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1日,蒋介石向全国国民广播《国民自救救国之要道》。要国人明礼义;知廉耻;自立自强;服从中央。毛泽东召开瓦窑堡军事会议,决定进攻榆林、绥德,旋以一部东渡黄河,北上抗日。
4日,红军开始进攻榆林,但被高桂滋第八十四师挫败。
14日,行政院(蒋介石为院长)任命张发奎为闽浙皖赣边区“剿匪”总指挥,对留驻苏区等地区之红军作战。
15日,蒋介石接见各省市中学以上校长、学生代表,宣告国民政府外交方针。浙赣铁路通车。
19日,胡汉民自欧州返国。胡出国期间,国民党西南执行部保持对南京半独立状态,胡返国后,南京即派居正等到广州迎胡赴南京就任中央常委会主席职,胡婉拒之,并声明改革西南内政,坚持抗日主张。
23日,国民党中政会决议:停止推行简体字。
29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布《国难时期教育宗旨》。汉奸李守信,在张北设立“临时军政府”。
本月,蒋介石设立侍从室,共设两个处,由钱大钧与陈布雷负责,是蒋的个人综合办公室,负责全国各方面工作之运作,有如清王朝之军机处。1940年设立第三处和机要组。后由于美国人反对,此种落后组织于1945年解散。
2月:
1日,财政部发行《统一公债》十四亿六千万元,调换旧发债券,另发《复兴公债》三亿四千万元,作为建设经费。
7日,立法院通过民国二十五年《统一公债条例》。
10日,中央银行开始发行新钞辅币。
11日,中央宣传部发表《告国人书》,勉励国人集中意志,抵御外侮。行政院派阎锡山为绥靖境内蒙古各旗地方自治指导长官。
13日,美国财政部长毛根韬决定与中国合作,援助解决币制问题。
14日,立法院通过《复兴公债条例》与《铁路建设公债条例》。
15日,中日无线电话正式通话。
20日,国民政府明令颁布《维持治安紧急办法》,遏制人民反日运动。
本日(20日),陕北红军留一部固守根据地,主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名义(司令员彭德怀,政委毛泽东,政治部主任杨尚昆),东渡黄河,北上抗日,并摆脱蒋之围攻。次日,中共中央发表东征抗日宣言。蒋介石立即命令阎锡山配合中央军堵截东渡红军,并派陈诚为山西“剿共”军总司令,率二十万人增援。
24日,蒋介石发表《御寇与复兴之基本要道》。仍是强调国家统一,先安内而后攘外与礼义廉耻之新生活运动等(其先安内之方策,此时或已有改编红军为国民革命军之想,因为他已派人与红军秘密接触)。
29日,刘志丹部红军受挫。
3月:
1日,国民政府令:自即日起,实施《兵役法》。“复兴”、“铁路”两公债正式发行。
9日,湘鄂赣三省商定《边区清剿办法》,分区限期消灭分散之红军。
10日,蒋介石通令铲除贪污,整肃官箴。
12日,苏联与外蒙签订《军事互助协定》。
14日,全国县政讨论会开幕。
21日,蒋介石电四川省政府修筑川滇、雅康两公路。
25日,陈诚抵太原与阎锡山会商围攻东征抗日红军军事。
29日,苏联宣布与外蒙订立《互助条约》。
本月,日本天皇裕仁核准于1937年7月在卢沟桥寻衅计划。
4月:
7日,国民政府外交部严重抗议苏联与外蒙签订协定。
9日,张学良与周恩来在延安清凉山下桥儿沟天主堂举行会谈。该会谈中,张学良说服周恩来,由反蒋抗日,转变为逼蒋抗日,随之,中共中央亦转变为逼蒋抗日政策,力争蒋介石参加抗日统一战线。
14日,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后,派一部渡黄河经山西省,东征抗日。刘志丹奉命渡河东征。本日,东征抗日之西北军委副主席、北路军总指挥、红二十八军军长刘志丹于晋西中阳县三交镇反政府军截击战斗中阵亡。
23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宪法草案审议报告》。
28日,行政院特派龙云为滇黔“剿匪”总司令,何键为长沙绥靖主任。
30日,立法院通过《国民大会组织法》。
5月:
1日,立法院三读通过《宪法草案》。
2日,立法院通过《国民大会代表选举法》。
3日,红军东征军返回陕北。
4日,晋陕当局下达围攻红军总攻击令。
5日,国民政府明令公布《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五五宪草),主要以西方民主制宪法为蓝本。
毛泽东、朱德联名致电蒋介石,呼吁停战议和,共同抗日。
12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胡汉民,在广州逝世,终年五十八岁。
14日,本日至15日,日本政府增派三千军队,于秦皇岛登陆,并加紧策划华北“自治”。
18日,中美签订《货币协定》。
26日,行政院任命陈诚为晋、陕、绥(绥远)、宁(宁夏)边区“剿匪”总指挥,指挥部设太原。赵载文为山西省政府主席。
27日,国民党西南执行部通电反对日本增兵华北。
本月,日寇扶植成立蒙古军政府(1939年改称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以德王为首。
6月:
1日,国民政府晋陕绥宁四省边区总指挥部成立。中国国民党西南执行部呈请南京国民政府抗日;次日,向全国发表抗日通电,公开举起抗日旗帜,并组建中华民国国民革命抗日救国军(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等),于本月9日进军衡州,表示北上抗日。
6日,西北“剿总”令各路军对陕北红军进攻。
7日,陕北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一部会合,留一部于瓦窑堡地区,打游击战,以主力向陕甘边境转进。张学良则以王以哲六十七军、于学忠五十一军、何国柱骑兵军截击之。
10日,南京严命西南听命中央。
11日,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电复蒋介石,表明抗日决心。
16日,中央与西南代表在衡州谈判。
17日,国民党中政会通过新的《所得税条例》。
22日,两广组织军事委员会,陈济棠任委员长,兼抗日救国军联军总司令,李宗仁副之。
7月:
1日,国民党中政会通过《铁路公路联络办法》。
4日,国民政府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委员会成立。
6日,陈济棠部属黄光锐等被蒋分化,率全部空军(战斗机49架)投靠蒋介石,另一部属李汉魂亦声明服从中央。陈、李(宗仁)、白(崇禧)之“六一”抗日运动失败。
10日至14日,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在南京召开。
蒋介石报告《救亡御侮的步骤与限度》(未超出1935年11月12日召开之五大讲话精神)。全会议决设立国防会议,并撤销西南执行部与西南政务委员会两机关;任命余汉谋为广东绥靖主任,李宗仁为广西绥靖主任,免陈济棠职务。会议发表宣言谓:对内以最大容忍与苦心,祈求全国团结;对外“忍于外交,以求不辱国体”,不放弃领土与主权之完整。
15日,国民大会代表选举总事务所成立。继之于各地选举国大代表。
18日,陈济棠通电下野,离粤赴香港。
25日,国民政府特派李宗仁为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白崇禧为浙江省政府主席(调离西南)。李宗仁、白崇禧则仍于广西宣传抗日,并扩充军事,修筑工事,准备对抗蒋介石之镇压。蒋则以大军威逼广西。
30日,李宗仁、白崇禧在广西成立军政府,推李济深为主席。
8月:
1日,蒋介石电劝李、白接受新职,并表示愿与之在广州面谈。毛泽东亦致函李济深、李宗仁和白氏,说明当前要务在于全国范围内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要争取蒋介石与中国国民党参加抗日统一战线,劝其息兵言和。
2日,国民政府特派龙云任滇、黔绥靖公署主任,薛岳副之。顾祝同任贵州省政府主席。
11日,蒋介石飞广州,处理粤省善后。
14日,日军自承德侵入察北。
16日,经中共中央议决,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率四方面军万余人,在靖远西渡黄河成功,但损失惨重。
19日,广西组成独立政府,李宗仁任主席。
23日,红四方面军主力被马步芳部回军围歼于武威、永昌地区。徐向前带少数队伍突围西走。
同日,出席太平洋学会之中国代表胡适,指责日本政府阻挠中国建设。
29日,国民政府重申睦邻令,主张与所有邻国,包括日本友好相处,目的是劝告日本政府放弃侵华军事行动。
9月:
2日,国民政府派居正、程潜、朱培德抵南宁,与李宗仁、白崇禧面商解决办法。李、白提出六条,主要是:中央应积极准备抗日,当日寇打破现状后,应立即全面抗日,广西保证出兵参加作战;中央收回7月25日调动李、白等之命令,重任新职;中央补助广西经费;部队复员保存编制费用;中央派大员入桂,表示信守诺言。蒋答应条件,和议告成,李、白通电服从中央。
6日,中央改派李宗仁为广西绥靖主任,白崇禧为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黄绍竑为浙江省政府主席,黄旭初为广西省政府主席。
16日,李、白通电就职。
17日,李、白飞抵广州谒见蒋介石,表示服从中央。两广事件解决。
26日,国民政府特派何应钦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广州行营主任。
28日,日本外相发表重要宣言,请中国迅速决定是否与日本政府提携,亦即是向日本政府投降。
10月:
1日,国民政府开征所得税。
8日,行政院长蒋介石于南京接见日本大使川越茂,说明中日之间应以平等原则协商一切,并需尊重领土、主权与行政之完整。
9日,蒋介石发表《中国之统一与建设》文章。
15日,国民党中常会议决国民大会延期举行。
17日,《华北中日航空通航协定》签订。
22日,蒋介石飞抵西安,指示围攻陕北红军军事。
24日,中美航线全程试飞成功。
31日,蒋介石五十寿辰,仍照常于洛阳(29日飞抵)处理公务(自然是“剿共”之“公务”);南京与全国各地纷纷献机祝寿;蒋发表《报国与思亲》专文,表示纪念母亲与复兴中国之信念。
11月:
2日,华北侵华日军开始大演习。
12日,兴中会会员尢列逝世南京,享年七十二岁。
17日,蒋介石飞抵太原晤阎锡山,促阎剿共。次日返洛阳。
22日,上海救国会七君子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王造时,因反对蒋介石之“先安内后攘外”政策,宣传抗日救国,要求联合红军共同抗日,被上海市政府逮捕,关押于苏州高等法院看守所。
12月:
1日,中共中央发表反对对日妥协与驰援绥远傅作义抗战声明。
2日,张学良于洛阳再劝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但蒋再次严予拒绝,并决定到西安督师围攻红军。
4日,蒋介石偕张学良等抵达西安,驻东郊临潼县骊山下华清池。同时蒋派中央军陆空军向西安集结,欲取张、杨(虎城)二军而代之。
7日,蒋介石严命张学良、杨虎城加紧进攻红军。并示意如不服从,则将其军队调走他处,由中央军围攻红军。三日后,蒋介石分令各部拟具三个月“清剿计划”。
9日,西安学生举行“一二九”纪念游行,上街请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并向华清池行进,欲面陈蒋介石。蒋令张劝阻,如不听劝阻,可以武力制止。张学良面见学生,保证说一周内办到学生要求,劝回学生。次日,张学良代传达学生要求,蒋又斥责张代表学生,不代表政府,失掉了大员身份。张学良、杨虎城于此日最后决定对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其间蒋不与张学良答话,并对其严加训斥之。当张批评蒋思想太陈旧时,蒋则责之以不谙世事,并谓所言新书,早就读过了。
12日,上午5时半至6时间,张学良、杨虎城共同进行兵谏,于华清池逼蒋到西安市内新城大楼,予以软禁。其间蒋逃走时,腰部受伤。张、杨立即通电全国,提出八项主张:(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派,共同负责抗敌。(二)停止一切内战。(三)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四)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五)开放民众爱国运动。(六)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七)确实遵守总理遗嘱。(八)立即召开救国会议。当日,张学良即电告延安中共中央。中共中央事前对此一无所知,得讯极为高兴。
国民党中常会及中政会分别召集紧急会议,一致决议将张学良撤职严办;行政院由副院长孔祥熙负责;军事委员会由副委员长及常委负责;加推何应钦等六人为军委会常务委员。
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邵元冲,在西安西京宾馆逃跑未遂身亡。
14日,张学良派飞机到延安近郊迎接中共中央代表团。团长为周恩来,团员为秦邦宪、叶剑英、罗瑞卿、童小鹏等。周恩来努力劝说东北军、西北军将领们拥蒋抗日,以抗日御侮之大局为重,不可意气用事。同日,苏联政府主席斯大林电告中共中央:于10日内促成和平解决,放蒋回南京。
16日,国民政府下令讨伐张学良,特派何应钦为“讨逆”军总司令,出师“讨逆”。
17日,国民政府特派刘峙为“讨逆”军东路集团军总指挥,顾祝同为西路集团军总指挥。
20日,宋子文抵西安,见蒋介石与张学良、杨虎城,探知张杨无意加害蒋介石,只求团结抗日,停止内战。
22日,宋美龄飞抵西安探视。宋子文、端纳等偕行。宋美龄力劝蒋氏答应停止内战,共同抗战。同时与张、杨、周恩来等多次恳谈,劝说和平解决与尽快送蒋回南京为上策。蒋与张、杨始互相接近和沟通,并与周恩来相见,表示团结抗日之意。同日,汪精卫自意大利启程返国。
23日,国民党中常会议决: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回任前,由林森代理;推举居正为中央常务委员,并代理常委会主席。
25日,经周恩来、宋美龄数日努力,蒋介石和张、杨终于达成停止内战,团结抗日,不追究西安事变责任,和立即送蒋介石返回南京之协议(口头协议)。本日,张学良送蒋介石、宋美龄自西安启程飞抵洛阳;次日,张学良送蒋、宋返抵南京。
对此次事变,苏联当局深表反感,生怕中国大乱被日寇所乘,威胁苏联安全。
29日,蒋介石呈请国民政府准辞行政院院长与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等本兼各职,国民政府批示应毋庸议,不准辞职。国民党中常会临时会议议决:蒋委员长中正为西安事变引咎自请处分,应毋庸议;请辞本兼各职,应恳切慰留;免张学良本兼各职,交军事委员会严办;推张继为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
30日,蒋介石再次请辞本兼各职,中央一致决议慰留。
3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法会审判张学良,判处张学良有期徒刑十年,褫夺公权五年;蒋介石请特赦张学良,交军事委员会管束,亦即无限期软禁。张学良从此失去自由,脱离军事与政治生涯。此事引起东北军强烈不满。继之,杨虎城被免职出国;东北军、西北军被改编插于国民革命军各部分,杨氏西北军与张氏东北军系统不复存在。
自1931年至本年,海外华侨每年汇回国内款项为3.19867亿元国币,抗战时期历年之总额为19.292亿元国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