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先生说曾国藩“有超群轶伦之天才,在当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曾国藩自己也说:“自以秉质愚柔,舍困勉二字,别无他处。”又说:“吾乎生短于才,爱者或以德器相许,实则虽曾任艰巨,自问仅一愚人,幸不以私智诡谲凿其愚,尚可告后昆耳。”一个位极人臣、被人称为“圣人”“完人”的人难道果真是愚钝的吗?显然不是,这不过是曾国藩智慧的处世之道罢了。
曾国藩不仅不愚钝,还可被称为“才高八斗”。他的“愚钝说”其实是一种收敛,一种蓄志,一种大智若愚。洪应明的《菜根谭》中有句话叫“矜名不若逃名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喜欢夸耀自己的名声,倒不如避讳自己的名声显得更高明。
年少的曾国藩就有着很好的涵养,他不会像别的孩子那样一语不和就大动干戈、拳脚相加,他表现出了少年人难得的忍让和稳慎。他时常以《中庸》中的“圣者无名,大者无形。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来训诫自己,让自己时时保持低调,即使具备鹰的凌厉、虎的勇猛,也不轻易外露,更不以自己的学识和家世欺人。
他有一位同学性情比较暴躁。有一次,那个同学看到曾国藩的书桌放在窗前,就说:“我读书的光线都是从窗户那里来的,你的桌子挡着我的光线了,赶快挪开!”曾国藩什么话也没说,就把桌子移开了。曾国藩晚上点灯用功读书,那个同学又说:“平常不念书,夜深还要聒噪人吗?”曾国藩又只好低声默诵。
后来,曾国藩中了举人,那个同学知道了,大怒道:“这屋子的风水本来是我的,反叫你夺去了!”其他的同学都替曾国藩打抱不平,但是曾国藩自己却和颜悦色,毫不在意,劝住同学,安慰同室,跟没事人一样。
曾国藩的一生都保持着如此低调的态度,但最终却得到了高人一筹的结果。
低调对待他人的敌意,并不是胆小怕事、懦弱、不顾自己的尊严和原则,而是一种自我保护,避免自己卷入更大的灾祸中的智慧。事实上,只要不是原则性和危及生命的伤害,就没必要和人一争短长;只要对方的攻击能够被自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就低调处理,没必要大动干戈。你的低调会让对方的重拳如同击在棉花上一般,没有着力点,自然也就不会对你造成伤害了。
荀攸是曹操的重要谋士,智慧超人,为曹氏统一北方、建立功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为官20余年,地位始终稳固,在政治漩涡和极其残酷的人事倾轧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原因就在于他能谨以安身,避招风雨。有一次,荀攸的姑表兄弟辛韬曾问及他当年为曹操谋取袁绍冀州的情况,他极力否认了自己的谋略贡献,说自己什么也没有做。
曹操如此称赞荀攸这一特别的谋略:“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这样的一个荀攸与曹操相处20年,深受宠信,也未见有人进谗言加害于他。这都是荀攸懂得收敛锋芒,低调处世的结果。而孔融、杨修虽也有智谋,但却因不懂低调,锋芒毕露,都得不到善终。
老子告诫世人:“不自露,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夸,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句话的大意是,一个人不自我表现,反而显得与众不同;一个不自以为是的人,会超出众人;一个不自夸的人会赢得成功;一个不自负的人会不断进步。做人也要谨记这一点,深藏不露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羽毛未丰时,不可露心迹
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身处官场,明枪和暗箭随时都可能从任何一个方向射来,稍不留神就“出师未捷身先死”,所以必须学会低头,尽量减小目标,方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如果在做事情时,过早地将自己的底牌泄露出去,就很容易受制于人。无法掌握主动的结果,就是被人牵着鼻子走。所以,人们一般都会紧紧地捂住自己的底牌,甚至故布疑阵,施出障眼法来混淆对方。
对一个有着远大志向的人来说,当实力不足时,最要紧的是积蓄力量,丰硕羽毛,等到有一天实力够了,能高飞时,便冲破阻碍,翱翔长空。若你实力不够时就过早地暴露自己的真实目的,将很容易引来猎人的注意,恐怕等不到高飞的那一天,就被猎杀了。
曾国藩是一个有着远大志向和抱负的人,同时他也很懂得收敛自己的锋芒,懂得在机会来临之前韬光养晦,积蓄力量,静待时机。他知道,在时机到来之前,心迹隐藏得越深,自己才越安全。
对身在官场的曾国藩来说,他很了解官场的游戏规则,而且对时局的黑暗早就上书表示过自己的意见。但他也知道,官场的积习已久,积重难返,不是自己马上就能改变的,重要的是在等待时机的同时积极寻求提升自己的途径。不过,自己的心迹可不能让人看出来,否则自己就会成为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随着曾国藩的高升,趋炎附势者日渐增多,其中不乏热衷于仕途却又故作清高的所谓“大儒”。尽管曾国藩很反感这一切,而且也觉得他们的到来浪费了自己读书、思考的时间,但他依然将他们接纳了下来,并给予礼遇。因为他知道,此时表现出反感,就会让人觉得自己得势后开始得意忘形了,这无疑会给自己树敌。所以,他选择了深藏心迹、不露痕迹。
对于那些“大儒”的言行不一,曾国藩身边有一个叫李鸿裔的年轻人看在眼里,并便多次向曾国藩谏言,建议他别厚待那些“大儒”。曾国藩没有采纳,依然故我,也不解释。
有一天,李鸿裔在曾国藩的文案上看到一个大儒写的一篇名为《不动心说》的文章。文中为了标榜自己的清高,写了这么两句:“将吾置于二八佳人之侧,问吾动好色之心乎?曰:不动。”李鸿裔为了讥讽这个言不由衷的大儒,信笔在文章的后面题道:“二八佳人侧,红蓝大顶旁,尔心都不动,只想见中堂。”
当晚,曾国藩见到了这篇文章和李鸿裔的题字,命人立刻将李鸿裔召来训之:“虽然这些人多为欺世盗名之徒,言行不能坦白如一,但他们之所以还能获得丰厚的待遇,凭借的正是这些虚名。若你一定要揭露他们,使他们失去了衣食的来源,那么他们对你的仇恨,绝不是言语就可以化解的,这不是自取祸端么?”李鸿裔闻之不禁汗颜,明白了曾国藩此举的意图,从此开始注重“内敛”。
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身处官场,明枪和暗箭随时都可能从任何一个方向射来,稍不留神就“出师未捷身先死”,所以必须学会低头,尽量减小目标,方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曾国藩在这方面是有教训的。他初建湘军时,水陆两军加在一起只有一万余人,这点未经正规训练的人马和太平军自然是无法抗衡的。但是,当时太平军势成燎原之势,而清廷的正规军又不堪大用,他们自然指望曾国藩的军队能够早日出战。而江忠源的“泄密”,正中朝廷的下怀。于是朝廷连下谕旨命令曾国藩出兵,但曾国藩为了保护自己的老本,打定主意就是坚辞不出。
事实是这样的。1853年,曾国藩把练勇万人的计划告诉了爱将江忠源。江忠源不知深浅,立刻向清廷和盘奏出,结果船炮未齐就招来咸丰皇帝的一连串征调谕旨。第一次是1853年,太平天国西征军进至蕲、黄一带,武汉危急,清廷接连下令曾国藩率炮船增援湖北。第二次是同年12月,太平军大将胡以晃进攻庐州,清廷令曾国藩督带船炮兵勇速赴安徽救援。第三次是1854年2月,太平军袭破清军黄州大营,清廷再次催促曾国藩赴援武汉。曾国藩深知太平军兵多将广,训练有素,绝非一般农民起义队伍可比。况且与太平军争雄首先是在水上而不在陆上,没有一支得力的炮船和善战的水勇队伍是无法相抗衡的,甚至连兵力调动和粮饷供应都会发生困难。因而,他打定主意,决不出征。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剑戟不利不可以断割,毛羽不丰不可以高飞。”
《易经》乾卦中的“潜龙在渊”,告诉我们的就是上述的道理。它指出,君子要待时而动,善于保存自己,不可轻举妄动。人类社会向来都是靠实力说话的,没有实力就没有话语权。因此,一个人要成大事,就不要过早地暴露自己的实力,以免成为别人的靶子。隐藏自己,积蓄力量。待羽翼丰满了,才更容易一飞冲天,青云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