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旷红日与烛光
春秋时候,有一天,晋国的国君晋平公差人去把师旷找了来。这师旷是一位盲乐师,虽然双目失明,但仍酷爱学习,他的音乐造诣很深,在治学方面也很有见地。
晋平公见面就问:“我今年都七十岁了,要想再学习,恐怕时间已经太晚了吧?”师旷随口答道:“既然时间晚了,那就快把蜡烛点起来如何?”
晋平公以为师旷在说笑话,便道:“大胆!我是在和你商讨正经事情,你却如此不严肃!臣子怎么能和君主随便开玩笑呢?”
师旷听了忙说:“请您息怒!我一个瞎眼之臣怎么敢和君主开玩笑呢?我曾听人家说过这样的话:少年时代勤奋好学,恰如朝日喷薄而出,前程无量;壮年时代开始学习,正好像红日当空,同样能有所作为;如果到了暮年,还能下决心学习,那就犹如傍晚点上蜡烛照明,蜡烛的光辉虽然微弱,比不上太阳那么光华灿烂,但有这点小小的烛光,总比摸黑行走要好得多吧!”
晋平公听了,不禁连声称道:“高见!高见!你说得太好了!”
屈原放逐赋《离骚》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后期楚国人。他本来是一个政治家,早年曾辅佐楚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晚年受坏人谗言陷害,被革职流放到沅湘流域(今湖南省境内)。他就是在这个时期内才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的。
屈原被放逐以后,楚国的命运也同诗人一样不幸,外有强敌,内有权奸,危在旦夕。屈原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祖国被外人恣意践踏,心中万分悲愤,却又无能为力。他一心想使楚国强大,别人却攻击他自高自大,瞧不起楚怀王。他痛恨那些玩弄权势的奸臣,偏偏又是坏人得志,忠良惨遭陷害。他被逼得走投无路,就发愤写作,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他怀着满腔的积愤,写出了大量流传千古的名篇,其中他的代表作《离骚》,就是他在流放期间带病写成的。
屈原被流放之时,已年近五十,身体非常不好。但他为了真实地了解人民的疾苦,体察大众的痛苦生活,还经常不辞劳苦,拖着多病虚弱的身体,到处走访。他痛心地看到,昔日美丽富饶的山河,如今已变得支离破碎,到处是兵荒马乱,到处是哀号连天,他不禁忧心憔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嗟号上天,仰天叹息。
从外地考察回来,屈原的心中充满了悲愤,加之在外地奔波劳累,没有好好地休息过一次,一时竟病倒了。屈原虽然身体躺在床上,心里却在构思着一部长篇巨制。窗外,淅淅沥沥的秋雨已经绵绵地下了好几天的时间,这对于诗人来说,却是一个极好的触发灵感的时机。屈原挣扎着勉强支起了上身,又伸出了颤颤巍巍的手,开始一笔一划地写起来:
被关在笼子里的是美丽的凤凰,
家鸡和鹭鸶反倒得意地飞翔。
宝玉和顽石混杂在一起,
毫无区别地予以等价相量。
屈原好不容易才把这几行字写完,还没等他放下笔,就觉得头脑一阵发晕,昏厥了过去。
夜已经很深了。窗外瑟瑟的秋风吹进屋来,使人感到阵阵的寒意。这时,昏睡了很久的屈原才慢慢地苏醒过来。他揉了揉眼睛,发现窗户已经被风给吹开了,于是就想下床去关上窗户。可他哪里还有什么力气!他举起手无力地拍了拍自己的脑袋。他清楚地意识到,属于他的日子已经不多了,可他的写作计划还没有完成,他的理想还没有实现,他不能就这样躺下去!他必须站起来,站起来!他试了好几次,最后,他咬着牙,忍着巨痛,终于站了起来。他慢慢地移到桌前,坐下来,重新拿起笔,又写起来:
我不妨把方的东西改为圆的,
可是合理的法则却不能远离。
如果把原有的善良本质也抛弃,
正派的人们将认为可鄙。
这好比工匠的规画和绳墨应该明确牢记,
我们过去的法度也同样不容改易。
在写作的过程中,屈原有好几次都差点又昏过去,可他努力坚持着使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紧握着笔,继续往下写。鸡叫了,天亮了,小油灯里的油也快燃尽了,可屈原仍然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写啊,写啊:
我本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
号叫伯庸的是我已故的父亲。
太岁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
庚寅的那天就是我的生辰。
……
有一批糊涂的小人们会苟且偷安,
他们的道路暧昧而又狭隘。
……
我知道梗直不能讨好,
但我却忍耐着痛苦不肯抛弃。
“路漫漫兮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靠着自己坚韧不拔的努力,终于完成了他的长篇巨制《离骚》,给后人留下了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他自己,却抱石饮恨,自投在汨罗江里。
扁鹊功夫在书外
在两千四百多年以前,也就是春秋末年至战国初年,在我国出了一位举世闻名的医学家——扁鹊。
扁鹊的医术是很高明的,有许多动人的医疗故事。
有一次,他和他的两个徒弟路过虢国。恰好虢国的太子“死”了。京城里闹闹嚷嚷,有的人在祈祷,有的人忙着奔丧。
扁鹊找到了太子的属官中庶子,详细地询问了太子发病的情况和“死亡”的时间,便自我推荐说:“我觉得太子还可以活过来。”
中庶子说:“你这话说得太离奇了吧!死了的人怎么还能复活呢?这恐怕连一两岁的小孩子也是不会相信的。”
扁鹊说:“既然您不相信,那就让事实说话吧——请您向国君报告一下,就说有一个名叫扁鹊的人,能救太子的命。现在正等候在宫门外,听候国君的吩咐。”
中庶子既然不相信这话,自然也就不愿意为他报告。后来,经过扁鹊的再三说服,中庶子才把扁鹊的话报告了国君。国君听说扁鹊能把死去的太子治活,赶忙跑来迎接说:“扁鹊先生,我私下听到您的声誉很久了,只是没缘会见您;先生路过我这小国,幸亏您主动来看望,这实在是我的幸运!有先生您,就有我儿的活命,没有您,就只有……”
话没说完,已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了。
经过扁鹊的诊断,认为是“尸厥症”,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休克”或“假死”。扁鹊师徒三人,赶快抢救。不一会儿,太子果然“活”了,接着又进行热敷,还让他吃了二十天的汤药,虢太子完全恢复了健康。
从这以后,天下人都知道了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扁鹊听了,却实事求是地说:“我怎么能把死人治活呢!太子的这种病,只是表面静如死状,实际并没真死;我只是用适当的治疗方法,把他从垂死中挽救过来罢了。”
又有一次,扁鹊经过蔡国。蔡国的国君用接待宾客的礼节招待他。不料,他见到桓公就说:“您有病了。现在还在肤浅的部位。如不赶快治疗,会向严重的方向发展。”
桓公说:“我没病。”
扁鹊听了这话就走开了。扁鹊走后,桓公对他左右的大臣们说:“当医生的就是见钱眼开,想要靠给没病的人治病,来显示自己的医术高明,博取名利。”
过了五天,扁鹊又来见国君,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血脉里了,如不治疗,还会往深处发展。”
桓公又说:“我没病。”脸上显示出很不高兴的样子。
又过了五天,扁鹊又来了,说:“你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如不赶快治疗,还会更严重。”
国君连理也没理他,扁鹊只好又走了。
又过了五天,扁鹊又来了,他看了看桓公的脸色,扭头就往回走。这一走,国君却慌了神了,赶忙叫人问扁鹊是怎么回事。扁鹊说:“国君的病已经发展到骨髓里,我已经无能为力了。”
果然没过几天,蔡桓公便呜乎哀哉了。
这样的医疗故事还有很多,是一时说不完的。
扁鹊在祖国医学上的巨大贡献,首先是确立了“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望”,就是观病人的气色,看病人的舌苔;“闻”,就是听病人的呼吸和说话声音;“问”,就是问病人的发病经过,自我感觉;“切”,就是按脉搏,诊断心、肝、肺、胃、脾、肾等处有什么毛病。他所总结的这些诊断技术,已成为中医的传统诊断方法,至今还被采用。此外,他还注意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会运用汤药之外的针灸、石砭、热敷、按摩等多种治疗方法,并具有一定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提出了不给“信巫不信医”,不给“骄恣不论于理”等人治病的“六不治”之说。这些都是非常可贵的。
说到这里,人们自然要问:扁鹊的医疗技术水平为什么会这样高明呢?
这要从他的过去说起。
原来,扁鹊并不是这位名医的本名。他本来叫秦越人,家住在鄚州。年轻的时候,他在老家开了一个小小客店。客店里住着一位穷苦的民间医生。这位民间医生,复姓长桑,人们就尊称他长桑君。他究竟叫什么名字,现在已无法知道了。
长桑君为老百姓治病,非常耐心,每天早出晚归,在这个小小客店里一住就是十多年。
秦越人见长桑君那么大的年纪,无儿无女,出门在外,辛辛苦苦,成天为百姓们消灾治病,非常佩服他的高尚人格和医疗技术,在生活上也自然就对这位清贫的老医生进行多方照顾,并表示要向他学医。
这位老医生呢,看到年轻的店主人为人正派,品质好,也就特别愿意把自己的医疗技术传授给他。教的愿教,学的愿学。老医生一有空就教给秦越人看病技术,例如怎样切脉诊断,怎样开方配药,怎样针灸,怎样按摩,怎样热敷,等等。最后,把多年积累起来的验方、秘诀,也毫无保留地传给了秦越人。
在长桑君的亲自指导下,秦越人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成了一位非常出色的医生。
秦越人为百姓治病,曾经到过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他和他的几个徒弟,如子阳、子豹等,一方面为人们治病,一方面学习民间医疗技术。像前面曾提到的针灸、石砭、热敷、按摩等,有的是长桑君从民间学来后传给他的,有的是他自己从民间学习到并加以充实提高的。
由于他的医术高明,又热心于给人们治病,所以博得了广大群众的崇敬和热爱。人们把他比作黄帝时代的神医扁鹊,于是“扁鹊先生”的称呼便传开了。他的本来姓名,人们反倒陌生了。
司马迁忍辱著《史记》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父亲司马谈是太史令,专门负责记载史实和管理国家典籍,这无疑就给司马迁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司马谈对儿子要求很严格,自己白天去执行公务,总把司马迁也带上,让他自己在藏书室里找书看。司马迁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渐渐地,他对历史书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次一扎进书堆里就不肯再出来。他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畅游,等长到十岁的时候,他就已经能熟练地背诵《左传》、《国语》、《世本》之类的古代书籍了。后来,由他父亲引荐,司马迁拜访了当时很有名望的古文大家孔安国和今文大师董仲舒,并向他们讨教《古文尚书》和《公羊春秋》的精义。经过父亲和名师的亲自指点,司马迁的基础知识掌握得非常牢固,20岁时,他就已经是一位博才多识的学者了。之后,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司马迁又开始游历各地的名胜古迹。他每到一地,必亲自览阅当地县志,考查风土人情,还和当地人一起吃住,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通过这次游历,不仅大大地开阔了眼界,而且还丰富了他的知识范围,使他了解到了许多以前听都没有听说过的奇闻轶事,这为他以后的著书立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的父亲因病去世。他死前曾留下遗嘱,要司马迁继承父志,写出一部表彰“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的史书。这一年,司马迁38岁。不久,他接替了父亲的职位,正式做了太史令。为了完成父志,司马迁一上任,就立即着手搜集有关资料,开始了艰苦的编写工作。当时,为了使自己能够集中精力著书,司马迁谢绝了一切交往,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来了,他都一概闭门不见。白天公务繁忙,几乎抽不出时间来,他就利用晚上的时间来写作,经常是写到深夜还不肯上床就寝。夏天来了又去了,冬天来了也去了。一转眼,已经过了六个年头,他的书屋的墙角已经堆满了一摞摞的竹简。正当他工作得比较顺利的时候,却发生了意外的事情。
原来,公元前99年,汉将李陵率5000士兵出击匈奴,遭到匈奴主力八万骑兵的围攻,李陵寡不敌众,矢尽粮绝,战败被俘。汉武帝刘彻知道后大怒,下令将李陵全家满门抄斩。司马迁却念李陵孤军奋战之功劳,挺身而出为李陵进行辩护。这下可触犯了汉武帝,他立刻派人把司马迁抓了起来,投进监狱,判为死罪。司马迁并不怕死,可他一想到父亲的遗志尚未实现,却又伤心起来。当时,犯死罪的人根据两种旧例可以免死:一是拿钱赎(50万左右),二是受“宫刑”(即“腐刑”。中国古代五刑之一,一种破坏男子或女子生殖器的刑罚)。司马迁官位低微,俸禄又少,上哪里去弄那么多的钱呢?但是“宫刑”又是一种极侮辱人格、糟践人身体的刑罚,受了这种刑罚而活在世上,那真是比死还难受。怎么办呢?司马迁想了很久。最后,他下了决心,为了实现自己平生的夙愿,为了造福于后代,他甘愿忍辱含垢,接受“宫刑”。
司马迁出狱后不久,被任命为中书令。他自己心里很清楚,中书令在当时虽然属于要职,但是因为只有宦官才能担任,所以为一般士大夫所不齿;加上有一些人对他进行肆意诽谤和造谣,使他心情感到非常难受和悲愤,“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每想到受宫刑的耻辱,总是汗流浃背,沾湿了衣服),几次都想一死了之,但是他觉得轻生“与蝼蚁何异”,所以每次都忍住了。
在写作的过程中,司马迁还经常以古人逆境发愤成才的事迹来鼓励自己,比如西伯(周文王)被纣王关在豔里而写《周易》;左丘明眼睛瞎了,却写成了《国语》;孙膑被剔去膝盖骨,还写了一部《兵法》,在流言蜚语下他仍然坚持著书。他在给自己的朋友的一封信中说:“君子宁死不辱,我何尝不知?而我之所以隐忍苟活,不就是因为《史记》草创未就,惜其不成吗?假如这部上起轩辕、下迄当代的历史巨著已经完成,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那我死有何难,死而何恨?”
经过司马迁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公元前93年,史书终于全部脱稿,实现了他“要死之日,然后是非乃定”的愿望。这部书,人称《太史公书》,后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第一次系统地记录了汉武帝以前三千年的中国历史。这年司马迁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
路温舒编制“蒲草书”
“蒲草书”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书?不仅今人没有见过,就是在很早的古代也是没有的,这是西汉时一位法学家的“发明创造”。
这位法学家名叫路温舒。他年幼时是个放羊娃。有一天,他放羊回家,赶着羊群,还背了一大捆蒲草。邻居们见了有些不解,便问:“割这许多蒲草干啥?”
路温舒答道:“编书。”
原来,路温舒因家里供不起他上学,只好当了牧童,但是他对读书识字很感兴趣,白天放牧,晚上就想尽办法求人教几个字。渐渐地识字多了,读书的劲头也越来越大。他想:要是能有一册书带在身边,一边放羊一边读,那该多好啊!可是他自己没有书,也没钱买。
这一天,他在池塘边放羊,忽然看见塘里长着一丛蒲草,又宽又长,不禁眼前一亮:这蒲草多像从前抄书用的竹简呀!哈,这下有门儿啦!他兴高采烈地割了一大捆蒲草背回来。
回家后,他就开始“编”他的书了:先将蒲草切得整整齐齐的,然后用线绳联结起来,再向别人借来了书,抄写在上面。从此他也有自己的书了,放羊时就可以随身带上阅读。
他的“蒲草书”读了一册又一册,学识长进很快。由于他读的书里不少是法律书,因此他在法学方面有了一些造诣。后来,他又在监狱里谋了个小差事,乘此机会,他潜心钻研法学著作,对当时的律令理解得很透彻。
路温舒精研法令,又目睹监狱里的黑暗现实,所以对法学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曾经上书汉宣帝,要求改革法律制度,主张“崇仁义,省刑罚”,“开天下之口,广箴谏之路”,提出一些正确的主张,做了不少对人民有益的事情,成为历史上一位有名的法学家。
张仲景勤奋成“医圣”
张仲景,名机,东汉医学家,南阳涅阳(今河南省镇平)人。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后因瘟疫流行,他辞官从医,一生为民医病,深受老百姓爱戴。他死后,人们尊称他为“医圣”,在南阳城东关修起一座医圣祠纪念他。在民间流传着许多他的故事。
张仲景年轻的时候,就勤奋好学,立志做一代名医。一天,邻村一位农民得了伤寒病,请张仲景前去医治,经过两天用药治疗,病情丝毫不见好转。张仲景正束手无策,碰巧同乡名医张伯祖出外看病回来,张仲景便前去请教。他向张伯祖说了病人情况后,两人一块前去给病人诊治,经过用药,患者很快好了。张仲景看了,心里赞叹不已,便问:“伯父的医道真高,从哪里学来的?”张伯祖听了,笑笑说:“我行医这么多年,也没什么经验可说,但是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要想成为一个医生,必须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张仲景恍然大悟。于是拜张伯祖为师,精心钻研医学。
从此以后,师徒两人白天一起为群众治病,夜晚张伯祖向张仲景传授医术。
寒暑往来,不知不觉三年过去了,张仲景在老师指导下,读完了《内经》、《难经》、《胎庐药录》等书籍。平时,处处留心观察,搜集了许多民间治病的验方。张伯祖看张仲景这样勤奋好学,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便把自己的所有本事都传授给他。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张仲景的医术终于出了名,找他治病的人越来越多,名声传遍了千里百乡。
有一年夏天,张仲景到桐柏山区采药,路过山脚下一个村子时,听到阵阵哭声。一打听,原来这个村子里正闹瘟疫,还死了不少人。有一户人家,老两口只有一个儿子,得了瘟疫,百药无效,奄奄一息,母亲抱着儿子,哭成了泪人儿。只听有人说:“多好个后生,怕是没指望了。”又一个人说:“要是南阳那个张仲景来咱这里,孩子就有救了。”
这时,张仲景听了,便走进屋说:“老妈妈,不要哭了,让我给弟弟治治病,行么?”老俩口见走进一个眉目清秀、堂堂正正的青年人,便马上起身让座。张仲景给病人诊了脉,又摸摸肚子,沉思了片刻,对病人的母亲说:“老妈妈,你儿子得的是伤寒症。因耽误了,病已入内,我给开点药吃吃还会好的。”老俩口听了,连声说好。张仲景给病人开了药方,经过两天精心治疗,病人很快就好了。
村里人听说来了名医,纷纷前来找他给病人治病,张仲景便在村子里住下来,很快把全村子里的病人都治好了。当人们知道他就是张仲景时,个个赞不绝口。
张仲景在年轻的时候,医学上就有了名望,但他仍然勤奋好学,从不满足,只要听说哪个郎中医术高明,不管距离多远,定要登门求救。
这一年,张仲景的弟弟要出门做生意,临行前他对哥哥说:“我这次要出远门,你给我看看,日后有没有大症候。”
哥哥给弟弟抚了抚脉,说:“哟,明年只怕你要长个搭背疮!”
弟弟惊讶道:“哎呀!常听你说,疮怕有名,病怕无名。长个搭背疮,我眼看不见,手摸不着,怎么治呀?”
张仲景说:“不要怕,我给你开个药方,到时候,服了这一副药,把疮挪到屁股的软肉上好了。那时,谁识得是搭背疮,就叫谁医治,定是名医,疮治好后,要记着给我来个信儿,以便我登门拜访。”
张仲景的弟弟做生意来到湖北襄阳。第二年的一天突然觉得脊背疼痛,他知道疮要发了,忙照哥哥开的处方,抓副药吃了。不几日,果然从屁股上生了疮。他求遍襄阳郎中,这个说是疖子,那个说是毒疮,都不识得。后来,同济药堂有个名医“王神仙”,看后笑了笑说:“这原是搭背疮!”当下就开了草药,贴了膏药,不多久,疮就好了。他忙给哥哥写了封信。
张仲景接到书信,知道弟弟在襄阳遇上了名医,一定有高明的医术值得学习。张仲景求教心切,哪还顾得长途跋涉之苦,当天就准备盘费,打点行装,奔襄阳而来。
一天清早,襄阳同济药堂的大门前,站着一位身背行李、手拿雨伞的青年后生。他向药店掌柜央求说:“我从外地来,生活没有着落,请收下我当个伙计吧!”王神仙见这小伙子年轻利落,询问一番之后,高兴地说:“好!就收下你,你帮我制药吧。”这个后生就是张仲景。他一心一意学习医术,生怕别人知道他的大名,把他当客待,故意不讲自己的真姓名。
张仲景就在同济药堂住下来,当了伙计。王神仙见他炮制药材熟练内行,干得又快又好,十分看重,不久,就提拔他当了司药。张仲景抓药空闲时,便说“我也学学”,也去给病人抚脉看病。凡吃过他的药的人,都说他的方子灵验,药到病除,大伙称他是二先生。王神仙看这后生有两下子,更加器重,就让他当了自己的帮手。从此,张仲景处处留心,王神仙在药性、医理以及抚脉、开方等方面的独到之处,他都一一记在心中,写在本上,并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经验仔细琢磨研究,丰富和提高自己的医术。
有一天,一个老汉匆匆来到药店,说他儿子病得厉害,把王神仙请去了。
约摸半个时辰,老人来药店取药。张仲景见药单上有藤黄五钱,知道病人肚里有虫。停了一会儿,王神仙回来了。他刚要到后院歇息,张仲景却拦着说:“先生稍等一等,看那老人还来不来请。”
王神仙问道:“药一吃病就好了,怎么还要来请?”
张仲景说:“恕学生直言。用藤黄杀虫,一般需一两的剂量。先生只开五钱,但愿能把虫杀死。万一杀不死,返醒过来会更凶,再用药也不灵了,只怕还有性命危险哩!”
话音刚落地,那老汉急急忙忙地跑来了:“王先生,你快去看看吧,这一会儿孩子疼得更厉害了!”
王神仙一听,头上直冒冷汗,张仲景说:“不管是吉是凶,学生情愿替先生走一趟。”
这时候,病人正疼得在地上打滚。张仲景问问病情,又进行诊断,确认是没被毒死的一条大虫在作怪。只见他不慌不忙,掏出银针,把病人衣服扒开,摸准位置,刺了进去。
这一刺可把人吓坏了,只听病人惨叫一声,昏了过去。张仲景望望老汉惊慌的神色,笑呵呵地说:“别怕,别怕,刺中了虫头,它还要挣扎几下。过一会儿就好了!”说话之间,病人呻吟两声,醒了过来。
张仲景又开付泄药,让病人吃下。顷刻,一条尺把长的大虫被排泄出来,病人完全好了。
王神仙知道后,又惊又喜,问道:“二先生,你到底是什么人?”张仲景说:“我姓张名机,字仲景,到这里拜师学艺来啦。”
王神仙说:“哎哟哟,原来是南阳张仲景啊!什么拜师学艺,可不敢当!”立刻设宴款待。
后来,张仲景回到南阳,两人还不断来往,成了很好的朋友。
张仲景中年时候,医道更加高明,治好了无数疑难之症,于是名声大震,人称“医圣”。
张仲景有一位好友叫宁远,在郡府里当书办。一天闲暇无事,到仲景家中下棋闲聊。谈话间,张仲景忽然望着宁远脸上的气色,半晌不说话。宁远惊问其故,张仲景为他仔细诊了脉息,然后说:“你患了消渴之症,现在初发,不易觉察;三月之后,头痛不眠,尿量增频,谓之上消;六月之后,饥渴难忍,小便浓稠,谓之中消;一年之后,背发疽疮而死,谓之下消。现在幸亏发现得早,还可以医治。”于是就为他开了一个药方。
宁远从张仲景家中告辞出来,大笑不止,心中想道:“人人都说医生善于大惊小怪,故弄弦虚,想不到仲景也学会了这一套。我哪里有什么消渴之症!我且不吃他的药,等将来无病时,来给他开个大玩笑。”于是便将药单扯碎,顺风撒掉了。
三个月之后,宁远虽然感到有些头痛失眠,尿量增多,但他仍不在意。六个月后,病势就来得厉害了,每日饥渴难当,并且小便浓稠。宁远这才慌了手脚,急忙去拜望张仲景。仲景见状,长叹一声说:“病已进入中消,毒已入内,气血全消,非人力所能挽回了,还是早日准备后事吧!”
宁远凄凄惶惶回到家中,心中好不愁闷,心想:“反正六个月后难免一死,不如出门去游名山大川,倒也悠哉游哉,赚得半年快活。况且听说茅山有一道士,医术神通,只是不肯轻易给人看病,我顺便去寻访他,或者可以得救。”于是他就到郡府辞去了职务,回家变卖了田产,独自往深山之中去了。
非止一日,来到茅山清玄观,宁远换上了童仆的衣服,进观拜谒老道士,说他情愿出家,侍奉道长。道士见他一片诚意,便留在身边侍奉香火。两个月后,道士见宁远举止稳重,言语不俗,便追问他从何而来,宁远才把实话告诉了道士。道士点着头说:“世间哪有医不得的病!”诊脉之后,微微笑道:“你所患的乃是消渴之症,现在已经将要进入下消,我也无药给你治病了,你可以下山买好梨数担,每天吃一颗,产梨的季节过去了,还可以取干梨泡汤喝,连梨渣一起吃掉,或许还有救。”
一年之后,宁远回到郡府,前去拜见张仲景。仲景一见宁远不仅照样活着,而且气色极好,脉息和平,甚至还年轻了许多,不由大吃一惊,说:“宁远,你一定是遇到了神人了!”宁远把这一年的经过告诉了仲景,仲景感叹不已,说:“真是山外青山楼外楼啊,我自以为我的医道已经达到了顶峰,现在看来差得太远了!”说罢便焚香朝茅山拜了三拜,然后对家人说:“我要前往茅山,然后遍游天下,寻师求学,三年后回来。”
后来,张仲景果然医术更加高深,成为东汉著名的医学家,著了《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给祖国医学宝库增添了珍宝。
贾逵隔篱偷学
东汉时期,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镇上贴出了一张私人告示,旁边围了许多人在观看。告示上写道:
今有本镇少年者一名,名贾逵,字景伯,年方十五。因求教者甚多,故愿公开授课。即日起,有意者可于本镇学堂报名。明日即行授课。
第二天,离开课的时间还早呢,学堂里里外外就已经挤满了人。有的人稍微来晚了一点,一看,挤得一点缝都没有了,干脆就让孩子骑到自己的肩上。大家七嘴八舌,叽叽喳喳,吵个不休。
有人说:“嗯,15岁,还是个毛孩子呢,能讲书,了不起啊,了不起啊!”
也有人说:“哼,那么小的一个孩子也想讲课?我才不信呢!”
又有人说:“唉,信与不信,自己听他讲讲不就知道了吗?”
正说着,前面的人群突然拥挤起来。大家一边嚷着“来啦来啦”,一边自学堂门口闪出一条道来。这时,只见一个眉目清秀的少年,手拿课本,信步走上讲台。看模样,他确实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可看举止,他却又落落大方,完全像个大人;再听他讲课,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声音清脆悦耳,又抑扬顿挫,真是棒极了!大家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偌大的一个学堂里,就只有他一个人的声音。可是,大家哪里知道,十年前,也就是在这个学堂,他还有过一段“隔篱偷学”的故事呢。
原来,贾逵从小就聪颖过人,深得家人和邻里的喜爱。他有个姐姐,以贤惠而闻名乡里。在他还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因操持家务,抽不出时间来照料他,就把他交给了他的姐姐。姐姐为了让他听话,就经常给他讲一些古人勤奋好学的故事听。那时候,他只有三岁多一点,姐姐还以为他听不懂呢,可没想到,他不仅睁着大眼睛,听得极有兴趣,而且听完一个故事之后,还吵着要姐姐接着再讲一个。可姐姐哪有那么多的故事可讲呢?渐渐地,故事讲完了。姐姐又不识字,不能自己看书多读点故事来讲给他听。想让他上学吧,他又只有五岁,还没到上学的年龄,看着他渴望的大眼睛在盯着自己,姐姐心里真不是滋味。怎么办呢?
有一天,姐姐带着他在自家的庭院里玩耍。正玩得起兴的时候,姐姐忽然听到隔壁学堂里有个老先生正在给学生们讲课,正好讲的是自己上次没有给小弟弟讲完的那则故事。姐姐想:“正好,我也甭讲了,干脆带他一起去听得了。”于是,姐姐就带着贾逵悄悄地溜到学堂旁边,听老先生讲故事。学堂和院子之间有道篱笆墙,贾逵太矮,姐姐怕他听不清,就抱起他,站在篱墙旁边听。时间长了,姐姐的手抱酸了,几次都想把贾逵放下来,好让自己歇一会儿,可一看到贾逵手紧紧地抓着篱笆、使劲向前伸着脑袋侧耳倾听的模样,又于心不忍。总算是听完了这堂课,贾逵高兴地笑了,姐姐看见贾逵高兴的样子,忘了刚才的疲劳,也不觉跟着笑了。
以后,每到上课时间,姐姐就抱着贾逵站在篱笆旁边,听老先生讲课。渐渐地,贾逵长大了,姐姐也抱不动他了,他就自己拿了板凳站在上面听。有时候天气不好,碰上刮风下雨什么的,他也从不间断。夏天,烈日炎炎,他顶着酷暑听课,热得汗水直流;冬天,大雪纷飞,他冒着严寒听课,冻得手脚发麻,姐姐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几次要拉他回屋暖和暖和,他说什么都不肯,有时还为此生气而不理姐姐呢。偶尔他生病卧床不起,自己实在不能去听了,就让姐姐代他去听,听完后回来再讲给他听。他听得那样认真,生怕漏掉了一个字。
就这样,贾逵坚持不懈地听课,等长到十岁的时候,他已经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对于一些名篇名著,比如说什么《左传》呀,什么《四书》呀,什么《五经》呀,他都达到能够熟练背诵的程度。
有一天,贾逵坐在村口的一棵大树下,一边背诵着《五经》中的内容,一边用树枝在地上写着。这时村里有个比较有学问的老学究正好路过,他看见这个孩子在背书,就悄悄地走到贾逵的背后,一边听他背,一边看他写。等他背完时,老学究发现他一个字也没有念错,一个字也没有写错,连忙称赞道:“好,好!嗯,不错,不错!不过,好孩子,我可从来没有见过你上学呀。你是怎么学会了这么多的东西呢?”
贾逵抬头看了看老学究,顽皮地笑了笑,说:“我呀,是让我的姐姐抱着我,站在学堂外面‘隔篱偷学’学来的。”
不久,贾逵“隔篱偷学”的故事便在乡里传开了,许多人都慕名前来求教。由于来的人太多,他的家里也装不了,他的姐姐就想了个主意,让他公开授课。于是,年仅十五岁的小贾逵也就理所当然地当上了“小先生”。
后来,贾逵仍然很刻苦地学习,终于成为东汉时期有名的经学家和天文学家。
邴原戒酒游学
东汉末年,豺狼当道,虎豹专权,朝廷内外一派腐败,国家四分五裂,战争连年,灾荒不断,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当时,在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东)一带,有一个穷孩子,名叫邴原,因为家里穷,交不起学费,所以他长到11岁的时候,还没有读过书。那一年,正好他的父亲又死了,从此,他就更无依无靠了。
在离邴原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学堂。有一天早晨,邴原背着一个打猪草的萝篼往村外走,正好路过那个小学堂。这时,小学堂里面传来一阵琅琅的读书声。邴原觉得挺好奇,就停下脚来,悄悄地溜到学堂门口,从门缝向里瞧。他看见里面有许多比他还小的孩子,坐在课桌后面,很认真地大声朗读课文呢。邴原亮晶晶的大眼睛里充满了羡慕的目光。他是多么地渴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坐在学堂里读书啊!可是,他一想到自己不幸的身世和一贫如洗的家境,心里难受极了,竟伤心地哭了起来。声音越来越大,惊动了学堂里的老师。老师以为外面出了什么事,就赶紧跑出来。看到这个情景,老师很奇怪,这个小孩子怎么会在这里哭呢?于是,老师就亲切地问邴原:“孩子,你为什么哭啊?”
邴原用手揉了揉眼睛,止住了哭声,回答说:“大人们都说,失去父母、无依无靠的孩子容易伤怨,家里贫穷缺衣少穿的人就更容易感到心里难受。我看到在学堂里读书的孩子,都是父母健在。他们既不孤独悲伤,又可以读书写字。我是多么羡慕他们呀!可低头看看自己,什么也不如他们,心里越想越难受,忍不住就哭起来了。”
老师听了邴原的叙述之后,很同情他的处境,同时,心里也觉得这个小孩子很聪明,于是就对邴原说:“孩子,别再伤心了。你如果想念书的话,就到这个学堂里来吧。”
邴原听了之后,却为难地说:“可是我没有钱交学费呀。”
老师笑了笑,对邴原说:“好孩子,你若是真有志气,我愿意白教你,不收你一文钱的学费。”
邴原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生怕自己听错了,便睁着一双大眼睛望着老师,说:“真的?”
“真的!”
从此,邴原进了学堂,和其他小孩子一起学习。由于他读书非常刻苦用功,又肯听老师的话,所以他只用了一个冬天的时间,就能够熟练地背诵《孝经》和《论语》这两部书了。
邴原在学堂里虽然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但是他自己认为,书本上的知识还是很有限的,他想到外地去游学,以开阔他的视野。等他长大成人后,他就收拾好行李,告别了老师和朋友,准备远行了。邴原是个很会喝酒的人,临行前,他担心自己因饮酒而误了学业,特地下了决心要戒酒。在游学途中,他自己背着沉重的书箱,徒步行走在山涧草丛里。他不辞辛劳,跋山涉水,到处寻师访友。在陈留,他拜韩子助为师;到了汝南,他又和孟博交上了朋友;在颖川,他向陈仲弓请教;在涿郡,他和卢子干在一起讨论,从而学到了许多闻所未闻的知识。由于邴原勤于修身养性,对人非常和善,既尊重老人,又爱护幼者,所以他深受人们的尊敬。每次到一个地方,大家总喜欢和他呆在一起。碰上什么高兴的事,就请他一起吃饭。古时男人一般都会饮酒,席间,大家也给他斟上了酒,请他喝。看着大家热情的样子,又闻着醇厚的酒香,邴原真有点忍不住要喝了。可他一想到自己当初立下的志愿,立刻又清醒过来,所以他每次都借口说自己不会饮酒而婉言谢绝了人家的好意。时间长了,大家都以为邴原真的不会喝酒。邴原在外面共呆了八九年的时间,始终滴酒未沾。最后,当邴原要离开朋友们,准备返回自己家乡的时候,大家又备了一桌饭菜为他饯行。为了尊重他,按照惯例,饭桌上没有准备酒。可这一次,等大家都到齐了,邴原却一反常态,当着大家的面说:“我本来是一个很能喝酒的人,但我担心饮酒会分心思,从而荒废了我的学业,所以临出走前我曾下决心戒了酒。今天我学业已成,而且明天就要离开大家,回到自己的家乡去了。我很感谢大家这些年来对我的照顾,并且临别之际还特意为我饯行,我很高兴!因此,今天我要和大家共饮,以示谢意!”
于是,邴原取了酒,和大家一起举杯互相祝贺了一番。
回到家乡后,邴原招收了几百门徒,整日讲述礼乐,吟咏诗书。后来,在这些门徒中,出了几十个有名望的人。
祖冲之创制《大明历》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国出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的名字叫祖冲之。
祖冲之,字文远,原籍是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源县),因为战乱,祖上迁居到了江南。祖冲之刻苦钻研一生,在天文学和数学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为人类的科学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这里,我们只谈谈他创制《大明历》的故事。
在祖冲之生活的时代,已经出现了相当进步的历法。古人按照日月运行的规律,把第一次月圆到第二次月圆之间规定为一个月。这样,每个月为29天多一点,12个月为一年。这就是阴历。人们也观测了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规律,并将地球绕太阳一周定为一年。这就是阳历。阴阳历相比较,阳历一年的天数比阴历多11天还有零。这个怎么办?古人就想出了个“闰月”法,以便把这两种运算历法的天数统一起来。古人用“十九年七闰”,就是说,在19年中安排上7个闰年,每平年为12个月,每闰年为13个月。祖冲之“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通过细密的测量、观察、推算和研究,发现古人的这种办法还只是大致准确,这里面有着二万八千四百二十九分之一的差距。因此,他把19年7闰改为391年中有144个闰年。此外,他还进行了“交点月”方面的研究,为准确地推算日食、月食的发生时间创造了条件。将“岁差”应用到历法中去,也是他的首创。
祖冲之经过多年阅读、研究古代天文历法方面的资料,经过多次的科学实验,终于制成《大明历》。那是在公元462年,祖冲之才33岁。
当祖冲之将这项重大科研成果奉献给国家的时候,却遭到权臣戴法兴等人的反对。为此,他写了一篇驳斥文章。在那篇文章中,他详述了自己研究历法的经过。我们看看他写的这部分内容,对于有志于科学工作的人,是会有启发的。他在那篇文章里说:
我这个人愚笨迟钝,但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天文、历算方面。我翻阅了古今文献,广泛搜集众人不易获得的资料,对于唐尧、夏禹、周代、汉代的历法,都进行了仔细的研究;我用尽了各种运算方法,分辨了各种数据,如《九章》中对球体的运算就有错误,但汉代的科学家张衡没有发现它,还是依照旧说;汉代的铜斛上刻着铭文,那是刘歆搞的,数据完全错了。这些都是历算家们的大缺点。《乾象历》和《景初历》的朔望日周期,在观测上虽然准确,但是在运算上错误很多,这又是历算家的大错误。到了东汉的郑玄,三国的阚泽、王藩,魏、晋时代的刘徽,这些人都精通多种学科,但在历法计算上也往往出现疏忽和差错。我抽出一些空暇时间,一一校正了他们的谬误;我自信证据确凿,计算也较精密;这就是我敢于相信自己的结论,而不凭空盲信古人的原因。
我研究了当代人何承天创制的《元嘉历》,那上面规定的冬至和夏至,都比实际的天象早;闰月也提前了一个月;金、木、水、火、土,这五星的运行会合周期,也有四十天的差错;在推算月亮运行时,凭空增加了一项“速度差”,但有些必要数据却反而没有。这些都是以前的历法上有差错,在我的新历法中得以纠正的地方。
我所创制的《大明历》,既系统地清理了历法发展的源流,又去粗存精,使得天象的观测符合了日月运行的实际情况。可是有人对此不仅不加肯定,反而进行讥笑诋毁,这不是很可惜吗!看看戴法兴的六条议论,都是一些不得要领的空话,请让我逐条阐述自己的理由。
戴法兴被祖冲之驳得理屈词穷。大臣们怕得罪戴法兴,都附和他,只有巢尚之一个人站在祖冲之一边。巢尚之核对了过去几年发生的四次月食,证明用祖冲之的方法来计算,都是准确的,而用戴法兴的方法来计算,出入都很大。他坚决主张采用祖冲之的《大明历》。争论继续了将近两年,宋孝武帝才决定下一年颁行《大明历》,不料他这一年死了,事情就被搁置起来。后来朝代也换了,祖冲之也死了。经他的儿子祖烜一再上书请求,直到公元510年,梁武帝萧衍才正式下令采用《大明历》。这时候,祖冲之已经死去十年了。
刘勰笃学不娶
在南朝梁代东莞(今属山东)莒镇旁的一个小山村里,一天天刚蒙蒙亮,村东头一间破旧的房屋的门“吱”的一声开了,打里面出来了一个人。只见这人中等身材,衣着朴素,年纪约莫二十岁左右,一张略带稚气的脸上,长着一对深邃的大眼睛。他出得门来,放下手中提着的两个装满书籍的担子,又回到门口,向屋里看了看:屋里已是空空如也。他想着自己就要离开这间已经生活了整整二十年的小屋,内心里一阵悲伤,忍不住长叹一声。然后,他锁上门,毅然回转身,挑起担子,踏上了通往村外的大路……
这个年轻人是谁?他为什么要离家?他要到什么地方去?
原来,这个年轻人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文心雕龙》一书的作者刘勰。
刘勰,字彦和,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里。那个时候,腐败的朝廷为了保持自己奢侈的生活,竟不顾人民的死活,随意增加税收,苛捐杂赋多如牛毛。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老百姓妻离子散,四处逃荒。刘勰的父母身体多病,干不了地里的活计,又不能带着年幼的刘勰外出讨饭,竟被活活地饿死了。父母死了之后,刘勰失去了依靠,他每天只有靠邻舍的救济过活。后来,刘勰长大了,艰苦的生活磨练了他的意志。七岁的时候他就已经能够自立了。他每天早晨很早就到山上去打柴,然后再背到镇上去卖,换取微薄的收入来勉强维持生活。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小刘勰慢慢地长大了,长高了。
十岁那年,有一次,刘勰同往常一样,从山上打了柴,背着往镇上走。路过街道旁的学堂时,正好从里面传来了一阵朗朗的读书者,这声音一下子就把刘勰给吸引住了。他悄悄地走到学堂门前,侧耳倾听,一直到下课才走开。卖完柴,在回家的路上,刘勰一边走一边想:“我正愁没钱上学读书呢!这下可好,既可以学习,又不耽误做事。”从此,刘勰不管风吹雨打,日晒雨淋,每天都去听课,从不间断。
由于刘勰刻苦努力地学习,他长到16岁的时候,就以学识渊博而闻名乡里。加上他本人干活又勤快,更是深得邻舍的称赞。古时候男子16岁时就要把头发扎起来,谓之“束冠”,表示已经成人了。成人以后,按照一般的习惯就要结婚,即所谓成家立业。刘勰虽然没有父母,家境贫寒,但是凭他的人品,凭他的勤快,要想娶一个媳妇还是不成问题的。可刘勰却并不这样想。
刘勰有个邻居,对刘勰很关怀,总是帮这帮那,极为热情。刘勰父母去世后,生活很艰苦,多亏这位邻居照顾,才使得他没有和父母一样被饿死。刘勰对这个邻居非常感激,自己长大以后,也经常帮邻居干些粗活重活;邻居家里偶尔有了什么好吃的,也都要分些给刘勰吃。刘勰把邻居当父母,邻居把刘勰当儿子,两家人亲如一家人。邻居有一个女儿,比刘勰只小一岁,和刘勰从小青梅竹马,一起玩耍,一起长大,两人感情也颇深。刘勰成年以后,邻居曾多次暗示愿意把女儿嫁给刘勰,但是古代男女授受不亲,一般都须男方主动到女方家里去求婚,所以邻居的意思就是要刘勰赶快来求婚。刘勰是个聪明的小伙子,这点意思岂能弄不明白?可他心里有自己的打算:如果结了婚,那么他就必须真正承担起一个家庭的责任:老人,媳妇,孩子。一大堆的家务活等着他干不说,整个家庭的生活就必须全靠他一个人来负担。这样,他只能整天整月整年地忙碌奔波,以求得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地生活下去。如果这样,他哪还有功夫来看书呢?他的著书立说的愿望不就成了泡影吗?不,不,不能这样!
没办法,刘勰只能装作什么也不懂的样子,仍和以前一样,不停地干活,看书,看书,干活。过了一段时间,邻居看到刘勰还没来求婚,也猜出了他的意思,就没有再强求。
谢绝了这一家,又来了那一家。随着年龄的增大,村里给刘勰说媒的人也越来越多,几乎踏破了他家的门槛。不管刘勰怎么婉言推辞,大家都不相信这么能干、有学识的小伙子会一辈子不娶媳妇。对于这些热心人,刘勰无可奈何,只能报之以苦笑。
20岁的时候,刘勰为了表示自己笃学不娶的决心,收拾好了行李,离开了自己的家,搬到了附近的一个庙里,与和尚住在一起。一方面帮和尚干些事,另一方面利用庙里的清静环境拼命读书。这样坚持了十几年,读了大量的书,使他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特别是对佛教经典和文学理论很有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理论著作中,体系最完整、结构最严密的巨著——《文心雕龙》就是他研究成果的代表作。在历史上,这本书被称为艺苑之秘宝,影响很大。许多人对他的治学精神更是推崇,清代黄叔琳说:《文心雕龙》在于一个“心”字,如果能像刘勰那样用心读书和钻研,文章一定写得很好。
江泌“映月”夜读
南北朝时期,在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县)出了一个有名的孝子。他母亲去世的时候,他悲恸欲绝,竟趴在坟上连哭了三天三夜,差点昏死过去。当他的家人扶他起来时,才发现他的眼睛都哭出血了。为了表示自己对死去的母亲的尊重,他不吃荤腥,吃菜不吃菜心,只吃老叶。他不仅只对自己的母亲表现出“孝”,而且几乎是对所有的长者都如此。在他给皇太子当老师的时候,偶尔乘车外出,只要路上一碰到长者,他都要亲自下车,让长者上车,自己则跟在车后步行。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李泌”。这个“李泌”就是江泌。
江泌,字士清。他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父母又多病,几乎无力维持这个家。小江泌很懂事,很小就开始帮助父母干家务活。等长大了一些,到了上学的年龄,邻居的孩子都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而他却只能站在自家的窗前看着人家欢笑,偷偷地抹着眼泪。他的父母看见他这样,心里非常难受,心想让他也去读书,可是又没有钱。他们为此而经常叹息。小江泌看出了父母的心思,就故意装出高兴的样子,对父母说:“爹、娘,你们不要为我担心什么,我自己会想办法读书的。”可是话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不那么简单。“我该怎么办呢?”他想。
有一天,他和往常一样,依旧背着那个破旧的箱子出门上街,一边吆喝着“补鞋喽!补鞋喽”,一边往前走。当他来到学堂门口时,恰好里面有个老师在讲课。那抑扬顿挫的悦耳的读书声立刻吸引住了他。他屏住呼吸,立在门外,一直听到老师把这堂课讲完才走开。从此以后,每到上课时间,他必在门外偷听;到后来,他干脆就把修鞋箱摆在学堂门外,一边补鞋,一边听课,这样既不妨碍赚钱,又可以保证学习,真是两全其美。可是光听不行呀,自己不亲自读读书怎么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呢?白天补鞋听课,没有时间,只能利用晚上。但是家里又没有钱买灯油。怎么办呢?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又到了中秋佳节。这天夜里,月亮大如圆盘,月光清澈如水。江泌陪着父母在院中赏月。闲谈之中,他忽然发现院中一棵大树的影子非常清晰地印在地上,甚至连枝桠树叶都看得很清楚。他看着树影渐渐地就出了神,连坐在一旁的父母叫他也没有听见。看着看着,他突然灵机一动,就连忙跑进屋子里,拿了本书出来,往眼前一放。嘿,真清楚!他高兴极了,也顾不得理会旁边的父母,自个儿就坐在板凳上读起来。一页,又是一页……
以后,江泌就天天盼着出月亮,因为有了月亮他就可以读书了。每当明月当空的时候,总可以在江家小院中看到他捧书夜读的情景。有时候,读着读着,月亮就悄悄地爬到屋子那边去了。屋子挡住了月光,又看不清字迹了。没办法,他只好搬来梯子,爬上房,坐在屋顶上,继续读书。偶尔白天干活实在太累了,晚上在屋顶上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一不注意就从屋顶上摔下来。他到好,也不生气。因为一跤虽然摔痛了屁股,可也把他的瞌睡给摔跑了。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土,又爬上屋顶,继续看起来,直到月儿完全躲进了云层里,不再出来……
靠着这样的苦学,江泌后来终于成了一个博才多识的学者。
在宋朝,也有一个“映月”读书的人,他就是著名诗人陆游的祖父陆佃。
陆佃,字农师,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和江泌一样,他小时候家里也很穷,没有钱读书,就只好借人家的书来读。他白天出外干活赚钱,抽不出时间来读书,只剩下晚上有些空。可他又没有钱去买油来点灯,只好学着江泌的办法来“映月”夜读。通过夜读,他学到了许多东西,扩大了知识范围。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他决定去拜访名师。有一次,他为了拜访远在金陵的王安石,他从自己的家乡绍兴出发,脚穿草鞋,长途跋涉,走了上千里的路程,才到了目的地。
由于陆佃勤学苦练,博览群书,所以他的知识非常丰富。他上京师考试时,考官将考试题目一道紧接着一道地发给考生,别的考生都吓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可他却从容不迫,稳如泰山,在考卷上对答如流,结果被取为进士。他精通三礼、名数之说,曾受到宋神宗的称赞,被提拔为中书舍人、给事中。到徽宗即位,陆佃先被召为礼部侍郎,后又升为吏部尚书。
陆佃一生虽然大多数时间在官场中度过,但仍坚持写作,著书242卷,如《埤雅》、《礼泉》、《春秋后传》等,皆传于世。
周景玄揭幕改画
唐朝时候,有一天,都城长安的章敬寺前,人群熙攘,热闹非凡。大伙儿围着一幅壁画的草图,评头品足,议论纷纷,有的赞扬它的妙处,有的指摘它的缺陷。
人们都只顾看画,谁也没有注意到人群中有一个人举止与众不同,他不看画,却在侧耳细心倾听各种议论。这个人就是壁画的作者,名叫周,字景玄,是唐代著名的画家。
当时,唐德宗命他画章敬寺的壁画,他接受任务后,苦苦琢磨,精心构思,有时甚至睡梦中都还在念叨着如何作画。画好草图后,本可一气呵成,但周昉没有这样做。他想,轻率从事,草草求成,是决不能取得突出成就的,于是,就想了个巧妙的办法:揭去遮在画上的帐幕,让众人批评。因章敬寺与长安的东门紧紧相接,是各界人士的出入要道,所以周昉的画就广泛征求了群众的意见。他按照这些意见,认真修改,画稿越改越好,一个月之后,谁也挑不出毛病了,他才最后定稿。画成之后,观众赞不绝口,评为第一流的佳作。
由于周昉勤奋刻苦,又善于吸取群众的智慧,他的艺术造诣越来越深,终于超过了当时闻名遐迩的绘画大师韩干。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郭子仪的女婿赵纵请韩干为他画像,大伙儿都说画得不错;后来又请周昉画了一张。因为两位作者都是名画师,郭子仪就把这两幅画都挂在房间里,反复比较,分不出高下。正好赵纵的妻子回娘家省亲来了,郭子仪便指着画问道:“这上面画的是谁?”
“赵郎。”
“哪一张最像?”
“两张都像,不过挂在后面的那张更好,因为前面的那张只画了赵郎的外貌,而后面的那张进一步画出了赵郎的性情和谈笑的风度。”
郭子仪大喜道:“今天总算分清二者的高下了!”这后面的一幅,就是周昉的作品。
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字子美。他出生在巩县(今河南巩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晋代的著名学者、军事家杜预是他的远祖,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代的著名诗人。杜甫自幼聪慧勤学。他七岁时就能作诗,咏了一篇“凤凰诗”,一鸣惊人。九岁的时候,就能挥动毛笔,把自己的得意诗作写给大人们看。到了十四五岁,他一方面像一个小牛犊那样天真活泼,一天光爬树也要爬十几回,另一方面,在当地诗人的聚会中,他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常客。年长的人把他称作是当代的班固、扬雄。班、扬二人是汉代的著名作家,都有大部头作品流传于世。当时有一件使他终身难忘的事:他承前辈们的介绍,到过岐王的王府,在那里有幸欣赏到了名震一时的歌唱家李龟年的演出。
杜甫20岁的时候,开始到四处游历,一边欣赏祖国的大好山河,一边做诗。杜甫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所做的诗一般都要经过多次修改。他自己曾立下志愿:“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们下面要讲的这个故事,虽然主人公并不是杜甫,但是它从一个侧面却反映了杜甫为了实现自己的志愿而做出的艰苦努力。
宋朝的京城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有个叫陈从易的人,做诗效法白居易,一次偶然得到了一个旧本子的《杜甫诗集》。由于年深日久,保管不善,诗集中脱落的字句较多,其中《送蔡都尉诗》有两句为:“身轻一鸟□,枪急万人呼”。“鸟”字后面脱了一个字。陈从易把全诗看了好几遍,仍然决定不了用什么字去补才恰当。
有一天,几个相好的朋友来看望陈从易。他们都是当地的诗人,经常与陈从易在一起写诗论文。陈从易见了他们非常高兴,马上从书架上取出《杜甫诗集》放在桌上,翻开《送蔡都尉诗》让大家看,接着说:“老杜这首诗赞美蔡希鲁都尉的武艺高强,上句写他善于纵跳的轻身功夫,下句讲他的枪法出众。但上句脱了一个字,不知是什么字,我们每人各写一个字来补,看哪个补得最恰当,怎么样?”
朋友们听了,齐声说好,于是人人把桌上的那首诗默念了几遍,就各自分开。有的低头沉思,有的捻须低吟,有的眼望窗外,有的来回踱步,每个人都想用一个最恰当的字来补,书房里笼罩着严肃静谧的气氛。
不多时,一个年轻的诗人首先打破了寂静。他用毛笔在掌心里写了个“疾”字,让大家看:“怎么样?‘身轻一鸟疾’,像飞鸟一样轻快迅速,不是把蔡都尉的纵跳功夫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吗?”说完,把手一扬,脸上流露出一付洋洋得意的神色。
“不好!”一个中年诗人看见他那傲然自得的样儿,当即给他拨了一泼冷水。
“不好?”年轻的诗人有点不服,转身说道,“愿闻老兄高见!”
中年诗人不慌不忙地说:“‘身轻一鸟疾,枪急万人呼’,出句的‘疾’与对句的‘急’都是入声字,读音相近,意思也差不多,犯了雷同的毛病。”
年轻的诗人见他说得有理,虽然心头有点不快,却又找不出反驳的理由,就反问说:“你补的什么字?”
中年诗人提笔在纸上写了个字,大家一看,原来是个“度”字。
“身轻一鸟度,枪急万人呼。”陈从易读了一遍,摇摇头说:“‘度’字不妥。《木兰辞》有‘关山度若飞’之句,唐人诗也说‘春风不度玉门关’。‘度’字后面往往有字承接,这里用得没有着落。另外‘度’字也显不出身轻如鸟快如飞的特点。”
听了陈从易的分析,大家都点头称是。这时,有的提出用“落”字,有的说“落”字不如“起”字好,有的又说还是用“下”字最恰当。大家经过一番推敲,觉得不论是“身轻一鸟落”、“身轻一鸟起”,还是“身轻一鸟下”,都只是表示动作的开始或结束,而蔡都尉的纵跳功夫,有起有落,动作敏捷,身手矫健,这些字都概括不了。讨论了半天,仍然选不出一个恰当的字。陈从易只好说以后再讨论,朋友们也就纷纷告辞。
过后不久,陈从易又从旧书店买到一本比较完整的《杜甫诗集》,急忙拿回家中,翻开《送蔡都尉诗》一看,原来出句是“身轻一鸟过”。用“过”字来形容蔡都尉跳得又高又快,像一只鸟在诗人眼前飞过一样,确是十分精当。陈从易反复咀嚼诗味,不由深深叹服。后来朋友们又来讨论补字,陈从易便把新得到的本子给大家看,指着“身轻一鸟过”的诗句,感叹地说:“老杜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就是这一字之工,我们就不容易做到啊!”朋友们也都齐声赞叹,佩服杜甫用字之工,为己所不及。
白居易“诗仙”成“诗魔”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出身贫寒,自幼聪颖,十六岁来到京都长安。为了提高作诗的水平,曾亲自去拜访享有盛誉的老诗人顾况。
顾况是位性情开朗的人,视见白居易其貌不扬,再一看他送来的诗稿上的落款是居易,便开玩笑说:你叫居易,长安这地方米贵,居住起来可不易呀!
老先生边笑边翻白居易的诗稿看,当看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心中一动,赞叹道:“好诗!好诗!”又对白居易说:“能写出这般好诗,不仅在长安居下去很容易,在天下哪一块地方居住,也不困难!”
白居易初到京都,便崭露头角,并非偶然。他是一位极勤勉的青年诗人。据他写给元稹的信可知,他从小立志“为云龙,为风鹏”,干一番事业。为了实现这一志向,他“苦节读书”,白天学习做赋,夜晚刻苦读书,中间抽时间学作诗,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由于念书吟诗太勤,口舌磨出了疮;由于日夜秉笔挥写,臂肘磨出了硬茧;由于埋首案牍,身体清瘦下去;由于熬费心血,未老而齿衰发白;由于读书太多,眼睛常常昏花。他虚心求学,“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
一年春天,白居易与元稹等人一起骑马游春,两人以对诗为游戏,你一首,我一首,竟然自皇子陂至昭国里,二十里之间,不断此唱彼和,没有停歇。一起游春的好友樊宗宪、李景信想插话、吟诗也没有机会。他们对白、元的诗才真是赞佩不已。
对此,白居易发了一通感慨。他说:理解我的人把我当作诗仙,不理解我的人把我当作诗魔,两者都有道理。劳苦精神,花费气力,连朝接夕,不知其苦,这不是魔是什么?花前宴罢,月下酒酣,一吟二咏,不知老之将至,即使是以鸾鹤当马,遨游于海上仙山,也比不过这种生活的欢乐,这不是仙又是什么?
李贺荒冢觅佳句
唐代福昌(今河南宜阳)郊外。
一片乱坟岗子,风吹野草瑟瑟作响,几只乌鸦立在枯枝上“哇哇”地叫着。气氛显得有些阴森肃杀。
“得得得”,随着一阵轻而碎的蹄声,只见一个面庞清癯的青年,骑着一头小毛驴走向墓地,他肩上还挎着个破旧的锦囊。
他停下来之后,一不烧香,二不上供,却背着他的锦囊在坟堆中间穿来走去。看样子他不是来上坟的,那么他究竟来干什么呢?
说起来简直叫人难以置信,他是来做诗的。眼下,他正在进行紧张的构思哩!采用这种奇特的构思方式的青年,名字叫李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有名的奇才,他的诗作驰骋奇想,随意挥洒,独创一格。难怪连他写作的情景,也与众不同。
李贺七岁就能即席赋诗,并得到当朝大文学家朝愈的赏识和栽培。他作诗时特别强调独创性,最忌落他人窠臼。为了搜集创作素材,他常常一大早就背着锦囊,骑驴出门游历,甚至在荒郊野外、乱坟场里转来转去,观察事物,捕捉灵感。一旦触景生情,想到了好的句子,马上就在小纸条上记下来,然后投入锦囊之中。
晚上回到家里,他再把这些纸条取出,认真地进行选择整理,以这些零碎的不完整的句子作为基础,继续精心构思,写好一首诗就放进另一个锦囊中。除了特殊情况以外,他天天都坚持这样做。
时间一久,人们对李贺的行踪都觉得有些奇怪。李贺的母亲更是担心,儿子经常很晚才到家,老是背着个鼓鼓胀胀的锦囊回来,究竟是在干什么呢?她也捉摸不透。有一天晚上,李贺刚回到家里,李母就命丫环去把李贺的锦囊夺将过来,打开一看,只见里面装的全是写有诗句的纸条。李母什么都明白了:原来儿子早出晚归,是在搜索枯肠觅寻诗句啊!
她望着儿子日益消瘦的面容,禁不住心疼地说:“你这孩子呀,真要把心血呕出来才算完啊!”她怕李贺把身体累垮了,就不许他再这样刻苦写诗了。李贺笑着劝慰母亲说:“母亲放心,我不会累病的。”
深夜,李贺的房间里仍亮着油灯,他掏出一堆堆的纸条,又在琢磨润色,构思新的诗作了。
李贺以他二十七岁的短暂生命,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为祖国的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瑰丽珍品。今天,当我们吟咏他那“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等名句时,怎能不联想起他当初背着锦囊艰苦创作的情景呢!
厉归真深山得“虎气”
这个故事发生在五代时期。
在一处古老的原始森林里,有一个人在一棵大树上搭了个窝棚,住在里面。一天夜里,山风大作,林海怒吼,窝棚也被风刮得摇来晃去。忽然,一只野羊跳到树底下,这个人见了,心中一喜,举棒正要打下去,说时迟,那时快,只听见地动山摇般一声大吼,不知从什么地方窜出一只斑斓猛虎,直扑树下的山羊,这下,差点儿把这个人吓得从树上掉下来。
那山羊丧魂落魄而逃,老虎又是一声大吼,腾空而起,扑上去将山羊的咽喉死死咬住,山羊拼命挣扎,以至羊蹄、虎爪把地都蹬了个大坑。
好一幅饿虎扑食图!这时树上的那个人转惊为喜,不觉失声叫道:“虎气,真正的虎气!妙极了!”
这一喊不打紧,老虎听见人声,便抛下山羊,张着血盆大口,直逼树上这个人而来。伴随着一声雷鸣似的狂吼,老虎朝树上扑去,正好撞在棚子底下的支架上。那人吓得汗毛都竖起来了,急忙攀上树枝。这时,老虎又一次腾空窜起,竟然将窝棚都撞散了。好在那人已爬到高枝上,未被咬着。老虎看看没有什么办法,便叼着山羊悻悻而去。
树上那个人该赶紧逃回家了吧?不,他惊魂甫定,竟沾沾自喜地说:“啊,原来山中虎不同于笼中虎;发怒的虎也不同于安静的虎呀!”
说着,又动手将他的棚子加高加固,他还要在这里看老虎哩!
这个人就是五代时的画家厉归真。他特别喜欢画虎,可是起初他画的虎很糟糕,人家看了,不是说像条狗,就是说像只死虎。
有一回,厉归真听说附近有人捉住一只活虎,便赶忙跑去观看,他围着老虎笼子足足看了一整天,老虎那踱来踱去的姿态,健美雄壮的体型,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他情不自禁地挥笔作画,画了一只老虎,看来也还栩栩如生,便自认为这是最得意的作品了。不料,猎户走过来一看,说:“你这画虎气不多,倒是猫气十足!”
厉归真听了,不免扫兴。他怀着沉重的心情仔细琢磨着:为什么自己画的虎缺少“虎气”呢?想来想去,终于悟出道理来了。原来自己画虎只是临摹别人的作品,这次虽见到了活虎,可是毕竟是笼中虎呀!从来都没有见过真正的山中之虎,怎能画出“虎气”来呢?看来,不入深山,焉得“虎气”?要画好老虎,非得下一番苦功,冒一点风险不可。于是,他独自一人带上干粮和简单的行李,就跑到这原始森林中观察老虎来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他对老虎怎么跑,怎么跃,怎么卧,怎么发怒,怎样捕捉小动物等等,都了如指掌。回到家又向猎人买来一张虎皮,披在身上,学着老虎的样子,在院子里蹦蹦跳跳,揣摩老虎的神态。
从此,厉归真一闭上眼睛,老虎的各种神态就在他脑海里跃动,他画的老虎也就形神兼备,“虎气”生生了。后来,厉归真成了当时最有名的画虎高手。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提起这两句诗,大家恐怕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大诗人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他祖籍江西临川,所以后人又叫他“王临川”。不过他从小在金陵(南京)长大,很少到临川去。王安石自幼就表现出了学习方面的两个特点:一是好学不倦,刻苦读书。他曾说过:他从诸子百家,直到《难经》、《素问》、《本草》(这些都是一般人不大读的书),以至各种小说,无所不读。由于他读的书多,所以知识非常丰富。后来他执政了,从事改革,常有反对派找他辩论,可总是被他驳得张口结舌,狼狈不堪,他就说那些人:“你们就是读书太少了!”二是能够本着学以致用的精神,关心社会现实,把学到的书本知识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思考着如何为国家兴利除弊。在这一点上,他同那些光是钻故纸堆的书虫禄蠹大不相同。正因为从年轻时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后来他诗也写得好,政治上也轰轰烈烈地做出了一番事业。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当宰相后,锐意革新,竭力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坚决反对,没几年就被罢了官。在京城闲居无聊,他决意回江南去看看妻儿。
第二年春天,王安石由汴京南下经扬州到达长江北岸的瓜洲,再乘船西上回金陵。瓜洲(又作瓜州)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隔江相望。船靠瓜洲码头时,他站在船头上,极目西望,但见青山隐隐,江水滔滔,春风绿野,皓月当空,触景生情,更加怀念起金陵钟山(又名紫金山)的亲人来了。他走进船舱,拿出纸笔,略一思索,就写了一首题名《泊船瓜州》的诗:
京口瓜州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写完后,王安石觉得“春风又到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而且风是流动的,从哪儿“到”呢?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过”字不妥。“过”字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了春光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未足。于是又圈去“过”字,改为“入”字。春风已入江南,游子何时还乡?从表达情感来说,王安石感到似乎比“过”字又好一些,但这个字只起反衬作用,表达的感情还嫌不够浓厚;另外,“入”字有纵深意味,仍然看不出整个江南平畴绿野的景象。几经考虑,王安石又把“入”字改为“满”字。春风已满江南,游子还在江北,思乡之情倍切,他吟咏了一下,似乎有些满意,准备定稿了。后来推窗一望,发现触动乡思的景色并未形象地表达出来;“满”字缺乏色彩,意境又太实在,一览无余,诗意不浓,读后不能给人以回味,于是又把“满”字圈去。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他觉得头有些疼,就走出船舱,观赏风景,让脑子休息一下。
王安石走到船头上,眺望江南。只见春风拂过,青草摇曳,麦浪起伏,更显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他觉得精神一爽,突然想到了王维的《送别诗》:“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心里陡地一亮:家里人不是也盼我早日回去吗?忽见春草绿,王孙动乡情,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眼前一片景,心中无限情,不是可以通过“绿”字串连起来吗?一个“绿”字,把“满”字的色彩表现出来了,写出了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景色如画思归切,“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还”字有了着落,“何时”所要表达的急不可待的心情,也就可以捉摸到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连忙奔进船舱,另外取出一张纸,把这首诗重写了一遍:
京口瓜州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为了突出他反复推敲来之不易的那个“绿”字,王安石特地把它写得稍大一些,显得十分醒目。
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全诗都活了。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后来许多谈炼字的文章,都常常引用王安石改诗这个例子。
黄嗣徽逆境成才
州府大堂上,虎狼般衙役两边拄杖而立,阴沉发威。州官端坐在条案后,板着脸,听跪在下面告儿子忤逆不孝的中年妇人的滔滔不绝、声泪俱下的陈诉。
“我命太苦,生子不肖,简直禽兽不如!天下有做母亲不疼孩子的吗?!可对他怎么好,也不行。这小坏蛋心竟是块石头!好吃、好喝、好颜、好色,就是换不来他一点孝心!其实,我根本不想他孝顺我,只别下毒手害我、害他爹、害他弟弟就行!可是……”妇人面色铁青,咬牙切齿地讲被告如何动手打伤了父亲,使父亲现在在床上,已奄奄一息;讲被告如何故意挑唆不懂事的弟弟上房玩耍,抓麻雀,企图摔死弟弟;讲被告如何竟下狠心,在饭菜里放毒,要毒死她这个母亲;讲被告如何毒害不成、真相被揭发以后,大打出手,揪住母亲头发,又踢又撞,又抓又挠……说到痛心处,这位妇人泣不成声,捋起衣袖,当堂让大老爷验伤。接着,又讲被告如何偷家里东西到外面去卖,如何为非作歹,成了家里的煞神、祸种、魔鬼、坏蛋、逆贼、恶棍……讲到最后,气急败坏的妇人一声哀嚎,当堂昏死了过去。
堂上大老爷狠拍惊堂木:“真是丧尽人伦的逆子!还不从实招来!”
被告,一个十四岁青黄脸色、单薄身体的少年,低头站立,一言不发,泪流满面。
“难道,你母亲还会诬告不成?!”大老爷震怒起来,大发雷霆。
两边站立的衙役发一声威,也都瞪眼、咬牙,气愤填膺。
被告默默向堂上施了一礼:“小人愿凭老爷处治。”
“你以为不说话就能躲过惩罚吗?你以为服从处治就能减轻罪过吗?!对你这种没人性的东西,就该五马分尸,碎尸万段,天打五雷轰!”那妇人醒过来,愤愤骂道。
“被告,你真的像你母亲所说,大逆不道吗?!”大老爷再次发问。
长久沉默之后,少年低声道:“小人知罪,但凭大人处治。”
州官使劲摇摇头,闭上眼睛:“想不到外表文静老实的一个孩子,竟怀虎狼之心。真是人不可貌相哪!来人!”
一声呼喝,衙役上前锁起被告。
“本该千刀万剐,以戒凶顽之徒,本官念你总还年幼,判你到千里之外充军服役。还有什么话说?”
少年沉默,呆呆望着堂上写着“明镜高悬”的匾额,胸口大起大落,紧咬住嘴唇。
这个被告忤逆不孝、残酷无情的少年,就是黄嗣徽。
黄嗣徽,是北宋神宗(公元1068-1085)年间的人。他从小生活在一个舒适、温暖的家庭中,父亲虽然是个不第的秀才,仕途无望,但学问尚好,也很看重儿子,希望他努力学习,增加知识,长大后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所以,从三四岁时候,就教他念书识字。小嗣徽天资聪明,又很爱学习,加上家中又有不少藏书,于是,在他五六岁时,就已经懂得很多知识,并能够写出相当不错的诗了。
亲戚朋友、邻居乡里都认为小嗣徽长大一定有出息,无不另眼看待。父母也自然更喜欢他。尤其是母亲,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他,尽家中可能,为他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母子情感十分浓厚……
就这样,小嗣徽过着天真烂漫、幸福甜蜜的童年生活,就像一只雏鹰,不时欢快地扑扇着翅膀,准备不久的将来腾空而起,翱翔在万里蓝天…………
可现在,一切都变成了难能实现的梦幻。手带铁铐、肩配木枷的黄嗣徽,才仅仅十四岁,就成为被人不齿的“忤逆不孝、恶毒阴险的恶棍”,成为再难有抬头挺胸之日的充军罪犯了。
泪水,流在充军的漫漫长途中,也一滴滴落在黄嗣徽痛苦哀伤的心里。
管理充军罪犯的长官在查点发配来的犯人名册时,见竟有才十四岁就判如此重刑的黄嗣徽,有些惊异。及见其人,又完全是一副文静、端庄模样,不像案卷中所述那类人,不觉产生了悯惜之情。不过,作为罪犯的管理者,无权也无太大兴趣过问犯人的犯罪内容,简单问了几句年龄、案由之类,就要分配下去。这时有个差役提醒:“大人不是要从新来犯人中寻一个识文断字的人吗?”
长官一拍黄嗣徽肩头:“你可识字?”
“粗通文墨。还望大人指教。”黄嗣徽彬彬有礼,谈吐清雅不俗。
长官很满意:“好,我正缺个抄写文书的,就在我身边干吧!”
不幸中的万幸,黄嗣徽没派到干苦役的大队去,而成了长官身边的半罪犯半随从的“文书”,除杂活以外,干些抄抄写写的工作。
黄嗣徽工作很认真,凡交他抄写的东西,一笔一划,端庄工整,而且从不出现一点错处。为人处事也严谨正直,只是很少讲话,更不见他脸上有笑容。每到夜静更深,劳累一天的人们都入睡了,黄嗣徽干完应干的所有事,就坐在自己那间又小又矮、堆积杂物的屋子里,伴着一盏微弱的灯光,读从长官处借来的各种书籍。只有这时,他僵滞的神色才开始缓解,表现出一种沉浸在学海中自由自在、再无屈辱的欣慰。
但这种时候,也常受到长官手下几个小厮的挖苦、谩骂,说他一个没出息的充军囚犯,假模假式,想向上爬,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骂他以爱看书为手段讨好长官,是卑鄙无耻!尤其当长官见他能认真学习而当众表扬几句,同时斥责那几个只知耍钱、打架的小厮的时候,黄嗣徽的日子更不好过。那几个家伙恼羞成怒,把怒气全撒在黄嗣徽身上,或骂或打,要不就栽赃陷害。不是把他好不容易抄好的文件弄得脏兮兮不堪人目,就是偷偷改动几个字,使他挨上司的批评、惩处。
就这样,他们还嫌不解气,又把该他们干的活一古脑儿全推给黄嗣徽;不干,就私下合伙痛打他,再到长官处告状:说黄嗣徽与人打架,是由于赌钱输了又赖账不给……各种卑劣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才十四岁的黄嗣徽,作为罪犯,几乎没人把他当作尚须关心、照顾的少年看待,常常被弄得遍体鳞伤、身心交瘁。但尽管如此,他仍然保持在夜深时、一人独处之际的读书习惯。因为,只有在学习中才能获得些乐趣,除此之外,他再无乐趣可言了。
有时实在痛苦难过,他就把这天的感受记写下来,或写成文章,或写成诗歌,在写作过程中,让眼泪点点滴滴溶进诗文中、墨迹里,从而获得一点自我解脱与心灵安慰。
久而久之,写文做诗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不管工作多累,受骂挨打多苦,他都咬牙坐下来,在仅有的只属于自己的一点时间空间里,以别人的鼾声为伴,抒写着自己的苦难生活,歌咏着美好的人生希望……
就这样,艰苦悲酸的生活,顽强刻苦的学习,使得黄嗣徽意志坚强、才学增长,而且全身有一种遮掩不住的正气,令他人不敢再随意凌辱他了。
这个管理充军罪犯的长官,在当时文坛上有一定声誉,他的文章宏丽,诗词洗练,自成一家。一次,偶然看到黄嗣徽夜很深了还在自己小屋中读书,有些好感,就叹口气道:“你这小厮,沉默寡言,平日总一副阴冷神气。想不到还爱学习,倒是看不透你呢!”就把他调到身边,只干文书抄写、家中打扫之类轻松活儿。从此,黄嗣徽的境遇稍有改善,学习更加勤勉刻苦了。只是他沉默寡言、面容阴冷的样子,让长官不大舒服:才寸几岁的孩子,本该欢欢笑笑的时候,怎么像个小老头儿似的!
一天,长官和他的许多朋友一起,在堂上欣赏一幅古人所画的山水画。画很出色,疏林浅水,竹篱小桥,一只羊羔,望着空茫的山野,等着主人领它回家……整幅画简洁幽婉,淡淡笔触间,透出一股无可告沂的苍凉。众人无不赞叹感慨此画传神、精妙。
长官提议大家每人吟一首诗,以助兴。众人赞同,便各自沉吟起来。
这时,角落里传出强抑的哽咽声。
大家一看,却是伺候大家茶水,并为大家研墨的黄嗣徽。
长官有些不高兴,责备道:“我的朋友聚会,你为什么这样扫大家兴致?”
黄嗣徽抬起泪眼,望着长官,请求道:“大人,能让我也以此画为题,做一首诗吗?”
“你?也会做诗?”长官惊讶。
黄嗣徽默默点下头。
“你一个囚犯、下人,也要和我们一样,做诗?!”一个脾气暴躁、自觉清高的管营(负责管理充军囚犯的官职名称)受侮辱似地大声道。
其他人也觉这个小囚犯太不像话,纷纷斥责。
长官劝住众人:“且看他诗做得如何,再行置之不迟。”说罢,令黄嗣徽立即做。
众人也都等着黄嗣徽做不出来、或做得不成样子,好出他的丑。
不料,这小囚犯走到书案前,拿起笔来,略加思索,一首七绝已跃然纸上:
匣有瑶琴箧有书,
栖迟犹未卜吾庐。
主人况是丹青手,
乞取生涯似画图。
诗的大意是:瑶琴有装它的琴匣,书籍有藏身的书箱。只我孤独一人漂泊人世,不知道安身立命的家到底在什么地方。现在主人是擅长丹青的画家,真希望能理解画上无路可归的羊羔儿那样理解我,使我能有新的生活路途。
长官看了黄嗣徽的诗句,大吃一惊:这哀伤苍凉又真情蕴藉的诗,绝非一般人能写出,更绝非一般十四岁的无忧无虑尚是孩子的少年可写出来的!这少年文笔老练、才思不俗,令人赞叹;而尤令人震动的是这诗中表述了作者难与人言的委屈、痛苦,而且这委屈、痛苦绝不一般!
长官上前,一把拉住黄嗣徽的手:“你一定有什么冤枉、委屈,告诉我,我为你做主、申冤!”
众人也怔过之后,齐围上来,再三询问。
直到这时,小嗣徽才“哇”地一声,痛哭起来,而且一发不可止,直哭得气喘艰难、面色青紫,最后竟昏死了过去。
从没见有人这样伤心地痛哭,大家都为之感动了,尽管还不知道具体情节,但已充满了同情。
黄嗣徽终于讲出了三年来一直压在心头、从未对任何人说过的自身悲剧:
原来,天真烂漫的小嗣徽,正过着幸福的童年,巨大的不幸却降临到头上:母亲得了重病,卧床不起。七八岁的嗣徽十分懂事,天天守在母亲病床前,为母亲熬药、送水、端饭,晚上也不肯离开。他日夜都盼望母亲早一天康复。不料,万恶的病魔还是夺去了母亲的生命。临去世之际,母亲不放心地拉着小嗣徽的手,断断续续地说:“儿,妈妈再不能照顾你啦!……你今后凡事要自己料理……无论日子多难过,也要坚强活下去!……千万不要放松学习。儿啊,千万别……”话没说完,就含泪去世了。
小嗣徽抱着母亲的遗体大哭,哭得泪人一样。母亲去世后,嗣徽几天几夜不吃不喝,悲痛到了极点。
过了不久,父亲娶了后母。这女人十分凶悍刁顽,对小嗣徽开口就骂,抬手就打。她不许小嗣徽看书学习,分派给他从天亮到夜深也难能干完的各种活儿。特别是又生了个小弟弟以后,后母待他更凶神恶煞,恨不得让他马上死了才称心解气。常常让干了一整天活的小嗣徽连一口汤也喝不上。
父亲开始还多少关照点嗣徽,但后来由于后母的不断挑唆、诬陷,也渐渐不喜欢这个前妻的孩子了。
小嗣徽日子更艰难。后母肆无忌惮地公开折磨、毒打毫无过失的嗣徽,还不许他哭、不许他向父亲诉说原委。有时甚至激起父亲的火,让父亲打他——这,就更让嗣徽伤心。
就这样,才八九岁的小嗣徽,每天夜晚,以泪洗面。一盏昏暗的灯光下,他缩在寒冷的厨房角落里,怀念母亲,怀念以前甜蜜的日子,泪水就控制不住哗哗地流了下来……
有一次,连续两天后母没让他吃饭,还罚他不停地劈柴。饿得发昏的嗣徽双手再没一点力气,举起的斧头掉了下来,直砍在脚上,一道血口又深又长,鲜血不停地流,痛得嗣徽立刻昏了过去。……醒来时,脚已肿得十分厉害,伤口更污秽不堪:原来后母竟趁他昏迷,在伤口上抹上许多臭泥脏水。伤口终于溃烂化脓,小嗣徽连路也不能走了。可后母还强迫他刷碗、扫地、洗衣服。“手又没坏,养你白吃饭吗?!”那声音,那神色,至今回忆起来让人浑身发冷。
那次受伤,老天保佑,小嗣徽总算没死。但以后的日子更难受了:好像他不该不死,还赖在家里吃闲饭似的!
在那种艰难得无法让别人置信的日子里,小嗣徽咬牙活下来。支持他活下来的惟一力量就是母亲临终的叮嘱:不管日子多难,也要坚强地活下去,也要坚持学习。在这力量支撑下,他每当父母及弟弟都睡下之后,就悄悄点起油灯,一个人在厨房刻苦读书。也只有在书中,他才得到一丝人间难得的温暖。
到14岁时,在悲惨境地中生活的黄嗣徽,长成了端庄文静、懂事知礼、又能干一切家务活儿的少年。此时,更大的打击来临了——
看到嗣徽非但没累死、病死,反而长大成人,后母更是咬牙切齿。她一想到日后家产要有嗣徽一半,就两眼冒火,满心仇恨。为了把家产全部留给亲生儿子,她决心要把一直孝敬长辈、任打任骂不发怨言的嗣徽置之死地而后快。
机会终于来了:那天,嗣徽的父亲在外喝醉酒,在路上跌了一跤,摔断了腿,回家中已昏迷不醒。后母见状,马上兴高采烈地跑到州府大堂敲鼓喊冤,状告黄嗣徽忤逆不孝,打昏父亲、残害弟弟、打骂母亲……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始的场面。
听罢黄嗣徽的诉说,众人无不感伤。
王××同情地说:“你为什么不当堂讲清事实,为何无故蒙冤呢?”
黄嗣徽流泪说:“父母告儿子忤逆,谁又会听儿子反驳呢?而且,我也不想解释、反驳。无论如何,我不想在公堂上与后母对质。毕竟是母子,儿子怎好当堂谴责母亲呢?那样,即使胜诉,可当堂告倒母亲,让母亲出丑,也是不孝的行为,我不能那样做。”
众人无不叹息:真是好孩子,宁可受屈,也不失孝道。
长官又道:“可你被判充军,家里父亲正重病在身,你舍得离开吗?那总是你亲父啊!万……”
嗣徽示意长官不要说下去。“我想总不至于对父亲如何的。后母不过是虑及家产为我所分,对父亲总不会怎样的。我一人出走,既使后母满意,又不使父亲为难,更可以摆脱困境,得到多一些读书的时间与机会。可是……请大人不要再问下去了!”话没说完,嗣徽掩面退出客厅。
长官明白他没说完的话:可是在这里,仍躲不开一些邪恶卑劣的小厮欺凌,逃不脱只按罪名就厌嫌、怒斥以至责打自己的不公平对待……
长官深感内疚:为什么没早一天认真询问这少年的冤屈呢?明明初见时就觉得他不像文件上写的那种人!
他决心为黄嗣徽洗尽冤屈,让他挺胸抬头地生活在人间。后来,经过他的努力,终于把黄嗣徽解脱出来,重新成了一个自由人。
获得自由的黄嗣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更加日以继夜刻苦攻读,他的诗文水平有了快速提高。而少年时期坎坷人生经历,更使他意志坚强、为人刚正,有了多方面的知识与才能。
后来,长官做了宰相,提拔黄嗣徽做了官。在官任上,黄嗣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成为才德兼备、被人们称颂的地方官员。
文与可“胸有成竹”
宋代画家文与可,以擅长画竹子出名。他画的竹子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而且他画竹的时候,从来不打草稿。他的朋友晁补之曾写诗称赞他:“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意思是说,他作画时竹子的形象早在心里酝酿好了。“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
文与可画画是怎样做到胸有成竹的呢?原来这是他对竹子进行长期细心观察的结果。
为了观察的方便,文与可在他的窗前种了一片竹子。无论阴晴雨雪,春夏秋冬,日出日落,文与可总是对着摇曳多姿的竹林,看呀看呀,有时甚至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达到了入迷的程度。
文与可不仅每天观察他窗前的那片竹林,而且还常常跑到山野去观察大片的各式各样的竹子。
盛夏的中午,烈日炎炎,许多人躺在树荫下还大汗不止,文与可却来到一个向阳的山坡前观察竹子。他观察得非常认真、细致:一会儿摇摇挺拔高耸的楠竹,一会儿俯身摸摸低矮的水竹,或者拂一拂干枯的竹叶。灼人的阳光,闷热的竹林,蒸灼得他汗如瓢浇,湿透了衣衫,但他仿佛丝毫也没有感觉到。
突然,一阵狂风吹来,文与可浑身感到一阵清爽。他抬头望天,乌云已吞没了山头,一场暴雨眼看就要到来。他想赶快离开这里,到山脚下找个避雨的地方。可是那飒飒的竹叶声又吸引住了他。他想:我只在家里看过暴风雨中的竹子,还没在山野看过呢!今天正是天赐良机。想到这里,他撩起衣襟,迎着怒吼的狂风,不顾飞沙走石,一气登上了山顶。望着那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像醉汉似的竹子,艺术家的心也醉了。接着,随着一声炸雷的轰响,大雨倾盆而下。文与可屹立在山巅,看了一会整个竹林朦胧迷人的雨中景象,便从山顶下来,不顾雨急路滑,又向竹林内钻去。在崎岖的山路上,他跌倒了又爬起来,残竹峭石划破了衣衫皮肉,弄得浑身伤疼,他也不管。他望着风雨中千姿百态的竹子和竹叶上跳动着的晶莹水珠,欣喜异常,他的心神完全和竹子融在了一起。
画家画画,并不仅仅是为了表达事物本身的美,而且意在画外:通过所画的画,来表达画家的某种追求。竹虽细,但是却长而直,这正是文与可自身气节的表达。尤其使文与可欣赏的是,冬天大雪纷飞,积雪压竹,竹子宁折不弯,这种精神,也正是文与可毕生所追求的。可惜的是,南方竹子虽多,但是却很少下雪;即使下雪,雪也不多,很难看到上面所述的场面。
无独有偶。有一年,冬天已经快结束了,苦苦等了几个月的文与可本来都不抱下雪的希望了,老天却偏偏飞飞扬扬地下起了大雪,雪染大地,一片银白。不巧的是,就在下雪的前夜,文与可因病倒在了床上。大雪的突然降临,使温度骤降,又加重了文与可的病情。第二天早晨,文与可昏昏然睁开眼,觉得外面好亮,他心头猛然一惊:莫不是下雪了?他挣扎着想起身下床,可是感觉全身无力,无法坐起来。他叫妻子扶自己站起来,走到窗前,推开窗子,发现自己所种的竹子有一半已被积雪压断。他忘情地望着窗场的场景,却不料一阵寒风吹来,他身上猛地一抖,禁不住咳嗽起来。妻子赶忙关了窗户,扶他上床,又给他加了一床被子,生怕他着凉。可他却不顾这些,坚持要起床,怎奈实在无力起身,方才作罢。
文与可虽然身体躺在床上,可心却在窗外。他一心想去野外看看那里的情景。上午躺下吃了药,又好好地睡了一觉,他就悄悄地下了床,瞒过妻子,独自一人出了门。刚一上道,他就感觉到寒风刺骨,地上积雪过多,也使他寸步难行。他担心自己的身体受不了,便想回到屋子里去,可一想到这次难得的机会就这样轻易地被自己放过去了,未免太可惜,于是又鼓足勇气,打起精神,一步一步往前走。山间道路崎岖不平,又被积雪覆盖,很难辨认,文与可就只好用一根杆子试探着慢慢走。好几次他都差点摔倒滑到旁边的山涧里去。好不容易,他来到了山上,这时他已是气喘吁吁了。可当他一看到漫山遍野的为积雪所覆盖着的竹林时,他什么都忘却了,竟一下子跌跌撞撞地奔跑着扑向竹林。他忘情地走啊,看啊,看啊,走啊,还不住的用手摸啊,摸啊……
他这一走不要紧,可急坏了家中的妻子。他的妻子找遍了全村,也没有发现他的身影。后来经人提醒,他的妻子才想起:文与可会不会是去山野看竹子去了。于是赶忙打发家人去找。果不其然,在山野的竹林外,有一个人影在不停地来回跑动,那不是文与可,又会是谁呢?
文与可就是这样,夏不避风雨,冬不畏冰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细心观察着不同的竹子在不同环境、不同季节和不同天气中的不同姿态,并熟记于心中。这样,他画画时,自然就做到“胸有成竹”了。
陶宗仪摘叶著书
陶宗仪,号南村,浙江黄岩县人。他少年的时候很好学,曾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官运亨通,光宗耀祖。可当他第一次去参加科举考试落榜而归后才发现,所谓的什么“考试”全是骗人的鬼话,那都是为富家子弟而准备的,穷人家的孩子根本就别想踏进官场。从此,他就抛弃了做官的梦想,回到家中,一边务农,一边自学。
渐渐地,陶宗仪长大了,他的知识也逐渐地丰富起来。他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了,但是他自己却并不满足。于是,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到浙江东部一带游学。他到过许多地方,结交了许多朋友,最重要的,还是他拜访了许多有名的老师,像张翥、李孝光、杜本,等等,他都拜访过,并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不少新知识,开阔了眼界。他的诗歌、散文都写得很不错,但是他最拿手的还是书法。他有个舅舅叫赵雍,是个书法家,他便拜在舅舅门下,专习篆字。他的篆字是很有功底的,就连当时的大官僚泰不华和丑驴也对他另眼看待,几次派人请他出山为官,怎奈他执意不肯,方才作罢。
那时候正是元朝末年,朝廷内忧外患,国家政治异常腐败,多次强征民税,老百姓不能安心度日,只好背井离乡,到处流离。陶宗仪也不例外,他在朋友的帮助下,逃难来到了江苏的松江镇。
陶宗仪来到松江以后,靠着教书的一点微薄收入,购置了几亩薄田,利用空余时间种点粮食来勉强度日。虽然陶宗仪是一个外乡来的教书先生,但是由于他非常平易近人,所以村里的人都愿意和他在一起聊天。农民耕地有个习惯,就是在累了的时候,都要跑到田地旁边去喝点水,歇一会儿,尤其是在夏天更是如此。当时,在陶宗仪的田地边上,正好有一棵大树,枝叶繁茂,外面骄阳似火,树下却凉快得很。宗仪先生读书多,见识广,又会讲故事,因此,每到歇息时,大伙都不约而同地聚集到那棵大树下,一边喝水,一边听宗仪先生讲故事。时而捧腹大笑,时而目瞪口呆,完全忘记了劳动的疲劳。等故事讲完了,大伙也休息得差不多了,于是又回到地里继续耕作。
有一天,大家都走了之后,宗仪先生仍坐在树下没有动。他在想:“要是我能把这些故事都写进书里,让更多的人都能读到,那该有多好啊!”
可是当时兵荒马乱的,纸张很贵,哪里有钱去买纸啊!宗仪先生正在苦思冥想,这时,突然一阵风起,几片树叶随风而落,正好落到宗仪先生的脚下。他望着脚下的落叶,忽然灵机一动:“唉,唐朝不是有‘红叶题诗’的佳话吗?我何不也学一学呢?”
他高兴极了,赶忙起身,拾了一些树叶,跑回家中,取出砚台,提起笔就开始在树叶上写起来。一叶,两叶,三叶……
从此,宗仪先生每天下田都要捡回一些树叶,把自己所记得的,或者从别人那里听来的奇闻异事都记在树叶上面,并压平、晾干。时间长了,树叶多了,他就把树叶放进一个罐子里,埋在院中的地下。就这样,宗仪先生十年不辍,写出的树叶共装满了十几个罐子。后来,在学生的帮助下,他把这些罐子挖出来,再加以整理,编成了《南村辍耕录》三十卷。在这部书中,琴棋书画、字帖碑刻、语言文字、种植技术、风土人情、历代掌故等等,都有记载,可说是无所不包。人们所熟悉的纺织家黄道婆的故事,就是他记录在这部书中的。《辍耕录》对于研究古代生产、科技、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历来为学术界所重视。书成以后,宗仪先生仍不满足,重新对原书做了修订,又编成《说郛》、《书史会要》、《四书备遗》,都流传于后世。
宋濂“笼鸡榻侧”
在浙江浦江县一带,流传着一个明代大学者宋濂以模范行动影响学生“笼鸡榻侧”勤学的故事。
宋濂在浦江东明书院任教时,有个叫郑洧的学生读书极不用功。有一次,宋濂让他背诵《诗经》,他断断续续地背着,背不下去了,眼睛就偷偷地往手掌上溜。这一作弊行为马上就被发觉了,宋濂用严厉的目光瞪了他一眼,郑洧红着脸低下了头。当天夜里,郑洧由父亲领着前去向先生检讨、道歉。父子俩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宋濂的住宅——青萝山茅庐。走进门,只见宋濂正在残烛的微光下,用火炉烤着结了冰的墨砚,虽然双手冻得通红,可还在一笔一划地批阅文稿。
郑洧见此情景,两颗泪珠溢出了眼角。他咬紧嘴唇默默地回到家里,向母亲要了个鸡笼,将家中那只报晓的大雄鸡关了进去,然后放在床榻侧旁。黎明前雄鸡一唱,他便翻身下床,捧卷苦读。从此,郑洧进步很快。
宋濂一生勤奋治学,不愧为人师表。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买不起书,只得到附近有藏书的人家登门求借。回家之后,立即动手抄录。不管寒冬腊月,还是酷暑炎天,他都坚持抄书,毫不懈怠。冬天,有时砚池里结了厚厚的冰,手指冻得不能伸直,他也不肯烤烤火,为的是不延长借书期限,免得以后别人不愿再借。附近的邻居见小伙子蛮讲信用,说好什么时候还书就什么时候还,因此,凡是宋濂来借书,都有求必应。不几年,宋濂就把附近的书都借遍了,自己家里俨然成了一个小小的手抄本图书馆。
到了20岁,宋濂的求知欲更旺了,他感到虽然读了不少书,但没有名师指点,许多疑难问题得不到解决。于是,他便只身出门访师求学。
其时正值数九寒冬,他脚穿草鞋,肩背行李,在冰天雪地的深山峡谷中艰难地行走。路上的积雪数尺深,脚冻得裂了很深的口子,殷红的鲜血一滴一滴地印在雪路上,他仍咬紧牙关坚持向前走。等到了旅店歇息的时候,双脚已冻得不能动弹了,别人替他用热水烫上许久,才慢慢恢复知觉。他住在旅店里,每天粗茶淡饭还不能吃饱,更不用说鱼肉荤菜了。然而,生活上的苦楚,丝毫也影响不了他求师的急切心情。
有时访到名人门下,那儿已有许多富豪子弟在听讲,他们穿绫罗绸缎,戴朱缨宝饰,佩白玉珮环。宋濂则粗布敝衣,侍立在后面。有时他小心翼翼地提出一些疑问,向老师请教,遇着老师不耐烦,训斥他一顿,他就恭恭敬敬地低着头听着,一声也不敢吭。老师见他色恭礼至,便平息了怒气。等到老师心平气和之后,宋濂马上又继续质疑问难。
就这样,宋濂在名师的指点下,勤奋苦读了多年,终于成了当时一位才学渊博的大学者。他不仅主修了《元史》,而且有《宋学士文集》等名著流传后世,在学术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张溥与七录书斋
明朝时,在太仓(今江苏省太仓县)有一个名闻八方的书斋——七录书斋,书斋的主人就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张溥。
张溥,字天如,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张溥小的时候,天资比较差,尤其是他的记忆力,连一般的小孩子都不如,常常是过目即忘。他的父亲本来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希望他以后能读书做官,光宗耀祖,可看到他那副样子,也就灰了心,并常常叹息说:“吾辈家族无望也!”
小张溥是一个很有志气的人。他知道自己的记忆力不如别人,可他并不垂头丧气,而是努力想办法来克服这个缺点。
有一次,张溥在读书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一篇专门介绍董遇读书故事的文章。上面有一句董遇介绍读书经验的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张溥觉得这句话讲得非常有道理,而且特别适合于自己。他心想:“人家读一篇文章,有个七八遍就能够背诵了,而我读了一二十遍却还只能断断续续地背个大概。可是,如果我多背几遍,保证每篇文章都读一百遍,难道还不行吗?”从此,每天放学后,别的孩子都高高兴兴地出去玩耍了,只有张溥一个人还在大声地背诵着文章:“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古时候的私塾先生要求学生背诵的大都是《四书》、《五经》里面的枯燥乏味的文章,要重复地读上一百遍,莫说是一个只有十岁不到的孩童,就是一个大人也会觉得厌烦的,可张溥却能天天不厌其烦地坚持下来。口渴了,舀一勺凉水喝;嗓子哑了,就把声音放低……练了一段时间后,张溥的进步确实不小,已能基本连贯地背诵出文章来了,他感到很高兴。但是,一和其他同学相比,还是有差距。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昨天背得还挺好的,可一觉醒来,又忘得差不多了。张溥心里很焦虑,他在继续寻找着一种更为有效的办法。
有一天上课,先生叫张溥起来背诵文章。开始几段,张溥背得挺好,先生也挺满意,可没背一会儿,张溥就背不下去了。他心里非常着急:昨天还当着父亲的面背得挺熟练,今天怎么就一点也没有印象了呢?他越着急,就越想不出;越想不出,就越着急。最后,他没有办法,就只好低着头,站在先生的面前,等着挨先生的打。古时候的私塾先生很厉害,他们都准备有一根非常结实的戒尺,当学生不能完成先生所布置的作业时,先生就用戒尺在学生的手心上狠命地拍打,十分疼痛。私塾先生看到张溥愣在那里背不出下文来,以为张溥准是回家贪玩,没有认真地去背书,非常生气,于是就拿起戒尺,使劲地在张溥的手掌上抽打了几下。立刻,张溥嫩白的小手掌就红肿起来了。张溥没有哭。他一点也不怨先生,只恨自己不争气。挨完了打,张溥以为没事了,刚要走,没想到先生又把他叫了回来,并且很气愤地说:“你怎么这样不用功?罚你回去把这篇文章抄十遍!明天交给我!”
张溥听了之后,点点头,走了。等他回到家时,天已经黑了。张溥心情很难受,他草草地吃了晚饭,就回到自己的书房里,点上了灯。灯下,他轻轻地揉搓着自己红肿的手掌,眼睛里充满了泪水。他恨自己为什么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也有一个好记性呢?他这样边想边哭,在灯下呆了好久,才忽然想起先生罚他抄书的事来,于是赶紧擦干了眼泪,铺好纸张笔墨,伏在案上抄了起来。因为文章比较长,他写字的速度也比较慢,等他抄完时,已经是半夜时分了。他收拾好桌案,洗了洗脸脚,就吹熄了灯,上床睡觉去了。第二天早晨,他早早地跑到学堂里,把抄好的稿子往先生手里一放就要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没想到这一次先生又把他叫住了,让他再接着背昨天的文章。张溥一想:完了,我还没背哩!可没办法,看着先生严厉的样子,张溥只好硬着头皮往下背。上句刚一出口,张溥自己也觉得奇怪,居然下句顺着就跟了出来,全篇文章很顺利地背完了,没有一次停顿,没有念错一个字。先生听了之后非常满意,连连称赞道:“好,好,就应该这样!嗯,你可以回到座位上去了!”
上完课,张溥在回家的路上,一边走,一边苦思冥想:“奇怪,我昨天并没有刻意背书呀,可今天为什么就能脱口而出呢?难道是因为我抄了十遍书的缘故吗?”
回到家中,张溥还是百思不得其解。他想起先生今天新布置的文章,决定用昨天的办法来试一试。于是,和昨天一样,他先把文章诵读一遍,然后才开始抄。他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诵,等抄完一遍后,又大声朗读一遍,然后接着再抄一遍。就这样,等他抄到第五遍的时候,他自己就觉得已经能够复述全文了。他还继续往下抄,当他抄到第七遍的时候,他就不仅已经领略了文章的意思,而且还能够熟练地背诵了。他放下笔,高兴地说道:“原来真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呀!”
张溥终于找到了提高自己记忆力的办法。从这以后,他就坚持不懈地努力抄书背书。由于他长年累月地抄写,右手握笔的手指上磨出了老茧。冬天冷风一刮,皮肤冻裂了,稍一用力就鲜血直流,疼痛难忍,张溥用热水温了温手,又开始抄、诵。后来,他为勉励自己,就把自己读书的屋子取名为“七录书斋”。
正是靠着这种扎扎实实的功夫,张溥学到了许多东西,他著书立说,思路敏捷,文笔流畅。当时许多好学之士闻张溥之名,常来向他讨求诗作,张溥从不打草稿,往往是对客挥毫,一挥而就。张溥的诗大都收在《七录斋集》里,一直流传至今。
李时珍实践出真知
四百多年前的明代,我国出了一位伟大的自然科学家、医药学家,名字叫李时珍。
李时珍出生在一个医生的家庭。他从小就体弱多病,饱尝了失去健康的痛苦。因此立下志愿,要熟读医药百书,解除天下人疾苦。但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李时珍发现医书中记载的许多药性和功效与疗效并不相符,而且还有许多错误,至使许多病人因误治而死。于是,李时珍又暗暗地下了决心,要亲身体验,每药必校其实,以不致延误后人。
有一次,李时珍问父亲:“据书上说,白花蛇肚皮下面有二十四块斜方形的花纹,是真的吗?”他父亲回答说:“咱们蕲州这地方就出白花蛇。你自己到凤凰山去捉一条来看看,不就知道真假了吗?”李时珍听了之后,第二天,真的就一个人上了凤凰山,捉了一条白花蛇,翻过身来一看,肚皮下面果然有二十四块斜方形的花纹。
又有一次,李时珍听说均州(现在湖北省均县)的太和山上有一种很稀罕的果子叫榔梅,人吃了可以长寿。李时珍决定亲自去看看。这一天他来到太和山,在半山腰一座庙里休息。看庙的老头听他说要上山采榔梅,吐了吐舌头对他说:“可不能去啊!当今皇上有命令,榔梅只能由皇家来采。谁要是采了,就要问罪哩!”李时珍心想:“榔梅是天生的果树,又不是皇上自己种的,为什么不能碰?我一定要弄几个回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果实,有多大功效。”这天夜里,李时珍趁着月色偷偷从小路溜到山上,终于采到了几个榔梅,还连枝带叶折了几枝,连夜下山。回家仔细一研究,原来榔梅是一种榆树类的果实,根本不是什么“仙果”。说吃了能长生,完全是骗人的鬼话。
李时珍看到陶弘景写的书上说:河边有一种动物叫穿山甲,最喜欢吃蚂蚁。蚂蚁那么小,穿山甲怎样吃它呢?李时珍来到河边,找到了一只穿山甲仔细观察。原来,穿山甲身上披着一块块的鳞片,能张开又能合拢。它把鳞片全张开的时候,身上放出一种特殊气味,蚂蚁闻到后就往鳞片底下钻。等蚂蚁爬满了一身,它就突然把鳞片合拢,然后就钻到水里,把鳞片张开。不一会,蚂蚁都浮到水面上来,穿山甲就可以饱餐一顿了。为了进一步证实,李时珍特地捉了一只穿山甲,把它的肚皮切开一看,果然胃里装了许多蚂蚁。
李时珍觉得亲身实践是个好办法,得到的知识比书上写的更真实,还可以得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新的知识。所以,他经常到各地游历访问,一边采集药材标本,一边搜集民间药方。他给人看病经常不收诊金,只要求别人告诉他一点验方偏方,一点有关药材的知识。什么河豚的眼睛和肝脏有毒啦,刀豆吃了能止打嗝啦,他都是这样学来的。他还记录了不少民间的谚语,像什么“穿山甲、王不留,妇人吃了奶长流”(两种药都可以下奶水)这一类的顺口溜等。李时珍觉得民间有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医药宝库,因此无论走到哪里,都认认真真地向老百姓学习。他的足迹踏遍了江西、江苏、安徽、湖南、广东,行程不下万里。从渔夫那里,他得到鱼类等水生动物的知识;从猎人那里,他学到了鸟类和野兽的知识;从樵夫那里,他学到了榆树、柏树等植物的知识;从农民那里,他学到了分辨五谷的知识。
李时珍非常重视直接经验。他亲自下过煤窑,到过炼铅、炼汞的作坊,研究工人的中毒现象和职业性疾病。他把许多植物连根采回来仔细研究比较,发现了许多前人没有涉及和介绍不够科学的医学道理。
科学的道路是崎岖不平坦的,有时候需要人们具有献身的精神。为了深入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李时珍冒着危险,自己吞服了一些作用剧烈的药。他吞服过蔓陀罗,体验这种药的麻醉作用,直到精神恍惚、失去感觉的程度。古书上说的大豆能解毒,他为了试验,先给小狗吃了毒物,再吃大豆解毒,结果并没有救活。后来他又做了不少试验,自己亲自尝试,才发现大豆要加上甘草,解毒效力才显得出来。
李时珍花了整整30年功夫,记下了几百万字的笔记,经过一遍又一遍修改,最后剩下一百多万字。这时候,李时珍已经61岁了,仍然不知疲倦地加工整理。他的儿子、孙子、徒弟帮他抄写、画图,他自己又反复校订,终于著成了举世闻名的中药巨著《本草纲目》。
倪赞之以山为师
明末清初,许多画家都游览过黄山。黄山的云海、奇石、雄峰、烟雨,给他们以启示,给他们以灵感。这些画家刻苦钻研,成为很有影响的“黄山画派”。弘仁就是这个画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
弘仁从小喜欢书画,几乎没有一天不看书作画。他的老师中,有一位名叫倪瓒的大画家。弘仁对倪瓒非常敬重,他藏有倪瓒的画,还写有关于倪瓒的诗。其中一首说:
疏树寒山淡远姿,
明知自不合时宜。
迂翁(即倪瓒)笔墨子家宝,
岁岁焚香供作师。
倪瓒之所以能够成为受他敬重的老师,还因为在身世遭遇上,两人颇有相似之处。倪瓒五十岁时散尽家产,遁迹于太湖之上,着意丹青,终成妙手。弘仁少年为僧,云游四方。他想:我应该像倪老师那样,刻苦学画,不然,岂不辜负了大好时光和平生志愿!
在学习倪瓒画法过程中,弘仁并没有停留在临摹上,而是吸取老师的精华,紧密结合对自然景象的观察。他长期居住在黄山,游遍了黄山三十六峰,深深感到,黄山就是他的第二个老师。
弘仁有首诗描写的就是他天天与“黄山老师”生活在一起的情景:
坐破苔衣第几重,
梦中三十六芙蓉。
倾来墨沛堪持赠,
恍惚难名是某峰。
实践出真知,经过多年的苦心练习,他达到了技法娴熟、独树一帜的艺术境界。他画的《黄山真景册》五十幅,是罕见的艺术珍品。老人峰、一线天、藏云洞、龙翻石、飞来峰、莲花庵……一幅幅黄山奇景毕现于他的笔端。
柳敬亭悉听师言
柳敬亭原名曹逢春,家住江苏泰州曹家庄。后来由于好打抱不平,得罪了地方上的恶势力,流落到外乡。有一天,他睡在一棵大柳树下,醒来后抓着拂在身上的垂柳枝条,联想到自己的不幸遭遇,就改为姓柳了。接着,他想起南齐诗人谢朓咏敬亭山的诗,觉得“敬亭”二字可取,便以“敬亭”作自己的名。
柳敬亭流浪在外乡,看到茶馆酒楼上经常有人说书,就经常去听,听了后便记在心里,加上自己从小读了不少历史小说,听了不少民间故事,所以也想靠说书来维持生活。
由于不知道说书的技巧和方法,也找不到合适的老师可求教,柳敬亭只能自己摸索着瞎练一通,效果很不理想,他为此也很苦恼。后来,他听到一位高明的艺人说书,听完以后,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位艺人叫莫后光,柳敬亭诚恳地要求拜他为师。莫后光看到这个青年人诚实可爱,说书也有较好的基础,就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
莫后光把说书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讲给他听,告诉他:“说书虽然是一种小技艺,也同学习其他技艺一样要下苦功夫。首先要熟悉各阶层的生活和各地的方言、风俗、习惯,然后把观察和搜集到的材料,经过反复分析,弄清它们的因果关系、发展过程。还要学会对掌握的材料加以剪裁取舍,能够把有用的材料组织得恰到好处。”
柳敬亭听了老师的教导以后,深深地记在心里。他白天到处游街串巷,仔细地观察社会上各种现象,尤其对于社会下层人民的方言俚语非常注意。他认为出自民间的传说故事带有很多的趣味性,很容易使听众进入情节,并感觉到生活的情趣。晚上回家以后,闭上眼睛细细琢磨白天看到的事情,并把它们加工、提炼、融化到历史故事中去,最后认真地记在纸上。
柳敬亭这样学习了几个月以后,便去找老师指点。莫后光先让他说了一段书,对他说:“现在你虽能讲故事,但还不能引人入胜。重要的问题是时时刻刻要想到怎样把故事说得好,说得动听。有时,故事中的情节可以从从容容地直叙,一路走来,直达胜境;有时,说的故事要求简捷明快,开门见山,一目了然;有时,不妨增加一些伏笔或悬念,使得听众舍不得离开,总想听出个究竟。总起来,在故事的轻重缓急之间,都要安排得贴切妥当,件件事要有交代,有着落,有头有尾,抓住人心。”
柳敬亭听了以后,继续苦心钻研。他深入到人们中去,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朋友。在交朋友的过程中,他发现,有许多上了年纪的老年人说起话来很能吸引人,而且声音是随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而抑扬顿挫,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他们说话时那不慌不忙、胸有成竹的沉着神态,很值得自己学习。柳敬亭每天都细心观察,模仿。就这样,又过了几个月,柳敬亭再去请教老师。
莫后光听他说了一段书后,说:“你现在已经进步不小了,听的人能够聚精会神,说到危险处也能使他们害怕,说到痛苦处也能使人流泪了。但还要精益求精。说书人说书的时候必须和故事中的人物打成一片。在说书时忘记了自己是个说书人,忘记了自己在台上,忘记了自己生活的时代,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姓名。只有这样,他在表演故事中的人物时,才能在动作、语言、神态上无不维妙维肖,活灵活现,使自己变成了故事中的人物。这样,才能吸引听众进入故事所表现的境界。结果会连听众也忘记了自己,忘记了自己是在听说书。这才是说书艺术最理想的境界。”
柳敬亭听了老师这番话,信心更足,学习也更加刻苦努力了,他更进一步深入到生活中去,熟悉人们的感情、爱憎。他还常常说书给人们听,让人们进行评论。晚上回到家里,再把白天说过的书重新说一遍,把白天大家提的批评和建议尽量采纳进去。
这样过了几个月,他又去找老师。这一次老师听了他说的书后,高兴得翘起大拇指说:“现在你已经学到家了。还没有张口说书时,你已经在屋子里制造了故事中的气氛,等你说起书来,听众的情绪就能够不由自主地跟着故事中的人物共鸣起来了。”莫后光拍着柳敬亭的肩膀说:“你进步真快啊!真快啊!”
柳敬亭在名师的指点下,经过自己的刻苦研究,努力学习,终于成为一位有名的说书艺人。
汤显祖泪著《牡丹亭》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在浙江遂昌县当知县的汤显祖,听说被他上书弹劾的“搜山使者”(即“太监”)又要到遂昌来勒索敲诈、胡作非为了。为了避免这帮凶神的迫害,他弃官而走,回到故乡江西临川县的乡间闲居。
这一年汤显祖是四十九岁。他已写过传奇《紫箫记》和《紫钗记》,积累了一些写作经验。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一些青年男女的爱情遭遇,激起了他的强烈感情,回乡不久,他就开始了他的代表作《牡丹亭还魂记》的写作。
汤显祖的写作非常刻苦。每天天刚亮,匆匆梳洗以后,就赶到书房去,酝酿剧中的情节、人物、语言;一旦构思成熟,马上就伏案疾书,一写就是几个时辰,一直到把他想好的这一部分一气写完,方才搁笔休息。如果发现内容、文字、音韵上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就马上进行修改。有时得到了什么好句子,还禁不住要以手击节,反复吟咏,咀嚼诗味。他的妻子知道他这个习惯,在他写作时不准家人去打搅他,到吃饭时间,汤夫人怕饭菜凉了,就亲自到书房去三催四请。汤显祖仍埋头写作,好像根本未听见。有时口里答应:“就来,就来!”可就是坐着不动。等到他吁了一口长气搁笔休息时,饭菜早就凉了,汤夫人只好给他重热一遍。
日子一久,汤显祖的脸越来越瘦削了,本来就有些尖的下颏显得更加突出,唇边也窜出了密密麻麻的黑须。汤夫人见他写作这样辛苦,心里很不安,就关切地问汤显祖:“你天天这样晚才吃饭,难道一点儿不觉得饿吗?”
汤显祖捻须一笑:“我天天都在同柳梦梅、杜丽娘、春香打交道,全部心思都集中到人物身上去了,哪里还知道饿!”
汤夫人拿过一面镜子递给汤显祖,心疼地说:“看你,人都瘦成啥样儿了!”
汤显祖看了看镜中自己瘦削的面容,仍然乐呵呵地说:“没关系,没关系,戏一写完,我又会长胖的。”
一天中午,太阳已当顶了,汤夫人又到书房去喊汤显祖吃午饭,可是书房里却悄无一人;等了好一会,仍不见汤显祖进来。汤夫人觉得有些奇怪,便派家人四处寻找,谁知找了半天,仍不见半个人影。汤夫人有些慌了,便带领家人,亲自到各处寻找。他们穿花径,过竹林,一直找到后院门,还是没有找到汤显祖。汤夫人心里更急了,就叫院公到附近的庄上去看看。
正当大家十分焦急之际,突然一个丫环指着后院门旁边的一间柴屋说:“夫人,请听,这里面好像有人在哭!”
汤夫人侧耳一听,果然柴屋的窗口传来了隐隐约约的哭声,哭声中似乎还夹杂着断断续续的诗句:“赏春香……还是你……旧罗裙。”
汤夫人听到这里,马上推门进去,她低头一看,只见柴堆上坐着一个人,正用衣袖遮着脸在伤心地痛哭。她立即走过去,把那个人的衣袖拉开,才看清楚掩袖痛哭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找了半天到处都找不到的汤显祖!
汤夫人见汤显祖一个人悄悄跑到柴屋来痛哭,很是惊讶,便问:“我们到处找你,你怎么一个人跑到这里来了?”
汤显祖见汤夫人问他,方从悲伤中清醒过来,连忙揩了眼泪,慢慢地回答说:“我在这里写东西呀!这里清静一些。”
汤夫人发现他脸上还有泪痕,惊异地问:“写东西不在书房写,怎么跑到柴屋来痛哭呢?”
汤显祖满怀激情地说:“我刚才正写《牡丹亭》第二十五出《忆女》一场,写到‘赏春香还是你旧罗裙’一句,情发于中,忍不住就哭出声来了。”
原来这一场写春香陪同老夫人一起到后园祭奠死去三年的杜丽娘。春香想到杜丽娘生前待她的好处,不觉感情冲动,低头看见自己身上的罗裙,恰是杜丽娘生前穿过的,而今睹物思人,物在人亡,更增加了对杜丽娘的怀念,所以忍不住痛哭起来。汤显祖写到这里,好像自己也成了春香,因而也忍不住掩袖痛哭了。
汤夫人这时方才明白汤显祖在柴屋痛哭的原因,又是好笑,又是感动:“你呀,写戏迷到这个地步,小心成为疯子啊!”
汤显祖一笑:“不会的,不会的,疯子还能写戏吗?”
汤夫人见他那副样儿,也忍不住笑了,就把他从柴堆上拉起来,又是埋怨又是关切地说:“快点回去吃饭,你这个人呀,就是不知道爱惜自己!”
直到这时,汤显祖才发觉肚里有些咕咕作响了。
由于汤显祖全身心地投入创作活动,使得《牡丹亭》中的人物,个个性格鲜明,有真实的感情,情节也曲折生动,富有感人力量。这本书一问世就轰动了当时的文坛,“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沈德符《顾曲杂言》)。搬上舞台后更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特别是那些受到封建制度压迫的妇女,看了《牡丹亭》后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无所凭借、拔地冲天”的李颙
在清朝初年,有一个生活在饥饿贫寒之中,既没有家学的渊源、又没有师承的传统,而完全依靠刻苦自学、勤奋磨炼而成就斐然、操守高洁的著名学者,他就是李颙。
李颙,字中孚,号二曲。因为他是陕西省周至县人,号为“二曲”。
李颙出身于贫寒家庭,他从小体弱多病,九岁时才开始上学,可刚读了二十天,就病倒了,只好休学治病。后来又随舅父学习过几天《大学》、《中庸》这类初级读本,又因旧病复发,再次辍学。
李颙的父亲李可,为人慷慨雄壮,又正直不阿,为乡里所敬重,却也同时得罪了横行不法、鱼肉乡人的劣绅豪强。明崇祯十四年,李白成义军攻人河南,明军屡战屡败,陕西巡抚汪乔牟奉命督军前去镇压。由于乡绅与县官逼压强制,李可被迫从军。他知道这是他们有意借刀杀人,此去难能再生还,心中十分悲愤。他毅然拔下自己一颗牙齿,交给妻子彭氏:“战事凶险,我又遭人暗算,此去若死在沙场,现在就是生离死别了。我惟一不放心的是儿子。现把这牙齿留作纪念,望你看在夫妻情分上,务必好好教导中孚,让他努力学习,正直做人,宁死不屈从邪恶!”说罢,掉头而去。
两个月后,李可被害身亡。
消息传来,彭氏夫人痛不欲生,她准备自杀以殉夫。
这时,李颙已经十五岁,他跪在母亲面前,泣不成声地说:“母亲以死殉夫,是节烈之举。而母亲一死,儿子也不肯独生!可这样,咱李家香火就要断绝,父亲再无后继之人了。所以,请母亲记住父亲临别的嘱托,千万保重!”
母子抱头痛哭了一场,彭氏夫人决心秉承夫志,把儿子培养成正直、有学识的人,让他长大以后,匡正时弊,扭转世风,有所作为于天下。
父亲死后,李颙家中生活更艰难了。本来就一贫如洗,现在更连一点可供典当之物也翻不出来。没有一分土地、没有一片房瓦,只能寄人篱下,住租来的房子。母子俩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最艰苦的时候,一连几天揭不开锅也是常有的事。
本来就身体虚弱的李颙,经过丧父的打击、境遇的摧残和饥饿的折磨,更加面黄肌瘦,一点儿血色也没有。
这时,以前陷害父亲的乡绅又不怀好意地派人来说:“与其母子双双饿死,不如改嫁吧!乡绅大老爷倒是有个弟弟,至今未娶呢!”
彭氏夫人声色俱厉,一口回绝:“我之所以活在世上,只为了养育李家这个儿子成人!要不是为了秉承夫志,我早就死了!岂可改嫁?!”
来人道:“你是不是嫌乡绅兄弟是个残疾人哪?”
彭氏夫人大怒:“给我住嘴!甭说是他兄弟,就是他家父祖,我也不嫁!再逼,我只有以死相拼!”
那人灰溜溜走了。
不久,有个好心邻居又来劝道:“听说县衙门在招衙役,你把中孚送去在官府里混事,挣口饭吃,也多少能接济一下家里。你看怎么样?”
彭氏夫人正色回答:“现今官府如何,你还不知道?横行不法,鱼肉乡民,难道让我的儿子去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吗?!县衙的饭再香,中孚也不能去!宁可饿死,其志不可移的!”
彭氏夫人下决心,拼命劳作,不分昼夜地为人纺织、缝纫,也要实现丈夫的愿望:培养孩子上学读书,成为正直的人。
就这样,母亲日夜劳作。而李颙则每天到野外拾柴,摘挖野菜,省吃俭用,积攒学费,再苦再累,也不改变初衷;再任人欺辱、嘲笑,也不动摇决心。母子俩相依为命,朝一个共同目标努力。
但是,战乱频繁,灾荒接续,凭这无依无靠的母子俩,连活命糊口已经不易,又怎能攒下多少钱让儿子上学?
李颙先后去过几个私塾老师那里,都因交不足学费,被拒绝了。
“母亲,舅父不是教书的吗?我去舅父那里学习吧?”李颙突然想到舅父,十分高兴地对母亲说。
母亲怔了半晌,叹了一口气,才说,“好,你到舅父那儿看看吧。”
李颙见母亲答应,激动万分,话也多了起来。“咦,母亲,舅父有很长时间没来我们家了,他忙什么哪?”
彭氏夫人面色很不好,盯着儿子很久,最后咬咬牙:“别问什么了,快收拾收拾,去舅父家看看吧!”
送走儿子后,望着蹦蹦跳跳、一路小跑的李颙瘦弱的背影,彭氏夫人倚在门边,把脸紧紧掩到双掌中,久久没有露出来。
李颙来到舅父家,见有两个乡绅之子正在学习。他对舅父说明来意。
舅父对他很冷淡:“我这里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怎么能再养活你呢?而且……”
“我每天带干粮来,不用舅父管饭,行吗?”李颙道。
“而且……”舅父根本没听,只“而且、而且”地,似乎有为难的事。
舅母走出来,大声轰院里的鸡:“去!去!去!家鸡还养不了,哪还能让你们这些没主儿的野鸡进门?!”
舅父看了舅母一眼。
舅母更大发雌威:“你傻了还是疯啦?小要饭的一来,这两位公子还能来吗!你是不是要得罪乡绅老爷,不想有饭吃啦?!”
李颙才知道那两个学生是自己杀父仇人的孩子。可没等他说话,舅父已经塞给他两个肉包子,推他出门了:“我这儿学生已多,你还是到别处念书吧!”说罢,就“咣当”一声,关了大门。
李颙气愤地把两个肉包子摔得稀烂,跑回家中,在母亲面前,悲愤交加,哭了起来。
母亲用双手扳起儿子的脸:“孩子,我本不该让你去的,是我的错。别的,什么也别说了,我们母子就只靠自己,也要坚强、有为地活下去!”
李颙道:“我出去打短工,养活您。”
“不,你必须读书!无论多么苦,你也要读书!”母亲坚决地说。
“可是,没有老师……”
“我们人穷,志却不短!没有老师就不能自学吗?!所有古人都是你的老师!所有书籍都是你的先生!你一定要发愤,争一口气!”
经历了这么多变故,李颙的心灵过早地感受到了世态炎凉与人间冷酷。然而,父亲的遗志、母亲的期望、生活的坎坷……这一切都激发了李颙的决心:一定要克服困难读书,一定要把书读好!
在历史上,不少孩子几岁就读了不少书,很有才名了。那些“神童”更是小小年纪就出口成章,下笔有神,为世人称道。
而李颙发愤自学时,已经是十五岁的少年了。他从认字开始,登上了艰难的自学之路。他找出以前学过几天的《大学》、《中庸》等书,拂去上面的灰尘,打开一看,只依稀认得几个字。但他一点儿不气馁,一个字一个字、一段一段地学起来。对不认识的字,他逢人就问,也不管是大人还是比自己小很多的小孩,他都恭恭敬敬地请教。对不懂的句子,也是反复琢磨之后,又去请教别人……就这样,他识的字逐渐多了起来,文句也弄通了不少。
父亲旧日的一位朋友见李颙刻苦自学,十分赞叹,就把一部《海篇》送给了他。《海篇》是当时的字典。有了字典,李颙学习条件就好多了,他几乎整天抱着《海篇》,边读书边查看。他识的字越来越多,对书中道理也理解得越发透彻了。
自然,他不能像别家孩子那样只读书不干活。为了糊口,为了照顾多病的母亲,他还要出去打短工、拾柴、摘野菜、干家务活儿。有时累得上床都吃力,但仍不懈地学习。晚上没钱点灯,他就默记白天读过的内容、思索学习中的问题。就这样,李颙的学识与文章都非常出色了。
一天,县里学官偶然看到李颙的文章、听到他的经历,不觉吃惊地叹道:“世上哪有无师自通而写出如此文章的天才?李颙真是独一无二、绝无仅有之人哪!”就鼓励他参加县里的考试,以获取“儒生”资格,以备今后进一步发展。而且,由于惜才,还送给李颙一本专供考试用的《周钟制义》。
李颙读了其中一些篇章,觉得不错,正准备认真、全部读完,却听人讲:作者周钟是个丧失民族气节、没有正义感的无耻文人,便气愤地把书扔到地上,再不读它了!他认为:气节全无,文才再高,也不足取。
后来,李颙广泛搜集了明代那些出身下层劳动人民而能自立奋发,最终有大成就,并有高风亮节的人物事迹,编成《观感录》,还逐一讲给母亲听。母亲高兴地说:“当初我对你讲,古人都是老师,真不错啊!”
李颙生活的那个时代,读书人所以读书,一般是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当秀才、举人、进士,以一步步向上爬,做官为宦。所以,都按考试需要,只读些四书五经,撰写格式死板、内容僵化的八股文。而李颙志不在此,他并不想做统治者的工具与爪牙。他只要获得高深全面的知识,以自己的才学、人品、著作,去影响世风,从精神文化上为纯正天下、整肃人间尽自己全部的力。因此,他涉猎广泛,不拘一格,凡经、史、天文、地理,以至三教九流,无不研究。
社会上的俗人,都把李颙看成怪物,议论纷纷:
“李颙从小缺少老师指教,连读书为什么全不知道!”
“找一本读一本,肚子快成为驴杂碎啦!”
“空念不少书,却毫无用处,一辈子再没出息啦!”
而且,还告诫自己的子弟,千万不要与李颙来往,怕受其影响学“坏”了。
但是,不管别人怎么看,李颙抱定目标,我行我素,仍然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研究各方面知识,博览群书,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又诲人不倦,终于以他精湛的学识与端肃正直的人品,受到了众多知识分子的崇敬,成为当时备受推崇的“三大儒”(北方直隶的孙奇逢、南方余姚的黄宗羲、西方陕西的李颙)中的一位,领袖群伦,达到了学问与人品的极致,被世人尊称为“二曲先生”。
“二曲先生”尤重文人的气节。
清兵入关以后,作为汉人,他不肯在清朝做官。陕西巡抚举荐他“隐逸”,兵部主政又推举他“博学鸿儒”,以至清朝吏部(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组织部)传命,让总督巡抚派人护送李颙进京做官,他都一口拒绝。官府逼到家门,他义愤之极,绝食五天以抗议:宁死不折节。
在他七十七岁时,康熙皇帝西巡,经过陕西,点名召见他。李颙大义凛然,要以死相辞。康熙皇帝反而十分敬重其气节与人格,亲笔为李颙题了四个字的匾额:“操高志洁”。这对一般朝臣或文人士子来说,都必然视为天下殊荣,一定要大宴宾朋,庆贺不已。而李颙并没什么表示。官员要他写表谢恩,他只敷衍几句,最后以一般朋友口气给康熙帝写了便条,表示一下谢意。那官员看了,觉得太不成体统、不合规格,让他改写。李颙却已高卧房中,一言不发了。
李颙崇高的民族气节对后来的革命志士影响很大。清朝末年,陕西参加辛亥革命的志士,都仰慕李颙的为人,尊他为先行者。
清代著名史学家全祖望在评述李颙一生事迹时,写道:“起自孤根,耿光四出。无所凭借,拔地冲天。”确实可以说是十分精当的写照。
吴敬梓“暖足”著书
在我国的古典小说之林中,讽刺小说独树一帜。它既有小说的生动情节,又有讽刺的峻刻犀利,很是引人注目。其中,吴敬梓的长篇巨著《儒林外史》堪称典范。
吴敬梓,字敏轩,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是清代著名的小说家。吴敬梓出身名门望族,从小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他本人读书很刻苦,天资又聪明,年轻时就成为知识渊博、才华出众的人物。二十岁时,他一举考中秀才。但是,他自己在学业上的成就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幸运。他考中秀才不久,他的父亲因官场争斗含冤而死,家道因此而一落千丈,这对他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开始窥见官场内部丑恶的现实,并从此终生不仕,横对流俗,笑傲公卿,对科举制度深恶痛绝。他广结三教九流,为人豪爽旷达,遇贫即施。加之父亲死后,他家近房兄弟叔伯的明抢暗夺,没有几年光景,祖上遗产耗费殆尽,他的生活贫困不堪。那些乡绅们骂他是“怪人”、“疯子”、“败家子”。其实,这正体现了吴敬梓对封建社会的叛逆精神,这种精神是他创作《儒林外史》的思想基础。从《儒林外史》中的杜少卿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自己的影子。
吴敬梓三十三岁那年,驾一叶扁舟,离开全椒,移居南京。不久,成为当时文坛盟主。清高宗乾隆四年(1739年),吴敬梓已经三十九岁了。他看到许多不学无术的人,仗着家有财势,买通试官,居然个个高中,而他有“文润学海”的才华,年近四十,却仍然是个穷秀才,于是对于科举制度能否甄别、选拔人才,产生了深深的怀疑。特别是六年前从安徽全椒县老家移居南京白板桥的秦淮水亭以后,贪官恶绅的狼狈为奸、横行霸道,儒林群丑的趋炎附势、尔诈我虞,更使他看透了科举制度的丑恶肮脏和现实社会的黑暗腐朽,他决定写一部长篇小说来讽刺科举制度,揭露黑暗社会,鞭挞儒林群丑。
当吴敬梓决定写《儒林外史》这部长篇讽刺杰作的时候,家里已经是十分贫穷,只能靠卖菜维持生活。他全家五口,挤住在一间又矮又黑又潮的简陋的屋子里,遇到屋漏墙破,无钱买料修补,只好在破墙边垒几块石头,屋顶上盖几捆茅草,聊以遮风挡雨。遇到连日大旱,蔬菜干死,家里经常是锅里无米煮,烟囱不冒烟,只有靠卖书当物,换点玉米,填填饥饿的肚子。他的朋友曾写过“囊无一钱守,腹作千雷鸣”、“近闻典衣尽,灶突无烟青”的诗句,来描述他的生活困境。到了冬天,屋里没有火烤,破棉絮做的薄被子实在难以御寒,吴敬梓的双手都冻木了,提笔都很困难,勉强写在纸上,字也是歪歪扭扭的。这时,他就对着双手哈哈气,让手暖和一点,接着再写。由于无钱买灯油,一到晚上,只好停止写作。寒风从破墙缝吹进来,吴敬梓衣单被薄,肚内又无食,更是冷得手脚发木,全身颤抖。没有办法,他只好跳下床来,邀上汪京门、樊冬堤等几个穷朋友,乘着月光,出城南门,围绕着城墙走几十里路,边走边谈论诗文,一直走到天明,进入水西门以后,才各自大笑散去。夜夜如此,谓之“暖足”。回到家里,浑身暖和,他又马上提起笔来,开始了一天的写作。
有一年秋天,连续下了十多天的绵雨。吴敬梓有个叫程丽山的亲戚,很喜欢吴敬梓的文才,也很关心他的生活和创作。看见连日下雨,天气不好,就把儿子叫来,嘱咐道:“秋雨连绵,米价又涨了许多,不知道吴敬梓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你马上拿上二千文铜钱,背三斗米去看看他。”程丽山的儿子冒着寒风细雨,踏着泥泞道路,赶到吴敬梓家的破屋时,发现吴敬梓正坐在床上看书呢。雨水从屋顶破漏处不断地滴到床前,地上满是积水。灶头上,锅儿吊起,碗里空空。原来吴敬梓衣物典尽,无钱买米,已经有两天没有吃东西了。程丽山的儿子见吴敬梓的家境这般贫苦,可他还刻苦学习,十分同情和敬佩,便把米放在桌上,钱交给吴敬梓,并说明他父亲问候之意。
吴敬梓正在饥饿难熬度日如年之际,看见亲戚送来钱和米,高兴万分,一下子从床上起身,笑着说:“程大哥雨天送米,真是雪中送炭啊!”便叫妻子马上生火做饭,叫儿子去打酒买菜,招待亲戚。程丽山的儿子哪里肯在这里吃饭,说了声:“不用费事了!”一转身就跨出门去,快步离开了吴家破屋。
吴敬梓一见有了钱和米,又可对付几日,他不顾自己又冷又饿,马上走到桌前,摊开稿子,凝眉苦思,奋笔疾书。
1751年,乾隆皇帝“南巡”,别人都去夹道迎拜,乞求一官半职,吴敬梓却安贫若素,闭门高卧,表现了他对封建皇帝和富贵利禄的蔑视。就这样,吴敬梓在“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苦生活中,经过十年的艰苦劳动,终于在1749年完成了《儒林外史》这部30万字的杰作。另外,他的著作还有《文木山房诗文集》12卷、《诗说》7卷。
顾炎武“万卷书路”
清朝年间,在鲁、冀、辽、晋的交通要道上,出现了一个行动有些奇怪的人。
他约摸五十出头,衣着简朴,带着两匹马和两头骡子。自己骑在一匹马上,另一匹马和骡子则驮着沉重的大筐,筐里满满当当,装的全是书。
马在平坦的道路上走着,这个人坐在马背上半闭着眼睛,咿咿呀呀地背诵起书来。背着背着,忽然有一处“卡壳”了,他便立即勒住缰绳,翻身下马,拿出书本将背不出的地方反复温习几遍。直到书背熟了,再继续策马赶路。
每行至一处关隘要塞,他便去找几位老兵或退伍的小卒,仔细询问有关地理、历史等情况。老兵们说的有些与书上记载不相符,他便亲自到实地考察,一处一处地核对清楚,然后写下笔记。
途中若是遇到好书和珍贵文物,他就买下来;若别人不卖,他就全文抄录或是借来读完了再走。
这位先生姓顾,名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爱国志士,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学问家和思想家。
顾炎武治学勤奋异常,据说他一生当中没有一天离开过书本。他在年轻时就读了许多历史、地理、文学、矿产、交通等方面的书籍。一部《资治通鉴》有350卷,他不仅全部习读钻研,还从头至尾抄了一遍。《诗》、《书》、《礼》、《易》一类儒家经典和《史记》、《汉书》等历史名著,他甚至都能背诵出来。
顾炎武非常注意学以致用,将书本与实际相结合。他常常带着书籍到各地旅行,接触群众,增长见识。江浙一带到处都留有他的足迹。为了考察地理形势和经济资源,作为反抗清朝统治的准备,同时,也为了寻觅各地自己还没有读过的书,并且更广泛地接触社会,顾炎武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又开始了规模更大的游学活动。
他到过山东、山西、河北、辽宁、陕西、甘肃等省,察看名关要塞,游历名胜古迹,跋涉名山大川,往来行程两三万里,所读新书又达一万来卷。由于他书本知识和社会知识都非常宏博,所以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历史、军事和治国之道等,都有深刻的研究,一生著书几十部,卷帙浩繁,在我国学术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