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自打这件事情过后,我就再也没有窥探过爷爷的那间阁楼,而他似乎也没有察觉,日子也就这样平静地过着。初中毕业后,我上了高中。由于高中在成都,我就和老妈住在一起,母子俩过得倒也其乐融融。老爹和老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异了,现居北京,之间虽时常联系,但也少了来往。我只知道当年两人似有隔阂,离婚后虽一南一北,但都没再婚。
于是我便很少回老家了,偶尔逢年过节和爷爷通通电话,亦或者暑假回去小住几日。过年的时候,老妈本执意要接老爷子来城里享福的,但爷爷死活不肯离开村子。无奈之下,只得每年多寄些钱回去,但每次都被爷爷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说自己并不缺钱,让他们有空回去看看就行了。可我爸妈工作都很忙,一直未能遂他老人家的心愿。
高中的三年过得很快,原本蓝天白云下的我也渐渐适应了这个钢筋水泥浇筑的城市。我是个比较恋家的人,由于不想去较远的地方便考了川大。对古文化感兴趣的我现就读于考古系,值得一说的是,浑牛虽学业欠佳,但凭着过硬的体育专业也被川大破格录取了。打小光腚的交情,浑牛为了还能和我在一起胡混,也报了自己并不感冒的考古系。
大学的日子原本要比高中轻松很多,可我却很忙碌。考古系是个大冷门,连女朋友都不好找,为此浑牛很是沮丧,大叫后悔当初跟我上了这贼船。平时没事的时候,我就独自一人泡在图书馆,抱着砖头一样厚的古籍研读,日积月累,成绩竟然渐渐突显了出来。为此作为我们导师的一位古教授很是器重我,说现在如我这般醉心于历史的人已经不多了,很是难得,是个苗子。教授经常会私自给我一些东西让我观研,我明白这是给我开小灶,自然不敢怠慢,一来二去倒也学到了不少。
不知不觉就大二了,大学有一好处,就是放假放得特别积极。这还没到七月份,我们学校就放假了。这个暑假我打算回老家看看,一来这成都一到仲夏就跟那火炉似的,没山里凉快;二来也有好几年没回老家看看爷爷了,我是他老人家一手带大的,心中最割舍不下的就是他;况且多年不见,很想知道家乡如今是个什么模样,便决定回西角村去消暑。
这天,正在寝室里收拾东西准备离校,古教授却突然把我叫到他的房间里。
教授已过花甲之年,身体倒还算硬朗。平时唯一的爱好就是研究一些奇形怪状的古物,一件道不出来历的文物到了他的手里,非得给研究透彻不可,否则将会寝食难安。
教授的房间很是简朴,并没有什么豪华的装饰。只有满屋子的珍奇古玩和名人字画,这都是些价值不菲的物件,是教授平日里省吃俭用去送仙桥古玩市场淘换来的。鉴定古董自然是他的专长,所以这房间里可全都是宝贝。
进了房间,教授沏了杯茶给我,让我坐在椅子上等会儿。而后他径自回到了里屋,看样子估计是又淘到了好的物什了。
几分钟后,教授拿着一张纸出来,在我身旁坐下。他递给我,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这图上的东西,至今我也看不出个所以然,你拿回去琢磨,就当是我给你的暑假作业好了。”
我双手接过,不禁感到有些纳闷,怎么是张复印件?因为往常教授给我观摩的都是实物,这次给我张纸,倒的确有些反常。而且,他说他也看不出这东西的来历,那我就更看不出来了。
我不明白,正想问他时,他却先开口了:“这件东西不是我的,你们年轻人脑子活,拿回去慢慢研究看看,啊?”
“好。”我点头应道,当时也没多想,就接了过来。辞别教授后,我拿着那张复印件回到寝室,粗略地看了一眼,好像是幅图腾。随即也不再在意,取本书出来压好,放进了包里。
第二天,我和浑牛回到了西角村。
才几年不见,村子里已是另一派光景,村民们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家家户户发展起了养殖业,渐渐地,村民们的钱包鼓了起来,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村里最大的养殖户非浑牛家莫属了,这几年,他爸办了个养猪场,由于是农村养出来的猪,销路很是见好。回到村里,发现有些儿时的玩伴都抱娃了,想起自己女朋友都没交上一个,不由得唏嘘一阵,感慨不已。
爷爷见我回来看他,很是高兴,脸上的皱纹似乎都隐去了很多。其实每当我看见爷爷时,心中都会产生一个斗大的问号,那就是爷爷的面相。爷爷其实已经年登耄耋之年(指八十岁以上的高寿者),按理说,早就应该是一副发须皆白、老态龙钟之相。可观其相貌,竟似刚过半百。也就是说,八十多岁的爷爷看起来就跟五十多岁一样。这一点,大家都很是不解:难道他吃了什么长生不老的仙药?每每问起,爷爷都会一笑置之,只是说自己驻颜有术。但又想到爷爷是做地鉴先生的,真有什么延缓衰老的秘术也不一定。随着年岁的增长,我越发觉得这事隐隐地透着股不对劲,总觉得爷爷有些事是有意瞒着我。
这天下午,无所事事,忽然想起古教授给我的那张图,便找出来,打算看看这张连他都研究不出来的图,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细细地看过一遍之后才发现,这的确很像一幅图腾。所谓图腾,就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它们不仅不会伤害自己,而且还能保护自己,并且能获得它们的超人的力量、勇气和技能。人们以尊敬的态度对待它们,神圣而不可侵犯。而图腾文化,就是由图腾观念衍生的种种文化,是为了表示自己对图腾的崇敬而创造的各种文化现象,图腾在古代有时也是一种精神凝聚力的象征。
这张复印件其实是一张老照片,所以并不清晰,甚至都可以说是有些模糊了。估计是在光线阴暗的地方拍的,亦或者是当时情景仓促来不及对焦,总之从这张照片上很难看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不过显而易见的是,这幅图腾是一幅以龙为神的图腾,因为从上面我隐约地看到了两条缠绕的龙,那紧密的程度,似乎正在交尾。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这应该是一幅“龙媾图”!
中国文化中,龙有着主要的地位和影响,以龙为图腾的更是比比皆是。“龙”其实是做为一种虚拟的形态存在的,据说是鹿角蛇身、马脸鹰爪鱼鳞的四不像形象。由于远古时代人们知识的贫乏,对大自然的风云变幻无法解释而产生的崇拜与畏惧的主观臆断,导致古人对龙极其尊崇。古代图腾中,有鳞的叫蛟龙,有角的叫螭龙,无角的叫虬,有翅膀的叫应龙。然而龙之正统叫做苍龙,我们在商周战国青铜器上看到的龙便是此类种。我手中的这张图腾,因为本身就已风化严重,而且照出来的相片着实拙劣,所以这龙我实在看不出来是哪一类。
就在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突然闻道一股烟味。愕然回首,发现不知何时,爷爷竟然悄无声息地站在了我身后,正拿着烟锅子(烟枪)看着我手中那份复印件。
“你这是从哪里来的?”爷爷一脸的阴晴不定,神情很是严肃。
“我大学的教授给我的。”我把复印件递给他。
爷爷抽着旱烟,眉头紧锁地看了一会儿,“那教授姓什么?”他又问。
“姓古,怎么了?”我回他道。心想爷爷怎么对这事这么感兴趣?
“姓古?”爷爷喃喃道,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爷爷既然问,很显然,他极有可能知道这复印件上面图腾的来历。我便问他:“爷爷,你知道这是什么图腾?”
爷爷并没有回答,而是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来,默默地抽着烟……
过了有一支烟的功夫,爷爷才徐徐地抬起头来。看了我半晌说:“你真想知道它的来历?”
我忙点了点头,听他继续讲下去。
“罢了!这事本想从来不告诉你的,但这也许是天意。”爷爷叹了口气:“这事啊!可就得从很久以前说起了,话说当年保定城,曾发生过这么一件荒诞不经的怪事……”
当时爷爷跟我讲的这个故事,就是本书开头提到的那个鬼媳妇的故事。
正当爷爷说了一半的时候,门外突然闯进来一个人。
“十大叔,不好啰!村里有人出事了,你快过去看看吧!”那人火急火燎的,我一打量,竟然是牟村长。一路上大概跑得很急,现在已是汗流浃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