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0日,秋风飒飒,细雨绵绵,在这秋韵如诗的天气里,枞阳县作协去省博物馆参观学习,去三河古镇采风。
我十分荣幸参加这次采风活动,激动的心情难以言喻。
上午,去省博物馆参观学习了,下午,大巴车载着我们一行三十多人,直接奔向历史悠久的三河古镇。
三河古镇是一座典型的水乡古镇,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交江而得名,素有“游在黄山,食在三河”之美誉,景区集合了江淮地区独有的八古景观:“古河,古桥,古圩,古街巷,古茶楼,古民居,古庙台,古战场”。
三河古镇街道两边的店铺鳞次栉比,大多数是青砖砌墙,小瓦覆盖的老屋,古色古香。巷子里的路,全部是青石板路,在这落叶翩翩纷飞,雨雾蒙蒙的天气里,行走在三河古镇湿漉漉,锃亮的青石板上,聆听游客行走在青石板上的跫音,观看一栋栋古朴典雅砖木结构的古民居,别有一番诗情画意。
三河古镇沿街的店铺,有许多的美食店,有三河小炒,三河酥,三河米酒,三河麦芽糖,三河芝麻糖,潘姐米饺……
糕点小吃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看的人眼花缭乱,糕点的清香弥漫着三河古镇的大街小巷子里,三河古镇简直是美食城!在这下雨的秋天里,游人竟然如织!如果是大晴天?游客之多可以想象一下。
店铺里的老板娘吆喝声,语言简短,声音浑厚:“要不要买一点?”问一次,不问第二遍,北方的美女性格就是爽啊,没有花里胡哨的花花肠子。三河古城能同屯溪老街相提并论,相媲美。
徽州女叫卖芋条和烧饼的时候,声音纤细洪亮,余音绕梁:“卖烧饼喽,卖芋条……”老远的路,都能听到徽州女甜甜的声音,徽州女吆喝声重复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
曾经,我在黄山屯溪居住五年,在屯溪生活五年期间,闲暇之余,自己骑个自行车,在屯溪老街,在黎阳水街,在阳湖古民居的小巷子里穿行,欣赏着一栋栋徽派建筑,常常流连忘返,像程氏三宅,萬碎楼,在我印象中非常深刻,气势恢宏的大门楼,高耸入云的马头墙,室内雕梁画栋,穿枋,榫卯结构的老宅子,大多数是两进,二层楼的房屋。
三河古镇的古宅子,让我诧异万分,三河古镇的老屋居然有徽派建筑风格,有高高的墙垛,有耸入云端的马头墙,竟然也是粉墙黛瓦,也是飞檐翘角!
我漫步在三河古镇的老街上,好像是行走在屯溪老街上似的,如果不看门牌,认为在烟雨江南的屯溪巷子里闲逛呢。
特别是三河古镇的“仙姑楼”,里面供奉着佛祖,我也没有数几进几厢房了?我估计最少有五进。整体“仙姑楼”建筑群,纯徽派建筑风格,每栋房屋都是砖木结构,有的天进里有小桥,水池子,亭台楼阁,其中一个天井里有一棵百年的母子树,在前进与第二进的天井里,回首眺望前厅堂的后门楼,门楣上有四个大字:“求作德兴”,这是李鸿章的大管家金维汉老先生的墨宝,意思是说:“人这一生想有大的作为,必须有良好的品德做基础。”通俗一点就是,先做人,后做事。
我们拜访了仙姑楼,继续行走在三河古镇的老街上,走了一会儿,走上了闻名遐迩的“三县桥”。
三县桥是“一桥跨两岸,鸡鸣三县闻”,桥的两边分别是庐江,舒城,肥西三县。桥的建筑奇特之处在于这座青石板桥没有一寸钢筋没有一包水泥,用糯米明矾鸡蛋清打造而成,至今千年不倒。
三县桥是三孔两个石头墩子构建的拱桥,是青石建造,桥梁是脊背形,桥面全部铺垫着青石板,桥两边的护栏,是青石柱子夹着青石条构建而成,每个青石柱子上都有一尊威风凛凛的石狮子,桥下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
在三县桥那一头的桥头旁边,立着一块青石碑,正面雕刻着文字:“AH省文物保护单位,三县桥,AH省人民政府,二00四年十一月八日”,这些雕刻的文字用红漆描写了,此块石碑后面有三县桥简介。
在这绵绵细雨天,我伫立在三县桥上,由衷的佩服从前的工匠,能够建造如些气势恢宏的石头桥,简直是技艺精湛,巧夺天工啊!
我们离开了三县桥,继续向前走,然后,拐进左侧一条巷子里,在这条巷子里,靠右手的沿街店铺中间,有“杨振宁旧居”。
杨振宁旧居的大门上方有匾额,匾额上有文字:“杨振宁旧居”,大门两边是格子窗户,大门前立柱子上,不但有楹联,而且,上方有镂空的狮子木雕,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杨振宁大门楼非常气派啊!
杨振宁旧居侧门外,有一条窄窄狭长的巷子,这就是著名的“一人巷”。
我走在三河老街青石板路上,想象从前三河古镇的居民,住在如此风景秀丽,如诗如画的三河古镇上,是多么的惬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