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工业经济稳中有增
坚持兴工强县战略,启动六盘山水泥有限公司二期技改项目,长征水泥厂、泾河清真食品公司等骨干企业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金晶淀粉厂建成投产。整合三关口矿产资源,规范开采管理秩序,依法关停非法石灰窑16家,矿产资源利用率和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认真调研论证,高标准规划了蒿店工业园区和香水轻工业园区。预计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3.1亿元,增长11%;工业增加值达到1.11亿元,增长15.3%。加大扶持和引导力度,非公有制经济稳步发展,实现产值2.65亿元,增长9.21%。严格落实环保政策,加强企业监管,万元GDP能耗下降3%,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减少45.38吨和182吨,超额完成了市上下达的任务。坚持创业带动就业战略,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创业行动蓬勃开展,创业理念深入人心。全年发放创业小额贷款630万元,新建创业园区1个,开发创业项目36个,培育小企业37个,创造新就业岗位126个。
三、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围绕打造生态旅游县城,初步完成了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修编。投资8944万元,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了城市十大重点工程,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特色日渐突出,功能不断完善。县城集中供热一期、东平路改造、县城西区道路亮化、金水苑住宅小区、香水河苗圃段治理等工程建成投入使用。西峡路、泾河路南延、百泉街西延竣工通车。县城综合市场投入使用,老城区占道经营、以路为市的现象有效改观。城市集污及污水处理厂、县城第三小学等工程进展顺利。城市西扩成效明显,全年新增开发建设面积27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94平方公里。深入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加大市政园林设施管护力度,县城美化、亮化、绿化步伐加快,城区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明显好转,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县城聚集效益和带动功能明显增强。扎实开展生态园林县城创建,成功摘取“自治区级卫生县城”桂冠,旅游县城再添靓丽名片。建成泾河源镇农贸市场和建材市场,泾河源镇、香水镇配备了环卫设施,集中开展环境整治,小城镇对外形象进一步提升。
四、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坚持以确定的20个整村推进村为重点,加强政策引导,整合项目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突出特色产业开发,投入资金1.13亿元,开工实施了农村十大重点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夯实了新农村建设基础。高标准实施危房改造工程,2724户住房困难群众迁入新居。大规模开展农村道路建设攻坚战,建成沙塘至蒿店、平凉庄至庙湾等农村道路12条118.9公里,全县通车里程达到547.3公里,交通运输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大力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安置搬迁移民730户3569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完成了先进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西峡水库建成投入使用,秦家沟水库开工建设。建成5处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1.8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修基本农田1.28万亩,治理瓦亭小流域15.6平方公里。大力推广新型能源,新建户用沼气池4100座,投放太阳能灶2500台。全面开展“三进”、“五清洁”、“治五乱”活动,巩固扩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全年拆除危旧房屋8562间,改造人居环境3455户,整修换瓦14377间,拆除危旧围墙3.4万米,粉刷墙体11.7万平方米,整修村庄道路158公里,新建垃圾填埋场57个、临时堆放点782个。全年集中打造了东山坡、园子、大庄等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整乡推进模式初步形成,提升了扶贫开发水平,荣获全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一等奖和先进县。加强闽宁对口帮扶协作,广泛开展社会帮扶工作,全社会扶贫助困意识进一步增强。
五、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强化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增强县域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福祉的重要抓手,抢抓国家实施扩大内需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策划项目,认真储备项目,积极争取项目,科学推动项目,严格监管项目,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更加凸现。全年争取各类项目69个,到位资金3.16亿元,比上年增加6900万元。创新招商引资模式,落实优惠政策,实行项目跟踪落实责任制,引资规模不断扩大。主动出击,积极组团参加区内外各类商贸活动,广泛宣传推介,深入项目洽谈,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鲁宁新型建材空心砖加工项目落地建设,胭脂岭风电开发项目和电石生产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全年招商引进项目17个,到位资金1.53亿元,增长24%。
六、财税金融运行良好
积极推进财税改革,增值税转型改革稳步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农村“三财”管理等改革进一步深化,财税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坚持依法治税,积极培植财源,千方百计组织收入,全县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加大自治区转移支付资金争取力度,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46亿元,比上年增加1.92亿元,财政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显著增强。严肃财经纪律,坚持厉行节约,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全年公务接待费和会议经费支出在2008年基础上分别降低15%和9%,公务购车用车支出在前3年平均基础上降低23%。强化项目资金监管,全年审查基本建设项目31个,节约资金1207.5万元,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建立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制度,银行在“三农”信贷、服务业信贷和消费信贷方面措施积极,引进宁夏银谷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扩大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范围,有效缓解了企业和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全年吸引各类涉农投资5600万元,其中村级发展互助资金999.76万元。金融机构投放涉农资金3.02亿元,增长62%。
七、民计民生不断改善
坚持以人为本,投入资金1.56亿元,为民承诺的10件实事全部完成。全力以赴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发放救灾资金213万元,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村干部养老保险工作扎实推进。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发放城乡低保资金992.6万元。完善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兑付医疗救助资金234.8万元。落实高龄老人津贴制度,发放津贴40万元。加强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40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新建县城集中供热管网4000米,新增集中供热面积32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廉租住房40套2700平方米,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42万元。实施扶残助困工程,完成残疾人危房改造100户,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108例,发放轮椅75辆,为残疾学生发放生活补助2.25万元。积极开展法律援助108件,维护了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
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调整优化学校布局,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巩固提升“两基”成果,小学入学率达到99.96%,初中入学率达到97.44%。扎实开展教育强乡镇创建,六盘山镇、大湾乡通过固原市验收。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大力实施校舍安全改造工程,完成了12所中小学改造,县职教中心、大湾中学学生宿舍楼、师生餐厅和什字中学师生餐厅建成使用,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招聘特岗教师35人,全部充实到农村教学第一线。启动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加大鲁宁办学力度,职业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落实计划生育“三项制度”,出生政策符合率达到83.3%。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星级乡镇创建,黄花乡、兴盛乡、六盘山镇和大湾乡顺利通过固原市三星级验收,兴盛乡、黄花乡接受了自治区四星级、五星级验收。大力实施“少生快富”工程,认真开展“少生快富”示范户创建活动,完成“少生快富”工程500例。新建大湾乡、泾河源镇计生站,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
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启动实施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项目,为农民免费提供30种疾病74种药品的基本医疗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稳步推进,农民参合率达到96%,为12.56万人(次)报销医药费864万元。加强妇幼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7%,计划免疫“五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8.7%。进一步健全完善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系,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疾病得到有效防控。深入开展农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卫生监督、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
文化广播事业蓬勃发展。大力培植文化产业,引进成立了泾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填补了我县文化产业领域的空白。挖掘整理民族文化资源,成功申报了“泾源回族踏脚”、“方棋”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发展步伐加快。建成新民乡、兴盛乡文化站,新建村级文化室12个、“农家书屋”9个,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得到加强。实施全民健身和篮球进村工程,硬化村级篮球场81个。大力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展演和群众性文体活动,深入开展“踏脚”、“花儿”进校园、进景点、进农家、进社区活动,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加快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发放电视接收设备1033套,农村收看8套以上电视节目覆盖率达到85%。
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加强科技推广,大力实施科技富民强县项目,扎实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充分发挥农村信息服务站作用,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加大工民建筑抗震设防监管力度,积极开展地震活动断层避让工作,启动实施园子新村灾后重建项目,提高了抗震救灾能力。统计、气象、妇女儿童、档案史志、老龄等事业稳步推进,工商、电力、质量技术监督、邮政、通讯、保险事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