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ZY县,有一个烟波浩淼的白荡湖,一年四季湖水潋滟,波光粼粼。白荡湖的北端连接着蜿蜒曲折的石溪河,清澈的石溪河东岸,有一个石溪古镇,曾经,石溪老街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商铺鳞次栉比,行人熙熙攘攘,商品琳琅满目,生意兴隆……
八月里的一天,缘于记忆里的期许,我想去那千年的古镇石溪,领略和寻觅一些岁月的印痕,尽管烈日灼灼,烁玉流金,酷暑难耐!我拎个茶杯,买顶草帽,同文友们一起,从ZY县城客运中心站乘坐快8公交到项铺镇路口下车,再包一辆柴油三轮车,直达项铺镇石溪村石溪街。
ZY县项铺镇石溪街道,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上可追溯至汉朝阴安侯国,至今白柳镇的山河村与项铺镇的石溪村两地尚有阴安古城旧迹遗存;两宋时期,古桐城设九镇,石溪居其一;至清乾隆年间,石溪仍在桐城清净乡八镇之列。从前,石溪古镇名闻遐迩,素以“江淮水路之命门,东西陆路交通之要塞”而著称。历代是兵家必争之地,文人墨客汇集之所,又是商贾云集之镇。1954年前,石溪镇在水路上至庐江、舒城、六安、合肥,下通长江至大通、贵池、铜陵等地。其地为罗珦(昌)河、麻溪河、石溪河、竹节湖、白荡湖汇聚的重要码头和避风港。鼎盛时期石溪通浮山华严寺有六条义渡(免费)。
陆路是东乡通往桐城县城、枞阳镇的枢纽。在陆路交通很不便利的年代,水运交通显得特别重要,石溪河中的大小船只之多,宛如地里的芝麻杆子,可以想见从前的石溪河水运多么繁忙。
石溪老街长约数百米,宽约五米,东西走向。据传,石溪街上过去有孝子牌坊一座、贞节牌坊六座、字纸楼、戏楼、龙王庙、药王庙、放生庵等。其中孝子牌坊和字纸楼尤为巍峨壮观,气势恢弘!
从前,石溪周边四乡八里的村民外出,大多是乘坐木船的。客船和货船在石溪河上川流不息。石溪镇的先民们依着石溪河水而居,世代靠水吃水,白荡湖边河汊纵横,湖滩星罗棋布,天然富饶的鱼米之乡,造就了富庶的石溪古镇。
石溪河对岸是浮山,那些年,石溪街道西边的尽头,石溪河岸边有码头,还有一个渡口,渡船方便了石溪河两岸的村民外出旅行,三年前,这条渡船才停止摆渡。
从前,石溪街道是用麻石条铺成的青石板路,每天,石溪街上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可以想象出从前古老的石溪街道辉煌鼎盛时期,曾经拥有的繁华和喧嚣。
烈日下,我和文友们行走在石溪街头,古老的石溪街不见了从前的麻石条路,一条水泥混凝土路改变了昔日的喧嚣,老屋的残垣断壁在新建的楼房之间,显得格外的沧桑。烈日下的石溪街道冷冷清淸,很难见到行人,我们寻觅着石溪街头的一栋栋古旧宅子,只见一栋青砖老房屋,在老房子木大门的上方墙壁上,用白漆书写着“白云食品公司鲜肉供应”几个粗大的字,依然清晰可辨。这行字将所有人的思绪带向那曾经的BY区的石溪镇。现如今,石溪街头的土坯砌成的墙壁和青砖小瓦屋,留存下来的并不多了!
石溪街道的居民,纯朴善良热情好客。我们同81岁的郑泽方、62岁的胡四友、四十多岁的郑龙胜聊天,他们很自豪地讲述着石溪街曾经的繁华。郑泽方老人告诉我说:“以前的石溪街道有一个石砌的字纸楼,字纸楼的楼顶是用整块的岩石雕凿而成的,完整的一块四方形盖顶上面,雕刻有精美的图案,凿石穿空成八根石柱子,内四根外四根,这个四方字纸楼盖顶,长约80厘米,宽约60厘米,高约60厘米的样子。那边还有几座牌坊,牌坊和字纸楼都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拆除的,我给字纸楼盖顶抬回家,做新房时,我给字纸楼盖顶埋在房屋的地下了……”
我闻听此言,暗自思想:如果众多的牌坊还在,没有被拆除呢?现如今的石溪老街怕要游客如云吧,可能不逊色于黄山Z县棠樾牌坊群哟!
我们告别了三位好心人,向街头西边走去,遇见站在老屋大门旁边,69岁的许友进老人,他夫妻俩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坐坐。走进老人家的穿枋老屋,我和文友们惊喜万分,就像发现新大陆似的,老屋青砖砌成的墙体,居然有许多古青砖!许友进家的大堂墙壁拐角处,有一块断石碑,石碑上还有文字记载,可惜看不出完整的内容了。我们和许友进夫妻谈论着石溪老街的从前……
辞别许友进夫妻,我和文友们在石溪街道两边的土地上,发现了不少古老的物件,有石磨、石碾子、石柱子等,这众多的发现令我们惊喜。
走到石溪老街尽头,站在小圩塘的塘口,眺望石溪河的对岸,巍巍挺拔的浮山就在眼前。我们站在圩边的水塘旁,微风拂面,瞬间,人感觉格外的凉爽舒服,心旷神怡。项铺镇的石溪老街,山美水美,简直是世外桃源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