人自居,语气越来越傲慢。爱默生开始感到了不安。凭着对人性的了解,他发现这位年轻人身上出现了一种危险的倾向。
但他不忍心伤害年轻诗人,所以通信一直在继续。爱默生的态度却逐渐变得冷淡,成了一个倾听者。
很快,秋天到了。爱默生去信邀请这位青年诗人前来参加一个文学聚会。他如期而至。在这位老作家的书房里,爱默生问小伙子为什么不给他寄诗稿了。小伙子回答说,他正在创作一部长篇史诗,因为他认为自己作为一名大诗人,必须写大作品才可以,还信誓旦旦地说,他的史诗巨著马上就会公之于世。面对小伙子这番狂妄语,爱默生无语。
文学聚会上,这位青年诗人大出风头。他逢人便谈他的伟大作品,表现得才华横溢,锋芒咄咄逼人。虽然谁也没有读过他的大作,即便是他那几首由爱默生推荐发表的小诗也很少有人读过,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位年轻人必将成大器,否则,大作家爱默生怎能如此欣赏他呢?
转眼间,冬天到了。青年诗人仍然给爱默生写信,但他不再提起自己的大作品。信越写越短,语气也越来越祖丧,直到有一天,他终于在信中承认,长时间以来他什么都没写,以前所谓的大作品完全是他的空想。他写道:“周围所有的人都认为我是个有才华、有前途的人,我自己也这么认为,所以很久以来我就渴望成为一个大作家。我曾经写过一些诗,并有幸获得了阁下的赞赏,我深感荣幸。”
“使我深感苦恼的是,自从获得您的赞赏以后,我再也写不出任何东西了。不知为什么,每当提起笔来,我的脑中便一片空白。在想象中,我感觉自己和历史上的大诗人是并驾齐驱的,包括和尊贵的阁下您,所以必须写出大作品才可以。在现实中,我对自己深感鄙弃,因为我浪费了自己的才华,再也写不出作品了。而在想象中,我是个大诗人,我已经写出了传世之作,已经登上了诗歌的王位。尊贵的阁下,请您原谅我这个狂妄无知的人。”
对此,爱默生只有无尽的惋惜,却无能为力,他后来再也没有收到这位青年诗人的信。
智慧小课堂:
有目标,只是成功人生的第一步,而最重要和最关键的,则是确立目标后的具体行动,而这个行动则起决定作用。如果我们有无限美好的理想,却不脚踏实地地去工作和争取,最后只能望着自己未实际的目标,抱憾终身。因此,在世界上行走,我们不仅需要一对幻想的翅膀,更需要一双踏踏实实酌脚。
缺少的是“野心”
一家电视台制作一档智力游戏节目,栏目名称叫《谁是未来的百万富翁》。因为奖金丰厚,悬念迭出,吸引众多观众。但这档节目有一个特点,就是每答对一道题目,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而如果继续答题时没有回答出,那么就退出比赛,并且剥夺已经取得的奖励。
前几期播出时,没有一位参与者能够获得100万的奖励,能够在节目中有所收获的只是一些见好就收的人。虽然参赛者强手如林,可真正一路过关斩将到最后的人,从来没有出现过。因此,几乎所有的参与者都学乖了,最多到10万左右,便放弃答题,退出比赛。
但是,有一位叫青年人打破了这个记录。令人奇怪的是,他取得的百万巨款并不是因为他知识渊博,而是他的心理素质和野心。因为在50万之后,每一道题都相当简单,只需略加思考,便能轻松答出。同样,那么多人与巨奖失之交臂,都是因为自己“见好就收”,没有成就百万富翁的野心。
无独有偶,另一家电视台的智力竞赛节目里,也曾产生过一位百万奖金的获得者,主持人侠价他“不可思议”。但那位年轻的只有高中学历的打工者却平静地回答说:“意料之中,势在必得。”他是一个十分“狂傲”的年轻人,却战败了许多拥有高学历的精英。
智慧小课堂:
有一位媒体大亨去世前,在他的遗嘱中把一笔遗产作为奖金,奖给揭开贫穷之谜的人。在众多的来信中,只有一位名小姑娘猜中谜底。好的答案是:穷人最缺的是野心。这个谜底震动了欧美,几乎所有的富人都承认:没有野心就没有今天的财富。所谓“野心”,就是敢想敢干的信心。实现野心是有冒风险的,只满足于现实的人,永远不可能脱颖而出。
毛毛虫的悲剧
法国博物学家法布尔曾做过一项有趣的研究。他研究的是巡游毛虫。这些毛虫在树上排成长长的队伍前进,有一条带头,其余跟着。法布尔把一组毛虫放在一个大花盆的边上,使它们首尾相接,排成一个圆形。这些毛虫开始动了,像一个长长的游行队伍,没有头,也没有尾。法布尔在毛虫队伍旁边摆了一些食物,但这些毛虫要想得到食物就要解散队伍,不再一条接一条前进。
法布尔预料,毛虫很快会厌倦这种毫无用处的爬行,而转向食物,可是毛虫没有这样做。出于本能,毛虫沿着花盆边一直以同样的速度走了7天7夜直到饿死。
这些毛虫遵守着它们的本能、习惯、传统、先例、过去的经验、惯例。它们干活很卖力,但毫无成果。
智慧小课堂:
不可否认,我们身边的许多人,他们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因为个个像毛虫一样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做事的方向,他们以为有事干就能出成绩,殊不知干活儿也有蛮干和不蛮干的区别。如果不按一定的目标做事,所付出的劳动或许就会付之东流。而明确目标有助于我们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别让目标打岔
老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大一会儿,居然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另一棵大树。兔子在树上,仓皇中没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
讲完了故事后,老师问:“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
一个学生说:“兔子不会爬树。”
另一个学生说:“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
……
“还有呢?”老师继续问。直到我们再也找不出问题了,老师才说:“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提到,土拨鼠哪儿去了?”
是啊,土拨鼠哪儿去了?老师的一句话,一下子将学生们的思路拉到猎狗追寻的目标上——土拨鼠。因为兔子的突然冒出,让学生的思路在不知不觉中打了岔,土拨鼠竟在学生的头脑中自然消失。
智慧小课堂:
在实现目录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也会被途中的各种意想不到的因素“打岔”,以至于分了心,视线也被扰乱了,最后停顿了下来,或是走上了岔路,放弃了自己原先追求的目标,就像文中的学生。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坚持自己的目标,不要让自己失去了方向,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鱼竿和鱼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智慧小课堂:
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两点启示:1.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有限的和短暂的东西,一个人目标再远大,也要脚步踏地地从眼前开始,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2.合作和分享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会合作的人,可以互利双赢;不会合作的人,只凭一个人的力量,最终会像沙漠上的细流一样,力量慢慢被耗尽,直至消亡。
菩萨的答案
梵王在波罗奈王国治理国家时,菩萨是他的政法顾问。有一次,边境发生动乱,有人向国王报信,恳求增派部队前往支援。然而,国王却自顾自地到御花园休憩并准备在花园里扎营。
这时,国王看见侍者正将蒸熟的豌豆倒入木槽里喂马。一只猴子飞快地从树上跳下来,从木槽里捞了一把豌豆,立即全塞进嘴里,随即又抓了一把回到树上,愉快地吃着手中的豆子。因为吃得太急了,有一颗豆子从它的手中掉了下来,只见猴子不假思索地扔掉手上所有的豌豆,跳下树,着急地寻找刚刚落下的那颗豌豆。结果,不仅那颗豆子没有找到,连手上原本的豆子也丢掉了。
国王觉得很可笑,问菩萨:“您对这只猴子的举动有什么看法?”菩萨回答说:“国王,只有无知的蠢才才会因小失大啊!”国王听了菩萨意有所指的话,才想起刚刚使者来自边境的紧急报告,于是,连忙返回波罗奈城,平定了在边境的骚乱。
智慧小课堂:
在这个故事中,猴子因为小利,而失去了大利;国王也因为小利,差点丢了国家。这是什么原因呢,用一句成语来说,就是因小失大。人生目标也是如此,不能因为平时的小利诱,麻痹了自己的努力方向,使自己不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该放弃的。这样糊涂度日,目标也会越离越远。
只能选择一个
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卢西亚诺·帕瓦罗蒂回顾自己走过的成功之路时,他说:“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的父亲,一个面包师,就开始教我学习唱歌。他鼓励我刻苦练习,培养嗓子的功底。后来,在我的家乡意大利的蒙得纳市,一位名叫阿利戈·波拉的专业歌手收我做他的学生,那时,我还在一所师范学院上学。毕业时,我问父亲:‘我该怎么办?是当教师还是成为一个歌唱家?’我父亲这样回答我:‘卢西亚诺,如果你想同时坐两把椅子,你只会掉到两个椅子之间的地上。在生活中,你应该选定一把椅子。’我选择了。我忍住失败的痛苦,经过七年的学习,终于第一次正式登台演出。此后我又用了七年的时间,才得以进入大都会歌剧院,现在我的看法是:不论是砌砖工人,还是作家,不管我们选择何种职业,都应有一种献身精神。坚持不懈是关键。选定一把椅子。”
智慧小课堂:
教师或歌唱家,只能选择其中一个。这是关于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的话题。中国民间有俗语说:“路多了,踩不死草。”人生有限,精神有限,什么都取得成就是不切合实际,只有抓住一个目标,并使尽全力去争取,才会最终直达成功的彼岸。
持之以恒
小王敏耐性不够,做一件事只要稍稍有点困难,就很容易气馁,不可锲而不舍地做下去。
一天晚上,他的父亲给他一块木板和一把小刀,要他在木板上切一条刀痕。当他切好一刀以后,他父亲就把木板和小刀锁在他的抽屉里。以后,每到晚上,小王敏的父亲都要他在切过的痕迹上再切一次。这样持续了好几天。终于到了有一天晚上,小王敏一刀下去,就把木板切成了两块。
小王敏的父亲说:“你大概想不到这么一点点力气就能把一块木板切成两片吧?你一生的成败,并不在于你一下子用多大力气,而在于你是否能持之以恒。”
智慧小课堂:
做大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要付出许多时间和代价,甚至一生的努力。朝着你确定的目标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做下去,这便是实现任何目标的唯一的办法,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做蛋糕
一位太太做蛋糕的过程是:
涂牛油拿出大型平底锅一具。
把狗赶出厨房。
移开儿子阿洛堆在桌上的积木。
在锅里涂牛油。
倒出葡萄于来备用。量也面粉七两。
把阿洛伸到面粉罐中的小手拉出来。把倒在地板上的面粉擦干净。
打电话给楼上的邻居太太借面粉。
筛面粉时,找到儿子丢在地板上的小玩具汽车。
拿出一个大碗,准备打鸡蛋。
叫女儿把冰箱里的鸡蛋拿出来,把女儿打碎在地板上的鸡蛋抹干净。
自己去拿鸡蛋。
叫女儿去接电话。
自己去接听电话。
把电话听筒上的面粉和牛油擦干净。
回到厨房。
把阿洛伸进盛面粉和鸡蛋的大碗中的小手拉出来,替他洗手。
叫女儿去看什么人敲门。
叫阿福去看什么人敲门。
自己去开门。
擦干净门把手上的面粉和鸡蛋。回到厨房。
把涂好牛油的平底锅中的一堆盐倒掉。
把阿洛握着的盐罐拿开。
告诉女儿晚上不要喂狗,因为狗把面粉和鸡蛋吃掉了。
再拿两个鸡蛋,又开一包面粉。
把阿洛伸进面粉袋中的小手拉出来。打他。安慰他。哄他。给他一大碗面粉和一杯牛奶,让他做“他自己的”蛋糕。
把平底锅涂好牛油。把儿子的玩具汽车从锅里拿出来。
再拿一个平底锅涂好牛油。去追女儿,叫她把葡萄干拿回来。
找发酵粉。
打电话给食品店买发酵粉。
把听筒上的脏东西擦干净。
回到厨房。发现东西都倒在地板上。阿洛浑身都是面粉。
叫狗把葡萄干和别的东西吃掉。
打电话给特德,让他下班后顺路去糕饼店,买一个大点的蛋糕回来。
智慧小课堂:
这位太太在做事时,虽然有了一个目标——做蛋糕,却没有专心致志,不是让琐事所打扰,就是顾此失彼。这样的结果,一事无成,白忙乎了半天。做小事这样或许影响不大,如果做大事也是这样,将会影响一生。所以,我们在确立做一件事之后,要找到正确的做事方法,有步骤、有计划,按部就班地去做,切勿东一头西一脑。
决不放松“基本功”
泽尔尼克的成功原因,是他小时候父母对他的基本功训练。他的母亲是一位中学数学老师,父亲是中学的校长,两人在数学教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他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这一点其实并不难实现。在他们的家族中,除了小泽尔尼克的父母是有成就的教师外,还有大学教授和文化界名人。在这样的文化气息很浓的家庭环境中,通过耳渲目染,小泽尔尼克很早就表现出对学习的好感。因此,父母着力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帮助小泽尔尼克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知识,丰富他的知识结构,为以后的深造打下坚实基础。
父母的想法,应该说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小泽尔尼克从小就很聪明,接触东西较快,一学就会。这样,就有可能助长孩子好高骛远的心理,使他浅尝辄止,轻易地把目光投向更高的领域,不利于他的长远发展。
父母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之后,便明智地作出了防患于未然的决定。他们向小泽尔尼克强调基础学科和基本知识的重要性,并不断地督促和检查,决不马虎,对儿子表现出来的浮躁心理也从不放过。
小泽尔尼克对自然科学知识有着特殊的爱好,父母就顺着他的这个兴趣,有意识地引导他往这个方向发展。由于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父母便在数学方面花费了较大的精力,除了让他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外,还长期指导他演算各种具有一定高度的难题,以锻炼他的逻辑推理的能力。父母对他的数学基本功训练,使得他的数学成绩一直在同学中遥遥领先。19岁那年,他成功地解答出格罗宁根大学数学系所出的一道数学难题,并因此获得了一枚金质奖章,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父母对小泽尔尼克的基本功训练,还包括对他的动手能力的训练。小泽尔尼克从小就有自己的实验器材库,在学生时代就把大量时间投入到实验中去。比如,他从小就很喜欢照相,自己动手装置了一个小型天文台,并用这个装置拍摄了一张彗星的照片。为了照相的需要,他还自己动手合成了彩色摄影所需的试剂——乙醚。
父母对小泽尔尼克的基本功训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使他一生受益匪浅。这也为他日后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促使他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1935年,他根据阿贝成像原理,首先提出位相反衬法,由改变频谱的位相来改善透明物体成像的反衬度,发明了相衬显微镜。相衬显微镜是一种特殊的显微镜,特别适用于观察具有很高透明度的对象。这项发明在生物学、病理学、天相学等科学领域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智慧小课堂:
树立远大目标是必要的,是对美好人生的设想。但要实现这个目标,还得从基础打起。所谓“基本功”,就是为实现远大目标而进行的必要准备。如果说,树立理想是确立方向,打基础则是朝着目标奋斗的开始阶段。如果这个甚而不牢靠,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就可能力不从心,就可能半途而废,以致于永远被排除在成功之外。
立志当存高远
陈学俊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对他的教育。父母正直勤劳、努力上进,他们严格而又慈爱的教育,影响了陈学俊的一生。
父亲陈克钧,是一位深明大义、目光远大的商人。当孩子还在童年时,他就将“为国家干大事有大出息”作为儿子的人生基点。
陈学俊的母亲张慧先,淳朴忠厚,勤劳节俭,不多说话,只干实事。她和堂嫂忙于为全家及店员30多人烧饭做菜。后来,陈学俊回忆说:他至今还记得母亲一天三次去河边淘米,经常看到母亲挽着竹篮的手臂红一块紫一块。母亲手脚不停,做好后让别人吃,自己忙着做厨房的扫尾工作。因此她顿顿都是吃剩下的饭菜,却从不抱怨,好像天经地义似的。
最为可贵的是父亲目光远大,他认为经商至多只是赚点钱而已,内忧外患的国家更需要一大批才识出众的知识人才,而读好书、学到科学知识才是造就这些人才的唯一途径。这些人才正是振兴中华的支柱,这比经商有更重大的意义。因此,他为自己的孩子们创造学习机会,叮嘱陈学俊兄弟要读书,而不要他们接班经商。
少年时代的陈学俊,受父母的思想影响,知道炎黄子孙要有志气,知道学习的重要和身负的重责,努力学习永不停滞——
1931年,陈学俊在乌衣镇育智小学毕业,考入南京金陵中学。那是教会办的私立中学。但初中只读了一年。时逢上海“一?二八”事变,战乱不但没影响他的学习,反而更激起了他学习的劲头。他休学在家补习功课半年,跳二级考入南京私立安徽中学高中部。
高中毕业后,他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机械系(因战乱迁至重庆)。离开家乡,难免产生乡愁。但离愁归离愁,并没有消融他的意志。思乡情浓,怀念父母,都成为他奋进的动力。在重庆他们生活很艰苦,吃的是蔬菜黄米饭,睡的是100多人的大教室,还不时有日本鬼子飞机轰炸。他对日本鬼子充满了仇恨,更感到振兴中华的重要。工程救国的理想在他心里日益坚定。
1939年陈学俊大学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分至重庆经济部,在中央工业部试验所工作。由于努力钻研,他在1941年写出了锅炉制造工艺方面的论文,并出席在贵阳市召开的全国性学术会议,登上了全国性学术会议讲台。当时他才22岁。
建国后,陈学俊先后任上海交大教授、教研室主任、动力机械系主任、副校长等职。后调任西安交大教授、工程热物理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热处理学会名誉会长。他终身从事热能动力工程方面的科研、教学及培养研究生工作,先后开发电力、热能工程、锅炉等多门学科;并在国内最早开展多相流物理学研究,成为国内该学科奠基人。
智慧小课堂:
哈佛大学曾在一群智力与年龄都相近的优秀青年人中进行过一次关于人生志向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3%的人有自己的志向,后来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精英、行业领袖;10%的人只有短期的奋斗目标,后来他们几乎都是各个领域的成功人士,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事业有成;60%的人志向不明确,后来他们基本上属于社会的大众群体,生活在社会中下层,事业平平;27%的人没有任何志向,后来他们过得很不如意,工作不安定,常常怨天尤人。这个结果表明:立大志者成大事,立小志成小事,无志者碌碌无为。所以,做父母的要目标高远,帮助自己的孩子从小立大志。
想当“船长”的孩子
李嘉诚童年的大部分时光,是在一个狭小的小书房里度过的。这个面积虽小但藏书却非常丰富的小书房是李家的小书库,里面集中着李嘉诚那些知识渊博、学问深厚的父亲、伯父、叔父以及祖上遗留下来的藏书。
在父亲李云经的允许下,每天放学以后,他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悄悄飞进小书房。他太爱看书了,书就是他的精神世界,书里那么详细地告诉他许多从来就不知道的事物,那么认真地告诉他为人处事的道理。他如痴如醉地看书,海阔天空地思考着天南地北的问题。在这个小书房里,父亲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向他解释着书里的学问;更令李嘉诚难忘的是父亲陪他灯下一起夜读,随时答疑,给他讲生活的道理,激励他精通学问,树立远大理想。
一天,李云经带着儿子李嘉诚到了汕头的海边。他一边指着港口内来往如梭的巨轮,一边给李嘉诚讲生活的道理。但是,年幼的李嘉诚对父亲讲的生活道理并没有放在心上,反而对停靠在码头的巨轮产生了兴趣。他觉得这么大的轮船可以稳稳当当地在海上航行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于是,他指着大船对父亲说:“爸爸,我将来也要做大船的船长!”父亲高兴地对儿子说:“好样的,真有志气!但是,做一个船长非常不容易,他必须考虑很多问题,思考必须很全面。”父亲把手放在李嘉诚的肩膀上,说:“你看,现在天气很好,船只在海中航行就比较安全。但是,如果出海后,风暴来了怎么办?做船长的人,就得提前想到这种情况,提早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其实,做任何事情都要像做船长一样,预先考虑周全,随时准备应付一切问题。”
李嘉诚望着父亲,很懂事地笑了。
李嘉诚从小树立了做船长的志向,并向着这个目标而不断努力。虽然,他最终没有做成船长,但他一直以船长的意识去经营他的公司和人生。他喜欢把自己的人生比做一条船,喜欢把自己的李氏王国比做一条船。他曾经自豪地说:“我就是船长,我就是这条航行在波峰浪谷中的船的船长。”
智慧课堂:
童年是树立志向的最佳时期,孩子充满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向往,这种志向将推动他们奋斗不息。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时期,记忆力最好,最少保守思想,接受新事物快,正是学知识打基础的大好时光。我们要从小立下志向,刻苦成才。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名言正是前人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更是对后人的忠告。
梦想的实现
索菲娅?罗兰是一位久负盛名的意大利红星,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女人”。1961年,因出演《两妇人》而荣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除此之外,她在30多年的从影生涯中,先后在70多部影片中扮演了各类妇女角色,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她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她的母亲,一个坚持梦想、永不放弃的伟大母亲。
索菲娅是个私生女,从童年开始就常常遭人歧视。母女俩相依为命,常常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生活非常艰苦。后来,为了养活女儿,母亲在一家酒店里替人弹钢琴,以此挣些零花钱回来。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下,母亲仍然梦想着把女儿培养成才,过着幸福的生活。母亲最初的愿望是把女儿培养成一个钢琴家,因此教女儿学钢琴。但是,她很快发现学钢琴是富贵人家孩子才能实现的梦想,自己连基本生活都很难满足女儿,又如何买得起昂贵的钢琴、请得起教师和举办得起演奏会?最基本的,连一张演奏会的门票都买不起啊。
虽然培养钢琴家的愿望难以实现,但母亲对女儿的期望并未停止,母亲一直在寻找各种机会。这一年,机会来了。母亲听人说那不勒斯正在举行少女选美比赛,便激动地跑回家,鼓励女儿去试试。女儿长得楚楚动人,是人们公认的小美女呀。她一旦在这次选美比赛中胜出,无异于一朝成名,各种“利”也会接踵而来。但是,索菲娅从来没有想过去参加这样的活动,心里一点底儿也没有。她愁眉苦脸地告诉母亲:“参加这样的比赛,至少得穿一套午后礼服、晚礼服什么的。你看看咱们家,从哪儿去弄那些昂贵的衣服啊!不能穿这样一身就去吧。”母亲虽然也为这事发愁,但她坚信办法总是有的。她对女儿说:“别着急,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吧。”很快,她就想到一个法子。她从自己的针线袋里找出一些零碎的布料,凭着自己的想象,精心缝出了一件褐色的哔叽服。她骄傲地把她展开给女儿看时,女儿惊叫道:“妈妈!你太神奇了!这是一件多么好的午后礼服啊!”接着,她“噌”地一下把家里的粉红色窗帘扯了下来,索菲娅忍不住又叫了起来:“妈妈!你难道把它也做成衣服?”“对,我要把它做一套晚礼服。”母亲兴奋地说。很快,在女儿的狂喜声中,一件晚礼服也完成了。母亲得意地看着女儿,说:“我的小美人,试试你的新装吧。”索菲娅穿上后,非常合身。可是,衣服是有了,鞋子怎么办?如果能有一双白皮鞋,该是多么搭配啊!而家里只有母亲弹钢琴时穿的一双黑皮鞋。母女俩坐在那儿,又发起愁来。沉默了一会儿,母亲忽然眼前一亮,说道:“有办法了!”她找来白油漆,把自己那双唯一的黑皮鞋刷了两遍,一双耀眼的白皮鞋也诞生了!索菲亚穿上这双自制的白皮鞋,和衣服相得益彩,简直美极了,她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起来。
索菲娅就这样穿着母亲赶制的服装和皮鞋走上了选美的擂台。她的气质和美貌,一下子征服了评委们,她被选为大海皇后的12个女儿之一——海的公主。母亲坐在台下,激动得泪流满面。从此,母亲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女儿培养成一个演员。
当一名演员,这也是索菲娅的梦想。不久,母亲克服重重困难,把女儿送进了一家戏剧学院学习表演。但是这家末流的学校并不能教给女儿真正的演艺。这时候,有一个庞大的美国摄制组要来罗马拍片,并且要招临时演员。母亲马上找到女儿,陪她去罗马应试。这次,索菲娅又被选中了。她的演员生涯从此开始了。
智慧小课堂:
树立远大理想,是实现完美人生的重要内容。但是,任何人要想取得成功,仅仅靠立志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坚持不懈、勤奋刻苦、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用坚忍不拔的意志去实现这一理想,否则,理想就沦为空想。纵观索菲娅的成长经历,她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无时无刻没有受到母亲的关怀和支持。可以说,是母亲和她一起共同实现的这一人生目标。
弗林德的选择
人不可能为钱工作一辈子,为钱而工作永远不可能让一个人真正富有。即使你现在有着不菲的收入,但你永远不知道这样的收入明天是否还会属于你。你应该选择真正能让你认为有价值的工作。当一个人对他的工作不提不起神时,那么工作就是他最大的负担,不仅会使他的生活充满不愉快,而且会影响他的前途与发展。而对工作充满热情的人,则会在看似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下面的故事足以说明这个道理——
弗林德的父亲开了一家洗衣店,他把儿子叫到店里工作,希望他将来能接管这家洗衣店。但弗林德痛恨洗衣店的工作,所以懒懒散散,提不起精神,只做些不得不做的工作,其他工作则一概不管。有时候,他干脆“旷工”。他父亲十分伤心,认为养了一个没有野心、不求上进的儿子,使他在员工面前深觉丢脸。
有一天,弗林德告诉父亲,他希望做个机械工人——到一家机械厂工作。父亲十分惊讶。不过,弗林德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他穿上油腻的粗布工作服工作,从事比洗衣店更为辛苦的工作,工作的时间更长,但他竟然快乐得在工作中吹起口哨来。他选修工程学课程,研究引擎,装置机械。
而当他1944年去世时,已是大全石油公司的总裁,并且制造出“空中飞行堡垒”轰炸机,帮助盟军赢得了世界大战。如果弗林德当年留在洗衣店不走,他和洗衣店——尤其是在他父亲死后——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智慧小课堂:
洗衣店的工作虽然比机械工人强不到哪里去,但那毕竟是一份管理工作,是“头儿”,银子也多;但有人就是愿意做机械工人,和油腻打交道,而且乐此不疲,最终做出了大成就。之所以厚此薄彼,不在薪水,不在地位,而在理想和奋斗目标。这再一次证明了那句话:远大理想是引导我们进取的动力。
周处自新
周处是晋朝义兴县人。他在年轻的时候,脾气粗暴,好惹是生非,经常与人打架斗殴,危害乡里,被当地人们视为祸害。
那时候,在义兴县境内的大河里出现了一条蛟龙,同时在义兴县山里又有只斑额吊睛猛虎,它们都时常在河里、在山上侵害老百姓。当地人们都把周处同蚊龙、猛虎一起看作是“三个祸害”,而这“三个祸害”中又以周处更加厉害。为了除掉侵害老百姓的祸害,曾经有人劝说周处上山去杀死那只斑额吊睛猛虎,到河里去斩除那条危及乡里的蛟龙。
周处听人劝说后,立即上山去杀死了斑额吊睛猛虎,接着又下山来到有蛟龙作恶的河边。当蚊龙露出水面准备向他扑过来的那一刹那间,说时迟,那时快,周处转眼间便跳下河去举起手中锋利的砍刀,向作恶多端的蛟龙头上砍去。那蛟龙为了躲避周处的刺杀,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沉入水底,在大河里游了几十里路远。周处一直紧紧地跟着它,同样是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沉入水底。就这样,三天三夜过去了,地方上的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人们都在为这“三个祸害”的灭亡而奔走相告,互相庆贺。
谁知周处在杀死了蛟龙后,又突然浮出水面,游到了岸边。当他上到岸上来时,看到人们正奔走相告,都在为他已不在人世而互相庆贺,这时他才晓得自己早已被人们认为是祸害了。这是为什么呢?他扪心自问,经过一番仔细的反省之后终于有了改过自新的念头。于是,他到吴郡去寻找陆机、陆云两兄弟。因为陆家兄弟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受人尊敬的大文人、大才子,周处是想请陆家兄弟开导思想,指点迷津。
周处头脑中带着疑惑来到吴郡陆家的时候,陆机不在家,正好会见了陆云,于是他就把义兴县人为什么恨他的情况全部告诉了陆云,并说明自己想要改正错误重新做人,但又恨自己年纪已经不小了,恐怕不能干出什么成就,因此请陆家兄弟指点迷津。陆云开导他说:“古人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在早晨懂得真理,那么即使是在晚上死去,也是可贵的;何况你现在还年轻,前程还是满有希望的。”陆云接着说:“一个人怕只怕没有好的志向。有了好的志向,又何必担心美名不能够传播开去呢?”
周处听了陆云这番话后,从此洗心革面、改过自新。经过自己艰苦的努力,后来终于成了名扬四方的忠臣孝子。
智慧小课堂:
一个人做错了事,说明他没有选对人生的目标,或做事的方向。一个人有了缺点错误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正视、敢于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重新确立好的志向,一样可以成为一个有用之才。也就是说:浪子回头金不换,调整人生目标,就可以大有作为。
游向高原的鱼
水从高原流下由西向东,渤海口的一条鱼逆流而上。它的游技很精湛,因而游得很精彩,一会儿冲过沙滩,一会儿划过激流,它穿过了湖泊中层层的渔网,也躲多无数水鸟的追逐。它逆行了著名的壶口瀑布,堪称奇迹。又越过了激水奔流的青铜峡谷,博得了众鱼的众声喝彩,它不停的游,最后穿过山涧,挤过石罅,游上了高原。然而,它还没有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却冻成了冰。若干年后,一群登山者在唐古拉山的冰块中发现了它,它还保持着游动的姿势,有人认出这是渤海的鱼。
一位年轻人感叹,说这是一条勇敢的鱼,它逆行了那么久那么远。
一位长者为之叹息,说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然而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方向,它极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
智慧小课堂:
年轻人都有过逆反的举动,这似乎是正常的。虽然逆反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但逆反必须遵从自然规律和历史规律,必然不违背正确的方向和方法,否则历尽艰辛得到的只能是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