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陈佳雯,女,未婚,28岁,天天NEWS网的一名编辑,普通的一白领,众多都市大龄单身狗中的一只。今年是我来到北京这个城市的第十个年头了,我也终于有了自己的团队,负责社会新闻这一板块儿,在兄弟们的协同下“屡立奇功”报道了不少大事件热点事件。这不刚因揭露了一家知名药厂制贩假药的专题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以至于还连累了咱们网站的技术人员被迫加班好几次,“抢修”瘫痪的页面。
主编今夜在海鲜大世界请客,说是给我们庆功,兄弟们都很兴奋,而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我心里认定的最大功臣已经有一周联系不上了,我有些担心他。
酒过三巡,我寻了个借口“逃”了出来,现在正无意识地沿着街道走着。三月的北京还有些春寒料峭,微风扫过,我不由地缩了缩脖子,这时我才回过神来,已是沉醉不知归路。
昏暗的小巷深不见底,像是随时会有鬼怪出没,理智告诉我不要靠近,可身体却不受控。我好奇的往里走去,没有鬼怪只有一家不知做什么买卖的小店,店门口挂着两只常出现在古装剧里灯笼,灯笼上写着的无忧二字召唤着我推开那扇厚重古朴的门。接待我的是个看起来只有七八岁的小孩子,我不禁怀疑这家店是否违规雇佣童工。我有心问他,他仿佛是像没听见我说话一般,难道这孩子还是个聋哑人?若真是这样看来我下一篇报道倒也不用愁了,就以无良商家残酷压榨未成年聋哑孩子为主题,职业的敏感让我瞬间脑洞大开。
我正纳闷着内堂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一女子徐徐走了出来,一身纯白的宽袖罗裙衬得她冷冽而清新,我穷尽毕生所学竟未能从脑海中搜寻出一个合适的词汇来形容她。我几乎断定这里多半是一家汉服体验店,那女子却告诉我这里是家酒馆。
酒馆?这倒是出乎了我的预料,毕竟我还是第一次见这么有格调的酒馆。我心下确是有烦心忧心的事儿,但并没有买醉的打算,我盘算着该如何优雅的“脱身”,她递过来一杯酒,告诉我这里并非供人酗酒之处。
我满心狐疑,不敢伸手去接,太多次被坑的经历告诉我无商不奸,这一杯下去怕不是要几百块吧?她似是看出了我的“担忧”,将酒轻轻置于我的手旁,笑道:“小店不收财物,只听故事。”
“......”
我觉得此时我应该是宕了机。等等...我得好好整理一下。回想起店门外灯笼上写着的无忧二字,又想起了她说过的话,无忧酒馆?这是无忧酒馆?
无忧酒馆,每晚亥时开业,只等待一位客人,聆听一个故事。这个古老的都市传说流传了千百年,想必每个人都有听过,只不过到了21世纪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大多数人都只是当做一个神话故事,听过之后一笑而过罢了。
难道无忧酒馆确有其处,而现在我正身在其中?不不不,这荒唐的念头一闪而过,理智重新占了上风,这不过是商家的噱头罢了,这应该就是一个无忧酒馆主题酒吧,我这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材怎会当了真呢?我自嘲着笑了起来。
手旁的那盏清酒幽香四溢,此情此景我脑海里浮现出的是《红楼梦》里秦氏卧房中宋学士秦太虚所书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我仿佛也似宝玉神游太虚幻境一般,如在梦里。再次环视着小店,案上既没有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也没有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然置物架上陈列着的各类杯盘碗盏砚,屋内摆放着的鎏金铜瓶古朴又颇具韵味。罢了,看在商家如此用心的份上我也“奢侈”一回吧,正好刚从主编那里领了奖金。
“敬你。”我执杯,敬我心中那个“英雄”也是那个令我牵肠挂肚之人。我抬头饮尽,却在下一瞬间感受到了烧灼感,顺着食道一直延伸到胃中。“这酒看似清冽淡雅,没想到竟是如此醇香浓烈,这是什么酒啊?”
她盈盈一笑,“此酒名唤与子同归。”
我拿起案上那只小小的酒坛,果然上面贴着的条幅上“与子同归”四个字隽秀飘逸,“这名儿倒取得贴切,爱情就应该是这么炙热浓烈的!”
“嗯。”
这酒容易让人上瘾,又一杯下了肚,当我再次伸手去够的时候却被她拦下了。
我心生不满道:“老板,你这生意做得真是奇怪,我喝得多了你不是可以多卖点儿酒么?还是说你是怕我付不起酒钱么?”我从包里掏出一只塞得厚厚的信封往案上一拍,“有钱!我给你说已经是这年头了我们公司发奖金依旧是现金制,主编说打到卡上只是一串数字,只有实实在在的看到‘真金白银’才能更好的调动大家的主观能动性!”
“此处并非供人酗酒之处。”她依旧淡淡,脸上未见半分波澜。
“哦对,按照设定应该说故事对吧?”我突然想起这是“无忧酒馆”主题酒吧,既然来了就应该遵守游戏规则。况且我对她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与信任感,我想把我的故事说与她听。
“你知道吗,我今天虽是拿了奖金,但我一点也不开心。我觉得特别愧疚,我其实就只是动了动笔头反而成了最大的功臣。”我见她一脸懵逼只得从头开始说起。
事情还要从去年夏天说起...
那是个炎热的下午办公室的冷气终于在连日高强度长时间的连轴“工作”中彻底罢了工,整个办公室瞬间变为了大蒸笼,在等待维修师父来的时间里哀嚎遍野,仿佛人间炼狱。陈佳雯也不例外烦躁地滑着鼠标,汗流浃背。她打开工作邮箱查阅着新收到的邮件,一封匿名揭露知名药厂天和药业有意制贩假药的邮件引起了她极大的兴趣。一开始她以为只是恶作剧,亦或是同业之间刻意抹黑之类的恶性竞争,毕竟天和制药已是深入民心的老字号了,怎么会去冒天下之大不韪?可越品越觉得不对,这封举报邮件里提到的诸多细节都是外人不可能会知道的,她有了一个大胆的推测,这一定来自企业内部,是内部告发。她不得不重视了起来,回了邮件过去希望与他详谈,对方却像凭空消失了一般再没了回信。
陈佳雯其实挺能理解这个告发者的,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这本就是涉及到个人利益的事情,怎么着也得允许人家挣扎斗争一下不是,她相信这人既然选择了告发就一定是一个有血性有正义感之人。她每天坚持不懈地发送邮件同他联系,一方面又按照他提供的生产批号及药品名称和手下的兄弟们跑遍市内各大药房买来这些药品,除去外包装后送到民间检验机构去检验其中的成分。
“佳雯姐,咱们送去检验的报告送过来了。”
“怎么样?”人性中的善还是让她存了希望,她内心渴望药品压根就没问题,这就是一个恶作剧而已。
大婷子明显也是压抑着内心的愤怒:“所有样品都只检测出淀粉和少量的食用染色剂成分。”
虽是意料之中的结果还是让她从头凉到了脚,她简直不敢想象这些假药到底坑害了多少人。陈佳雯觉得自己一刻也等不及了,她推开主编的门将此事原原本本的汇报给了主编,并说出了自己宜早不宜迟的想法,她希望就用现有的证据出一篇报道,就算达不到预想的效果,也能打草惊蛇至少能让他们有所收敛。主编没有批准只是笑着说:“佳雯,你还是太年轻想的太简单了,没有确凿的证据钉死他们,他们完全可以倒打一耙说是我们栽赃陷害,到时候全网站的同仁跟着你喝西北风不说,他们制假造假只会更加隐秘,你看看能不能想办法联系上这个举报人。”
陈佳雯心似火烧,回到自己办公桌前洋洋洒洒写了封上万字的邮件,简直是声情并茂。她不指望那人会马上回复,只是心中的烦闷没地方抒发。临到下班的时候她终于等来了那人的回复,那人却表示自己需要一些时间。陈佳雯虽满心焦急此时也不得不沉下心来,她怕自己太过“急功近利”把这人又吓跑了。此后的日子里陈佳雯绝口不提药厂制贩假药的事儿,只是和他闲话家常。一开始对方还是相当警惕的,慢慢的似是感受到了陈佳雯释放出的善意,他也愿意敞开了心扉,俩人一来二往倒是像极了无话不谈的网友,漂泊在大城市中的两个孤寂的灵魂迅速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