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创新工作机制,效能建设进一步提升
我们着眼于全县大局,牢固树立落实为要、落实为重的意识,创新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身体力行,狠抓落实,着力推进全县上下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效率大提升、工作大提速。
(一)创新落实机制。对重点工作、重点工程实行责任制、限时制,明确责任领导、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半月一督查、一月一观摩、一月一通报,严格责任追究,做到工作任务、责任、时限、奖罚“四明确”,使抓落实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增强了全县各级干部抓工作落实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全面提速,形成了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二)创新发展机制。创新产业融资机制,推行产业协会入股融资、协会担保贷款融资、招商引资或大户融资、干部职工担保贷款融资四个融资机制。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创新发展运行机制,成立协会、中介组织,发展“支部+协会+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专业协会帮农民、交易市场牵农民、示范园区引农民、营销大户带农民的产业发展格局。
(三)切实转变作风。大力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六盘山精神,厉行“实、细、快”的工作作风,厉行“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作风,厉行“一线工作法”,厉行敢于负责、吃苦耐劳、只争朝夕的工作态度,不断完善高起点定位、高质量运作的工作运行机制、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干部作风明显转变。
(四)严格目标考核。严格实行科级领导班子和干部绩效考核制度,进一步修订完善了乡镇、部门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责任制,全面实行工作承诺制、目标考核制、责任追究制、末位淘汰制,充分调动了全县上下用心想事、用心干事、用心抓落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强化督促检查。始终坚持把督查工作与重点工作责任制、限时制相结合,与目标考核制、工作承诺制、责任追究制、末位淘汰制相结合,把督查的着力点放在盯住不落实的事、查处不落实的人上,不断强化对重点工作任务的跟踪督办,对不干事、不落实、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进行严格追究问责,确保了各项决策部署的有效落实。
各位委员,同志们,成绩来之不易,发展异常艰辛。一年来工作的开展和各项成绩的取得,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区、市一系列决策部署的结果,是区、市党委、政府坚强领导和各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常委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一年来,我们在推进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县情认识,完善发展思路,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始终自觉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指导工作实践,调结构、提产业,争项目、强基础,重民生、保稳定,形成了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实践证明,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开创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符合中央精神,符合区、市要求,符合泾源实际,符合人民期盼的富民强县新路子。必须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我们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解决泾源所有问题的突破点,作为干部群众灵魂深处的一次革命,把解放思想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干部群众中开展了解放思想主题实践活动,解决全县干部群众认识、观念、责任、作风、纪律等问题,用抓工作的速度、质量、落实情况和成效检验干部的思想解放程度,推动了全县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的大转变、大解放、大创新。实践证明,只有始终不渝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才能使各项工作体现前瞻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保持发展的良好势头。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我们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项目建设作为重要支撑,提升特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提前实现了“人均一头牛”和“人均一亩苗”的目标,为构建和谐泾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只有坚定信心,咬紧牙关,拼搏奋进,加快发展,才能用发展的办法破解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不断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改善民生。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民生问题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全力落实民生工程,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谋实惠,不断改善群众生活质量,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实践证明,只有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才能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党的建设。我们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切实增强全县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了各级干部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才能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必须坚定不移地促进团结。我们始终坚持把加强团结作为凝聚各方力量的关键,注重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团结各方面的力量加快泾源经济社会建设,在全县形成“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良好局面。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增进团结意识、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和优势,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才能形成攻坚克难、奋力跨越的强大合力。
各位委员,同志们,让我们在区、市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以更加开放的思想观念、更加强烈的机遇意识、更加执着的奋斗精神、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为实现泾源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在泾源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泾源县县长 马志宏(2010年1月9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做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县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在区、市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本着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了泾源的理念,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认真贯彻中央、区、市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1236”工作思路,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全力以赴保增长,千方百计保民生,加大力度保稳定,在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增势稳健、后劲提升、活力增强、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3亿元,增长1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26亿元,增长18.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23万元,增长13.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8亿元,增长1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60元,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2802元,增长15.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68‰以内。
一、支柱产业提速增效
坚持市场拉动、政府推动和群众主动相结合,制定政策、创新机制、破解瓶颈、壮大规模、提升层次、打造品牌,促进了产业扩量、提质、增效,实现了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坚定不移地把结构调整作为壮大支柱产业的基础性工程来抓,以政策扶持和示范带动扩展规模,以技术服务和市场营销提升效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投入结构调整补贴资金273万元,增优扶强,压劣减差,冬小麦播种面积控制在3.5万亩以内,种植马铃薯10.2万亩、地膜玉米5.12万亩、其他经济作物2.11万亩。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保墒覆膜、机械收割、良种良法配套等技术,完成春秋覆膜7.6万亩,马铃薯、玉米机械化水平达到40%,马铃薯、玉米良种率分别达到85%和100%。探索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培育发展土地合作社4个,存贷流转土地4660亩,促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草畜产业不断壮大。坚持在强化基础、示范带动、科学养殖上促发展,初步形成了养殖规模化、圈舍标准化、品种优良化、饲草多元化、营销市场化、服务科技化的“泾源肉牛养殖模式”。落实以奖代补政策,投入资金1505万元,全年培育示范村、专业村30个,新建牛棚1300座、青贮池700组,补栏架子牛2.7万头,改良黄牛2.09万头。补播更新紫花苜蓿2.1万亩,复种禾草5万亩,完成玉米秸秆青贮、黄贮5.3万立方。建成东山坡、庙湾等百头肉牛养殖小区5个,新建养殖规模为1200头牛的宁夏六盘山牧业公司,规模养殖迈出实质性步伐。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建立专业合作组织5个,培育育肥、贩运大户920户,举办春秋两季黄牛交易会,六盘山活畜交易市场年黄牛交易量达到10万头,黄牛交易集散地效应初步显现。动物疫病防疫体系建设不断加强,防疫密度、标志率、检出率分别达到100%。实施品牌提升工程,“泾源黄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被国家商标局受理。经过全力争取,新一轮草畜产业三年发展规划通过自治区审定并批准实施,为产业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预计全县肉牛饲养量达到13.7万头,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到630元,增长27.5%。
苗木产业加快发展。坚持在规模种植、科技服务、市场营销上求突破,投入资金2284万元,巩固提升7个特色苗木示范园区,培育500亩以上专业村5个,发展专业户200户,全年新增育苗面积5240亩,累计达到14.8万亩。大力实施苗木灌溉,新建羊槽苗木灌溉工程1处,灌溉面积达3000余亩。充分发挥工厂化育苗中心龙头带动作用,加强六盘山野生珍稀苗木的驯化、生产,培育六盘山珍稀苗木32种520万株。“六盘山苗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被国家工商局受理,成功举办了全区苗木销售推介会,进一步扩大了品牌效应,荣获“全区特色苗木基地县”和“全区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称号。预计全年苗木销售收入4300万元,农民人均苗木收入430元,增长19.4%。严格落实“四级”责任追究制,全民动员,扎实开展春秋两季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共完成补植补造25.75万亩,缺失面积异地造林1.24万亩。坚持个体、联户和集体造林同步推进,完成荒山荒地造林1.2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三北防护林1.5万亩,绿化乡村道路50公里。加强封山禁牧、森林草原防火、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大林业管护力度,生态建设成果巩固发展。
劳务产业稳步提升。坚持在加强培训、提高技能、强化组织管理上增效益,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劳务培训和组织管理体系,加大技能培训,加强服务引导,拓宽输出领域,认真组织劳务进疆采棉,积极组织劳务向宁东输出,劳务输出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全年新建劳务输出基地4个,培训劳务3200人,开展职业技能鉴定1206人,输出劳务2.73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2.24万人,劳务总收入1.44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272元,增长24%。
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坚持在基础建设、强化促销、完善功能上下功夫,开工建设老龙潭红色旅游项目,建成胭脂峡旅游拓展训练基地,配合完成萧关遗址文化园一期工程,旅游服务设施日趋完善。收回老龙潭、胭脂峡景区经营权,关停老龙潭一、二级电站,恢复老龙潭昔日“高峡出平湖”的风貌。新建胭脂峡、园子等“农家乐”示范村,西峡、冶家民俗村效益显现。做深旅游与文化相融合的文章,建设王洛宾文化园和龙文化民俗馆,提升了卧龙山公园建设水平。加快旅游宣传推介,在区内外媒体播放泾源旅游专题片,举办清凉六盘消夏之旅、泾水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建设,开工建设了旅游商品一条街,成立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公司3家、协会2家,纸织画、剪纸、刺绣等传统民间工艺品销量大幅攀升。鼓励发展旅游关联产业,带动了商贸、运输、通讯、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全年接待游客28.6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1.16亿元,增长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