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进藏书楼,你自身的实力须……好吧,你至少可以进前两层楼!但跟我说也没用,你得证明给藏书峰的执事看才可入内!”
风三尺摇了摇头,解释道:“我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呆在藏书楼。所以希望你,不要安排任何外门事务给我。”
晨杨缓了口气,还好两人都没有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不然这场闹剧,晨杨着实不知道该如何收场。
“本来就是我分内之事,你且安心进藏书楼看书,无须担心楼外之事!”
一边说,晨杨一边从衣袍内掏出一块腰牌。腰牌上刻一个“涂”字,形制别致古朴,非寻常人力之所为。这块腰牌,显然不是新晋内外门弟子能够轻易得到的。
“拿着这块腰牌,其他峰我不敢说,但在九涂山内,你一定是畅通无阻、无人敢拦的!”
收了腰牌,道了声谢,三人又闲聊少许时光,各自欢喜而散。
……
藏书峰上藏书楼,藏书楼内有藏书。
级级山阶之间,两个少年层层而上。流云绕指,不能阻挡他们求知的脚步。除了七星峰、九涂峰等几个山峰,风三尺对灵剑派七十二峰并不熟悉。于是,他便在七星山内,找来了李怀剑引路。
别的山头,或许李怀剑也不甚熟知,但藏书峰是个例外。李怀剑是好书之人,入灵剑派十年,恐怕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藏书楼内度过。这里比小尘山,更像他在灵剑派的家。
“家”很大,他很骄傲地举起手,向风三尺不停诉说每一块石砖、每一级石阶背后的故事。李怀剑不是善于言辞之人,虽然爱书、也看了很多书,但他不太懂人情世故。剑修之人,大多如此!
不知不觉,两少年已登至楼门前。藏书楼与其他各峰行事作风皆不相同,其他峰都门庭大开,突出的是一个敞亮。藏书楼却并非如此,楼有十三道门,每一扇都紧闭不开。
李怀剑极其熟练地叩门,叩门声三短三长,各手势又不尽相同,敲击在木门上,极富音律之美。风三尺看得仔细,暗中记下了这三短三长的叩门之法。
开门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妪。老妪见到两人,也不言语,只是打手势示意两人入内。藏书楼内寂然无声,不仔细去看,可能会误以为楼内无人,只存图书典籍而已。
老妪自顾自回到原来的桌椅旁,指了指桌上的纸笔。可能她的意思是指,有事写字,不要说话。风三尺不能确定,这究竟是不是老妪的真实意图。毕竟他只会读唇术,暂时还不能施展读心之法。
李怀剑提笔写下一些话来,证明了风三尺的猜测。风三尺凑近桌子,只见李怀剑在纸上写道:这位朋友名为风三尺,曾以三十二胜得内门首席,又以十三剑剑挑十三人,今日四剑败李四维、傅流云两人……
狼毫笔被放回原处,老妪捻起桌上纸张,眯起眼睛细看。不过两三息,她点了点头,将纸随手收起,右手先是伸出食指,而后又食指中指两指具出。
见两人没有异议,摆了摆手示意众人离去,不要挡了墙边的烛火。
两人随意寻了一处角落的桌椅,各自无言端坐。李怀剑提起桌上纸笔,又唰唰唰地写下一些话,这一次写的并不少,一页又一页。
写完一页,便将此页递给风三尺。共写了十五页纸,洋洋洒洒数千字。大多是对藏书楼内各设施的介绍,少部分是对楼内规矩的说明,最后还加了一点李怀剑的建议。
风三尺分析整理之后,简单总结,共得以下几个要点:
一、藏书楼共四层,一二层楼,剑士称号或同等实力便可入内;三四层楼,则需大剑士称号或同等实力才可进入;
二、藏书楼内禁声、禁风,举止行为须小心谨慎,违者一年不得入内;
三、藏书楼内所藏之书,均不得借出,但可以任由读者于楼内誊抄笔录,所做笔记纸张自行处理(可以带出)。
此外,李怀剑的建议很简单——若要寻书,可从中间向两侧来寻。
待得风三尺看完十五页纸,李怀剑便离开座位,寻自己一方世界去了。
风三尺并没有什么书要寻,他来藏书楼只有一个目的,便是一窥当今之世剑技、剑术的流传演变。或许也能从这些书中,寻得一些新意,以此来弥补自身剑道的不足。
三万年的时间跨度,还是足以改变许多事情的。而且,当今之世大天崩碎、化为五块天地及一片大罗天,难免法则道则会产生一些变化。
从这些后世之书中,可以窥见其中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