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事情还没有忙完,丁泽农还要去试点户农家指导。这个家庭几乎全由玉攸一手挑起了重担。
曾经的大学同窗好友,如今的妻子,丁泽农觉得唯一愧疚的便是眼前之人。
京城来的大家闺秀居然到了这个穷山辟壤的地方来喂猪。说给京城的朋友听,恐怕没几个人会相信。
“玉攸,你跟着我受苦了。要不,你回京城吧。”
“有老公在身边,喂几头猪有啥苦的。”
他很想给老婆一个温暖舒适的家,和普通人一样,将家安置在京城,安置在繁华的都市,但他是红三代,爷爷的教诲深入骨髓,实现爷爷的夙愿是他今生的追求。
带着歉意,丁泽农毅然地走出了家门。帮助贫困的村民是他义不容辞誓言,更是党员的责任。
现在的试点农户,养猪有丁泽农邀请来的志愿者服务团的协助,对疾病及时预防,出现的各种问题有专业人员解答和帮助,农户们一帆风顺。技术也逐步提高,猪仔更是茁壮成长。
试点户每家都有十头肉猪,看着猪仔一天天的长大,这就是他们的希望。他们富裕路的起点。
以前的猪圈黑暗而闭气,最多饲养二至三天就了不起了,而且臭气熏天,蚊虫满天飞。猪三日一小病,五日一大病。提心吊胆。
现在的猪圈,干干净净,通风顺畅,一点点的污料都用水清洗。没有了病菌,没有了蚊虫,猪的得病率大大的降低了,也省去了很多药钱。
现在的猪圈其实不止养十头猪,还有很大的余地,丁泽农只是看农户们第一次扩大规模,采取了谨慎的态度。没有叫他们一次性养满。
乡政府的果树苗全发到了试点农户手中。也有很多没试点的农户要求领取果木苗,说先栽树,后建猪圈,至于干旱,他们说,自己挑水。
对此说法,丁泽农很同意,没有必须的先后顺序,将后道工序前移,这方法不错,对于没有试点的农户来说,早栽一年树,受益也将提前一年,只不过在最干旱的时候浇几次水,施几次肥。
重要的是不需要多少本钱,只是一点树苗和肥料而己,乡政府没什么压力。
当即,又采购了大批果木苗。发给每家每户,连带的,连一年需要的化肥都领走。
其实自来水管己安装到了每户待建的山丘上,浇水也不是特难的事。早一年栽种好果木树,也能早一点受益。村民们如此勤劳,没人能拒绝。
丁泽农走进试点农户家庭,爱到了他们的热情招呼。这是改变他们命运的指路人,人人对他尊敬。
丁泽农反而不习惯,领着村民们在山丘边比比划划,耐心地教他们如何高效利用猪废水。
西北干旱少水,即使是一点废水都不能浪费。
家庭循环农场的重点就是针对西北干旱的实际情况而研究出来的。循环利用,一环套一环。价值最大化。
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落地实施,一切顺利,丁泽农的内心也是欢喜异常。
如何挖好果园的沟渠。丁泽农是耐心地传授,猪圈建在山丘上,山丘的两边都栽上了果苗,猪圈的猪肥水,轮流往两边流。
果园的沟渠必须按照“之”字形,猪废水才能流过所有地方,渗透进每棵果树下面,让每棵果树都能吸收到养料,废水能流多远,果园也就建多大。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利用好猪废水。
丁泽农必须要将这个诀窍教会每家每户。
过不了几天,丁泽农又会前往试点农户,看他们是否做得正确。发觉王大愣不但猪养得好,沟渠也挖得标准,每一样都做得非常好。
对于做得最好的,立为榜样,丁泽农将丁大愣评为家庭循环农场模范户,组织大家参观,依样画葫芦。
丁大愣也不遗余力地向周围农户们传授自己的心得,对于一时没有理解到位,他还上门给别人示范,手把手的教。
他觉得不这样,对不住丁书记。
丁泽农一再嘱咐村民们,别小看了猪废水的利用,他关系着家庭循环农场计划长久不衰的关健,
猪价有涨有跌,跌的时候就会知道果园的重要。
经过一年的探索和试点,家庭循环农场更加完善,一户家庭有多少劳力,能喂多少猪,这些都有了确切的数据,依靠此数据,猪圈不在统一规格,而有了灵活的浮动。
家庭劳动力多,猪圈相应建得更大。
果园与猪的数据也确定了下来,一头猪能产生多少猪废水,能灌溉多少棵果树,都有了精确的数子。
一户家庭能喂多少头猪,相应地栽多少棵树。
这一年,试点农户碰上了猪价大涨的一年,
大部份喂了几个月就出栏了,几乎所有的试点户都又购买了仔猪,继续的喂。
丁大愣,最积极,猪未出栏,便东借西借,凑了一部份钱,早一个月便购买了仔猪。
肉猪全部出栏,赚到的钱又购买了大批仔猪,他是第一个猪圈全喂满了猪的试点户,而且比大家多喂了一茬。
丁泽农都替他担心。怕猪有什么闪失,经常叮嘱志愿者,多关注丁大愣。现在的他还没有风险承受能力。
这一年,猪价都维持在高位,试点户们都喂了两茬,唯独丁大愣喂了三茬。
都赚得盆满钵满,摆脱了贫困,不需要接受救济了。
丁大愣,丁当,丁洋专程到丁书记家,表达感激之情。
试点农户们碰上丁书记,感谢的话语说个不停。不过,丁书记对众人还是表达了循序渐进的意思,不赞成丁大愣哪种冒进的思想。
现在的他们没有什么底蕴,经受不住任何的风吹草动,一旦出现风险,又将返贫,等到果园丰收了,有水果的收入冲抵风险,才是适时扩大规模的时机。
大部份人听从了丁书记的建议,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第二年,整个丁丁乡,家家户户建立了家庭循环农场。没有一个闲着的人,全都忙个不停。
丁丁乡的面貌在不断改变,曾经荒芜,光秃秃的小山丘,到处是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这一年虽然猪价比去年跌了不少,但总体来说,温饱解决了,不需要救济了。
第三年,村民们的很多果树也开始挂果了。有着废肥水的灌溉,果树是长得高,枝繁叶茂,水果也是又大又圆,香甜可口。前来收购的商家赞不绝口。
果树下也长出了不少的野草,很多农户试着养了一些鸡鸭,增加了不少的收入。
家庭循环农场计划按照丁泽农最初的想法一一实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