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白亮亮的,散发着无穷的热量。老师们打着伞,在乡间穿行,也许是新学校,老师们也是刚找到工作,大家都尽心尽力,无人抱怨工作的辛苦,反而担心招不来学生,那自己的工作不就泡汤了吗?
年近花甲的于校长总是走在队伍的最前头,带着这帮年轻人的队伍,他脸上和蔼的笑容,不急不躁,感染着大家。
南方的公历七八月的田野,空气中带着稻子的甜香。
这份舒适很快被逐渐升高的温度所取代,太阳释放出它最大的热情来拥抱着大地。
这一群田野中特殊的奔忙者当然知道到哪里去能找到家长和学生,没有哪一处的学子的皮肤比这里的孩子更黑了吧,黄花菜产区的人们,整个最热的夏天都和大人们一起奔忙在黄花地里。
它的采摘很有讲究。
看,一大清早,黄花瘦瘦高高的杆在微风中摇曳,你一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金黄金黄,颜色都是一样的。其实不然,不信,拉住离你最近的那一根花杆,上面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地长着黄花花蕾。
在感叹美的同时,你细看,原来他们的颜色深浅大小都不同。那些偏大的,青绿的颜色显得更浅一点,泛着一层乳白的光,亮亮地,带着它特有的清香味儿。
从这个山头望到那个山头,花的海洋波浪起伏。
花儿美是美,却浸透着汗水和劳累。
人们从一清早到下午两三点,顶着烈日将它摘下来,在齐头高的枝干间挥洒如雨,高高的整齐的黄花枝干,挺拔茂密,犹如密不透风的墙,把风挡在外面,人在里面,只能探出个头,小孩就只能仰着头,衣服都湿透了,还要背着沉重的竹篓。这滋味真不好受。
锦秀自然就想起自己小时候了,她常常和伙伴们互相帮助,先帮一家摘完,接下来摘别一家,大家吵吵嚷嚷,任务就变得有趣起来。有时看到旁边青青的小橘子,摘一个剥了皮就打口里吃掉了。
实在热得难受,小锦秀就给爸爸撒娇,大声一喊:“爸,我要中暑啦,难受,回家去了啊!”妈妈还想数落她几句,爸爸每次都快快答应她。于是,她就快乐地一溜烟回家去了。
农家孩子从小懂得劳动的艰辛,大多数都愿意努力读书,经济跟不上,可是这里没读高中的孩子还真不多。
读书能够改变命运,身边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所以老师们做工作招生也不太难。
锦秀和杨老师一路,和一个小姑娘聊上了,帮她摘完这块地,这孩子热心地带老师们来到了一户人家。说是有一个姐姐今年初中毕业了,想读高中呢。
老师们兴冲冲上门,没成想原来这是当地一个有名的贫困户。年迈的爷爷带着一个孙女生活,在村里的资助下孩子读了初中。现在读高中学费还是个问题,学校也没有着落。
民办学校打工的老师当然希望学生能交上学费,心里愿意帮助这个孩子,可是又不知办学校的老板会不会这么热心。
两人一商量,先把孩子的情况和联系方式登记下来,锦秀又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决心为这个长得比同龄人更矮小的小姑娘争取到免费或者优惠读书的机会。
当天晚上晚餐时,大家聚集一堂,纷纷讲述今天的见闻和收获。锦秀两人互相补充着跟校长汇报了爷孙俩的事情,提出减免学费的申请。没想到于校长满口答应,说一定要接收这样人穷志不穷的孩子。
锦秀喜出望外,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村里,要他们转达。
这样的走访持续了挺长一段时间,同时,大家在校长的要求下做好开学的准备工作,锦秀白天外出,晚上回家棒着曾经熟悉的书本,看着可爱的小锦书,心中满是喜悦和希望,工作和知识让她忘记了自己的烦恼,她已经渐渐淡忘了北方的生活。
站在努力的起点,期待的是付出的过程,至于结果,谁有空去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