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局的大堂里聚集着武装局和西南局的旗总、百户。张继贤、紫离以及千户夏秋义自然也在这里。
“紫离,你得离开我一阵子。”张继贤先发话道。
“这个要求恐怕不行,皇上让我贴身保护你,这才是我最重要的职责。”紫离看着张继贤道。
“这不是京城,一般的危险我都能应付。我需要你以我的名义去临安府监督粮草供应,切要以大局为重啊。”张继贤说道。
“可以派他们去!”紫离道。
“你是锦衣卫经历,面子比他们大,临安府所调粮草在诸府中数目最多,你去,我放心!”张继贤道。
“……那什么时候出发?”紫离问道。
“午后,你带一些人去都司找一个薛百总,然后领着他的军队去临安,最后把粮运至顺宁府。”张继贤安排道。
“好,那我现在就去。”
紫离离开后,张继贤对其他人说道:“现在在场的都是咱们外务司的人,我们都很清楚,西南局境外有近两百人,境内也有两百人,但即便如此咱们传递消息还是太慢,这样下去不行。”
众人认真地听着张继贤的话,都非常认可。
他继续说道:“我想了一想,主要问题还是出在境内,云南省面积广阔,从边境线到云南府距离甚远,而云南府内就有一百多个谍子,这样一算从边境到云南府这段路程上只有不到一百个探子,现在敌军又分三路进攻,传递消息到云南府就太慢了。”
“对!路上的人不够。”夏秋义道。
“所以,我决定把云南府的谍子再派出去七十人,这样一来我要求前线的消息最迟给我两天两夜送到云南府!能做到吗?”张继贤命令道。
“能做到……但如此一来,切断云南府与京城之间联络的事情便无法实施了……”夏秋义道。
“对,这个事情必须由我们自己人来做,正好武装局的三个旗总和百户也在场,你们这四十人补那七十人的缺……”
陈青这时说道:“那大人您的安全怎么办!”
张继贤道:“那你留下,把你的队交给他们。”
夏秋义和陈青同时说道:“这太少了……”
“没事!全体听命,按照我刚才的部署行事!”张继贤道。
“是!”全体附和。
“补充一点!几个将军都已经出去,将在外,他们便是战争的主体,所有情报自然是第一时间送给各个将军,之后在把情报和军报快速送回云南府!听明白了吗!”张继贤大声喊道。
“是!”
“好!都去办事!”
众人迅速离场,只有陈青留下。
陈青说道:“大人,凭我一人难保您的周全呀!”
“没事,我相信你,就算退一步讲,不还有景言嘛!”张继贤笑道。
陈青突然想起上次和景大人一起去救张继贤的场景,顿时就心安地笑了起来。
“刘掣他们现在应当到腾冲城了吧?”张继贤不经意问道。
“嗯,五六天了,应该已经到了!”
“不过据密报说,龙川江流域出现敌方大军,我猜刘掣会分兵前往龙川江和怒江交界处防守。”张继贤道。
“是,那里压力更大。”
……
自刘掣下令分兵两路后,孙城所在的一万人的军队就朝着不远处的腾冲城急行军。
孙城跑着跑着想到些什么,于是对周围的人说:“兄弟们,打过仗吗?”
“没有。”这帮云南府募集的新兵们说道。
“这样吧,我打过缅军,我有到一个方法可以尽量保住各位的命。”孙城说道。
“什么办法?”几人边跑边问道。
“咱们得自成一个小队,相互偕作。”孙城说。
“能行嘛?”有人疑问。
“战争打的急,咱们这一万人都是新兵,到时候指不定直接下令让我们扑上去,一盘散沙,若我们不合作便是沙砾,合作便是石头!”孙城大声道。
“那行,就听你吧!”一个爽快的汉子说道。紧接着一大群人都跟着附和,生怕少了自己的名额。
就这样,孙城点了点四周的人,顺利成立了自己的小队。
没过多久,一万人的队伍到达腾冲,没有进城而是直接分成两路分别从腾冲城南北两边绕到腾冲西门左右两面葱郁的树林里。
此时西门外的沙场上几千敌军列阵观战,另有几千敌军在城墙下展开激战。孙城身边的新兵们藏在密林中又激动又恐惧。
突然,将军一声令下,一万人全都冲出丛林呼嚎着杀向敌军。
突然冲出的成千上万的明军把敌军吓了一惊,敌军先锋将军迅速指挥观战本阵转变阵型,短短几分钟敌军本阵变成一个大约五十度的角,以此方式防御两边的明军。
明军人数众多但却十分分散,一部分人冲向敌军本阵,一部分冲向城下的散军。孙城的小队随大军一同压向城楼下的散兵,与他们厮杀在一起。
孙城等十几人呈一弧线双层摆开,前双后奇,以相对均匀的速度前进,前斩后刺相互协作。敌军攻城的散兵无法阻挡他们的脚步。
虽然孙城等人对付这些散兵没有遇到太大阻碍,但是进攻敌军本阵的我方士兵却很快败下阵来,守备将军也被杀身亡。本身就分散的明军新兵见况纷纷逃跑。
城楼之上的郑子闯将军观战已久,见此等情形,怒不可遏,右手拍击城墙说道:“这帮外省调来的卫所到底是多少年没打过仗了!”
“回禀将军,这应该是云南府营兵军营刚募的新兵……”
“难怪……哪里像军队……”郑子闯无奈道。
旁边的大理卫指挥使请战:“大人,下官愿带大理卫所出城击溃敌军。”
然而就在这时,郑子闯忽然沉默,只见他目不转睛地望着一个方向。
“等等……看那儿。”郑子闯指向城门偏北方一支大旗。
见明军溃逃,孙城将先行准备的一面大旗绑上长矛高高举起,旗上两个大字“天军”随风飘起。
随后十几人边走边喊:“明军威武!明军威武!……”
“明军威武……”
伴随着极具煽动性的口号声,孙城队伍的人数越来越多,溃逃士兵停住脚步。许多已经跑远的士兵也加入进来,随他的队伍一步一步超前走着。
“明军威武!……”
“明军威武!……”呼声连成一片。
“长矛在前!”孙城拼出最大的嗓音嘶吼。
众人齐呼:“长矛在前!”
“短刀辅后!”孙城再嘶吼。
众人齐呼:“短刀辅后!”
距离将近,孙城大喊:“为了大明朝!”
身边人附和:“冲啊!”
众人大喊“啊……”,数千人咆哮着以极密集的阵型撞向敌军。
两千人的队伍随着“天军”的大旗将敌军左阵撞出一个巨大的窟窿,敌军阵型被打散,其它溃逃的明军见状也昂起斗志参与过来。
重新振作的明军迅速压制东吁军队,随后城门大开,冲出两队骑兵从左右两边斩杀溃逃敌兵。
城楼上面的几位将军甚是欣喜,郑子闯发自肺腑地大笑,并问旁边一守备将军:“此人是谁?重赏!”
那守备将军收回笑容:“这个嘛……看军装像是新兵……”
郑子闯既高兴又惊讶:“新兵?!哈哈哈哈。一个新兵调动千人大军……此人不简单呀!给你一个时辰,把他给我找来!”
虽胜负已定,但因为人数众多,战场上依旧在混战,孙城拿出一身的本事挥刀斩敌,没过多久便痛宰了好几个。
连续几个时辰的战斗,敌军大都已经溃败奔走,沙场上的明军满怀着喜悦相互祝贺,孙城累得坐在地上喘着气,左手还拿着那大旗,右手将刀插在地上。这时一个兄弟跑过来喊道:“孙城,有人找你。”
孙城回过头看见两个身着锁子甲的军人走来,连忙起身。
“你就是刚刚那个新兵头吗?”其中一名军人问道。
“是他。”一边的人说道。
“嗯,是我。”孙城说。
“将军找你,跟我们去一趟吧。”那位军人说。说完便做出“请”的手势。
孙城对旁边的人低声说了几句话,然后就随两位朝城里去了。
很快就到达城门上的阁楼,他一进入房门就见到一周坐满了将军,于是赶忙鞠躬作揖问候各位。
坐在正中间的郑将军先说话了:“小兄弟以前打过仗?”
孙城也不便透漏过往的事,只回答说:“打过仗。”
郑将军继续问:“哪里的仗?看我知不知道。”
孙城道:“不怕将军笑话,民兵而已。”
郑子闯低下头笑了笑,给自己倒上一杯酒又问:“忘了问你叫什么。”
“属下叫孙城。”
郑子闯喝了一口酒,“为何参军啊。”
“恰巧遇到招兵,来混口饭吃。”孙城说。
听到这里众人大笑起来。
孙城本是张继贤推荐,且在西南局待了十几天也算是张继贤的人,但他只字不提张继贤这个名字,因为他知道只要说出来,就有利用关系的嫌疑。
“混口饭吃,哈哈哈哈……你这随随便便一混就令许多将领自惭形愧啊!”郑子闯这话一说,气氛忽然活跃起来,孙城也没忍住噗嗤一下笑出声。
接着郑将军站起来将酒杯倒满走上前去递给孙城。
孙城接过酒杯一饮而尽连忙说了一句:“谢将军。”
郑子闯将酒杯接下放回桌子问:“想立功吗?”
孙城抬起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立功之心人皆有之,孙某更不例外,将军只管吩咐。”
郑子闯说道:“此事是件大事。我想让你去把缅军粮草烧了。”
孙城一惊:“请将军指示。”
郑子闯走到地图边:“来,我给你一百营兵听你调遣,你看这里,腾冲西面顺着大盈江两岸必有缅军,这支军队也就是冲着腾冲来的。经过外务司的探子来报,这支大军人数众多粮草并没有全部随军携带,每过几天就有粮车补给,大军其后的这个位置应该有其后备粮草营地。你等就去此地,务必把营地找出来,烧掉,解腾冲之困,以便我好分兵支援怒江。明白吗?”
孙城仔细记了记地图,然后说道:“在下明白,定不辱使命。”
郑子闯回到自己座位上:“好!等你回来,我亲自给你请功。”
孙城又鞠一躬,带着坚定的目光转身离开。
之后,他便跟随一名百总来到内城,也趁此喊来新兵营里熟悉的几个兄弟。
接着,那位百总挑来百人并告知众人听从孙城将军(临时统率,非军衔非官衔)调遣。
孙城走到众人之前说:“各位兄弟,我奉郑子闯大将军之命率各位壮士、各位将士、各位精锐去做一件大事。深入敌军后方,插入敌军喉结,以精悍之力解腾冲之危急!尔等有无信心成就此事!?有无胆量追随于我!?”
此语一出,气势一见,大约可以证实曾为“千总”之职无疑。
众人大呼:“有信心!”。
孙城:“好气魄!我等一定不辱使命!”
话毕,他便和众人穿上护胸短甲,外套黑上衣,头戴无檐铁盔轻装上阵,小跑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