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了作家张雨林先生写的《名门望族,连城张氏》和《张孔纲故居:御赐金匾今何在》,这两篇散文后,才知道我美丽的家乡ZY县,官埠桥乡有两个古老的村庄,竟然有许多古建筑遗迹和文物!这两个村庄里,文化底蕴竟然如此的深厚!让我始料未及的!
这两个村庄离县城很近的,只有二十多里的路程,一个是官埠桥乡官山村岱岭庄,一个是官埠桥乡继光村张瑚庄!
我阅读张雨林先生这两篇散文后,怦然心动,就想去这两个村庄实地走一走,看一看像宗祠一样祭祀的“享堂”成了我极大的好奇心!六月二十八号,太阳高照,光芒万丈,微风也不知到哪里去了,天气显得有点闷热,我还是约了文友韩先生一道,实地探访!
说来也真是出奇的巧合,我和韩先生骑的电瓶车,到官山村岗西小学的大门前,意外地邂逅了作家张雨林先生,我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我只知道张雨林文墨滔滔,才华横溢,发表在《六尺巷文化》公众号上的文章,篇篇内容精彩,但从未和他谋过面,好在文友跟他关系很好,认识他的,彼此一介绍,刹那之间,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显得格外的亲切!
原来这两个村庄之间的距离有一里多路,中间夹着个官山村柿树板小街,一条乡村水泥公路通过柿树板的街中心,无形中,柿树板非常清晰地分开这两个村庄。岱岭庄在柿树板的南边,背靠连城山北边的青龙嘴。
而张瑚庄在柿树板的北边,在巍巍挺拔的北麓山脚下。清朝时期,张瑚庄是孝子张孔纲号松斋公的居住庄,受皇封孝子,乾隆皇十年,赐建孝子牌坊于连城。岱岭庄(古时叫戴庄),是张孔纪号赤崖公的居住庄,赤崖公同时建有龙,虎,金,戴,玉五座庄园,岱岭是五座庄园之一的戴庄。张孔纲,张孔纪,张孔印兄弟三人,都是桐城县志记载的浓墨重彩的人物,孝、义、德、善誉满天下。
张雨林先生的家,就在官山村岱岭庄,他就是连城张氏的后裔,枞阳中学(现在的一中)、枞阳人和油坊(后改为红旗油厂)皆由他祖上张燕卿先生创办,百度上可搜索到的名人。怪不得他写连城张氏家族和逶迤起伏的连城山,菜籽湖畔的官山村时,随心应手,宛如掬把源源不断干净的泉水!他是土生土长在这片广袤土地上的人!他的生命里流淌着连城张氏的血液!
张雨林先生今年六十三岁人了,仍然身材高挑魁悟,头发乌黑,皮肤白净,一副文人儒雅气质!他非常地热情好客,邀请我们到他家坐坐,还要带我和文友到岱岭庄和张胡庄转转,义务做我和文友的向导,这大好事,我愉快的心情油然而生!我和文友乐颠颠地跟在张雨林身后,随他进入岱岭庄。
走过数户村民家门前,就到了张雨林家。他家的房屋大门前,出场宽广,广场前面是清澈的水塘,水塘的前方是广阔的田野,伫立在张雨林家的大门前的稻场上,向远方跳望,视野开阔,前方一层一层的山峰蜿蜒起伏,山色青紫,秀色可餐!
张雨林打开他家屋前的小院子铁门,进去后,又打开他家的房屋大门,招呼我和文友进入他家的大堂厅,他的房子不算太大的,堂厅左右侧一边一间卧室,他家堂屋正中间墙壁上方的格架上,摆放着他家祖宗和他父母亲的遗像……
张雨林推开堂厅右侧的房门,让我进入房内观看,我见到房间里边摆放着一张枣红颜色的架子床,大床上的床单铺得平坦,枕头枕巾放得端正,一张棉被叠放得整齐,大床对面(即房门旁边)摆放着一张能收缩的简易小铁床,张雨林先生站在大床边,拿起床上的手电筒对我说:
“这张大床是我母亲生前睡的床,床上一切用品,还是依我母亲习惯摆放的,2014年农历4月间,老母亲跌了一跤,大腿和后背骨头摔断了,瘫倒在床上,不能自理,当年,我在深圳打工,有份很不错的工作,得知老母亲瘫痪在床,我辞去工作,回到家,就在母亲的大床前放这张小铁床睡,日夜护理老母亲,直到2017年农历六月初三日,老母亲九十一岁那一年,离开人世间。我很想念母亲,母亲走后,我一直还睡在这张小铁床上,想母亲难受时,就看看母亲睡过的大床……”
瞬间,我眼睛润湿,张雨林对他母亲的孝顺,深深震撼了我!让我的心掀起阵阵涟漪,久久不能平静下来!百善孝为先!我已经是五十八岁的人了,走过半个世纪的风雨,五十八年来,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孝心的人!如此震撼人的故事!可以说:“作家张雨林先生是天下最好的人!他善良的心,是世上最美的花!孝心感动天和地!”
后来,张雨林带我和文友在他的村庄走走,每到一处古迹的地方,他给我和文友一一介绍,村子里有石柱,石磨,石权,石碾子,还有一段庄园的土墙……庄园里的房屋和建筑是按“大棋盘套小棋盘”格局设计的,即使土匪进了庄园,也插翅难逃!
村中有一颗数百年的皂角树和枫香树,村前的田园里有棵粗壮的乌桕树,高耸入云,擎如华盖,在秋天来临之际,它比枫叶还红!听文友说:“这棵乌桕树,在远处望,多么像繁体草书的龙字。”
参观完岱岭庄,作家张雨林先生带我和文友到张瑚庄。张瑚庄有位叫张爱民的村民,为人处事挺好的!他正在稻田里忙碌,见张雨林叫他,立马丢下手里的农活,穿着胶靴子回到家中,拿松斋公故居门的钥匙。
我和文友在张爱民和张雨林两人的陪同下,走进破败不堪的松斋公故居,故居前厅和中厅房屋已经倒塌,一地的碎瓦片和毁了的梁木料……留下气势恢弘的青砖砌成墻的大门楼和二门楼,墙体厚度约有八十厘米宽的,三进房屋只留下一个后堂,而后堂的门,不知何时换了现代的防盗门。
张爱民用锁匙打开后堂防盗门,我们一行四人进入后堂,堂屋正中间的堂心摆放着一个精致的神龛,神龛里供奉着张瑚庄的祖宗牌位,神龛的前方有供桌,神龛的右上方挂着个罄,后堂房屋是串枋构建,房屋左右两边,各用六根粗壮的衫木做顶梁柱,十二根粗柱下方都有一个石墩,四周墙壁用土坯砌成的,我望着高高在上的穿梁,想象着松斋公故居曾经的辉煌!
现在,松斋公故居满目疮痍、断壁残垣,实在太可惜了!希望有关部门,能及时的采取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