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家训,是古人对家人及子孙后代的告诫、约束形式。训,即原则,规矩。家训,即告诫家人及子孙后代在日常生活之待人接物中应当用心体味遵守的基本原则。历代“家训”都往往以简明扼要又朗朗上口的方式,讲明劝善戒恶的处世之道。《朱子家训》相传为朱子(即南宋朱熹)所作,全文仅三百余字,却堪称字字珠玑。以下为简要的注释、翻译与解读。
本书所用《朱子家训》引自郭齐、尹波点校的《朱熹集·朱熹外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卷二所收《家训》。该书所用家训版本,为明代朱培《文公大全集补遗》卷八所引《朱氏家谱》。然而,这个版本与流行的版本有一些文字方面的差异。虽然流行的版本声称来自《紫阳朱氏宗谱》,但是《紫阳朱氏宗谱》的版本信息却难以查考,特将其附记于此,以备后考。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原文
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君[7]之所贵[8]者,仁[9]也。臣[10]之所贵者,忠[11]也。兄之所贵者,爱也。弟之所贵者,敬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12]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13]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责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处世无私[14]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逞忿而报横逆,勿非理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婢仆不可不恤。守我之分者,理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谨哉!
译文
为人父母,应当慈爱子女。为人子女,要孝敬父母。身为领导,应当坚持仁爱的原则,要体恤、爱护下属。身为下属,要恪尽职守。为人兄或为人姐,对弟或妹要以爱护相待。为人弟或为人妹,对待兄或姐要恭敬有礼。做丈夫的,对妻子要温柔体贴。做妻子的,对丈夫要宽和柔顺。与师长相处,言行举止都要遵循礼节;与朋友交往,时时处处都要讲究诚信。
对老人要尊敬,对幼童要爱护。对德行高洁的人,即使他比我年幼,我也应当尊敬他;对品行不好的人,即使他比我年长,我也要与他保持距离。要谨慎,不可议论别人的短处;要切记,不可矜夸自己的长处。对于跟自己有过节的人,要以合宜的方式和解。对你不好的人,不可冤冤相报,而要公平地对待他。如果别人对自己做了小的错事,应该宽容原谅他;如果别人对自己做了大的错事,则要根据道理来责备他。不可因为一件善事的微小而不行这件善事,也不可因为一件恶事的微小而做这件恶事。看到别人的缺陷,不要张扬;看到别人的好处,要为他传播。行为处世,不可因私事结仇怨;修身齐家,不可以私意立家法。不可以损害他人以有利于自己,不可以嫉妒德才比自己强的人。不要因为愤怒就以报复的方式对待所遭受的不公待遇,不要因为不合天理的行为而伤害万物生灵。有机会获得不义之财的时候,不要取这不义之财;有机会去做合义之事的时候,就要去做这合义之事。古人传下来的经典著作,不可以不去读。为人处世的礼节文明,不可以不知道。对于儿女子孙,不可以不好好教育;对于婢女仆役,不可以不善待怜恤。坚守遵行我的本分,这是理的要求;而对自己肩负使命的完成情况,则交给上天做最后的考查判断。人如果能这样去做,上天也一定会帮助他的。这就是日常生活中所应当遵行的道理,就好像身体需要衣服,口腹离不开饮食一样,这些道理与原则也都是每天的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不可以不认真谨慎地对待啊!
解读
任何发达的文明和稳定的社会,都必须有效处理纵向与横向的复杂人际关系,从而确立良好的生活秩序。“三纲六纪”、“三纲五常”、“四维”、“五伦”、“八德”等,就是中国传统社会处理这些人际关系的主要原则,而《朱子家训》所讲论的,就是如何去恰当地处理这些不同的人际关系,以及对家人及子孙后代叮咛告诫哪些事情应该努力去做,而哪些事情不应该去做。
《朱子家训》的第一部分,可以看作一个总论,它的内容则主要来源于《礼记·礼运》中的“十义”,即“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所谓“十义”,就是古人所认识到的基本人际关系中的十种角色,以及处于这些人际关系中的人为人处世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周易》的《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这两个儒家经典理解生活秩序的基本思路,都是从“家”到“国”,强调“家”的重要性,以及“家”对“国”的优先性,与《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和思路比较接近,强调良好的家庭治理是良好的国家治理的基础。
虽然传统意义上的“君臣”在今天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人际关系中的纵向结构或上下级关系,对任何良好的生活秩序却仍旧不可或缺。对于这种纵向关系或上下级关系的有效确立和良性维护而言,心肠柔软,体恤他人,忠于职守,都是甚可宝贵的积极品质。故而“君仁,臣忠”的原则,依然可以为我们处理公共与工作关系提供参考。另外,传统文化历来极其注重家庭建设,并积累了宝贵而丰厚的经验,《朱子家训》中“慈孝”、“爱敬”、“和柔”三组内容,可以算作对此最为简明扼要的总结。在当今时代家庭矛盾增多,家内秩序期待重建的情况下,这三组内容不失为来自传统文化的良药。无论古今,礼仪与诚信都是良好文化与文明的基本标志,“恭而有礼”、“民无信不立”都是儒家所倡导的主要内容,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面对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礼仪的缺失,以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诚信问题,立足于传统文化重新树立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对日常生活的指导与规范作用,凸显了特别重要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