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好学不倦
春秋时期有个人叫孔丘,人们称他为孔子,是当时的鱼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人。孔子小的时候,家里生活比较困难,没有法子读书求学,而且那时又没有什么学校。书籍呢,也只有很少数的贵族家里才有。孔子的丰富渊博的知识,完全是靠刻苦自学得来的。
孔子学习十分勤奋,他是一个好学不倦的人。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流传着他那“韦编三绝”的故事。
那是在孔子50多岁的时候,为了研究深奥难懂的《易经》(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我国古代具有哲学思想的占卜书),孔子把《易经》这本书读了一遍又一遍,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仔细的推敲。结果,由于看的时间长了,次数多了,连穿在书上的牛皮绳都给磨断了。断一次,孔子就换一次,一共换了三次,故称“韦编三绝”。孔子勤奋读书从此可见一斑。
孔子是一个知识广博的学者,他还很喜欢音乐。有一次,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师襄子先教了孔子一支曲子,孔子学得很认真。十来天过去了,他还在反复练习这支曲子。
“可以学一支新曲子了。”师襄子说。
孔子却回答:“我只是学会了曲谱,还没有掌握演奏的技巧。”
过了几天,师襄子又对孔子说:“你已经掌握了技巧,可以学新曲子了!”
“我还没有领会这支曲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孔子回答。
又过了几天,师襄子说:“这一回总可以学新曲子啦,你已经理解曲子的思想感情了。”
孔子仍不同意:“我还不能通过这支曲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作曲者的为人。”
经过反复琢磨,孔子终于领会了曲子的思想感情和了解了作曲者的为人。他向师襄子讲述了自己的看法。师襄子听了大吃一惊,感到他对乐曲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孔子这样刻苦学习,使师襄子非常佩服。
纪昌学射
读书,要刻苦勤奋。学习各种技术,同样也要有不怕苦、不怕难的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纪昌学射的故事,就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
纪昌,是我国古代的射箭好手,他的老师叫飞卫。纪昌开始跟飞卫学习的时候,飞卫对他说:“你先要练习看东西的时候,能有不眨眼的本领,然后才能谈得上学射箭。”
纪昌回到家里以后,按照飞卫的要求练习。他发现妻子织布时,织布机的两只脚踏板一上一下地活动,眼睛看着它容易疲倦,认为这是个练习眼力的好地方。于是,他每天都仰面躺在织布机下,眼睛死死地盯住那两块不停的脚踏板。开始时眼睛眨个不停,又酸又疼,纪昌咬着牙坚持练下去。不久,尽管脚踏板飞快活动,他的眼睛却一眨也不眨。两年以后,就是有人用锥尖刺到眼前,他也能够注目而视,不眨一下。
纪昌觉得眼力练好了,就去告诉飞卫。飞卫告诉他说:“这不行啊!你还要练眼力,要练到能把细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模糊的东西看得很明显清楚。”
纪昌回到家里,用牛尾巴毛拴着虱子,挂在南面光线明亮的窗户上。每天,纪昌都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目不转睛地盯着虱子。他不厌其烦地这样练习了十天后,觉得虱子渐渐大了。三年以后,小小的虱子在纪昌看来,已像车轮那样大,再看看别的东西,竟都像小山丘一样大。纪昌高兴极了。他拿起小巧玲珑的弓箭向虱子射去,箭头正好射穿虱子的心,而那根牛尾巴却没有断。
纪昌又去见飞卫,把自己练习眼力的情况告诉了他。飞卫一听,惊得拍着纪昌的胸脯跳起来说:“哎呀!你已经学会射箭了。”
苏秦刺股而读
两千二百多年前,我们中国分成了许多小国家,国家不统一,阻碍了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也不安定。当时许多政治家都在想办法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国。苏秦,就是其中的一个。
苏秦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就一边帮助哥哥种田,一边读书。后来,他到外地跟一个名叫鬼谷子的先生学习。
在学习期间,苏秦的生活是很艰苦的。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他除了和同学张仪轮流把头发剪了去卖外,还利用课余时间去帮助人家抄书。在抄书时,他常常发现一些有名的著作。他想把他们抄下来带回去仔细研究,可是,身边又没有带当作纸用的竹片。他就把那些文章用墨写在手掌和手臂上,晚上回到宿舍,再找来竹子,做成竹简,把他们誊写下来,他用这种办法抄了许多书。
学习结束以后,苏秦曾到秦国去活动,希望由秦国来统一中国。但是,秦国没有采纳他的主张。这时,他已处于极度贫困之中,皮袄已经穿破了,钱也花完了,只好挑着行李,穿着草鞋,步行回家。从秦国到洛阳,有好几百里路,他忍着饥饿,跋山涉水。即使路途再艰辛,身体再虚弱,他也始终舍不得把书丢弃。
苏秦回到家时,面容憔悴,家里人差一点认不出他来。苏秦外出读书,家里人本来就不乐意,现在看他狼狈归来,更瞧不起他。妻子不理睬他,嫂嫂不给他烧饭吃,连父母也不愿答理他。
在家人的非难面前,苏秦虽然感到很难过,但他并不气馁。他横下一条心,不管家里人怎样反对和阻拦,也要继续读书。白天,他坚持参加劳动;晚上,他刻苦读书。有时太疲倦了,昏沉沉地想睡觉,他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剧烈的疼痛使他清醒过来,也督促自己又继续学习。
后来,苏秦终于有所作为。他把学到的知识结合实际,研究出了一套治国的办法。
张良拾鞋得兵书
二千多年前,在推翻残暴的秦朝统治的起义中,有一支由刘邦领导的汉军,他们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终于统一了天下。在刘邦身边有一个重要将领叫张良,知识丰富,很有计谋。这和他平时认真好学是很有关系的。
有一次,张良正在下邳县(今江苏省邳县东)的一座桥上慢悠悠地散步。这时,迎面走来一位身穿粗布衣服的老爷爷。当老爷爷走到张良面前时,忽然脚上一只鞋子掉到桥下了。老爷爷对张良说:“孩子,到桥下把鞋子给我拾回来!”
老爷爷像是在给张良下命令,这使张良很生气。张良本是贵族家的子弟,从没有谁敢对他这样不客气。他气得真想打老人一顿,可是,转念一想:“他是位老人,应当尊敬呀!”于是,他忍住火气,走到桥下把鞋捡了回来。
“给我把鞋穿上!”老爷爷抬起脚来。
张良想,已经把鞋给拾回来了,做事就做到底,干脆给他穿上。他跪下去,为老爷爷穿上了鞋。
老爷爷站起身来,什么也没说,只微微地笑了笑便走了。这一不平常的举动使张良大吃一惊。他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老人家的背影。
老爷爷大约走了里把路又转了回来。他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还不错,可以教育呀!五天后天一亮,你到这里来见我!”听了老爷爷的话,张良想:“这真是个神奇的老人!”他马上跪下,恭恭敬敬地答应:“是!”
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就到了桥边。可是,老爷爷已经先在那里等候。老爷爷生气地说:“你和老人约好了时间相会,为什么迟到了呢?再过五天,早点来吧!”说罢,老爷爷独自走了。
又过了五天,鸡刚叫头遍,张良就到了桥头,谁知老爷爷又先到了那里。老爷爷生气地说:“为什么又来迟了?再原谅你一次,过五天再来,要早来呀!”
张良并没有因为老人家的严厉斥责而灰心,他知道想学习一点东西,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第四天晚上,张良一夜未敢合眼,半夜就来到桥头等候。过了一会儿,老爷爷也来了。老爷爷很喜欢张良这种认真顽强的劲头,他从怀里拿出一册书:“把这本书读熟,你就会成为很有本事的人!”
张良回到住处,天方大亮。他打开书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不由喜出望外,爱不释手。以后,张良便废寝忘食地攻读。
由于张良能刻苦学习,肯动脑筋,后来终于成为刘邦的得力助手。刘邦曾称赞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黄霸狱中学《尚书》
提到读书,大家就很自然地想到,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或者想到家里安静的小屋,干净的小书桌,几个小朋友一起复习功课。可是,这里要给大家介绍的却是一个阴冷的监狱里学习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西汉宣帝时代。当时有一位很受人尊敬的官吏,叫黄霸。一次,有一个叫夏侯胜的官员因为讲了汉武帝的缺点,被汉宣帝抓了起来。黄霸因受株连也被抓进了监狱,和夏侯胜关在一起。
黄霸平时工作忙,学习时间不多。现在关在监狱里整天没事干,觉得时间白白浪费了太可惜。他知道夏侯胜是研究《尚书》(儒家经典之一,是春秋战国以前的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的专家,便对夏侯胜说:
“夏侯胜先生,平时我就很敬佩你,可惜没有时间向你请教。现在,我想趁坐牢的时间向你学习,不知你肯不肯收下我这个学生?”
自从被抓进监狱以后,夏侯胜天天为自己和黄霸将可能被杀头而担忧和苦闷。他万万没有想到,在这生命攸关的时候,黄霸还有心思学《尚书》。
“黄先生,你太客气了。只是这监狱……”夏侯胜感慨地回答。
黄霸笑了一下说:“监狱里条件是差,可是,如果把宝贵的时间放过去了,不是很可惜吗?”
“黄先生,你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是说,我们两人说不定哪一天就要被拉去杀头,还学习《尚书》干什么?”夏侯胜苦笑着说。
黄霸听了夏侯胜的话,心情也很沉重。他庄重地说:“早上学到了大道理,就是晚上死了,也是心甘情愿的啊!”
黄霸的话是那么坚定,态度是那么诚恳,夏侯胜深受感到,答应了他的要求。
从此,不管是白天还是黑衣,不管是酷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黄霸都坚持跟着夏侯胜学习。有时他听夏侯胜讲解,有时自己背诵,有时两个人讨论。三年的监狱生活,黄霸不但没有消沉下去,反而学到了许多知识。
路温舒放羊读书
西汉宣帝时,临淮郡(今江苏省盱眙一带)有一位很能干的太守,他的名字叫路温舒。他一生担任过许多职务,都很有成绩,也比较了解人民的疾苦,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路温舒所以能干,是和他不怕困难、肯动脑筋、坚持学习分不开的。
路温舒的父亲是一个看守大门的人,收入很少。穷苦的生活使路温舒从小就失去读书的机会。他每天一早就要赶着羊群去放牧。
一天,路温舒赶着羊群上山吃草。羊儿在欢快地戏耍,路温舒躺在草地上,望着蔚蓝的天空在沉思。周围是这样安静,他忽然发现,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学习环境啊。
“对,从明天起就利用放羊的时间读书!”想到这里,他高兴得跳了起来,愉快地哼起了牧羊曲。
可是,到什么地方才能弄到书呢?年幼的路温舒又发愁了。那时候还没有纸,书是抄写在竹片或绸子上的,价格很贵,买是买不起的。自己抄吧,又到哪里去找竹子和绸子呢?路温舒沿着池塘边走边想,越想越急,他气呼呼地拣起一块小石头,使劲地向池塘扔去。池塘里的蒲叶被小石头打得摇来晃去,路温舒看见心头一喜:“这又宽又长的蒲叶多象那些抄书的竹简呀!不也可以用来抄书吗?”这时,父亲以前对他讲过的孙敬把柳木削成片子用来抄书的故事,又再现在他眼前。他劲头就更大了,很快就割了一大捆蒲叶。回到家里,他把蒲叶切成大小一样的叶片,再在叶片边上锥两个小孔,用绳子串起来,抄书的本子就做好了。想到自己很快就可以抄书、读书了,他兴奋得一夜未睡。第二天,他向别人借来了书,认真地抄写起来。
从此,路温舒晚上在家抄书,白天带着自己抄写的蒲叶书一边放羊一边读。他抄了一册又一册,读了一本又一本,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终于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匡衡凿壁偷光
“凿壁偷光”是个流传很久,为大家所熟悉的动人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匡衡,是两千多年前的西汉人。他家住东海郡(今山东省郯城一带),家里生活很贫苦。但是,匡衡人穷志不穷,他很爱学习。白天他要跟着大人下地干活,就只能利用晚上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饭都吃不饱,又哪来钱买油点灯呢?匡衡非常焦急。
有天晚上,匡衡突然发现墙壁上有一丝亮光。仔细一看,原来亮光是从隔壁邻居家透过来的灯光。这一发现,使匡衡高兴极了。他马上拿了一本书来看。但是,裂缝大小,光线太暗,书上的字根本看不清楚。匡衡读书心切,他就把墙壁上的裂缝凿成一个小孔。这样,每天晚上,只要邻居屋里的灯一亮,他就可以读书了。
不久,家里仅有的几册书都被匡衡读熟了。再到哪里找书来读呢?这时,匡衡想起了“文不识”。原来,村子里有个姓文的大户人家,家里藏有很多书,可是自己却不读,人们给他送了个外号叫“文不识”。匡衡决定到“文不识”家去当不要钱的雇工。“文不识”对匡衡的这一行动感到蹊跷,就问匡衡:“你为什么不要工钱呢?”
“我只希望你能把家中所藏的书都借给我看看。”匡衡诚恳地回答。
“文不识”听了匡衡的回答,感叹不止,就把书借给了他。
匡衡读的书越来越多,知识也一天比一天丰富。后来,他又去拜同郡的后苍为老师,虚心学习,终于成为西汉研究《诗经》的专家。
郑玄三年见师一面
东汉的时候,有一个很有名的学者叫郑玄。他年轻时,因为家里生活不宽裕,没念几年书,便被迫辍学在家。后来他当了个收税的小官吏,郑玄渴望读书,不愿做官。有几次,他鼓起勇气向父亲提出要求:“爸爸,请你允许我再去读书吧!”
结果呢,郑玄每次提出要求,都遭到父亲的斥责。但他并不灰心,仍千方百计地争取上学。父亲拗不过他,只好把他送到京城的太学里读书。学业结束后,他又到处拜师求学。郑玄曾拜当时有名的学者张恭祖为老师,学到了许多知识。后来听说陕西有个马融(东汉经学家、文学家)很有学问时,他又不远千里地来到陕西拜马融为老师。
马融的架子很大,谁要想成为他的学生可是件不容易的事。最后通过博士卢植的介绍,马融才同意收郑玄为学生。
马融有400多名学生,平时能够进到马融屋子里去听课的只有50多人,然后再由这些弟子去传授给其他学生。郑玄在马融那里学了快三年,一次也没见到过马融。但郑玄没有一句怨言,他学习仍旧是那样认真。他在马融家旁边盖了一间小屋子,住在里面一边埋头学习,一边等待机会求见马融。他的数学成绩很好,但他一点也不骄傲,而是随时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准备在见到老师时问个明白。
这个机会终于来了。有一天,马融和他的学生们遇到了一些数学难题,算了很久也算不好。卢植也只算出了三道题,还有五道题算不出来,他就向马融推荐:“郑玄的数学很好。”
“那就让他来试试吧!”马融说。
郑玄等了三年,终于见到了老师。他算出了全部难题,并向马融请教了那些记录下来的疑难问题。马融看到郑玄既虚心又肯动筋,赞不绝口地对卢植说:“我和你都不如郑玄呀!”
王充书店览群书
东汉时期,在京城洛阳的一些书店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位青年人站在那里聚精会神地看书。书店的主人有时斜着眼看他,表示看不起这个穷书生;有时叽叽咕咕地讲几句难听的话讽刺他。但是,这位青年只顾读书,根本不去理睬他们。这个青年人就是王充,他后来成为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王充是今浙江省上虞人。他6岁开始识字,8岁到学堂读书。他学习十分用心,成绩非常优秀,因此,被保送到京城洛阳的太学继续深造。太学里的老师是当时非常有名气的班彪。许多人羡慕王充,王充自己也觉得很幸运。
不久,王充发现老师讲课中有些问题。他是个追求真理的人,不满足于太学里学到的知识,决心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寻找真理。
他想找一些书来读,可又没有钱买书。洛阳城里有几家书店,允许买书的人阅读挑选。王充想出了个好办法:“我可以只阅读不购买,书店不就变成了读书的地方了吗?”从此,他每天一早就到书店等候,店门一开,他总是第一个“顾客”。
然而,书店到底和图书馆不一样,书店里既没有桌子也没有凳子,王充每天只能站着看书。古时候的书是竹片子做的,两手捧着它可吃力哩!看的时间长了,两腿两臂就会又酸又疼。但是,王充却十分珍惜时间,他不肯休息,只稍微活动一下手脚,就又坚持着看下去,中午只简单吃一点干粮,便又一直读到傍晚书店关门。
一年四季,不管是晴天雨天,王充一直这样苦读不懈,洛阳书店的书几乎全被他读遍了。他读书很专心,又比较聪明,凡是看过的书,他差不多都能背下来。王充就是利用这种办法博览了群书,掌握了丰富的知识。
董遇读书百遍
三国时期,有个著名学者叫董遇。
董遇小时候,家乡连年遭受战争,董遇的哥哥只好带着他远离家乡,投靠朋友。
在朋友那里,董遇兄弟俩为了维持生活,每天天刚亮,就上山砍柴,然后卖柴买粮,糊口度日。但是,这样的艰苦生活并没有使董遇放弃学习。他每次上山也好,换米也好,都要带上书本,利用空隙时间朗读课文。别看小董遇讲话口齿不流利,读起书来可顺口哩。可是他的哥哥不仅自己不喜欢读书,还常常讥笑小董遇,说什么:“看你这么用功,以后想当个大文人吗?”又说什么:“书读得再多,肚皮也饱不了。”董遇听了,只当没听到一样,照样专心致志地读书。
董遇经过长期的攻读,对《老子》(道家的主要经典,相传春秋晚期哲学家老子著)这本书很有研究。一天,有一个人向他请教。董遇问他:“这本书你读过几遍了?”
那人回答道:“一遍还未读完,实在太难懂了。”
“我劝你将这本书读一百遍后再说。”董遇说。
这位青年人听了很失望。董遇又解释说:“根据我的经验,每本书读上百遍,就能懂得意思了。”
“哪有那么多时间啊!”
“为什么不利用‘三余’呢?”
“什么叫‘三余’?”
董遇答道:“‘三余’就是指三种空闲的时间,即冬天农闲时间,晚上空闲时间,雨天不干活也是空闲时间。”
吕蒙智勇双全
东吴孙权手下有一员智勇双全、数立战功的大将,名叫吕蒙。
吕蒙出身穷苦,小时候没有上过学。孙权觉得吕蒙没有文化是个很大的缺陷。他劝吕蒙说:“你是个领兵的大将,应该多读些书,以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吕蒙为难地说:“军中事情多得办不完,哪里还有时间读书呢?”
孙权摇摇头说:“我难道是要你成为经学博士吗?我只是希望你能了解一些历史知识。你说你的事情多,难道会比我的事情还多吗?过去打仗时,我就是手不释卷,读过许多书。现在我仍坚持每天看书,我觉得读书很有好处。”接着孙权又向吕蒙讲了孔子好学不倦、东汉刘秀在战斗中还忙于学习以及曹操老了仍然好学的故事。
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很受教育。他立定志向,发愤学习。虽然他每天要处理许多事,还要练兵,但他总是挤时间读书。他读的书非常多,而且读得很认真,还有许多独到的见解,许多学者都比不上他。
有一回,吴国另一名将鲁肃到陆口去上任,经过吕蒙驻防的地方,却没有去看他。因为在鲁肃印象里,吕蒙是个大老粗,他有些瞧不起吕蒙。有人劝鲁肃说:“吕将军现在读了很多书,跟过去大不一样啦!你应该去看看他。”鲁肃听了,将信将疑,决定去看个究竟。
第二天,鲁肃登门拜访吕蒙。在喝酒的时候,吕蒙帮鲁肃想了五条防备关羽的计策,鲁肃非常佩服。他走到吕蒙身边拍拍吕蒙的肩膀说:“老弟,我以为你只有武功,今天看来,你的学识非常渊博,已是文武双全,再不是过去的阿蒙了!”
车胤囊萤为灯
夏天的夜晚,我们在谷场庭院乘凉,经常可以见到有些忽闪忽闪的亮光在飘动。奶奶会告诉你,那是萤火虫在飞。你们知道吗?关于萤火虫,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哩。
晋朝时候,有一个名叫车胤的人。车胤小时候,家里也是比较穷的。白天,父亲省吃俭用还可以勉强让车胤去上学读书。可是到了晚上,家里常常没有油点灯。爱学习的车胤,眼看晚上许多宝贵的时间不能用来学习,心里非常焦急。
夏天的一个晚上,车胤正在院子里乘凉。忽然有几只萤火虫从他的眼前飞过,那一闪一闪的亮光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赶过去捉了几只,拿到漆黑的屋子里一看,几只萤火虫发出的亮光还真不小呢!车胤赶快拿出书凑上去一看,哈,真能照见字!如果再多几只,那就更亮了。小车胤乐得合不上嘴。他请妈妈用薄薄的白麻布给自己缝了一个小口袋,然后跑到村子附近的沟边、地旁,捉了好多萤火虫,都装进了小口袋。
回到家里,小车胤顾不上休息,便把小口袋放在桌子上,凑着萤火虫发出的亮光兴奋地读起书来。他的心呀,甜得像喝了蜜糖水一样。
整个夏天的晚上,不管天气多么闷热,蚊虫怎样叮咬,车胤全然不顾,他在“萤火灯”下读了不少书。
王羲之苦练书法
我国古代有很多有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就是其中的一个。不少人喜欢他的字贴,学习他的字体。也许你们当中,就有人正在学他的字哩!
王羲之,晋代会稽(今浙江省绍兴)人,自小就练毛笔字,七岁的时候,就能写出一手好字。在十二岁的那一年,有一天,他见到父亲枕头里有一本介绍写字方法的书——《笔记》,就偷偷地拿来看。父亲发觉后,责问他:“你为什么拿我的书?”他笑了笑,没有回答。他的母亲疼爱地劝他:“你年纪小,还不懂事。”他的父亲也答应,等他长大了,一定教他写毛笔字。
王羲之听了父母亲的话,急得跪下来向父亲请求说:“现在就教我吧!如果等我长大了再学,那就太晚了!”
父亲看到儿子的决心那么大,心里很高兴,笑道:“拿去看吧!”
从此,王羲之在父亲的指导下,仔细对照《笔记》讲的方法,苦练写字,没有多久,他的书法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王羲之的字写得越来越好,对书法研究的兴趣也越来越深厚。有一次,他看到大书法家张芝的字写得很好,而且听说张芝写字十分刻苦,不胜敬慕,决心象张芝那样苦练毛笔字。以后,他不管走到那里,总是要挤出时间拿出笔墨练习一番。传说,江西、浙江有几处地方的水池,由于王羲之练字洗笔的缘故,池水变黑了,后人称为“墨池”。
左思十年写一赋
西晋时期,洛阳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城的事,一位名叫左思的人,构思十年,写成了《三都赋》。由于《三都赋》详细记述了三国时蜀都益州(今四川省成都)、吴都建业(今江苏省南京)、魏都邺(今河南省安阳北)三地的形势、特产情况,内容非常丰富,文章也写得很好,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传抄。为此,洛阳城里的纸供不应求,纸的价钱也一下子贵了起来。
左思的文章为什么写得这样好?是不是他天生就比别人聪明呢?不是的。左思所以能成长为著名文学家,是他刻苦学习、勤奋探索的结果。
左思并不是一个天资聪明的人,他少年时代的学习很不好。他学过古乐器,学过书法,学过弹琴,但没有一样成功的。左思的父亲对朋友无限感慨地说:“这孩子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呢!”
父亲的叹息,使左思非常难过,也激发了他迎头赶上的决心。从此以后,他以勤补拙,孜孜不倦地学习。别人读一遍书,他就读十遍;别人一天写出一篇文章,他就用10天、一个月写好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苦学苦练,左思终于也能写出真切动人、词句优美的文章,他用一年时间写成了《齐都赋》。
《齐都赋》写成后,左思又向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写《三都赋》。为了写好《三都赋》,他亲临实地,作了大量的调查访问,使《三都赋》材料丰富,叙述详密。左思为了写《三都赋》,构思了十年。在十年中,他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写作《三都赋》上。他在书桌上、门上、窗台上、墙边,甚至厕所里,凡是他经常经过的地方,都放上纸和笔。这样,他就可以随时随地把想到的好句子顺手记下来。经过十个春夏秋冬的努力,左思终于写出了轰动洛阳的《三都赋》。
当时著名的文学家陆机来到洛阳,他是一个很有文才的人,也准备写《三都赋》。当他听说左思正在写《三都赋》时,就拍着手哈哈大笑起来。他在给他弟弟的信中讥笑:“这里有一个乡下老粗,正在写《三都赋》。那就让他写吧,等他写完了,我们拿来盖酒坛子!”但是,当陆机读了左思写的《三都赋》后,却惊叹不已,佩服得五体投地,认为好得无法再加修改,他自己也就停笔不再另写《三都赋》了。
沈讚士一举两得
南北朝时代,有一个人叫沈讚士。他家里很贫穷,全家的生活主要靠他织帘来维持。除织帘外,他还要砍柴担水。每天从早累到晚,一家人还是吃不饱,穿不暖,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有了上顿没下顿。
但是,艰难的生活没有动摇沈讚士要求学习的决心。他想到自己织帘的技术是比较高的,是不是可以一边织帘一边看书呢?于是,他试验着这样做。他在身旁摊开一本书,一边织一边读。开始的时候,有些眼花手乱,顾了织帘顾不上看书,顾了看书,织帘的速度又不知不觉慢了下来。但沈讚士并不灰心,他坚持练习,一个月、两个月……熟能生巧,他终于做到了织帘读书两不误。
沈讚士白天织帘时看的书,都是他向别人借来书,利用晚上时间抄出来的。就这样,沈讚士抄书、读书、织帘,一直坚持了50多年。
有一天,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一场大火把沈讚士用心血抄写的几千卷书全部烧光了。这是多么大的打击啊!这时,沈讚士虽已80多岁,但由于他长年劳动,身体还比较硬实,眼睛不花,耳朵不聋。他又一次勇敢地迎着困难上,不向灾难屈服,振作精神,重抄那些被烧毁的书。熬了几百个日日夜夜,终于又抄出了两三千卷书。
祖莹遮窗夜读
北魏时,有个人叫祖莹。他的父亲是做官的,家里生活条件比较好,父母对他也比较溺爱。
祖莹8岁那年进了国家办的学校读书。他学习特别用功,常常拿起书来就不愿意放下。父母亲见他整天看书,担心他把身体搞坏,给他规定了读书时间,并派仆人看着他,到了晚上,又把家里的灯都熄掉。妈妈以为这样一来,小祖莹就可以早点睡觉了。
可是,她哪里知道,小祖莹每天晚上仍然读书到深夜呢。原来,小祖莹每天晚上等大家都睡熟时,就用棉被把窗户遮挡得严严实实,又重新把灯点着,然后坐下来读书。
祖莹读书非常用心,记忆力也特别好,许多课文都能背下来,学习成绩优异。有次,学校里的张天龙老师给学生讲《尚书》。张老师讲过以后,选定祖莹为主讲人,第二天给同学们做示范讲解。这天晚上,祖莹认真地做着准备,不知不觉天已大亮。这时,学校里的学生都到齐了,正等着祖莹去给大家讲课。祖莹匆匆忙忙拿了一本书就走,他到了讲台上把书往桌上一放,可是一看,糟糕!他正要讲的《尚书》没有带,却慌忙错拿了一本《曲礼》(记春秋前后贵族饮食、起居、丧葬等各种礼制的书)。怎么办呢?张老师是很严厉的,祖莹无法回去换书。他镇静了一下,把《曲礼》放在桌子上,不慌不忙地诵讲了《尚书》三篇,讲得既流畅又熟练,一个字也没有漏掉。
祖莹课讲完后,老师表扬他,同学们羡慕他。可是,他们又哪里知道,祖莹的成绩是经过多少个不眠之夜的刻苦学习才取得的啊。
李白铁杵磨成针
唐朝大诗人李白一生写过许多壮丽诗篇。他写的诗流传中外,大家都很喜欢读,人们尊敬地称他为“诗仙”。
可是,李白的成就是来之不易的。有一段时间,李白曾在今四川省眉州象耳山读书。因那里的生活比较艰苦,李白想放弃学习回家去。当他走到山下一条小溪边时,看到一个老婆婆正在溪边的石头上磨铁杵。李白见了很奇怪,便问道:“老婆婆,你磨这根铁杵做什么用呀?”
“我要把它磨成针!”老婆婆边磨边答道。
老婆婆的回答使李白又惊又愧。惊的是,这么粗的铁杵,要磨到什么时候才能磨成针啊!愧的是,自己竟没有老婆婆那样顽强的毅力。老婆婆的行动启发教育了他:学习也像磨铁杵一样,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就。于是,他告辞了老婆婆返回山里,决心学习老婆婆“磨铁杵”的精神,继续读书。
那条小溪被后人称做“磨针溪”。
怀素写穿木盘
在书店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唐朝书法家怀素的草书碑帖。怀素自幼就出家当了和尚,在经禅之余,经常练习毛笔字,经过一番苦练,终于练出了一手好字。
但是,怀素认为自己见识还太浅,他听说邬彤的字写得很好,就去拜邬彤为老师。邬彤很认真地教他写字的笔法,还向他仔细地介绍了王献之和张旭的书法特点。怀素听课时思想非常集中,总是一边听课一边思考。有次,邬彤讲完后,见怀素还一声不响地坐在那里,就问他听懂了没有。连问了几声,怀素才从沉思中猛地惊醒过来,一迭声地答应:“懂了,懂了!”
学习书法,最主要的在于多练。为了练字,怀素在寺庙的墙壁上,在自己的衣服、家俱用品上都写满了字。后来,又在荒地上种了一万多棵芭蕉树。芭蕉树的叶子又宽又滑,怀素就在芭蕉叶子上练字。这一万多棵芭蕉树的叶子,该要写多少字啊!
冬天到了,芭蕉叶子也没有了,怎么办?怀素又想出了好办法。他请木匠做了一个木盘,漆上浅色的漆,就在木盘上练字。写满了,擦去再写。写了擦,擦了写,漆磨光了再漆,最后木盘竟被磨穿了。接着,他又漆了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练字。过了一段时间,这块木板也被他写穿了。
白居易舌疮肘胝
在学习中,有些同学不太喜欢古诗,他们觉得古诗太难懂了。其实许多著名诗人的好诗并不怎么难懂,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诗就是连老婆婆也能听懂的。白居易的诗为什么又好又通俗呢?这是因为他一生勤奋好学,知识丰富,写起诗来就像说话一样自然。
白居易小时候是非常聪明的,他五岁时就开始学写诗,15岁的时候诗就写得很好了。这样说,读书是件很容易的事?不是的。聪明在于勤奋,白居易读书的那种刻苦精神是一般人所赶不上的。
20岁左右的时候,白居易住在今安徽省符离集一带,白天学赋(古诗的一种表现手法),夜里读书,有点空闲还苦苦地写诗。从早到晚,从黄昏到深夜,白居易不席暇暖,食不甘味,不知疲倦地学习。由于念书念得太久,他的嘴上都长起了疮;由于写字写得太多,他的手肘上都磨起了茧。这样艰苦的学习生活,别人都为之感慨,可是白居易自己却并不以为苦。
白居易一辈子都保持刻苦学习的精神。70岁时,他得了重病,头晕眼花,连走路都困难。可是,他在病中写的诗竟比病前写的还要多。他几乎每天都要写一首新诗,同时,每天都在修改旧诗,他的诗稿改了又改,有的诗甚至改得不留原文一个字。
白居易写到老,学到老,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诗。人民非常尊重他的劳动,他的诗流传到今天,仍为大家所喜爱。
贾岛做诗勤“推敲”
写文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敷衍潦草、不下苦功夫是不行的。只有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才能写出好文章。
唐朝有一个诗人叫贾岛,他写诗很注意词句的锤炼,经常一个字一个字地琢磨,有时想好了一个句子,过些时候觉得不好又修改,修改了还不满意,再修改,有的诗句甚至改了三年才改好。
贾岛做诗的时候,思想非常集中,走路在想,睡觉在想,甚至吃饭的时候也在想。他平时常常喜欢骑着毛驴出去转悠。有一次,贾岛又骑着毛驴出去了。当时正值深秋,满地落叶,他触景生情,吟诗一句“落叶满长安”。当他正在苦苦思索第二句诗句时,突然迎面碰上了一个大官。在封建社会,老百姓见了当官的是要回避的。可是,这一回贾岛因为骑在驴背上想诗入了神,来不及躲避,触犯了这位官老爷,被抓起来关了一夜。
又有一次,贾岛骑毛驴外出,忽然想到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但是又觉得“僧推月下门”的“推”字不好,想改写“僧敲月下门”。他骑在驴背上嘴里不住声地念着“推”、“敲”;两只手呢,一会儿做“推”的架式,一会儿又做“敲”的样子。路上的行人见了都觉得奇怪,不知道这个骑毛驴的人是怎么搞的。这时,韩愈(唐代伟大散文家、诗人)骑马从对面过来。贾岛只顾“推敲”,眼看小毛驴就要冲到韩愈面前。韩愈手下那些当差的大喝一声,一齐上前把贾岛抓住,带到韩愈面前。
“你为什么见了我不知回避呢?”韩愈问。
贾岛说:“我正在想一句诗,有两个字不知用哪一个好。”
“哪两个字呢?”韩愈好奇地问。
贾岛就把刚才想的诗句告诉了韩愈。
韩愈听了贾岛的话,觉得很有意思,骑在马上想了很长时间,说:“我觉得用‘敲’字好!”
后来,贾岛采纳了韩愈的意见。
这个故事在历史上一直流传着。人们在修改文章、修饰字句时总是说“推敲推敲”,“推敲”一词的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
韩建苦学文化
唐朝末年,有一个地方官,名叫韩建。因为他出身贫苦,从小没有念过书,因此,虽然当了官,却看不懂公文,往往公文来了,还要叫别人读给他听。为此他很苦恼,晚上经常翻来复去睡不着觉。
有一天,韩建把一位有文化的老朋友请来,对他说:“我想了一个认字的办法,你愿意帮忙吗?”
那个朋友说:“你把办法告诉我,只要能用得上,我一定尽力。”
韩建说:“请你在我日常所用的东西上,都写上各自的名称,好让我随时随地都可以认字。”
那个朋友觉得这个办法的确很好,就在韩建的书桌上写个“桌”字,在床头旁写个“床”字,在碗底下写个“碗”字,在笔上写个“笔”字……从此,韩建每天坚持认字,慢慢地他就可以读一些通俗的书了,公文来了也不用别人读了。
但是,韩建并不满足,他希望认得更多的字,读更多的书。一天,他看到了一本类似字典的工具书,就问别人这本书有什么用处。当别人告诉他,有这本书的帮助,就可以认得更多的难字,并懂得这些字的解释时,他非常高兴。在别人的帮助下,他学会了查字典。以后在学习中,每遇到生字他就查字典,既认识了字也知道了它是什么意思。
天才在于学习,知识在于积累。韩建由于好学不倦,不仅能看懂公文,而且能够看懂一些难懂的历史书籍了。
钟隐做工学画
五代时期,在今浙江省天台县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叫钟隐。
钟隐从小就很有头脑。他不愿虚度光阴,讨厌那官场上庸俗无聊之事,便在旷野山林间盖了间茅草房,经常住在那里。每当他在林子里散步,看到那盛开的野花,听着那百鸟欢叫,就感到心胸开阔,心情舒畅,往往情不自禁地拿起画笔,把鲜花和百鸟描绘下来。他每日都在画画,从中感到有无限的乐趣。他擅长画花竹、禽鸟,特别是鹞子、白头翁、斑鸠等,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当时,有一位名叫郭乾晖的将军,也爱好画画,他画的鹞鹰非常好,很有名气。但是,这位郭乾晖将军却非常保守,不愿意把画画的技巧传授给别人,他连一个学生也不肯收。
钟隐看过郭乾晖的画,觉得比自己高明,心里十分敬佩。但怎样才能把郭乾晖的本领学到手呢?他想了很多办法,都行不通。
一天,钟隐听说郭乾晖家里要雇个佣人。他想,郭乾晖并不认识自己,可以改名换姓,到郭乾晖家里去当佣人,借机接近郭乾晖。
钟隐做了郭家的佣人以后,干活非常卖力,对郭乾晖的照顾也十分殷勤。只要郭乾晖画画,他就在旁边磨墨拿纸,这使他有机会察看郭乾晖是怎样画鸟的。日子长了,郭乾晖在构图、用笔、着色方面的特点,钟隐都基本上掌握了。
一天,钟隐见四下没人,就在墙上画了一只鹞子。他正在画,被别人看到了。那个人见钟隐也会画鸟,觉得奇怪,就去告诉郭乾晖。郭乾晖听说后,跑来见了画在墙上的鹞子,不由大吃一惊。心想,一个初学画的人决不会画得这么好。这幅画中的鹞子有些像他的画,又有些像另一个画家的画。这另一个画家是谁呢?他仔细一想,啊,可能是钟隐。想到这里,郭乾晖问道:“您大概是钟隐吧?”
钟隐看瞒不住了,就坦白地向郭乾晖说:“是的,我就是钟隐。我很仰慕你,为了向你学习,我情愿当你的佣人。”
郭乾晖听了钟隐的话非常感动。他觉得钟隐已经是一个有名气的画家,还能不怕吃苦受辱,甘当佣人,虚心求学,真是个有志气、有前途的青年,便破例地收下了钟隐这个学生。
喻皓边干边学
五代末年、宋朝初年,有一位著名的木工师傅,他的名字叫喻皓。
喻皓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很小就学木工,没有念过什么书,文化水平是不高的。但是,他一生却设计和建造了许多重大的建筑物,不少建筑是我国建筑史上的光辉杰作。
喻皓是怎样学会设计的呢?他是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的。
北宋统一中国后,喻皓从杭州来到了北宋京城开封。开封城里有一座唐朝时建造的相国寺,这里是一个十分热闹的地方。每次逢集,买书画的、玩杂耍的、唱小曲的,三教九流,应有尽有。这样的地方,初到开封的喻皓,当然也想去看一看。可是,他一到相国寺,就完全被相国寺的门楼吸引住,忘记了游玩。原来,相国寺门楼上的飞檐构造特殊,是相国寺的十绝之一,这引起了喻皓的极大兴趣。打这以后,只要有空,他就往相国寺跑,站在相国寺门楼下,仔细地研究。站累了,他就坐在台阶上看;仰得脖子酸了,他又躺在地上,全神贯注地盯着门楼上的飞檐,一边看一边画图。回到家里,他又用零星木头仿造相国寺门楼模型。
喻皓不但注意学习他人的经验,而且注重调查研究。每次设计之前,他都到施工现场去认真观察,并对周围环境和历史作一番调查,以保证建筑立于可靠的基础之上。有一次,宋朝政府交给喻皓一个重大任务——在开封设计建造一座11层的开宝寺塔。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建筑工程。喻皓像往常一样,先做了一个模型,放在桌上,让朋友们提出修改意见。他还到建塔的地方做了详细调查,根据建塔处四周没有高山,以及开封一年四季又常刮西北风等地理条件、气候特点,他在设计塔身时,有意让塔身向西北方向倾斜一点。当时一些无知的官员指责喻皓把塔造斜了。喻皓把原因告诉了人们,并预言,在西北风吹袭下,100年左右塔身会垂直于地面,塔的寿命约有700年之久。后来的事实证明,喻皓的设计是正确的。
欧阳修“三多”“三上”
我国唐、宋两个朝代出了八个大文学家,他们的散文写得非常好,人们称他们为“唐宋八大家”。其中有一位就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欧阳修。
欧阳修曾说过:“要写好文章,就要做到‘三多’:多看好的作品,多动手写作,多与别人商量。”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
欧阳修从小喜欢看书,家里的书不够他看,他就向邻居和亲友借书,看到有好的书,自己就动手抄。
有一天,他在一堆旧书中,发现了唐朝伟大散文家韩愈的文章,看后非常惊奇和羡慕:世上竟有这么好的文章啊!他一口气读下去,读着读着,把吃饭都忘掉了。从此,他废寝忘食地苦心钻研,决心赶上并超过韩愈。
欧阳修经常与他的朋友一起讨论怎样用句,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得更精练。一次,他与一个朋友一同外出游玩,看见一匹脱缰的马,在路上狂奔,踩死了一条狗。
欧阳修对他的朋友说:“我们将这件事写下来,看谁写得简练,好吗?”
他的朋友很高兴地同意了这个建议,摸着头想了一会,很自信地说了这样一句:“有犬卧通衢,逸马蹄而死之。”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有一条狗躺在大路上,狂奔的马将它踩死了。”
欧阳修听后,对他的朋友说:“你写得太痲嗦了,如果用这个办法写历史,那么一万卷也写不完啊!”
“那你怎么讲呢?”他的朋友不服气地问。
欧阳修回答说:“我用六个字就能说明了。”
“六个字?!”那个朋友感到很惊奇。
于是欧阳修说了这么一句:“逸马杀犬于道。”果然只用了六个字。用现代话来说,就是飞奔的马在路上将狗踩死了。这个朋友不得不佩服欧阳修用字的精确简练。
欧阳修用字能够如此精练,和他平时充分利用时间刻苦学习、善于思考是很有关系的。他一生写了许多著作,而这些名作,却多在“马上”、“枕上”、“厕上”写成的,欧阳修称之为“三上”。
范仲淹断齑划粥
我们为了颂扬人们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常常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来表达。这句话出自何处呢?这句话是出自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范仲淹是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他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没有办法生活下去,母亲只好带着他改嫁到一朱姓家里。范仲淹从小就生活在受欺压、受凌辱的环境里。但是,他不甘寄人篱下,从小学习就非常刻苦。23岁那一年,他不远千里来到了当时著名的南都(今河南省商丘)学舍求学。
在南都学舍学习期间,范仲淹深知学习之不易,因而一心一意攻读。他生活极其俭朴,每天只吃稀粥,冬天时,将稀粥冻成块,吃时切一、二块。每天吃稀粥,当然是很艰苦的,但他坚持这样做,为的是磨练自己的刻苦精神,以集中精力进行学习,不让吃饭占去太多的时间。
范仲淹这种艰苦生活,感动了他的同学们。其中有一个同学是南都留守(地方官)的儿子,非常同情范仲淹的生活,回去告诉了他的父亲,并从他家里拿了一些上等饭菜送给范仲淹。范仲淹开始不肯收,后来,实在推辞不下,才勉强收下,但他却一直没有吃它。几天以后,南都留守的儿子看见这些食物都腐烂了,就问他:“我父亲听说你生活艰苦,特地要我把这些饭菜送给你,而你却不肯吃,难道我们这样做得罪了你吗?”范仲淹答道:“对你和你父亲的深情厚意,我是非常感激的。只是我吃惯了稀粥,要是现在吃得太好了,怕以后就吃不进稀粥了。”
范仲淹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将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他在南都学舍如饥似渴地昼夜苦学,每当困倦时,他就用冷水洗脸,清醒清醒头脑,又继续读书。据说,整整五年时间,他都是和衣而睡的。
由于范仲淹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成为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司马光“警枕”求学
司马光是北宋的一个大臣,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编写了一本历史著作,名叫《资治通鉴》。这本历史书,记载了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一共1362年的历史。编写这样一本大规模的书,需要有多么丰富的知识和要付出多么大的精力啊!
司马光从小就特别用功,他针对自己记忆力差的弱点,比其他孩子花更多的时间读书。放学后,哥哥弟弟很快把书读完,就出去玩了。而司马光呢,仍然留在家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遍又一遍地背诵一直到把书背得滚瓜烂熟才肯罢休。因此,他背过的书,往往很久也不会忘记。以后,司马光向人介绍读书的经验时说:“背书很重要。书背熟了,你平时骑在马上,或者在半夜醒来时,就可以吟诵这些文章,思考文章的意义,这样得到的知识也就多了。”
司马光做官后,仍然坚持刻苦学习,他的全部精力都放在读书和著作上。他住的房间,摆设很简单,除了几个书柜外,几乎没有什么贵重的家俱。而在这些简单的用品中,有一件奇怪的东西,这就是一块光滑的圆木头。司马光要这块圆木干什么呢?原来司马光每天读书和写作都要到深夜,往往疲劳过度睡着了。为了不影响读书和写作,他特地找来了这块圆木头。当困倦时,他就用这个圆木头当枕头睡一会。只要一翻身,圆木枕头就会滚到地上发出响声。这样,他也就被惊醒,爬起来再继续读书、写书。为此,司马光称这个圆木头为“警枕”。
刘恕发愤抄书
司马光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历史书——《资治通鉴》的作者,可是你们知道吗?这本书还有另外一位作者,那就是历史学家刘恕。
刘恕,北宋筠州(今江西省高安县)人。他从青少年起就喜爱历史,不仅大量阅读了各种历史书籍,而且阅读了与历史学家关联的地理、天文等书籍。因此,他的历史知识十分丰富,对历史上发生的大小事情,都了如指掌,跟人家谈起来,总是滔滔不绝、有声有色、有根有据,好像他自己经历过一样。
刘恕的才能,得到了当时大历史学家司马光的赏识。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这部长篇历史著作时就向北宋皇帝推荐,指名选刘恕作为他的助手。在写书过程中,很多疑难复杂的历史问题,都交给刘恕去写。所以司马光说:“《资治通鉴》的写成,有着刘恕很大的功劳啊!”
刘恕小时候家里生活困难,他在冬天连棉衣都穿不上,哪里有钱买书呢?他主要是靠借别人的书阅读。向别人借书,到了期限是要归还的。为了能便于阅读,便于使用,刘恕就发愤抄书。当时就流传着这样一个刘恕发愤抄书的故事。
刘恕有个在亳州(今安徽省亳县)做官的朋友,名叫宋次道,家里收藏了很多很多珍贵的图书。刘恕为了能看到这些好书,不远千里,从江西来到安徽。主人见老朋友老远地来了,接待十分热情,每天都准备了丰盛的酒菜请他吃饭。刘恕却说:“我登门拜访不是为了吃饭,请你们不要再这样客气了。”
从此,刘恕每天只简单地吃一些便饭,就把自己关在主人的书房里,埋头读起书来。他一边读,一边抄,天黑了,也顾不上睡觉。这样一连抄了十来天,直到把需要抄的书都抄完了,刘恕才告别了主人。
邵雍读书废寝
古时候有一个人,为了读书,竟几年不上床睡觉,这个人就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邵雍。
邵雍,从小就是一个刻苦用功、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他学习起来有一股子争分夺秒的劲头。冬天气候寒冷,他舍不得花时间去生炉子;夏天暑气烤人,他为了不分散注意力,竟连扇子都不扇。白天,吃饭就是他的休息时间;晚上,他夜以继日地苦攻苦读。困了,就伏在桌子上睡一会,醒了再读,竟有几年不上床睡觉了。
有一年,邵雍居住的共城(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来了一个名叫李之才的县官。李之才是位《易经》专家,很有学问,为人也很坦率。他听说邵雍刻苦好学,曾到邵雍家拜访。邵雍也很敬佩李之才,当时就拜李之才为老师。从那以后,邵雍学习更加刻苦,又有三年时间没有上床好好睡过觉。
《易经》是我国古代儒家重要经典之一,邵雍对《易经》非常爱好。在李之才的指导下,他认真钻研《易经》。为了熟读《易经》,他把《易经》抄写出来,贴在房间的墙壁上,抬头就能看到,每天都要背诵几十遍。
后来,李之才调到河南做官。邵雍也把家搬离共城,来到了千里之外的河南省洛阳市。刚到洛阳,他的生活很困难,住的是透风漏雨的茅草房,每天还要砍柴烧饭,侍奉父母。但是,尽管生活这样艰苦,邵雍却能继续从师学习、研究,终于成为一位有名的哲学家。他一生不愿做官,但他的学术成就以及治学态度,影响却是很大的。
李清照苦学创作
我国文学史上有许多著名的诗人、词人,他们的不朽作品就像是夜空中璀烂的群星。其中,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闪耀着异样的光华,特别引人注目。李清照的词写得好,不仅因为那些作品是她的真实情感的写照,同时也是她勤学苦练的结果。
李清照很小的时候就在父亲的指导下,读完了诸子百家的著作,经常练习写诗填词。她读书十分用心,许多书,她读后,合上书本就能够流畅地从头背到底。
李清照还经常和丈夫赵明诚在晚饭后做读书游戏,各自说一件书上记载的事,然后由另一个人说出这个故事记载在什么书上,第几卷第几页第几行。通过这种读书游戏,进一步巩固学过的知识。
爱读书的人一般也都爱买书、藏书,李清照也是如此。她和赵明诚虽然都出身于做官的人家,但经济并不很宽裕,要买书也是有不少困难的。当时,开封相国寺有许多书摊,出售古书和金石碑帖。李清照夫妻俩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钱,用来买书画和金石碑帖。有时手头没有钱,他们就把衣服拿到当铺里去当押,换了钱,就到相国寺买回古书、碑帖进行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收集了5万卷古书和2000卷金石碑帖。他们还把收集到的古书重新校正装订,标上书签,系上绸带,成为很有价值的资料。
李清照不但读书很勤奋,写作也十分认真。一首诗词的初稿写出来后,她总要反复推敲,一而再、再而三地修改。她自己曾经说:“诗情如夜鹊,三鱷未能安。”意思是说写诗的心情就像夜里投宿的鸟,绕着树飞来飞去,刚刚落下,感到不安定,于是又飞起;再落下,还不安定,于是重又飞起,这样多次反复,也还是不能安定。这两句诗,非常逼真地写出了她那刻苦创作的精神。
陆游“书巢”苦读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不仅喜欢写诗,还注意总结历史经验。
陆游非常尊敬他的祖父陆佃。陆佃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常常映着月光读书。这件事给了陆游很大的教育。他以祖父为榜样,不分白天黑夜地学习,掌握了十分丰富的知识。他买了许多书,加上祖父留下的,他的房间里到处放的都是书了。他给这间屋子起了个名字叫“书巢”,天天在“书巢”中刻苦地读书学习。
有一次,他的一位朋友来看望他,陆游请他去看看“书巢”。听到“书巢”这个名称,朋友很惊奇地问:“你为什么给书房起这样一个名字呢?”陆游笑了笑说:“您到我房间里看看就明白了。我的房间里,柜子内、桌子上、枕头下都摆满了书。四下环顾,看到的都是书。我这个人,饮食起居、生病忧愤时都离不开书。有时我想走动走动,但是那些多的书把我包围起来,就像巢里许多干枯的树枝绊住了手脚一样,使我行动不得。”
说完,陆游就让客人进屋看看。一进门,就被一堆书挡住了去路,客人不知从哪里进入。好不容易进去了,东转西转,又不知道从哪里出去了。客人哈哈大笑地说:“这真像个巢,真像个巢啊!”
朱震亨千里学医
朱震亨是今浙江省义乌人,因为他医术高明,为人看病又认真负责,大家都很尊敬他,称他为“丹溪翁”。但是,朱震亨原来却不是学医的。他也像当时许多读书人一样,读的是经书,为的是应考做官。他的老师是有名的学者许文懿。
许文懿身患慢性病,经过多年治疗都没能治好。一天,许文懿对朱震亨说:“我的病如果没有精于医术的人治疗,恐怕难以治好。你是很聪明的,愿不愿意去学医呢?”
朱震亨过去因为母亲经常生病,曾自学过一些医学常识,对医学也有一定兴趣。现在听了老师的建议,便毅然决定不去做官而改学医。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他把过去为准备赶考而写下的文章统统烧掉了。
朱震亨虚心地向本地一些医生学习,不分昼夜地钻研当时流传的一些处方。可是,实践使他认识到,不求甚解地死搬过去的处方来治今天的病,效果是不好的,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医学原理,只有掌握了医学原理,才能得心应手地为病人治病。为此,他离开家乡到外地去求访名师。他跑了很多地方都没有访到名师。在回义乌途经武林时,有人告诉他有一个罗知悌先生医术很高,不过罗先生性情非常怪癖,自以为有本事而不愿意传授给别人。
朱震亨好不容易寻找到一位名医,心里非常高兴,他马上去拜见罗知悌。可是,去了好几次,罗知悌都不愿见他。朱震亨不但不灰心,反而更加恳切地去求见罗知悌。他的一片诚心终于感动了罗知悌,他收下了朱震亨,并把自己的医学知识全部传给了朱震亨。
朱震亨从罗知悌那里回到家乡,把老师许文懿的老毛病治好了。几年后,他已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医生了。但他并不自满,而是进一步研究各家医学经验,创造了一套新的医学理论。
王冕放牛听书
王冕是元朝著名的画家,同时还是著名的爱国诗人。
王冕是浙江诸暨人,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他不能上学读书,七、八岁时就帮助父亲干活。不论刮风下雨,他都要起早摸黑地牵着牛到地边沟旁放牧。
可是,王冕是多么希望读书,又是多么羡慕那些能上学的小孩子啊。每当他放牛经过学堂门口时,常常被那琅琅的读书声吸引住。可是,想想还要放牛,他又失望地走开了。
后来,王冕想出了一个放牛听书的办法。每次放牛时,他就把牛绳子接得长长的拴在木桩上,让牛自己吃草,自己则悄悄地扒在学堂的窗台上,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他既用功,记忆力又好,往往听说就可以背诵下来。
有天下午,王冕听课入迷了,完全忘记放在野地里的牛。等到老师讲完课,学生哄的一声冲出书屋时,他才知道天已不早,慌忙跑到草地上去找牛,可是,牛不见了。王冕十分不安地回到家里,父亲怒容满面地在门口等着他。原来牛已经自己跑回家,王冕才松了一口气。还有一次,王冕正在听课,牛又跑了,还踩坏了人家田里的禾苗。那块地的主人牵着牛找到王冕的父亲。当然,王冕又少不了挨父亲的一顿揍。可是,过后王冕又仍然去听书。慈祥的母亲心疼孩子,就对父亲说:“算了吧,孩子这样痴心着迷地想读书,就由他去听书吧!”
父亲虽然也希望孩子能上学读书,可是生活怎么办呢?想来想去,最后只得把王冕送到一个寺庙里去帮工。王冕白天帮和尚干活,晚上等和尚们睡着了,他就偷偷地跑到佛殿上,坐在泥菩萨的膝盖上,借着长明灯的亮光读书,经常一读就读到天亮。佛殿里有许多泥菩萨,面目形状十分凶恶可怕,年幼的王冕一点也不害怕,就好像根本没有看到那些泥菩萨一样。
王冕勤奋好学的事,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地传开了。有一个叫韩明善的著名学者听到后很惊异,就把王冕收为学生。
吴昂牛棚上学
吴昂,明朝浙江海盐人,他从小聪慧好学。他听说海宁县有一位祝先生很有学问,便决定到海宁县去,拜祝先生为师。
一天,吴昂身穿粗布衣,脚踏草鞋,背着书箱,步行来到了海宁县。见到祝先生以后,他很恭敬地说:“我才疏学浅,听说先生很有学问,特地来拜见你,请你收我做一名学生。”
祝先生回答说:“哎呀,你来晚了。房间都被学生住满,没有合适的地方安排给你住了。如真的要留下,那还有一间牛棚是空着的,你愿意在那儿住吗?”
吴昂本来就是一个穷孩子,吃苦他是不怕的。听说祝先生肯收他为学生,便高兴地连声答道:“行,行,我住在什么地方都可以。”
祝先生听到吴昂的回答非常高兴,觉得这是一个好学的学生。他马上叫家里的佣人去把牛棚打扫一下。吴昂也脱下自己的外衣,和佣人一起打扫起来。从此,吴昂就住在牛棚里读书。
转眼,冬天到了。有钱人家的学生,穿的是绸缎面子的丝棉袍,吴昂的棉袄却破得絮都露了出来。在那寒风凛冽的严冬,吴昂衣着单薄地坐在牛棚里读书,浑身冻得直哆嗦。可是,吴昂并没有被寒冷吓住,为着暖和身体,他常在棚内活动活动,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坚持学习。
春节到了,学生们都放假回家过年。吴昂回到家里,喝完了除夕酒,放完了辞岁鞭炮,便又步行回到祝先生家的牛棚里读书。年初一早上,祝先生看到吴昂来向他拜年,不禁大吃一惊,忙问:“你怎么今天就来了?”
吴昂回答说:“您对我关怀备至,我非常感动,我应该抓紧时间,加倍努力学习。”
自此以后,吴昂更加努力发愤,日日夜夜地刻苦读书。
周安檐下听书
明朝中期,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有一个名叫周安的人,他刻苦自学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周安出身很穷,他原来并不姓周,因从小卖给周家当仆人,就改姓周。周安这个名字,就是主人给他起的。
周安每天要从早到晚地伺候周家的少爷穿衣、打水、端饭、送茶……少爷读书的时候,周安还要陪候在旁。这位周少爷是一个好吃懒做、贪玩厌学的花花公子,他虽然身在书房,心却在想着吃喝玩乐,老师讲什么他根本听不进去。而在旁边陪候的周安,却很爱学习。老师给少爷讲课的时候,他站在书房外面,精心地听老师讲课。为了学到知识,周安不顾腰酸腿痛,他以惊人的毅力,天天坚持站在那里旁听,学习进步很快。
几年以后,周少爷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蠢才,而周安却成了一个有知识的人。
黄宗羲一生勤读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史学家。
黄宗羲的父亲是有名的“东林”名士。黄宗羲14岁那年,父亲被奸臣害死,他满怀为父亲申冤报仇的决心,跟随老师刘宗周刻苦学习。他经常流着泪读书,直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少年时代的勤学,为他以后取得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青年和中年时代,黄宗羲从事反对奸臣的活动。明朝灭亡以后,他又奋不顾身地参加抗清斗争。斗争生活是那样的繁忙、紧张,黄宗羲仍利用一切机会读书和写作,哪怕是点滴的时间也不放过。有一次,黄宗羲被清兵围困,他一面指挥士兵守寨等待援兵,一面还在船中与别人研究历法。还有一次,清朝统治者在大街小巷张贴了他的画像,要捉拿他。他只好离开家,过着逃亡的生活,有好几次他差一点被官吏捉住。就在这十分危险的环境里,他仍然带着书逃难,稍微有点空就读书。
到了晚年,生活稍微安定些,黄宗羲学习更加勤奋。60多岁的老人,身体弱了,冬天经不住寒冷,他就把棉被包在身上,两只脚放在火炉盖上取暖,手里拿着书,凑着闪烁不定的蜡烛光看书。夏天天气酷热,蚊虫乱叮,许多老人都找个风凉的地方休息去了,黄宗羲却点着灯,坐在蚊帐里看书。虽然热得满身是汗,他还是常常读到半夜。
80岁以后,黄宗羲老眼花了,仍然不停地读书。他一边读一边在书上画上各种记号。他的书很多,为了互相参照着读,书放置得很乱。但是只要问一下黄宗羲,他可以很快地把要找的书找出来。
黄宗羲一生勤奋读书,常识非常广博,留下了许多名著。
梅文鼎学习“四不怕”
清朝时期,在今安徽省宣城县出了一个著名的数学家梅文鼎。
梅文鼎的父亲梅士昌,以及梅文鼎的老师罗王宾,都是喜爱天文学和数学的人。每当晴朗的夜晚,梅士昌和罗王宾总要仰观天上星辰,研究它们的运转。小文鼎也经常参加他们的活动,跟在父亲的身边观察。时间长了,他也能听懂部分天文学术语和认清一些天上的星辰。
研究天文是离不开数学的,梅文鼎很注意攻读数学。他读书有四个特点:一是不怕难。遇到难懂的地方,他从不绕开,越难越去钻研。他常常为了弄懂一个难点忘了吃饭和睡觉。二是不怕烦。他所读到的一些数学书,常常是一些流传很久的、残破不全的本子,读起来往往前文不接后语,很麻烦。梅文鼎总是耐心地设法抄写,凑成完整的本子。有时这本书与那本书文字有不同,即使只是一字之差,他也总要把它考订得清清楚楚。三是不怕苦。他读书很勤奋,有一个叫刘辉祖的人曾经和梅文鼎住在一起,他对梅文鼎的学习情况最了解,他说:“每天夜里鼓楼上已经打四更了,梅文鼎还在灯下读书。天刚蒙蒙亮,他又起床读书了。”四是不怕丢面子。梅文鼎遇到自己实在解决不了的难题,就记在本子上。出门时,他就带上这个本子,只要遇到懂数学的人,他就虚心请教,哪怕是年轻的学生,他也能不耻下问。
由于梅文鼎认真做到“四不怕”,所以他学习进步很快,终于成为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戴震多思善问
清代,在今安徽省休宁县出了一个有名的思想家,他的名字叫戴震。他的记忆力很好,又特别勤奋,每天都要背几千字的书,不背熟决不休息。戴震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他从小就爱动脑筋。
有一次,学堂的老师教戴震读《大学章句》一书。讲到“右经一章”时,老师解释说:“这一章叫‘经’,为什么叫做‘经’呢,因为是孔夫子讲的,曾子记的。‘经’下面的是‘传’,是曾子的解释,由曾子的学生记的。”
戴震一边听老师讲解,一边动脑筋思考。待老师讲完后,他站起来问道:“先生,您怎么知道‘右经一章’是孔子讲的,曾子记的?您又怎么知道下面十章是曾子的解释,曾子的学生记录的?”
“这是朱熹讲的啊!”老师理直气壮的回答。
“朱熹是什么时候的人呢?”戴震问。
“南宋。”
“曾子是什么时候的人?”戴震又问。
“东周。”
“东周离南宋多少年呢?”戴震追问。
“差不多两千年。”老师想了一下回答说。
“那么朱熹怎么知道哪是孔子讲的,哪是曾子解释的?”
戴震一生都保持这么一种问到底的劲头。他每学一个字,总要把这个字的来源、意义搞清楚,搞不懂决不放下。他还喜欢读难懂的文章,读一遍不懂,就读两遍、三遍,反复读好多遍,直到读懂为止。
正因为戴震有这么一股子多思善问的钻劲,学习态度很认真,所以他知识非常渊博,成为清朝最有成就的学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