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金家族
蒙古黄金家族的传说中从其始祖起,至公元12世纪末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在漠北崛起,经历了四五百年时间。
这个家族属于唐代室韦的一支。《旧唐书·北狄传》称作蒙兀室韦,居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下游东岸的山林地带,后西迁至斡难(今鄂嫩河)、怯绿连(今克鲁伦河)、土兀剌(今土拉河)三河河源的不儿罕山(今蒙古大肯特山)一带。蒙古部初期不过只有乞颜和捏古思两个氏族小部落,经过几年的繁衍,逐渐强大起来。原来的氏族又发展出了很多分支,直至11世纪中叶以前,它依然是一个包括十几个氏族的比较弱小而分散的部落。
黄金家族传说中的始祖孛儿帖赤那和妻子豁埃马阑勒带领部落西迁至斡难河源头一带居住,生下了儿子巴塔赤罕。这支人,当是蒙古民族正宗部分的“源头”。他们在这里繁衍,直到成吉思汗的11世祖朵奔蔑儿干(又做脱奔咩哩犍)。朵奔蔑儿干有一个哥哥名叫都哇锁豁儿,“都哇”汉语意为“远视”,“锁豁儿”汉语意为“目”,“都哇锁豁儿”相当于汉族传说中的“千里眼”。他们是蒙古族著名的首领,成吉思汗的第11世祖先。朵奔蔑儿干娶妻阿兰豁阿(又作阿阑果火),是豁里秃马惕首领豁里刺儿台蔑儿干(又作郭哩岱)之女。
阿阑豁阿与丈夫先后生了两个儿子,一名不古纳台,一名别勒古纳台。两个儿子都繁衍出了两个蒙古部落。朵奔蔑儿干去世后,阿阑豁阿寡居又生下了三个儿子。长子名为不忽合塔吉,次子名为不合秃撒勒只,小儿子名为孛端察儿。她的两个大儿子包括她的亲属对这件事有疑问,阿阑豁阿说这后边的三个儿子是她与一个金黄色天神的后代,是上天之子,从此之后,这三个儿子的后人就被称为纯洁出身的蒙古人。后来,孛端察儿真成了蒙古孛儿只斤氏的始祖。
孛端察儿相貌奇异,沉默寡言,他的家人说他痴傻,惟独他的母亲对别人说:“这个孩子不是痴傻,他的后代子孙肯定有一个贵人啊。”
阿阑豁阿去世后,他兄弟几个人分家,兄长们都认为他痴傻,所以分给孛端察儿的财物很少。可是孛端察儿却说:“贫贱富贵这是命,家财算得了什么!”就自己一个人骑着青白马,到斡难河至巴勒谆阿剌(八里屯阿懒)之地结庐而居。当时,连吃的也没有,正好赶上一只苍鹰在捕食小动物,孛端察儿趁机用绳子套住那只苍鹰。这只鹰被他驯服后,经常为他猎取兔禽来做食物。
过了几个月,有几十家牧民赶着牛羊逐水草迁居到了这里。孛端察儿和他们一起生活,逐渐便可以料理生活了。后来他的二哥不忽合塔吉来寻他,要他一回家。路上,孛端察儿对他二哥说起这些牧民没有依附,可以收归所用。他们回到家中,挑选壮丁,以孛端察儿为先锋,果然降服了他们。
孛端察儿曾掳来一孕妇为妻,孩子生下来取名札只剌歹。他就是蒙古札答阑氏的始祖,后来的札木合也是出自该部,他曾与铁木真结为安答。
孛端察儿与正妻所生得儿子,名为八林昔黑剌秃合必畜(又作把林失亦赖秃合必赤、合必赤把阿秃儿、不合)。这个时候,其家已经开始昌盛起来,有了马群、隶民和奴婢。
成吉思汗的八世祖名为咩撚笃敦(又作蔑年土敦,他便是八林昔黑剌秃合必畜的儿子),他的妻子名莫拏伦-塔儿浑,“塔儿浑”在蒙古语中意思为“肥胖”。莫拏伦生了七个儿子后,咩撚笃敦就去世了。此时,这个家庭拥有巨额的收入和财富,马和牛羊多到无法计算。莫拏伦常常让人把牛羊赶到一起放牧,她便坐在山头上看。
莫拏伦性子刚烈急躁,当时有一个名为押剌伊而(又作札剌亦儿、札剌儿、阻卜札剌部)的蒙古人,遭到邻族契丹人屠掠,家具什物和牲畜也被洗劫一空。幸免于难的人逃到了莫拏伦的营地境内。他们掘草根为食,在牧场上掘出了许多坑,破坏了莫拏伦放牧的地方。莫挈伦勃然大怒,驱车径直而出,很多小孩子被碾伤了,甚至有的被碾死。押剌伊而人为了报复,把莫拏伦的马群全部驱赶而去。莫拏伦诸子连盔甲都没来得及穿戴,便前往追击,结果被押剌伊而人击败,六个儿子都被杀死。押剌伊而人乘胜杀了莫拏伦,灭其家。唯有长孙海都年纪尚小,被乳母藏在积木中得有以幸免。
此前,莫拏伦的小儿子纳真(又作纳臣把阿秃)入赘到八剌忽部民家中为赘,也幸免于难。事后,纳真将海都接到了八剌忽之地。海都长大后,被纳真与八剌忽怯谷的诸民拥立为君。后来,海都与纳真率领八剌忽部,起兵收复了押剌伊而,由此势力逐渐增强,附近的部落纷纷来投。此后,纳真一支将营地移至斡难河下游。海都后又迁回到不儿罕山故地。
海都去世后,他的二儿子察剌孩领忽(又作察剌合领昆)继承了首领位置,他是蒙古泰赤乌氏(又作泰亦赤兀惕)的始祖。泰赤乌部众甚多,军队的战斗力也非常强。察剌孩领忽与长子想昆必勒格两个人都是辽朝的部族的官员。此时,在漠北地区蒙古部已是一支比较强大的势力。察剌孩父子的时代,当是蒙古部强盛的起点。
海都长子名为伯升豁儿多申(又作伯升豁儿多黑申、拜姓忽儿),他的儿子屯必乃薛禅是成吉思汗四世祖。伯升豁儿很早就过世了,按照蒙古人的习俗,察剌孩领忽娶其嫂为妻,又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名叫坚都-赤那(又作建都-赤那,意为公狼),一个叫名兀鲁克臣-赤那(又作玉烈贞-赤那,意为母狼)。这两个儿子便是赤那思部落(赤那思为赤那一词的复数)的始祖。屯必乃的后裔后来也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势力,而且一直与泰赤乌部联合。
屯必乃薛禅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合不勒罕(又作合不勒合罕、葛不律寒),小儿子(挦)薛赤列。屯必乃去世后,合不勒成了部落首领,“管辖了全蒙古百姓”。他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列祖中第一个称汗的部落首领,从他的后代分支有很多著名的氏族支,子孙被称为“乞牙惕氏”。在蒙古众多部落中,他极负盛名,受到人们的尊敬。合不勒及其儿子们都非常勇敢和能干。辽末金初,蒙古部建立起了强盛的兀鲁思。
公元1125年,金灭辽后,向北边境达到龙驹河(今克鲁伦河)以北。金朝皇帝听闻合不勒汗逐渐强盛,便派使者邀其来朝。合不勒汗前往朝拜,金朝皇帝热情地招待待了他。宴会上,合不勒汗大出风头。不过,他一直认为金朝上下生性狡猾,不讲信义,经常下毒害人,因此一直格外小心。合不勒水性很好,据说能在水中憋气很长一段时间。席间,他不时到外面去,沉入水里,表面上是为了解暑,实际上是潜入水中,悄悄吐掉所有吃下的全部东西以防中毒。然后,他再面不改色地回到席间继续吃喝,金廷上下都颇为惊异他的食量。最后合不勒汗还是喝醉了,他手舞足蹈,走到金朝皇帝面前,抓住他的胡须。廷臣和护卫看到他如此粗野无礼,纷纷向他扑去。但金朝皇帝却认为不过是个玩笑宽恕了他,并以礼送他回去。但廷臣们认为不应该忽视他的无礼,于是又遣使追他还朝。合不勒汗害怕被金朝扣留,杀死了使臣,逃回了自己的部落。从此,合不勒汗与金朝关系破裂。
合不勒汗妻子的兄弟赛因的斤由于患病曾请塔塔儿部的巫师施行巫术,不料非但没有治好,反而病发身亡。后来赛因的斤的弟兄们杀死了塔塔儿部的巫师,从此塔塔儿部同蒙古部结怨,他们双方只要一有可乘之机,就会发生屠杀和抢劫的事件。合不勒汗有七子,大儿子因为面容静美名叫斡勤-巴儿合黑(又作窠斤-八剌哈、八剌哈、八儿哈-拔都。“斡勤”,蒙古语“姑娘”之意),年轻时,就被塔塔儿人抓走送到金朝钉在“木驴”上处死。他是长支乞颜-主儿乞(又作禹儿乞、禹儿勤、主儿勤)氏的始祖,他的后裔也形成了许多部落。
合不勒汗去世后,泰赤乌部首领想昆必勒格的儿子俺巴孩被推选为蒙古部的汗。他在位时,答应将其女儿嫁给一个塔塔儿的部落(主因人)首领,但在护送时和合不勒的长子一起被塔塔儿人抓住,送给了金朝皇帝。金朝依然将他用“木驴”处死。
俺巴孩汗死后,蒙古部推举合不勒汗第四子忽图剌为汗。忽图剌身材魁梧,骁勇无比。据说,他声音洪亮,隔着很远的距离都能听到他的声音。他的手宽大犹如熊掌,能毫不费力地双手抓起一个强壮的人,将他从中间折成两段。冬天的夜晚他把整捆木材放到火堆上,躺在它的旁边。燃烧的火堆中有几块烧红的炭掉到了他的身上,烧着了他,但他对此毫不在意。他每餐能吃下整整一只烤小羊,喝一大碗酸马奶。为了给俺巴孩报仇,忽图剌统率全部蒙古军队进攻金朝。据《蒙古秘史》记载,忽图剌继位后仅与塔塔儿人就开战十三次,但仍未能报得俺巴孩汗被害之仇。在一次战役的回军途中,忽图剌轻装前进,携鹰打猎,遭到朵儿边部的袭击,军队溃散,他只身逃脱。他陷入泥沼,但是登上马鞍,猛力跳出泥潭逃走。他已死的消息已被传开,也速该也拿着祭品前来吊唁,只有忽图剌的妻子不相信他的死亡。忽图剌的突然到来,使人们喜出望外。顿时,哀悼变成了欢庆。
忽图剌去世后,也速该(又做叶速该、伊苏凯)把阿秃儿被推举为蒙古部首领,他就是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英勇过人,威名远扬,曾多次与其他蒙古部落联合与金朝作战。而其中的与当时的强部塔塔儿人得战争最多。
公元1162年,也速该在与塔塔儿人的战争中获得了胜利,俘虏了他们部落的首领铁木真-兀格(又作铁木真-斡怯、帖木真-斡怯)和豁里-不花(又作忽鲁-不花),并夺取了很多马群和财产。当也速该凯旋时,正好他的妻子诃额仑-兀真在斡难河边迭里温孛勒答黑(亦作跌里温-盘陀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肯特省达达勒县境内)地方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孩子降生的时候,右手握着一块如赤石般的凝血。也速该感觉很奇异,又战胜了敌人,他认为这是个吉兆,就以俘获的塔塔儿首领名字为长子命名。这个孩子就是后来震惊世界的成吉思汗铁木真(又作帖木真、忒没真、特穆津)。
也速该的长妻诃额伦,生了四个儿子,二儿子名为拙赤·合撒儿(又作搠只·合撒儿)“拙赤”是名字,“合撒儿”意为“猛兽”。因为他是十分勇猛,所以获得这一称号。据说,他的肩膀与胸都很宽,而腰却很细。他从少年时代起跟随成吉思汗,为蒙古族的统一和大蒙古帝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三儿子名叫合赤温(又作哈赤温),但去世很早,他的儿子额勒只带(又作按只吉歹、按只带)威望很高。四儿子名叫铁木哥·斡惕赤斤,他擅长于建筑、好修建“宫院”。铁木真这几个弟弟后来都成了黄金家族中威名赫赫的人物。
铁木真9岁时,也速该带着他去弘吉剌部落选妻。特薛禅见铁木真眼睛明亮,相貌非凡,非常喜欢,就说:“我有一美貌的小女,请亲家去看看。”然后邀请也速该父子到他的家中。等见到他的女儿孛儿帖,果然是容貌俊美,面上发光,很是中意。第二天,也速该代替儿子向特薛禅提亲,并且用从马作了聘礼。特薛禅非常高兴,就把铁木真留在了家里。因为按照蒙古族习俗,定亲以后,女婿要在岳父家住上一年。
告别了亲家德薛禅和铁木真后,也速该带着侍从脱朵回家了。走到扯克扯儿地面,也速该异常饥渴。正好赶上塔塔儿人在举行宴会,便在宴席前下了马。按照蒙古人的习俗,如果见到有人家在举行宴会而不参加,就相当于强盗,而且宴会的主人也应该热情款待来宾。不过,塔塔儿人认出了他。为报往日之仇,他们假意热情地邀他参加宴会,却暗地里在马奶酒中下了毒。中毒后的也速该回到家中,立即差人到弘吉剌部召回铁木真,并遗言“将来有朝一日为我报仇,消灭塔塔尔部落,只要高于车轮的男人要一律杀掉”。
也速该死后,他的儿子年纪还小,家道由此开始衰落。同族的泰赤乌部势力强大,他们不再保护铁木真母子,而是迁居别处。原本依附铁木真家的属民也纷纷投靠了泰赤乌部,甚至亲近的侍从脱端·火儿真也准备离开,铁木真亲自挽留,他却说:“深池中的水已干,坚硬的石头已碎,为什么还要留下呢?”诃额伦亲自骑马追赶叛离的部众,只追赶回来一部分。部将察剌合(又作察剌海)在厮杀中受伤,铁木真亲自慰劳。此后,部众仍不断地逐渐离他们而去。
落魄的铁木真母子在斡难河畔,艰难度日,家里只剩下一个仆人、九匹马。在艰苦的环境中,诃额伦带着几个年幼的孩子们与命运抗争。她束紧固姑冠,严整衣裙,在斡难河边奔波。他们采拾杜梨野果,掘取野葱、野韭和草根为食,铁木真兄弟几个还在河里捕鱼,以维持全家人的生计。
铁木真稍稍长大,泰赤乌人害怕他长大后报复,便前来袭击。诃额伦母子逃入密林,泰赤乌人包围了林子。铁木真躲了几天后,悄悄出来寻找食物,被泰赤乌人抓获。泰赤乌部首领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令他徇行各处,每营(户)住宿一夜,各户轮流看守。一天,泰赤乌人举行宴会,铁木真用枷将看守他的小孩打昏在地,逃了出来。面对在泰赤乌人的追铺,他跳入水沟里,将身体藏在。速勒都思(又作速勒都孙)人锁儿罕失剌发现了他,但没有告发。几天前,铁木真曾被派到锁儿罕失剌家看管,他的两个儿子沉白和赤老温都觉得他很可怜,夜间还曾竟偷偷四卸掉他的枷锁。他觉得这家人心地善良也许会救他,于是铁木真在追铺他的人走后又回到了锁儿罕失剌家。沉白和赤老温把他藏到装羊毛的大车里。几天后,锁儿罕失剌一家人为了准备了干粮和弓箭,悄悄送他离开。铁木真终于得以同母亲、弟弟会合。不久,全家迁到桑沽儿小河(今克鲁伦河支流臣赫尔河)附近合剌只鲁格的阔阔海子地方住下,以捕食土拨鼠、野鼠等小动物维持生活。一天,铁木真家门前的八匹骟马被人盗走,仅存的一匹黄马又被自己的弟弟别勒古台骑着去捕猎。他们只好等到傍晚时分别勒古台返回时才去追赶盗贼。路上,铁木真非常幸运地遇到了纳忽伯颜(伯颜,意为富人)的儿子孛斡儿出(又作博尔术、孛斡尔出、博郭尔济),在他的帮助下,追回了被盗的八匹骟马。
自从父亲被人毒死后,铁木真一直没有再见到过妻子孛儿帖。生活稍事安定后,他便告别了弟弟沿着怯绿连河去寻找未婚妻觅孛儿帖。在扯克彻儿、赤忽儿古两山之间终于找到了未婚妻的家,在特薛禅的主持下与孛儿帖完婚,并由其岳母将他们一直送回家。
铁木真想让孛斡儿出做他的那可儿,让弟弟别勒古台去接他。孛斡儿出非常高兴甚至没有禀告父亲一声就跟着别勒古台来了,铁木真也十分感动。不久,他们全家就迁到了客鲁涟河源头不儿吉之地(今克鲁伦河上游布尔肯小河旁)。
铁木真经历了这么多的艰难坎坷,深深地感到身单势孤很难成就大业。为应付复杂的环境,反抗泰赤乌贵族的欺压,他需要强大势力的支持、帮助。于是,他与合撒儿、别勒古台前往土兀拉河黑林(今蒙古乌兰巴托南)克烈部首领、他父亲的安答王罕处寻求支持和庇护。王罕答应帮助他将离散的部众招集回来。通过王罕,铁木真又获得了札答兰部首领札木合的支持与配合,开始聚集力量。
继孛斡儿出之后,居于不儿罕山附近的兀良哈部人札儿赤兀歹老翁携子者勒蔑(又作折里麦)来投铁木真,表示供他驱使,为他“备鞍子,看门户”,即做门户奴隶。
正当铁木真家族势力开始慢慢恢复的时候,又遭到了蔑儿乞人的袭击。他们洗劫了铁木真的营地,虏走了家人豁阿黑臣和别勒古台的母亲。铁木真的妻子孛儿帖兀真坐在一辆牛驾的黑车子里,也被蔑儿乞人抢走,并给赤列都的弟弟赤勒格作了妻子。袭击中,诃额伦怀抱幼女帖木仑,与铁木真五兄弟、孛斡儿出、者勒蔑等骑马逃入不儿罕山,躲过了蔑儿乞的三百军马的围追堵截。
事后,铁木真、合撒儿、别勒古台再次前往土兀拉河黑林求见王罕,他们将发生的事情告知了他,并请求他能伸出援手。王罕答应出兵帮助铁木真击败蔑儿乞,救回孛儿帖。同时,建议他们能联系上札木合,希望他也能出兵相助。于是铁木真让合撒儿去拜见札木台。札木合果然也答应出兵,又将作战计划告知了铁木真和王罕,并约定了会师的日期和地点。到了那一天,王罕与其弟札合敢不各自率领1万兵马,札木合带领1万兵马,并统领铁木真的1万兵马。他们在孛脱罕孛斡儿只地方会师后,对蔑儿乞人的营盘不兀剌川(今恰克图南布拉河)发动突然袭击。蔑儿乞首领脱黑脱阿没有防备,部众被打得四散而逃,兀洼思氏蔑儿乞的答亦儿兀孙只带着少数随从沿着薛凉格河(今色楞格河)逃往巴儿忽真地面(今贝加尔湖以东一带)。在溃逃的人群中铁木真找到了孛儿帖。合阿惕氏蔑儿乞的合阿台答儿马剌被俘,送往不儿罕山。为报母亲被掳之仇,别勒古台将三百蔑儿乞人全部杀死,毁坏了房屋,将貌女子虏为妻子或奴婢。公元1185年,铁木真在王罕、札木合的帮助下,征服了蔑儿乞部。
通过这次战争,铁木真在蒙古诸部中声名鹊起,泰赤乌人闻风逃窜。铁木真的势力渐渐壮大起来,他又回到了桑沽儿小河驻营。蒙古部众纷纷前来依附,其中有兀良哈人速不台(又作速不额台)、者勒蔑的弟弟察兀儿罕、巴鲁剌族人忽必来、忙忽族人哲台、多豁勒忽兄弟、阿鲁剌族人孛斡儿出的弟弟斡哥连、巴阿邻族人豁儿赤兀孙老人等大大小小20多个部落首领。这些人多出自弱小的氏族,有很多地位低微的奴隶和属民,他们一般都依附于强大的贵族势力。现在,他们投靠了铁木真,拥立他为首领。铁木真也想依靠他们的力量壮大自己,于是他用高官、美女对他们加以笼络。
这时,一些乞颜氏贵族有名望的贵族也渐渐向铁木真靠拢,其中有合不勒汗的长支主儿乞氏的莎儿合秃主儿乞及其子撒察别乞、泰出,忽图剌汗之子拙赤汗和阿勒坛,也速该之弟答里台斡赤斤,捏坤太子之子忽察儿别乞等。投靠泰赤乌的原也速该的部属、札木合的族人及其麾下部众也有前来归附的人。那些部落贵族本来势力很大,但随着铁木真的势力的壮大,他们已经无法与其对抗了。于是,他们希望能借助于铁木真掠夺更多的财富和奴隶,于是便上衣共同拥立铁木真为汗。
公元1189年,贵族们在古连勒古(又作古列勒古)地面桑沽儿小河地方召开大会,拥立铁木真为可汗,号成吉思。
铁木真当上了蒙古部的可汗,便开始着手建立巩固其统治地位的制度,分设带弓箭的、带刀的、管饮膳的、掌管放牧羊只的、管修造车辆的、管家内人口的、掌驭马的、管牧养马群的、负责远哨近哨的和守卫宫帐的等十种职务,铁木真又任命亲信那可儿孛斡儿出和者勒蔑为那可儿之长。担任上述职务的,除其弟别勒古台、合撒儿外,几乎全是他的那可儿,他们便成为了铁木真随时可以放出去博取猎物的新贵。通过这套制度,铁木真组织了一支以那可儿为核心的精悍队伍,成为自己统一蒙古的基础力量。经过二十年的抗争,以成吉思汗为首的黄金家族终于在漠北草原崛起了。此后,成吉思汗通过不断的战争统一了草原各部、创建大蒙古国。
黄金家族的崛起乃具有世界性历史意义。成吉思汗所向披靡地扩张,他和他的家族的后裔,不但中国这块在广袤的大地上简历了大蒙古国和元朝,并曾在今天的新疆,中、西亚和东欧地区建立过察合台、窝阔台、钦察和伊利四大汗国。元朝灭亡后,作为蒙古贵族、地方统治者的成吉思汗及黄金家族的后裔,在大部分蒙古地区仍然统治了数百年时间,直到20世纪中叶。
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
铁木真登上汗位伊始,他的家族的兀鲁思只占据着怯绿连河上游不大的地域,属众也不多。而蒙古诸部中的泰赤乌、札答兰等部的实力都远远超过他。想要扩大自己的地位,获得蒙古诸强部的承认,他仍然需要强大的克烈部首领王罕的支持。因此,即位后,他立即派遣答孩、速格该两个人向王罕报告,得到王罕的认可。他的崛起,也引起了泰赤乌部贵族和札答兰部首领札木合的不满和仇视,因为他们无法容忍一个新的、强大的、足以与他们抗衡的势力出现。因而,蒙古各部贵族之间的一场大战也就在所难免了。公元1190年,札木合借口部人劫掠铁木真马群被射杀,联合泰赤乌等十三部共3万人进攻铁木真,开启了十三翼之战。
当时绐察儿占据了玉律哥泉。一天,他率领部众到萨里川,把成吉思汗的马群劫走。成吉思汗的亲信拙赤答儿马剌连夜追赶,追赶上马群后,一行人射死了绐察儿。以此之故,札木合联合泰赤乌部贵族,率领3大军,分十三翼进攻成吉思汗。札木合部下亦乞列思族人木勒客脱塔黑、孛罗勒歹同情成吉思汗,他们秘密为成吉思汗报信。此时成吉思汗在古连勒古地方驻扎,他立即组织起自己的军队总共3万人编成十三翼,在答兰版朱思之野(又作答兰巴勒主惕、答兰巴勒渚思)列阵,准备迎战。十三翼即十三个古列延,其中第一翼为成吉思汗的母亲诃额伦率领的亲族、部属、侍臣、仆役和属于她个人所有的人们;第二翼成吉思汗自己统领的诸子、那可儿和护卫队;第三翼至第十一翼是乞颜氏各贵族率领的族人和属民;十二、十三两翼由来附的旁支尼鲁温氏族成员组成,这也是成吉思汗的全部武装力量。
经过激战,成吉思汗战败,退到了斡难河的哲列捏狭地。札木合也领军还本部,对赤那思族(也称捏古思族,为坚都赤那和兀鲁克臣赤那的后裔)即成吉思汗的第十三翼进行屠杀,将俘虏分七十大锅煮杀,然后公开摆宴食用。他又砍下察合安的头,系在马尾上拖着,直到变得稀烂,看不出原来的模样才罢休。然而,他这个心血来潮的“杰作”非但没有吓住蒙古部的军队,反而激起了全体守军的愤怒,大家同仇敌忾,反而抵抗得更加卖力了。而且,他也没有注意到,那些被他强令吃下俘虏煮成的肉酱的各部首领们对这种残暴行径都心怀不满,许多人甚至公开在脸上露出厌恶的表情,而这种厌恶情绪在此后不久对他造成的恶果以及为铁木真带来的意外收获,却令双方都始料不及的。
与札木合残忍骄横态度相反,成吉思汗则采取了笼络人心的做法。有泰赤乌属部照烈部(又作沼兀列惕)与成吉思汗所居营盘邻近。一天,成吉思汗外出打猎,偶然与照烈部猎骑相遇,由于他们没带锅和粮食,成吉思汗便邀请他们一同居住,凡是留下来的人,都一一给予饮食。第二天围猎的时候,他又下令将野兽驱赶到照烈部的猎场,使他们能够满载而归,部众都心存感激。照烈之长玉律不堪忍受泰赤乌贵族的欺凌,便与塔海答鲁率领部众前来归附。他们对成吉思汗说:“我们如同无依靠的妇人,没有主人的马群,没有放牧人的羊群。泰赤乌部贵族正在毁灭我们,为了你的友谊,让我们一起用剑去作战,去消灭你的敌人!”成吉思汗听后大受启发,说道:“我正在熟睡,幸而你们让我醒了过来,从现在起,留下了车辙人迹的地方,必当全部夺过来,送给你们。”随后,他们便结盟,后来,两个人却食言又背叛过去,塔海答鲁走到半路被泰赤乌部的人杀死,照烈部便灭亡了。
此后,成吉思汗对部属更加宽厚、关怀和加意笼络。当时札木合和泰赤乌贵族的部属多都苦于他们的主子不讲法度,见成吉思汗仁义,有人君之度,常常把好衣好马赏给别人,心里都很喜欢他。于是兀鲁兀惕、忙忽惕(忙兀)、晃豁坛、速勒都思等族以及主儿扯歹(术赤台)、忽余勒答儿(畏答儿)、蒙力克诸人,纷纷前来依附。十三翼之战,成吉思汗虽败犹胜,实力反而因此壮大。
接踵而至的又一次机遇,使成吉思汗的威望空前提高。这就是他与王罕联兵配合金朝夹攻塔塔儿部的斡里札河之战。
自金建国以来,一直利用塔塔儿部为他们防卫东北路边陲,牵制其他各部落。塔塔儿部在金朝与蒙古各部之间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塔塔儿部是一个人数众多、强大、富有的部落,它长期依附金朝,在金朝的支持、挑动下,经常攻击蒙古、克烈等部。合不勒汗长子斡勤巴儿合黑和俺巴孩等曾被他们逮捕送给金朝,处以“木驴”之刑,也速该又被他们毒死,两个部落变成了世仇。公元1195年,蒙古部落山只昆(散只兀)、合答斤(合底斤)联合翁吉剌等部,侵扰金朝边境,金派遣夹谷清臣率率军北伐,率轻骑八千,以宣徽使移剌敏为都统、完颜充为左卫将军、招讨使完颜安国为左、右翼,分领前队,清臣亲自挑选精兵1万人作为后队,并征召诸乣部族军一同出征。金朝大军进发到合勒河(今哈拉哈河),前队移剌敏等在栲栳泊(今呼伦湖)攻下14营寨,回迎清臣大军。塔塔儿部(北阻)乘金军回师之机,拦夺大军所掠获的羊马而归。清臣则遣人命其纳不定期赎罪,塔塔儿首领蔑古真薛古勒图(又作蔑儿真速勒图)却因此反叛大金。金章宗责怪清臣因小失大,又让右丞相完颜襄取代他。公元1196年,完颜襄兵分两路北征,东路大军到达龙驹河(今克鲁伦河),被塔塔儿所围困,三天都没有能够突围。完颜襄率兵前去支援,鸣鼓夜发,清晨发起突袭,塔塔儿军溃败,部众退却到斡里札河。完颜襄派遣安国追击。
成吉思汗得到消息,立即报告了王罕,邀他出兵共同配合金朝夹击塔塔儿,并以“为父祖复仇”的名义,征集长支主儿乞部撒察别乞、泰出等族人助战。主儿乞氏并没有出兵,铁木真只率领自己的一营(古列延)人马与王罕军会合,从斡难河上游东进至斡里札河的纳剌秃·失秃延、忽速秃·失秃延之地,协助金军击败了塔塔儿,攻破两寨,捕杀其首领蔑古真薛兀勒图(又作灭兀真笑里徒、蔑兀真速勒图),掳走了大量牛羊粮饷。在这次掠夺中,他们还获得了“银摇车和饰有珠宝的被子”。当时这种奢侈品在蒙古部落中很少见,因此,这件事被认为是很了不起的大事。在抢劫塔塔儿人寨子时,还拾到一个带着金圈环子的小孩,按照蒙古人的习俗,捡到这样的孩子都要视为家人,所以成吉思汗就将他送给诃额伦做了养子。他就是后来著名的大断事官失吉忽秃忽(又作忽都忽、失乞忽都忽)。
这次战事不仅使铁木真打击了东邻的劲敌,使塔塔儿部从此一蹶不振,而且在蒙古部中赢得了能“为父祖报仇”的崇高声望。同时,他和王罕也得到了金朝的封赏,完颜襄因他为金朝立了大功,承制授以“扎兀惕·忽里”(乣军统领。乣军是辽、金以边地部落所组成的军队)之职。王罕得到“王”的封号,他本名脱斡邻勒,在汗号之上再冠以王的头衔。自被金朝封为“王”,始在“罕”(汗)号之上加“王”,而有“王罕”之称。
金朝的封赏大大提高了成吉思汗的权力,从此他可以用朝廷命官的身份号令蒙古部众和统辖其他贵族。同时,也缓和了蒙古部和金朝的矛盾,为他统一蒙古各部创造了有利条件。
斡里札河之战前蒙古部贵族内部就已经出现裂痕。合不勒汗长子一支,即乞颜-主儿乞氏依仗着长支族的名望和所继承的精悍部众,并不把儿坛把阿秃儿的子孙放到眼里。撒察别乞、泰出等长支贵族虽然推举铁木真为汗,但也不情愿服从他的管制,而且一直心存夺权的野心。一次,他们在斡难河边树林中举行的亲族宴会上,撒察别乞的母亲借故责打了成吉思汗的司厨失乞兀儿(又作失丘儿、失邱儿);主儿乞氏掌管马匹的不里孛阔砍伤了成吉思汗异母弟弟别勒古台的右臂,两家人因此而发生了一场争斗。这两件小事暴露出了成吉思汗与长支贵族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使他意识到主儿乞氏是他的危险对手。攻打塔塔儿时,铁木真征召主儿乞氏出兵助战,撒察别乞等不仅不听号令,反而乘他率军出战之机,劫掠了他的奥鲁(“老小营”,军队出征时留在后方的家眷和辎重),违背了当初推举可汗的盟约。于是,成吉思汗以此为理由,于公元1197年从斡里札河回军后,乘胜征讨主儿乞氏。当时主儿乞人的营盘在客鲁连河上游的朵罗安孛勒答兀之地(又作朵栾盘陀山、朵兰孛孛勒答黑,今蒙古境内克鲁伦河与臣赫尔河合流点之西的巴颜乌兰山南麓)。成吉思汗大军一到,主儿乞便崩溃了,撒察别乞、泰出等自然不能匹敌,只带着少数人逃到了帖列秃地方,后被成吉思汗捉获处死。以前合不勒汗挑选出来授予长子的“有胆有勇的百姓”,遂全被铁木真兼并过来,成了他的“体己百姓”。札剌亦儿族的古温兀阿(又作孔温窟哇)、赤剌温孩亦赤兄弟分别带领儿子模合里(木华黎)、不合和统格、合失来投靠成吉思汗,为其“永远做奴婢”“看守金门”。赤列温又将自己的三儿子者卜客送给了成吉思汗弟弟合撒儿。者卜客在主儿乞的营盘内拾到了一个许兀慎族的小孩,名叫孛罗兀勒(又作博尔忽、博尔浑、博罗欢),也被诃额伦收为养子,成为后来的“四杰”之一。消灭了亲族最有势力的长支贵族,使成吉思汗的权力大大提高和巩固了,这是他迈向成功之路的重要一步。从此,他不断地削弱旧贵族的权力和地位,迫使他们逐渐降为从属于他的一般那可儿。
在阔连海子(今呼伦湖)之东放牧的翁吉剌、合答斤、山只昆等部落,屡次侵扰金朝边塞。公元1198年,金朝在镇压了塔塔儿人的反叛后,“乘其春暮马弱”,派遣完颜宗浩、完颜襄等率领大军进剿三部。先击溃了翁吉剌的军队,后来合答斤部长白古带、山只昆部长胡必剌等也相继投降。这些“桀骜不驯”的部落受到重创,军事力量大大削弱。金朝的统治这时候也由盛转衰,对蒙古草原也无力继续控制。这对后来成吉思汗东进夺取东部地区(今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一带)十分有利。
主儿乞氏被吞并之后,泰赤乌氏贵族便成了成吉思汗夺取蒙古汗权和部众的主要对手。公元1200年春,成吉思汗与王罕在萨里川会师,共同起兵攻打泰赤乌部。泰赤乌贵族沆忽阿忽出、忽怜、忽都答儿、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塔儿忽台”为名,“乞邻勒秃黑”意为:“嫉妒者”)等联合了蔑儿乞贵族一同抵挡成吉思汗的大军。此前逃到巴儿忽真隘的蔑儿乞部长脱黑脱阿(又作脱脱、脱黑台别乞)派他的儿子忽都等统兵协助泰赤乌,双方在斡难河会战。泰赤乌部战败,退到了月良兀秃剌思(又作月良古惕秃剌思)之野(今俄罗斯赤塔南之鄂良古依河地),整顿军队继续战斗。经过激战,成吉思汗击溃了泰赤乌,俘虏并处死了塔儿忽台、忽都答儿等人,沆忽阿忽出与忽都等逃入巴儿忽真隘,忽怜则投奔了乃蛮部落。
主儿乞氏和泰赤乌氏是蒙古贵族中两支强大势力,他们的相继灭亡和溃散,为成吉思汗进一步统一蒙古各部奠定了基础。
泰赤乌部被消灭后,成吉思汗将目标转向了东部。合答斤、山只昆两族,属蒙古尼伦氏族。根据蒙古祖先传说,是朵奔蔑儿干死后,阿阑豁阿感天光而生的二子的后裔,与成吉思汗一样是纯洁的蒙古人。他们本来也是强大的蒙古部落。公元1198年被金朝击溃,严重受挫,实力已经不如往昔。先是,成吉思汗曾派使者前往二部想与之结盟,他们没有接受,而且傲慢无礼,把羊血和羊内脏泼在使者的脸上,并将其驱逐出境,由此双方结下了仇怨。其后,他们又依附泰赤乌,参加反对成吉思汗的战争。泰赤乌失败后,他们的首领又与塔塔儿、朵儿边和翁吉剌等部在阿雷泉(今海拉尔河下游北)斩白马盟誓,共谋袭击成吉思汗与王罕。
成吉思的岳父特薛德薛禅心系女婿,立即派人密报成吉思汗,东部草原上的各部族已组成同盟军,正向他们冲过来。得到消息的成吉思汗与王罕率军从斡难河附近的虎图泽出发,与合答斤诸部军在亦剌川(今贝尔湖)大战。合答斤诸部军遭到伏击,仓促应战,几个回合后,已是阵脚大乱。成吉思汗、王罕很快取得了胜利,并且俘获其牲畜、部众而归。成吉思汗在金边墙附近的彻彻儿山驻军,继续攻伐这一带的塔塔儿部。
公元1201年,札木合纠集一批败散的贵族,包括塔塔儿、翁吉剌、合答斤、山只昆、泰赤乌、朵儿边、豁罗剌思、亦乞列思、蔑儿乞、斡亦剌、乃蛮等11部,在犍河集会,共同推举札木合为古儿汗。各部首领为维护各自的贵族地位而结成了一个松散的联盟。他们在秃律别儿河(今得尔布干河)岸盟誓:“我等结盟对敌,如果谁敢私泄机密,心怀鬼胎,其下场就如颓土断木。”誓毕,众人共举足踏岸,挥刀砍林,决心与成吉思汗、王罕战斗到底。当时札木合军中有位名为塔海哈的人,获悉到整个计谋,他与成吉思汗的部属召烈氏抄兀儿是儿女亲家。当时正好抄兀儿去走亲戚,两个人骑马并行,塔海哈用鞭子偷偷捅了他一下,抄兀儿回头,塔海哈就用眼睛示意他。抄兀儿明白了他的意思,下马假装小便,塔海哈就将札木合等的阴谋告诉了他。抄兀儿当即骑马往回赶,路上经过豁罗剌思(又作火鲁剌思、火鲁剌、火罗剌思、豁里剌儿等)部,首领也速该命家里人火力台与抄兀儿一同去报信,成吉思汗得到密保,立刻派兵迎战。在海剌儿河(今海拉尔河)支流帖尼火罗罕之地,打败了溃札木合联军。札木合逃走,翁吉剌部前来归附,其余部落首领则四散而逃。
打败札木合后,成吉思汗又于公元1202年(金泰和二年,宋嘉泰二年)出兵讨伐答阑捏木儿格思(今蒙古东方省贝尔湖南讷墨尔根地)的按赤塔塔儿、察罕塔塔儿、都塔兀惕塔塔儿、阿鲁孩塔塔儿等部,一直追击到兀鲁回·失连真河(又作兀勒灰失鲁格勒只惕,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乌兰盖郭勒、色也勒钦郭勒)一带,才能将塔塔儿部全部消灭,控制了东部地区。
当成吉思汗追击讨伐塔塔儿诸部的时候,王罕率领部众去追剿蔑儿乞部,直到八儿忽真脱窟木之地,才将脱黑脱阿长子脱古思别乞杀死,又俘虏了他的两个女儿忽秃黑台、察阿仑和两个儿子忽图、赤剌温及其妻子,洗劫了财物、部众。
最初,乃蛮部太阳罕弟禄罕(又作不亦鲁黑罕、不欲鲁罕、卜欲鲁罕)在黑卒八石(今新疆乌伦古湖或布伦托海)一带被成吉思汗和王罕的联军击败,逃到了谦谦州地区(在唐麓岭以北,谦河上游流域,叶尼塞河上游一带)。公元1202年秋,他与蔑儿乞部的脱黑脱阿和斡亦剌部的忽都合别乞等联合东进,攻打成吉思汗和王罕。这时候,札木合与泰赤乌、朵儿边、合答斤、山只昆、塔塔儿等部残余势力,也与禄罕联合起来,一时间声势浩大。成吉思汗、王罕军避其锋芒,从兀鲁回·失连真河地区退回到了兀惕古城墙(金边墙),王罕的儿子亦剌合屯兵在侧翼,占据高山位置结营,乃蛮军冲击了几次都没办法攻下,就只能返还。亦剌合也率军入塞。
战前,成吉思汗将辎重移到了其他地方,然后与王罕依靠阿兰塞为壁。等到禄罕联军进至阙亦坛之野,两军列阵会战。成吉思汗和王罕占据了有利地势,由于寒气凛冽,又值大风雪,禄罕联军的许多部属手足冻裂,人畜被风雪从高处吹落下去坠入深沟,死伤的人很多,军中大乱已经没有办法再战了,只能被迫引兵退回。札木合等各部起兵前来支援乃蛮,见形势不利,还没有开展就纷纷离散而去。王罕追击到了额洏古涅河,札木合无力抵抗,举兵投降。泰赤乌部首领阿兀出把阿秃儿等率众渡过斡难河,成吉思汗率军追击,双方连战数次,不分胜负。天已漆黑,两军遂停止厮杀,各自于战地相抵扎营而宿。在战斗中,成吉思汗颈部中箭,血流不止,蒙古军被迫休战,泰赤乌军也连夜离开。成吉思回到营中,他已精疲力竭,昏倒在床。他的亲信,泰加森林狩猎部落兀良哈惕部之者勒蔑守候在他身边照料他。者勒蔑按照蒙古“医生”的办法,用口为成吉思汗吸出伤口上的血,血污其口,独自守坐于深夜。半夜,成吉思汗醒来后口渴,者勒蔑一听成吉思汗口渴,急忙脱下帽、靴和衣服,只穿一条短裤,若无其事地赤身潜入敌营,寻找牧民最喜欢喝的马乳。找了一阵,毫无所获。但他在一辆车上找到了一桶凝乳,又弄来一些水,与凝乳调后给他喝。成吉思汗问者勒蔑为什么光着身子前去,者勒蔑说:“我要是被擒,就说我本是来投降你们的,但被他们发觉将我的衣服脱去,准备杀了我的时候脱逃出来的。”成吉思汗伤好些之后,立即率军追击泰赤乌。阿兀出把阿秃儿、豁团斡儿昌、忽都兀答儿及其家属都被处死,部众全部降服了。
原来依附于泰赤乌属部别速惕部人哲别(又作者别、哲伯)、巴阿邻部人纳牙阿以及速勒都思部人锁儿罕失剌等都相继前来归附。
哲别,原名只儿豁阿歹,蒙古别速部人。来附后,成吉思汗问他:“在阙亦坛对阵时,自岭上将我的马颈骨射断的是谁?”(成吉思汗要面子不肯承认自己被射中)只儿豁阿歹说:“从岭上射箭的是我,现在,如果可汗让我死,不过溅污巴掌大的地方,倘若饶我一命,我将为可汗赴汤蹈火,横断黑水,踏碎白石。如果命令我来,我将踏碎青石而来,如果命令我出击,我将踏碎黑石而去。”成吉思汗觉得他为人很坦诚,可以交朋友,将他改名为哲别(意为箭镞),要他“就像我跟前的‘哲别’似的保护我”。从此,哲别成为铁木真麾下的一员大将。
歼灭泰赤乌部后,成吉思汗回师忽巴合牙之地。泰赤乌部的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逃到了树林里,被其家人失儿古额秃老翁及其两个儿子阿剌黑、纳牙阿抓住,他们想把他献给成吉思汗。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人体态肥胖没办法骑马,便被载入车中。途中,纳牙阿建议说:“成吉思最恨卖主求荣的人,如果我和你把他送给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肯定不会信任我们,甚至会杀了我们。不如将他放了,然后去见成吉思汗,就说我们将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捉拿来,因他是主人,心内不忍,路上把他放回去了,成吉思汗必然宽容我们。”于是,他们走到忽都忽勒讷兀地方把塔儿忽台放了。纳牙阿到成吉思汗处,按照之前商量好的禀告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果然因为他们保护了自己的主人,而赞赏了纳牙阿。
阙亦坛之战后,成吉思汗实力大增,地位也更加巩固。随之,强大的克烈部便成了他下一个所要攻取的目标。
成吉思汗依靠义父王罕的帮助,渡过重重难关,使黄金家族逐渐崛起。自从公元1189年被推选为乞颜氏首领以来,一直与王罕联盟,东征西讨,借助王罕的势力不断壮大自己。为了获得王罕的支持,他一直恪守君臣之礼,凡有掳获,必先献给“汗父”。也速该和成吉思汗也曾经多次救王罕于危难之时。但是,为了争夺草原霸主,他们的联盟终于走向破裂。当时,克烈部是漠北最强大部落,但其部落亲族一直遭到王罕杀戮,百姓遭到残害。克烈部贵族内贵之间矛盾十分尖锐,部众不断投附成吉思汗。王罕虽然一直支持成吉思汗,但也只是想把他当做可供驱使、利用的附庸而已。
公元1199年,王罕与札木合、成吉思汗等人协同进攻乃蛮部禄罕,到达乞则里八思海(即黑辛八石,今新疆乌伦古湖)后回军土兀剌河,王罕的儿子亦剌合、弟札阿绀孛前来。乃蛮骁将曲薛吾撒八剌得知了这个消息,乘其不备,在途中袭击了他的部众。只有亦剌合、札阿绀孛逃脱出来,他们赶紧报告了王罕。王罕派使者向成吉思汗求援,成吉思汗便派遣博尔术(孛斡儿出)、木华黎(木合黎)、博罗浑(博罗忽勒)、赤老温(赤剌温)“四杰”率军前往救援,大败乃蛮,帮助亦剌合夺回了被掳的妻子、部众以及牲畜。
在乞则里八思海之战交战前夕,王罕趁夜里在营中点燃篝火,自己却率领部众转移到其他地方驻扎。由此,成吉思汗有些怀疑他有异志,也退师萨里川。当夜,札木合与王罕一起行动,向王罕进谗言离间他与成吉思汗的关系,加深了两人之间的裂痕。此时,王罕见到成吉思汗的势力日益强大,而自己也年事已高,自己的儿子们又平庸无能,害怕日后的汗位与部众都落到成吉思汗的手里,因此心里渐渐对他产生了敌意,并有密谋加害的心思。
公元1200年春,王罕与成吉思汗在萨里川(今克鲁伦河上源之西)聚会,商讨如何征讨泰赤乌。王罕就想趁此机会把成吉思汗抓起来。据说,在宴饮时,八邻部人阿速那颜就已经察觉到了,便把刀子插在靴筒内,坐在王罕与成吉思汗中间,吃着肉,边聊天边回头看。王罕意识到自己的阴谋可能被发觉,才没敢动手。
公元1202年阙亦坛之战后,成吉思汗率军出塞,在阿不只合阙忒哥儿山驻营。营地与王罕的营地离着很近。成吉思汗为了巩固两部的关系,为长子术赤向亦剌合的女儿抄儿别吉求婚,但是没想到遭到了无礼拒绝。王罕之孙(亦剌合之子)秃思-不花也想要娶成吉思汗之女火臣别吉,也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功。因此,双方裂痕加大。骄横的王罕父子并没有把成吉思汗放在眼里,而此时的成吉思汗却已羽翼丰满。富足的东部地区和众多百姓都被他牢牢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并无时不准备进一步扩展势力。
这时,蒙古草原上形成了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以王罕为首的克烈部和以太阳汗为首的乃蛮部三足鼎立的局面。而被战败的札木合投奔了王罕,他与因违令受责罚的阿勒坛、忽察儿等人都极力怂恿王罕进攻成吉思汗,想借王罕的手消灭成吉思汗。亦剌合也几次三番地对他的父亲说:“您如今健在,铁木真已经雄心勃勃。若父亲老了,怎会容我继承香火,来照顾这些无辜的百姓呢?”于是,公元1203年春,王罕父子假称经过长时间再三考虑,完全同意成吉思汗早先提出的两家结亲,邀请他前来吃“不兀勒札儿”,企图乘机杀了他。成吉思汗信以为真,带上十名警卫骑兵欣然赴约,但中途遇到晃豁坛部人蒙力克老人。他极力劝阻成吉思汗不要前往,并建议派遣不合台、乞剌台两人去探查。王罕父子发觉事情败露,决定第二天早上发兵攻打成吉思汗。王罕麾下、阿勒坛的弟弟也客扯连(又作也客察兰、也客察合兰)回家准备出征时,悄悄地告诉妻子:“我们明天早晨就要去偷袭铁木真。如果有人把这个消息告诉铁木真,将来一定会从铁木真那里得到许多恩典和好处!”当阿勒坛的弟弟说这番话时,牧马人乞失里黑(又作乞力失、启昔里)正要给他们送马奶,结果无意中听到他们的话。他装作一无所知,把马奶端进去。乞失里黑回到了自己的营帐便与同伴巴歹(又作巴带)连夜骑马去报告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得到密报,仓促整兵迎敌,与王罕在合兰真沙陀(又作忽剌安不鲁合惕,在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北境)之地大战。
当时的形势而言,成吉思汗依然处于劣势。经过一天苦战,虽然稍却王罕军,仍因寡不敌众,队伍溃散。成吉思汗只带少数人从兀鲁回-失连真河败退到了答兰捏木儿格思。他们沿河而上,倒带了合勒合河旁的建忒该山(今哈拉哈河中游北),溃散的军队才渐渐聚集,清点军马,仅剩下四千六百骑(一说为二千六百骑)。他们分军两岸,沿河而下,驻营于董哥泽(地当今贝尔湖东)。
合兰真沙陀之战是成吉思汗一生经历的最艰苦的战斗,他第一次单独与当时蒙古草原上最大的贵族势力进行较量,虽然暂时失败,但却没有动摇其与王罕再战的决心。他一面派遣使者历数王罕背盟弃约诸事,表示重新和好的愿望,一面收集部众,休养生息。
公元1203年夏,成吉思汗将营地移到了班朱尼河(又做巴勒渚纳海子,地当今克鲁伦河下游附近),处境十分艰难。他们只能靠射野马乃至煮野兽的尸体和察鲁乞(一种软底皮鞋)为食,饮水也只能从污泥中汲浑水。成吉思汗与他的伴当一同举着朱尼河的泥水仰天盟誓:“我今后一定与诸将士同甘共苦,共创大业。若违背誓言,有如这浑浊之湖水。”据说,参加此次盟誓的共有札八儿火者、镇海等十九人。后来,“同饮班朱尼河水”作为成吉思汗艰苦创业的佳话载入了史册,在蒙古人中广为流传。同年秋,经过休养生息的成吉思汗军事力量就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便将营地一到了接近克烈部的斡难河上游,准备与王罕再次决战。
合兰真沙陀之战后,投靠王罕的蒙古贵族与他发生了分裂。札木合、答里台斡赤斤、阿勒坛、忽察儿等私下里相约叛离并杀害王罕:“我们去突袭王罕,自己当君主;既不与王罕合在一起,也不与成吉思汗合在一起。”不料王罕得到了消息,先发制人。答里台和蒙古巴阿邻(又作八邻)、嫩真二部,克烈部的撒合亦惕(又作撒合夷)部归附了成吉思汗,札木合、阿勒坛、忽察儿和塔塔儿人忽秃帖木儿等逃到了乃蛮部。至此,王罕势力开始逐渐衰落了。成吉思汗见此形势,与其弟合撒儿商议,决定以他的名义派遣其部下沼列惕人合里兀答儿、兀良合人察兀儿罕去向王罕投诚。当时,合撒儿的妻子和儿女被王罕的军队抓走,扣在克烈部军中。沼列惕人合里兀答儿、兀良合人察兀儿罕假意转达合撒儿的意愿称:“父汗,我四处寻找我的兄长铁木真,但找遍了草原和森林,也不见他的踪影;我到处呼唤他,也不见他答应。我四处流浪,天当房子地当床,吃尽苦头。我的妻儿尚在父汗处,令我时刻挂念。如果父汗念及前劳,并作出保证,我愿归附您,与全家人忠诚地侍奉您!”王罕对他深信不疑,派遣亦秃儿坚与合里兀答儿等同行,“他在牛角上滴了几滴血,让他们送给合撒儿作为誓盟,因为蒙古人有互相沥血立誓盟的习惯”。中途亦秃儿坚见形势不对心中生疑,想要逃走却被抓住,被合撒儿所杀。使臣回报,成吉思汗得知王罕毫无戒备,正搭起金帐,欢聚宴饮,便起兵日夜兼程,以偷袭战术,包围了王罕驻营地者折额儿温都儿山(地当今克鲁伦河上游之南),突然发起攻击,激战了三天三夜,克烈部主力被击溃。王罕狼狈向西逃走,在乃蛮边界被其守将所杀。王罕的头被送到乃蛮王太阳汗处,太阳汗并不赞成这样做,他说:“为什么将这样伟大的君主杀死呢?应当将他活着带来!”为了显示王罕的伟大、应受尊敬,他命令将王罕的头镶上银子,摆在自己的宝座上。王罕的儿子亦剌合逃奔西夏,却被驱逐,又辗转逃到了曲先城(今新疆库车)彻儿哥思蛮之地,被抓住处死了。
克烈部被灭之后,蒙古草原出现了蒙古与乃蛮两大部相接和对峙的局面。王罕的覆灭使乃蛮部太阳汗十分震惊,一向被他们视为落后的“浑身都是膻味,衣服油污”的蒙古人,居然消灭了克烈部。此时,太阳汗已经意识到成吉思汗将成为与他争霸的最大敌人了,“天上可以有太阳、月亮高照,但地上只能有一个君王,一山容不得二虎!”于是,自恃强大的太阳汗决定先出兵攻打蒙古。
这时太阳汗处聚集了蔑儿乞部的脱黑脱阿,克烈部的阿邻太师,斡亦剌部的忽秃合别乞,札答兰部的札木合,以及塔塔儿、朵儿边、合答斤、山只昆等残部,一时兵势颇盛。号称“国土广大,百姓众多”的乃蛮部太阳汗,自恃其强,骄横异常,夸下海口要征服蒙古,将“略微长得清秀些的蒙古女子掳来,他每(们)的弓箭统统缴获过来”。遂于公元1204年春率领军队东进,到达杭海岭(今杭爱山)北的合池儿水(今哈瑞河)驻营,会合诸部残余势力,共同攻打成吉思汗。
太阳汗起兵之前,派遣脱儿必塔失与居住在漠南阴山地区的汪古部联络,约其“益我右翼”,即以其为右翼,一同夹攻成吉思汗。不过汪古部首领阿剌忽失的吉惕忽里(阿剌兀思惕吉忽里)非常理智,没有答应与太阳汗结盟,决定归附成吉思汗。
当时成吉思汗正在帖蔑延客额儿(又作帖麦该川,今贝尔湖和克鲁伦河河口处)之地围猎。当他得报后,立即召集“忽里勒台”与众将商量对策,群臣中多以正是春季,所有战马饿得皮包骨头,如果马上发动进攻,恐怕没有好处,最好在秋高马肥时再发动对乃蛮人的战争,唯其两弟主张就趁草少马瘦时发动进攻,绝不能向乃蛮人示弱。成吉思汗非常高兴,决定起兵迎战。出征前,他把军马集于合勒合河旁的建忒该山,下令进行整顿。其一,将全部兵马按千户、百户、十户的军制统一编组,委派了千夫长,百夫长和什夫长等各级那颜;其二,设立扯儿必官,任命其亲信那可儿六人为扯儿必;其三,成立护卫军,设八十宿卫,七十散班;从千户、百户那颜和白身人(旧时指平民)的子弟内拣选有技能身材好者做护卫;又命阿儿孩合撒儿选拔一千名勇士,组成先锋队,并由其统领,“如厮杀则教在前,平时则做护卫”。军队的重新编组和护卫军的建立,使成吉思汗的军队改革使自由散漫、各自为战的蒙古骑兵变成一支高度集中、高度机动、纪律严明、忠诚可靠的正规军队。
军马整顿完毕,公元1204年四月,成吉思汗祭旗仪式,以哲别、忽必来为先锋,麾师逆怯禄连河西进,到了萨里川与乃蛮军遭遇。成吉思汗按照朵歹扯儿必的计策,夜里让人各处烧火实施疑兵之计。太阳汗原以为成吉思汗兵少马瘦,可以轻易取胜,等到前哨报告蒙古兵“如星般多”,“军马已塞满撒阿里客额儿(萨里川)地面”时,深居宫中的太阳汗,又惊疑畏惧,虽勉强从合池儿水起兵,顺塔米儿河渡过斡耳寒河(又作斡儿豁河,今鄂尔浑河),然而此时军心已乱,没有了斗志。札木合等见成吉思汗军马整肃,又率领军队不战而逃。这时成吉思汗军马已逼近,两军在纳忽山(在今鄂尔浑河东,土拉河西)激战,成吉思汗的“四狗”哲别、忽必来、者勒篾、速不台如狼入羊群般冲杀。乃蛮军大败,太阳汗负伤被俘,不久便死去。他的儿子屈出律(又作古出鲁克)与脱黑脱阿等率残部逃奔禄汗。太阳汗所属的乃蛮部众就这样被成吉思汗所征服。这一战太阳汗之母古儿别速被抓住,成吉思汗对她说:“你不是说我们蒙古人身上膻,衣服脏吗?今天怎么也来投降我了?”乃蛮部掌印官塔塔统阿亦被俘,后来他效力于成吉思汗,创制了回鹘式蒙古文。
在克烈、乃蛮等部相继败亡之后,札木合辗转逃入倘鲁山(又作唐麓岭,今唐努山)中,被跟随他的五名那可儿绑了送给了成吉思汗,按惩处本部贵族的习惯,赐其不流血死。到此时,成吉思汗终于完成了统一蒙古各部的大业。
公元1206年,各部贵族在斡难河畔举行“忽里勒台”,成吉思汗被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建立了“也客·忙豁勒·兀鲁思”,即大蒙古国。
成吉思汗建国后,即发兵攻打按台山(今阿尔泰山)北的乃蛮禄汗,在莎合水(今科布多河上游索果克河)大战,阿静他们消灭了。依附于禄汗的屈出律、脱黑脱阿等逃往也儿的石河及其支流不黑都儿麻河(今额尔齐斯河支流布赫塔尔马河)一带。不久,斡亦剌部首领忽都合别乞也投降了成吉思汗。于是,大蒙古国的疆域,东起今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南抵阴山,北达贝加尔湖。
成吉思汗即位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实行领户分封制,将全蒙古部众分为95个千户,上置万户,下分百户、十户;扩建护卫军;制订成文法“大札撒”,设置“札鲁忽赤”(断事官);确立行政制度以及创制蒙古文字等。
蒙古各部的统一和大蒙古国的建立,为蒙古民族的形成和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