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义云站在原地,盯着自己的鞋尖,悄悄哼哼着GEM的《来自天堂的魔鬼》,完全没在听朝堂上的动静。
突然萧义云感觉有人在背后戳自己,萧义云一回头,发现余靖在挤眉弄眼的示意自己抬头看,萧义云一抬头,正好对上龙椅上太和皇帝的眼睛。
太和皇帝见萧义云回过了神,又问了一遍:“红星玻璃坊总管大臣萧义云何在?”
萧义云忙出列躬身行礼:“臣在。”
文武百官看着这位只有十一岁的总管大臣,交头接耳悄悄议论起来。
“肃静!”何老太监喊了一声,朝堂上便安静了下来。
“萧总管,你说说,烧玻璃耗费几何,又该如何给玻璃定价。”太和皇帝看着萧义云说道。
萧义云一转头,才发现户部尚书王知涌正站在自己旁边,侧头看着自己,萧义云上次见他还是求他写那两句诗的时候。
萧义云忙笑着打了个招呼:“下官萧义云,见过王尚书。”
王知涌回了一礼,没有说话。
萧义云抬头看太和皇帝,见太和皇帝悄悄挑了挑眉毛,又想起太和皇帝之前说玻璃盏值百金的话来,萧义云就知道该怎么说了。
“启禀陛下,烧制玻璃殊为不易,首先要在水晶中细细挑出适合烧制玻璃的水晶来,这些水晶要求大小质地都要完全一样才可,否则烧出的玻璃便混沌不堪,没有琉璃好看,也不如琉璃值钱,往往数千斤水晶中才能筛出一二两适合烧制玻璃的水晶来,而这一二两水晶,只能烧制一个拇指大的小玻璃珠。
其次是烧制过程中要在炉内加入纯金纯银,以消去玻璃内的斑点杂质,还要请工匠十二个时辰不眠不休,控制好炉内温度,要用上好的金丝楠木烧制成的炭给炉子加温,否则烧出的玻璃便扭扭曲曲,不成样子。
综上所述,玻璃造价不菲,制造过程很是繁琐,臣斗胆请陛下给玻璃按两定价,一两玻璃百两黄金。”萧义云胡诌完就盯着鞋尖不说话了。
王知涌听的一脸震惊,没想到玻璃如此难以烧制。
太和皇帝也听的一脸震惊。太和皇帝就是想借今天萧义云来上朝的机会,把玻璃的价格抬上来,方便日后的计划,于是他暗示户部尚书王知涌,让他站出来问玻璃的事,没想到萧义云这么能扯,把玻璃扯到了按两卖的地步,还是一两玻璃卖百两黄金。
。。。
下了早朝,萧义云被太和皇帝叫到了御书房。
“坐。”太和皇帝说到。
何老太监搬来一个大圈椅,放到萧义云身后。
萧义云看着大圈椅一言难尽地坐在了上面。
“朕御书房里的锦墩被你偷走了,没锦墩给你坐了,你要看上了这个圈椅,你就想办法把这个圈椅也偷走吧。”太和皇帝嘲讽地说到。
“臣,不敢。”萧义云忙站起来躬身行礼。
蛋蛋的,这是你说的,要是小爷哪天把这圈椅偷走了,你可别再找借口扇小爷大嘴巴子。
“懂事了,知道君臣之礼了。”太和皇帝喝了口茶。
“是陛下教导臣教导得好。”萧义云说到。
“嗯,玻璃坊怎么样了?”太和皇帝问。
“围墙全完工了,房子也起了一部分,我先让工部的人建个小院子出来,再把炉子修出来准备试制玻璃。”萧义云答到。
“用心用力,玻璃这东西,朕有大用。”太和皇帝说。
“臣遵旨。”萧义云说。
“行了,去吧。”太和皇帝挥挥手。
“臣告退。”萧义云行礼之后就走了。
。。。
萧义云对于太和皇帝没问武王爷为什么没上朝丝毫不感到奇怪,那个和明朝东西厂一样的水工衙门可不是吃素的,这点小事估计刚下朝太和皇帝就知道了。
。。。
萧义云回了王府。
武王爷正站在正厅门口,仰头看着工部的工匠摆弄自己的杰作。
“啧啧啧,本王原来还是这么厉害。”武王爷摸摸自己下巴上的短须说道。
“是,父王你可牛了,昨天差点把房檐干塌了。”萧义云说到。
“昨天我有没有乱说话?”武王爷问。
“有,昨天你说你当年偷看我娘洗澡,结果被我娘发现了,于是被我娘提着板凳追着打。”萧义云一脸贱笑地看着武王爷说。
“咳咳咳,我还说什么了吗?”武王爷老脸通红,问萧义云。
“你说我娘刚十六就嫁给了你,但是不想和你圆房,你就在你二十二岁生辰那天,在王府后花园湖里的小船上,灌醉了我娘,然后就有了我。”萧义云笑的更贱了“老爹,看不出来啊,你路子挺野啊!”
“瞎说,胡闹,我没说过,瞎整。”武王爷语无伦次地红着脸远遁而去。
武王爷路子是挺野,野到萧义云都佩服,在小船上一晃一晃的,刺激是刺激,就不怕动作大了,一不小翻水里嘛。
。。。
萧义云早上起来就赶往玻璃坊,秦侍郎遣人来通报说玻璃坊的炉子已经建好,可以试制玻璃了。
。。。
萧义云坐在马车上,看着窗外的深秋景色。
转眼已经十月份了,萧义云来到京师也十个月了。
。。。
萧义云仔仔细细打量了一番眼前的玻璃炉,建的不错,和萧义云在土木工程材料书上看到的差不多,就是不知道烧起玻璃来怎么样。
“秦侍郎,辛苦你们了。”萧义云对秦侍郎说到。
“世子殿下客气了。”秦侍郎行了一礼。
“最近一段时间还请你们继续修工坊,试制玻璃的事,还需要拖一拖。”萧义云说。
“下官领命。”秦侍郎说到。
。。。
萧义云进宫去见太和皇帝,因为玻璃配方和石英石产地要握在太和皇帝手里才能绝对保密。
“坐,今天来所谓何事啊?”太和皇帝边看奏折边问。
萧义云说道:“启禀陛下,今天臣来是为了玻璃而来。”
“噢?玻璃怎么了?”太和皇帝放下奏折问。
“臣请陛下派宫卫保卫玻璃坊小院,再派遣陛下信得过的工匠试制玻璃,以防玻璃制作方法外泄。臣还想请陛下派可信之人在北卢全境寻找一种矿石,此矿石的颜色为乳白色或无色半透明状,这种矿石叫石英石,磨碎之后叫石英砂,是烧制玻璃的最重要原料。”萧义云答到。
“也没听说你娘当年找过这个什么石英石啊,她怎么烧出的玻璃盏?”太和皇帝问。
“我娘烧的那个杯子,很可能是用透明水晶烧出来的,也不知道烧废了多少水晶,才烧出来那一个,造价过高,不适合大规模烧制。”萧义云答到。
“原来如此,那你用这个……石英石烧制玻璃,造价是不是很低?”太和皇帝又问。
“大批量生产的话,接近于无本买卖,若是一个玻璃盏卖百金的话,我北卢靠这一个生意打一场大战是没问题的。”萧义云答到。
“好,好啊,哈哈哈哈,朕这就派五百宫卫去驻守玻璃坊小院。”太和皇帝笑哈哈地说。
“另外朕给你发一份俸禄,按八品内官的俸禄发,你带着朕给你准备的工匠进驻玻璃坊,什么时候烧出玻璃来,你什么时候回家。”太和皇帝盯着萧义云说到。
“啊?这……这……这……臣是想把烧制玻璃需要的原料和步骤都写下来,请陛下派人去把配方试制出来,臣不方便掌握玻璃配方啊!”萧义云一个头两个大,赶紧说到。
“是你自己说的,你可以烧出玻璃来,你说到要做到。你也是萧家人,配方在你手里有何不妥?好了,不要再说了,回家收拾收拾,明天就进驻玻璃坊。”太和皇帝有点不高兴。
“臣遵旨。”萧义云见太和皇帝不高兴了,没再挣扎。
“只是,陛下,现如今石英石还未找到,臣带工匠进驻玻璃坊,没有原料怎么烧玻璃。”萧义云试探着问到。
“透明水晶我北卢可多得很,要多少朕给你多少,明白了?”太和皇帝皱着眉说到。
“臣明白了,臣告退。”萧义云行了一礼。
太和皇帝摆了摆手,没再说话。
萧义云退了几步,转身离开了御书房。
。。。
“何允,你看这孩子和他娘徐婉像不像。”太和皇帝看着走远的萧义云的背影,问何老太监。
“像,也不像。”何老太监一躬身。
“怎么个说法?”太和皇帝转过头看着何老太监问。
“像,是因为武王世子和武王妃一样聪慧过人,都有造物的本事,武王世子长相也随了武王妃,和武王妃有七八分相似。说不像,是因为武王世子懂得低头顺意,审时度势,不像武王妃那般蔑视皇家,挑衅天威。比起武王妃的反逆来,武王世子更让陛下放心。”何老太监说完,又一躬身,低头不说话了。
“朕喜欢这孩子就是这个原因,他是真正的聪明,懂得低头,也更懂得君臣之道,看来朕扇他的那一巴掌没有白扇。”太和皇帝端起玉碗喝了口茶水。
“他要是没被朕那一巴掌扇醒,他就是第二个徐婉,纵然他是远弟的唯一血脉,朕还是怕朕会忍不住对他下手,还好,那一巴掌扇醒了他。”太和皇帝放下玉茶碗说到。
“他是朕留给下一任北卢皇帝的辅佐之人,告诉水工衙门的人,暗中保护好他。”太和皇帝对何老太监说到。
“老奴遵旨。”何老太监一行礼说到。
。。。
萧义云到了套娃府。
余筱漫正在画画,新竹在旁边安安静静的煮茶。
余筱漫画的还是萧义云,画的背景是在河边,画上的萧义云穿着玄底赤色五鲤鱼纹锦衣卫的衣服,挎着直刀,吊儿郎当地斜靠着一棵树,笑着看着眼前蹲在河边玩水的小姑娘,小姑娘穿着玄底赤碎花的裙子,侧脸正是余筱漫自己。
萧义云凑到跟前,细细看了一番:“我原来这么俊俏的吗?我笑起来也不银荡啊!”
“那是我不好意思画,云哥哥你咧着嘴笑的时候真的很难看。”余筱漫拿着画笔沾着颜料,一点一点地给画上色。
“那我不咧着嘴笑,像现在这样微笑呢?”萧义云微笑着看着余筱漫问。
余筱漫转头认真的看了一下:“云哥哥这样笑就好看多了。”
“那我以后多给你微笑,少咧着嘴笑呗。”萧义云保持着微笑。
“不好,云哥哥想怎么笑就怎么笑就行。”余筱漫摇摇头说到。
“为什么呢?你不是说我咧着嘴笑很难看吗?”萧义云问。
“我又不嫌弃云哥哥,云哥哥怎么开心怎么笑就行。”余筱漫笑着说。
萧义云咧着嘴笑了。
。。。
“我要去办差事,陛下亲自下的旨意,估计我到过年的时候才能回京师。”萧义云看着余筱漫说到。
余筱漫停了手下的动作问道:“什么差事要离开京师这么久?”
“去督造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得保密,不能说。”萧义云说到。
“那我能陪你去吗?”余筱漫问到。
萧义云哭笑不得:“不能,只能我自己去,这是皇差,不是出游。”
“那辛苦吗?”余筱漫又问到。
“不辛苦,每天喝喝茶,赶赶路就行,轻松地很。”萧义云很随意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