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2200000009

第9章 新月风流(1)

(一)石虎胡同七号

北京西单附近的石虎胡同七号有座王府似的宅子,古树参天。这座宅子有名,里面住过西南王吴三桂和清代名臣裘曰修;也有人说这宅子闹鬼,是当年北京城有名的凶宅;后来,梁启超把松坡图书馆专藏西文图书的分馆办在这里。徐志摩回国以后,便进来当了英文干事,并将其间的一处房屋作为自己的居所。

当年,松坡图书馆总务部主任是蹇季常先生。有一天,他看见徐志摩在自己的住处外挂了块牌子,上书“新月社”。或许他当时没有想到,这个25岁的年青人,在自己的房门口挂了块并不起眼的牌子,竟成为中国近代文坛上,一个全新文化团体诞生的标志。

那还是1924年春天,徐志摩正等着泰戈尔访华。总有人说,伶俐如徐志摩,定是为了讨泰翁欢心,才应景似地将自己创立的团体命名为“新月社”。诚然,徐志摩的“新月社”与泰戈尔的《新月集》有必然的联系,但“新月”二字,也镌刻着强烈的徐志摩韵味。

徐志摩爱月,看他的诗,总能见团团月彩。雷峰塔下,有明月泻影在眠熟的波心;再看明月似新娘娇羞,用锦被掩盖光艳;有时残月半轮,如破碎的希望,应和了半夜深巷传出的琵琶;而当月光将花影描上石隙,竟能让粗丑的顽石生媚……徐志摩爱月,人也如月浪漫,情感亦如月般澄明,毫无遮掩。想当初,他为自由,能对张幼仪冷酷如此,却也为了林徽因,热情温柔;他能为理想,毅然拒绝美国的博士头衔,而去英国朝拜罗素,也能为了爱情干干脆脆地离开剑桥。徐志摩的爱与恨,旁人一眼便能直直看明白。这种对情感毫无遮掩的表达,应了“新月”的清澈明亮,但同时,也是他遭遇文坛风波与情感纠葛的原因。

恐怕就连徐志摩自己都无法确定,像他这样二十几岁,毫无根基的青年,能在短短两年时间中做出什么成就来。那时,大批青年学生海外归来,北京城里藏龙卧虎,不定哪条逼仄的胡同里一扇不起眼的门后,就坐着一个华才惊艳的青年;而一场新文化运动,又催生了多少团体与刊物。团体如文学研究社,创造社,锐气逼人;刊物如《小说月报》,《新青年》亦是风声水起。新月清淡的光辉真的能照彻他的理想吗?

1922年10月,徐志摩回到北京。虽然此时,他正因无法获得林徽因的爱情而被一份深刻的忧郁占定,但这真的不是他生活的唯一重心。毕竟,身在大北京,不管是新朋还是旧友,围绕着自己的都是精英。这些人的才气与名声是驱策的鞭子,让徐志摩一刻也懈怠不得。于是,他与所有刚出道的文学青年一样,跃跃欲试,想在文坛打天下。当然,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便是多多投稿。

从1923年1月至3月,短短两个月内,徐志摩在《创造季刊》、《小说月报》、《努力周报》、《时事新报·学灯》、《晨报副刊》等刊物上,接连发表了十数篇作品。初入江湖的文学青年,就这样跃马扬鞭开始经营自己的文学生涯。

虽然,徐志摩谦虚地说自己的东西不成气候,都是些烂笔头,但实际上,他的诗格律新颖,给了古老的中国诗歌以新的体魄。而他的文字,则带着富丽的联想,清新俏皮,仿佛不沾人世烟火。因此,他的作品一发表,就吸引目光无数。这期间,他最有名的诗,恐怕要数《康桥再会吧》。

康桥,再会吧;

我心头盛满了别离的情绪,

你是我难得的知己,我当年

辞别家乡父母,登太平洋去,

(算来一秋二秋,已过了四度

春秋,浪迹在海外,美土欧洲)

扶桑风色,檀香山芭蕉况味,

平波大海,开拓我心胸神意,

如今都变了梦里的山河,

渺茫明灭,在我灵府的底里;

……

这是首新诗,它最初登报是在1923年3月12日的《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只不过,不是以诗文形式,而是以散文形式出现。并不能责怪编辑出错。这首新诗在当时的中国是一种全新的体裁。它近似于英文“素体诗”,全篇无一字压韵,却贯穿以一定的音节。所以,即便拿他当散文来读,也是一气连贯。没有见过这种诗歌体裁的人,将其误认作散文也实属正常。因此,徐志摩见出了差错也没生气,只是写了信去报社纠正。3月25日,《康桥再会吧》重新登载。徐志摩看了后,发现还是错——顺序乱了。没办法,只得再改。于是,这首诗第三次见报,这次总算对了。

这首诗很快便引起大家关注,其中的原因除了它的创新之外,接连出错的周折也占了一份。徐志摩因这首诗,成就了最早的诗名,其中有才华,亦有风波。最初的成名经历,就像是徐志摩文坛经历的预言。徐志摩以后便会知道,他这一路走来,麻烦不断,但就目前看来,一切都还平静。

现在,徐志摩诗名日高,加上他天生善交际,所以身边很快聚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与徐志摩一样,都曾留学欧美,都是精英,都急迫地想将西方新思想植入古老中国的陈旧生命中。也因为都是书生,所以激扬文字成为他们最好的表达方式。新一代青年渴望言说的空间,于是,“聚餐会”出现了。

在当时的北京知识份子中,流行着一种具有欧洲“沙龙”性质的“会”。生日会、消寒会、聚餐会、互友会等等。参与的人多是社会名流,大家在一起或论国事或聊生活,或宣泄情感或抒发苦闷。早在英国期间,徐志摩就对参与沙龙聚会情有独钟,现在,他有了自己的交际圈子,何妨也组织个“会”?于是,他开始忙碌,积极动员胡适、林长民、丁文江、张君劢等人,成立了“聚餐会”。

这个聚餐会每周聚餐一次,但聚餐的地点不定,或在某个朋友家里,或在饭庄、公园。虽名为“聚餐”,但重点却不在“餐”而在“聚”。一群朋友坐在一起,交流观点,互通信息。他们将严肃、甚至枯燥的思想话题,糅杂于趣味无穷的社交中。或许,一种新的艺术风格,一种新的文艺思想,一个新的文学流派,就在觥筹交错间被形塑。

有人说,徐志摩热心组织大家成立“聚餐会”是他因失去林徽因后,便只能寄情于事业。这话也有几分道理,或许在朋友的笑谈中,在浅吟低唱声里,他能暂别失恋的苦痛,描一描自己理想的“棱角”。

“我们的小园庭,有时荡漾著无限温柔:

善笑的藤娘,袒酥怀任团团的柿掌绸缪,

百尺的槐翁,在微风中俯身将棠姑抱搂,

黄狗在篱边,守候睡熟的珀儿,它的小友,

小雀儿新制求婚的艳曲,在媚唱无休——

我们的小园庭,有时荡漾著无限温柔。

我们的小园庭,有时淡描著依稀的梦景;

雨过的苍茫与满庭荫绿,织成无声幽冥,

小蛙独坐在残兰的胸前,听隔院蚓鸣,

一片化不尽的雨云,倦展在老槐树顶,

掠檐前作圆形的舞旋,是蝙蝠,还是蜻蜓?

我们的小园庭,有时淡描著依稀的梦景。

我们的小园庭,有时轻喟著一声奈何;

奈何在暴雨时,雨槌下捣烂鲜红无数,

奈何在新秋时,未凋的青叶惆怅地辞树,

奈何在深夜里,月儿乘云艇归去,西墙已度,

远巷薤露的乐音,一阵阵被冷风吹过——

我们的小园庭,有时轻喟著一声奈何。

我们的小园庭,有时沈浸在快乐之中;

雨后的黄昏,满院只美荫,清香与凉风,

大量的蹇翁,巨樽在手,蹇足直指天空,

一斤,两斤,杯底喝尽,满怀酒欢,满面酒红,

连珠的笑响中,浮沈著神仙似的酒翁——

我们的小园庭,有时沈浸在快乐之中。 ”

《石虎胡同七号》,徐志摩诗作中的名篇。藤娘、棠姑、槐翁、黄狗,映着他的天真本性。那道“依稀的梦景”,正是他理想中的静谧恬宁。这里远离人情纷扰,洋溢诗趣无限,清澈秀逸一如他心中的康桥。一首诗,便将一座城移植到这里。徐志摩带着他的康桥情结,在这座小园里滋养着他“诗化的生活”与希望。

那时,徐志摩的愿望很简单,他不过是想集合身边的朋友,借着众人的力量,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演戏。演戏一事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并不简单,尤其在五四以后,它成为许多进步青年最有力的思想宣传媒介:李叔同在日本创立了“春柳社”;田汉有了自己的“南国社”;茅盾也组织了“民众剧社”。徐志摩也想借着戏剧起步,为自己开辟条新路。

但是,一直到徐志摩把“新月社”的牌子挂起,这些聚在一起想演戏的人却什么都没演成。多亏后来泰戈尔来了,众人为了给泰翁祝寿,才被逼出了一出《齐德拉》。之后,他们也曾想排演几出丁西林的戏,却也只是想,一直没有动静。

没过多久,松坡图书馆为了节省经费,出售了石虎胡同七号。为了延续新月社的活动,徐志摩办起了“新月社俱乐部”。也正是此时,新月社作为一个团体,才真正成形。“聚餐会”时期,大家轮流做庄,活动没有固定场所;当初的“新月社”看起来,也只是名称,组织显然还未定形。现在,新月社同仁有了固定的活动场所,即位于松树胡同七号的“新月社俱乐部”。说到这里,还得多谢徐申如与黄子美的帮忙。

(二)新月俱乐部

在徐申如眼里,儿子徐志摩显然背离了父亲为他设计好的航向:先是从父亲为他定下的婚姻中“叛逃”,接下来又不好好读书以继承家业,而跑去写些无用的诗。换了其他人,把儿子关起来管教也说不定。但徐申如毕竟见过世面,也够开明,所以当徐志摩表达了他要建立新月社俱乐部的愿望时,他大方地答应了。何乐而不为呢?建立团体,有利于儿子扩大他的交际圈。用商人的眼睛观察,这是好事。所以,他不但答应,还垫了一笔钱给儿子当经费。此外,徐申如的好友黄子美也出了钱,而且还帮他们找了房子——松树胡同七号。

在陈西滢的记忆中,那是一栋花园平房,一间大房用来开会,一间小饭厅用来请客。另一间不大不小的房间,是徐志摩的书房兼卧房。黄子美也把这里布置得很好,通了电,接了电话,就连厨子都备好了,听说做的菜很好。

这里有舒服的沙发躺,有可口的饭菜吃,有相当的书报看,徐志摩挺满意。他的新月社会员们常来这里聚谈。一群文人雅士聚在一起,兴趣也便成了“雅兴”。他们交流学术,探讨文艺,评论时政,好不热闹。此外,新月社还举办各种“会”,其中自然少不了诗歌朗诵会。

秋天,五色的爬墙虎叶子,将松树胡同七号院点缀得色彩斑斓。沈从文一走近院子,便听见一阵清而轻的声音。原来徐志摩坐在墙边石条上读诗,缓急之间,见出情感。这是沈从文第一次见到徐志摩。新月社俱乐部时常举行这样的诗歌朗诵会,徐志摩但有新作,也总是很有兴致地将它读给客人听。

除了诗歌朗诵会,新月社还办读书会。熊西弗印象最深的一次读书会,是梁启超先生来讲解和朗诵《桃花扇》。那天,梁先生讲了《桃花扇》作者的历史,详尽地分析了它的时代背景以及它在戏曲文学上的价值。未了,梁先生还用他流利的“广东官话”朗诵了《桃花扇》中最动人的几首词。据说当时,先生在“诵读时不胜感慨之至,顿时声泪俱下,全座为之动容。”4

新月社办了许多“会”,新年举有舞会,元宵闹灯会,总之琴棋书画,能想出的事情几乎都办成“会”了,只是这戏剧,仍然全无踪影。

这并不奇怪,新月社众人当中,有小说家,如凌叔华;有美术家,如闻一多;有知识分子,如胡适,陈西滢;有银行家如黄子美;有军界人士如王赓,还有政界人士如张君劢。众人各有各的专长,各有各的工作,哪抽得功夫志门写戏排戏?而这戏迟迟没排上,却也反映了新月社组织的松散。真的过于松散,以至于连新月社成员在回忆有关它的事情时,竟然都模糊了记忆。

“他(徐志摩)那门前挂着‘新月社’牌子的寓所,石虎胡同七号,是因为他曾经在这里接待过《新月集》的作者——印度老诗人泰戈尔……”

这是饶孟侃的说法。他记错了徐志摩挂牌的时间——应当是泰戈尔来华之前。

“‘新月’本来是北平北海公园的一个小俱乐部,由胡适、徐志摩和几个银行家组成,最初只是大家常聚在一起聊天玩玩,当时我在美国没有参加……”

这是梁实秋的记忆,但是他没有参加的“俱乐部”其实是当时的“聚餐会”,并不是后来的新月社俱乐部。而且,当时的聚餐会,显然并不固定在北海举行。

“‘新月’不是一个正式的社团,最初是民国十三年在北平的一些教授们,其中包括胡适、徐志摩、饶孟侃、闻一多、叶公超等人定期聚餐的一种集会……”

这是叶公超的回忆,但是,最初的“定期聚餐”时期,可没有饶孟侃、闻一多和叶公超自己。

真不能怪成员们混淆了记忆。要让徐志摩自己想,他可能连自己的新月社有多少人,都弄不清。他随性得很,遇着聊得来的,便把人往新月俱乐部里拉,连入会手续都不见得齐全。比如闻一多,他在1925年8月9日加了一场新月社的茶话会后,第二天,就正式成为会员了。难怪陈西滢从未曾见新月社有过社员名单。不仅没有社员名单,甚至就连大家一起开会讨论社团宗旨这样的事情都没有。所以,这个时期的新月社,与其说是文学团体,倒不如说是徐志摩朋友的组织,彼此有襟袍关系,各人有各人的兴趣。如果新月社俱乐部里坐着一群人,你根本不知道谁是正式社员,谁又是来访的客人。

新月社很松散,散到连会费都没有正式的负责人来收。所以也就不难想象,新月社俱乐部成立以后,因为无人按时交会费,所以仅两个月,新月就有了巨额的亏空。

同类推荐
  • 半路青春

    半路青春

    跳水运动员韩旭生来承载着父亲“当冠军”的未完梦想,在贫穷而狭小的生存空间里挣扎。一次跳水事故让他结识了患有自闭症的女孩梨子,单纯的梨子把韩旭当成了自己世界的太阳,竭尽所能帮助韩旭,考上了重点高中。但是当韩旭爱上梨子的时候,梨子却病情加重休学疗养。这时候,一个高傲的女孩林爽进入了韩旭的视线。在青春的世界里,充斥着无法分辨的真心和谎言。但是当韩旭最终确定了自己的爱恋,他所爱的女孩却再也不会归来。
  • 姐妹双侠

    姐妹双侠

    公元17年,王莽苛政和严重的旱灾导致了绿林起义。六年后,绿林军首领王匡和结拜兄弟王凤拥戴西汉刘室宗亲、绿林军更始将军刘玄为更始皇帝,最初定都洛阳,后移都长安。王莽败死后,刘玄封王匡为比阳王,封王凤为宜城王。刘玄无才无能,沉湎于宫廷淫乐生活,委政于国丈——奸贼赵萌,以致众叛亲离。王匡及其子王云被赵萌害死,王凤和儿子王通被迫流落他乡。刘秀称帝后,命马援为帅平灭刘玄,此时的绿林军岌岌可危……
  • 读心博士

    读心博士

    时值冬至日,一具包裹着的女尸横在警察局门口,经警方确认后,竟然是市长的千金!才华横溢的犯罪心理学博士靳元明也第一时间参与到这起案件的侦查中。初步调查后发现案件与一名刚回归社会的精神分裂者江瀚有关。经过排查,警方更确定了这起案件残忍的杀人手法与江瀚的杀妻手段如出一辙。正当警方全力追捕消失了的江瀚时,皮诺克精神病医院却显得杀机四伏,靳元明敏锐地察觉到这不是一起单纯的杀人事件。熊熊大火中的皮诺克……废墟车骸中的女尸……血泊中深爱的女友……这才让靳元明意识到,在这触目惊心的事件背后竟隐藏着一场惊天阴谋……
  • 天堂之门(故事会经典悬疑系列6)

    天堂之门(故事会经典悬疑系列6)

    我是索命的魔鬼,我将你们召集到这里来,就是要取你们的性命!这里就是你们的炼狱!炼狱正式向你们启动,谁走出这幢别墅,我就杀死谁。”突然,客厅里的所有灯光熄灭了,原本亮如白昼的客厅,眨眼间一片漆黑。
  • 西游记(经典译林)

    西游记(经典译林)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鸦片战争以后,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译为西文,《西游记》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斯(斯瓦西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中外学者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流年似水,不如不见

    流年似水,不如不见

    没有遇见你的时候,我不懂别人口中的心动,遇见你以后,我再也不知道什么是退缩。为爱义无反顾,是我。即使你的冷漠和无情深深戳进我的心里,我还是那么死皮赖脸的,爱着你。季源,如果有下辈子,我希望我们不要再相遇。——人潮散去,我依旧在原地守候。
  • 等你一剑十万年

    等你一剑十万年

    楚跃被葬于棺中送到了另一个世界。在这里,他发现他有九具躯体,他发现自己是个腐朽的死人,他发现这个世界立着他的雕像,他发现这片天地等着他……山上那把剑,等你十万年。取剑,斗天!
  • 反派今天又犯病了

    反派今天又犯病了

    “别爱我,没结果。”少年叉腰傲娇道,额…………唐诗诗一阵无语,骚年我只是借过一下而已啊!自从穿书后她简直是衰神附体,每逢考试必挂无疑,食堂打饭到她总是没有,就连喝个凉水也会被呛到。嘤嘤嘤这也就算了,可是谁来告诉她为什么她越倒霉她旁边的小反派就越走运啊啊啊!!!小反派“坏女人,不要企图勾引我,我是不会喜欢你的,哼!”后来的他“喂,看在你那么喜欢我的份上,我就勉为其难的喜欢你一下下好了”真香!!唐诗诗“……”(1v1双洁)
  • 人间侠客

    人间侠客

    一夜之间,韩云舒遭受灭门之灾,为报家仇只得忍辱偷生,苦修武艺,为拨开当年灭门的谜团却被卷入江湖中的血雨纷争。一身正气,行走江湖,行侠仗义,快意恩仇。
  • 没人比我更懂你

    没人比我更懂你

    《没人比我更懂你》是情感咨询师某顺关于两性情感问题的文集,包含作者近年来在情感咨询方面的所思所想,文字简洁而温暖,观点犀利而睿智,是迷惑于情缘姻缘而不知所措的读者的知音,也是广大读者的心理依赖。
  • 浪羽天下

    浪羽天下

    天才出,万人赞。天才亡,天地动。冰与火的交融,再次重生。信念与实力结合,脱变。然后,一战天下?????
  • 宠妃养儿记

    宠妃养儿记

    她穿越了,貌似她的儿子未来是皇帝?咦,没记错的话,她的人生结局,是早逝的小小王府庶妃?以上……是穿越回古代的女主,对个人生活环境的认知;事实上,这是一本甜文。穿越女主的小日子生涯,专注于养养娃,看看戏,偶尔兼职一下宅斗宫斗滴!=====推荐完本VIP文:《妾的养儿攻略》《女帝攻略》《反派小夫君》《混在王府后院的日子》
  • 庶妻娇贵还得宠

    庶妻娇贵还得宠

    温如柳是高门庶女,命运不能自己掌握,温和柔顺着过了小半辈子,还是被温家当做一件礼物送给了最没希望登基的大皇子。可温如柳不信命,倾尽所有助他登基称帝,却在新帝册封的当日被他赐死,成为了他和温家冰释前嫌的工具。临死时她才恍然明白,自己兜兜转转二十多年始终被人玩弄于鼓掌,不得不认命。可老天偏要让她重活一次,这回她自暴自弃地选了那赫赫有名的权臣,本性待人,却意外被他呵护在手心里,成了人人艳羡的名门娇宠。
  • 高中的疼痛

    高中的疼痛

    每个人都会在青春的花园里散落一把星星草。一位17岁的少女细心地拾掇,然后将它们编成花环,戴在岁月的头上,小说带有叶脉了了的自传性质,是一部清新、活泼、细腻、感人的青春传真。本书是在中学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胶着的背景上,以湘中一插班生一王子凡为叙述角,展示了当代高中生生态、心态的成长史。具有典型的新概念作文的叛逆特色,呈现出原汗原味的另类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