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舞台,你就是主角
人的一生要经历许许多多的场景和舞台,从出生在医院、上学在学校、工作在企业、退休在家到死亡后长眠于坟墓,可以说,场景和舞台共同组成人生戏剧的一部分。
虽然每个人都有着大致相同的场景和舞台,但因为付出的努力不尽相同,精彩程度也迥然不同,这就是演员们的差别了。人在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小时候,听父母的话做乖小孩是我们的责任;读书了,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是我们的责任;工作了,认真工作,寻求进步和发展,成就自己的事业是自己的责任;结婚了,照顾自己的家庭是我们的责任;退休后,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就成了自己应该做的事。
在人的一生之中,绝大部分时间都交付给了工作,一个人是无法离开工作而生活的,一个人一生取得成就的大小也取决于工作。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也就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在职场中,有很多人日复一日平淡地工作和生活,终其一生碌碌无为,而每一个不甘平庸的人都会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工作投入极大的热忱和责任心,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工作,才能取得成就。如果像下文中的小叶一样,懈怠了工作,荒废了自己,人生又有何成就可言。
早晨的闹铃响了好几遍,A公司的销售员小叶才从床上挣扎着爬起来。一起来,脑子里第一个感觉就是:痛苦的一天又开始了。他匆匆忙忙地赶往公司,早餐也顾不上吃。跨入公司大门,他还是神情恍惚,坐在会议室里睡眼蒙眬地听着经理布置工作……一天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
小叶上午拜访客户,结果遭遇到拒绝和冷遇,心情糟透了。下午回到公司填工作报表,他胡乱写上几笔凑合一下交差……
小叶常常跟朋友抱怨:公司的业务难做,客户一个比一个难啃;公司领导对下属要求苛刻,在公司一点也感受不到温情;最要命的是福利待遇也不够优厚。总之,公司一无是处,他实在是找不到需要努力工作的理由。结果是,每个月小叶的业绩都被同事远远甩在后面,能力也被同事甩在了最后。
企业里,像小叶这样的员工并不少是,他们属于最不受企业欢迎的一群人。这类人把工作看成负担,得过且过,没有任何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完全把自己和企业看成是等价交换的关系,很难在工作上取得成就。因为他们只看到员工和企业的雇佣关系,而忘记了员工和企业还是互惠共生的共同体。其实,企业为每个员工都提供了一个免费学习和提高的平台,一个人借助企业这个舞台能将学习阶段习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发挥自己的才华,一步步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在职场上,一个人不能认真琢磨工作,想办法提升自我,那么他只能一直湮没于平庸的人群中,在企业这个舞台上永远只是一个配角。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看成主角,有一股不断进步的劲头,才能演好主角,赢得别人的好评。“神奇的哥”臧勤就是一个卓尔不群的出租车司机。
在上海,有一位名叫臧勤的出租车司机,他被称为“神奇的哥”。在他的月营收明细单上,营收额平均每月1.6万元左右,扣除各项支出后,月收入约为8000元,而多数出租车司机月收入不到3000元。
这位行业内数一数二的高薪司机在工作中透出管理思维,他对营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思维方式,令人耳目一新。
他从计价器中研究一天的详细记录,“每次载客之间的空驶时间平均为7分钟。乘客上车后,10元起步价大概需要10分钟。也就是说,我每做10元生意要花17分钟的成本”。根据核算,“20元到50元之间的生意,性价比最高”,如果做20元左右的中短途生意,两小时能赚120元;做好一车之后,还要决定往哪儿拐弯,怎样规避交通高峰,“通过挑选行车线路来主动选择所载的客人”。
此外,他十分注意收听电台广播,特别留心市内举办的商业交易会等活动,“靠资讯引领生意”。他所在车队的负责人表示,“像他这样用脑子开车的驾驶员确实罕见”。
臧勤更是一名“快乐的哥”。他说,有些司机会抱怨交通拥堵、油价上涨,但是外在环境是不能改变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因此,他遇到红灯的时候,就把心态放松,“放一粒五香豆到嘴里,看看街景,有时感觉就像自己在开私家车兜风”。
让臧勤最得意的,是他和乘客之间良好的互动。“乘我车的客人,多数都和我聊得很愉快,往往奇怪怎么这么快就到了”,“我很珍惜与乘客之间20分钟的缘分”。臧勤还发展了一批回头客,长期客户中不乏外籍人士,他们常常包租,给臧勤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臧勤说,自己想做一名有素质、有头脑、有文化、很快乐的“车夫”。他平时喜欢看很多书,还有《财富人生》节目,“当然不只是单纯地看,还要去思考”。
臧勤的成功,缘于他对工作积极认真的心态。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就是舞台,每一个员工都是演员,精彩与否完全取决于员工自己。
企业是我们成长的阶梯,是我们结交人脉的绝佳场所,是我们锻炼自己的最佳现场。相同的环境和条件往往培养出能力和成就高低各异的员工,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自身的努力和敬业程度。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取得良好的成就就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好,做得棒,利用好企业这个平台,获得自身的成长和提高。
离开公司的平台,你能做什么
米小为是国内某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但是工作5年来,他不仅没有得到晋升,反而面临着失业的厄运。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境遇?
刚进公司的米小为是个非常有竞争优势的年轻人。但是,他发现现实与自己的理想有偏差,对工作、企业开始产生了情绪,过了一段时间,米小为终于忍受不了辞职了。
后来,米小为又找到了一个企业,一段时间以后他开始觉得自己的学历比别人高,能力比别人强,却始终得不到重用,因此对上司、同事、工作环境都很不满意,所以一直以来工作状态都很不好,适用期还没完,就被辞退了。
不管走到哪里,我们都能发现许多才华横溢的失业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把企业这个平台当回事或者他们根本没有依附于一个好的平台,往往对企业有诸多不满,总是想寻找一个理想的企业,工作中稍有不顺就想辞职,结果辞职之后又发现自己身无长物。
其实他们不知道,一个员工无论有多么强的能力,都需要企业这个平台才能取得成功。如果离开了企业这个平台,就如同演员离开了舞台一样,无法展示自己的才华。更何况,企业还提供了一个免费学习和提高的平台。同样是学习,在大学里学习时,你要向学校付费,而在企业里学习时,企业会向你付费。
企业是一个全体员工生存和发展的平台,也是员工成功的摇篮。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不断推动企业发展;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持续学习提升了自我,成就了自我。
员工与企业之间是一种优势互补、共利双赢的关系,员工个人的成长成才离不开企业这个平台。
1993年,赵智林从原江都工业学校机械班毕业后,子承父业来到亚威机床公司,并成了父亲的徒弟。回想起学徒时维修一台进口机床时的情景,赵智林记忆犹新。
他说:“那是第一次让我认识到了中外机械的技术差距,同时也激发起我刻苦钻研国外先进技术的决心。”从此以后,他不放过每一个学习机会,不断向前辈们学习,自己从中发现技巧,及时记录总结。到1996年,他就能独自外出承担设备的装配任务了。
赵智林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思考,为公司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
2004年,亚威机床公司与日本公司合作,研发新型数控转塔机床。上下转盘的制造与调试是双方合作的焦点。日方提出上下转盘是日方专利技术,应由日方全套提供。亚威方面则提出由自己安装调试。经反复协商,日方同意亚威的要求,但也提出了一个非常苛刻的附加条件:如果亚威在一周内安装调试的转盘达不到要求,以后五年内转盘全套向日方进口,价格再上浮10%。关键时刻赵智林主动请战。经过一周奋战,赵智林带领的一班人出色地完成了转盘的安装调试任务,各项指标完全符合日方要求,同时还解决了日方相关技术中的个别遗留问题。日方专家伸出大拇指连声说:“赵,了不起,我要向公司建议请你去做教练!”
赵智林不但自己刻苦钻研业务,还带领班组成员一起学习,毫无保留地向他们传授技术。他带出来的徒弟现在许多人都能独当一面。2004年,赵智林被扬州市总工会表彰他为“技术能手”;2005年7月,他被国家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全国机械工业技术能手”称号;2006年7月,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还被省总工会表彰为“江苏省文明职工”。
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员工的努力,员工的成功也离不来企业这个平台。借助企业的资源,利用企业这个平台,员工能搭乘企业这条船驶向成功。
下面是对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人的三条忠告:
1.全心全意地投入你的工作岗位
自己的工作士气要自己保持,不要指望公司或是任何人会在后头为你加油打气。为你自己的能源宝库注入充沛的活力,全心全力投入工作,为自己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能力。
2.把自己视为合伙人
培养与同事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公司的成败为己任,像对待自己的事业那样对待自己的公司是一个青年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3.迎接变革的需求
我们必须持续不断地自我提高,否则无法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保持优势地位。你只有两种选择,一是终生学习并立于不败之地;二是成为老古董,被时代所淘汰。
智猪博弈:是你需要工作,不是工作需要你
在博弈论中,“智猪博弈”是一个著名的纳什均衡的例子。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和一头小猪,两只猪在同一个食槽里进食,并且这两头猪都是有智慧的智猪。猪圈两头距离很远,一头安装了脚踏板,另一头是饲料的出口和食槽,踩一下,就会有相当于10个单位的饲料进槽,但是踩踏板和跑到食槽处所需要的劳动,需要消耗相当于2个单位的饲料。
两头猪都有两个选择:自己去踩踏板或是等待另一头猪去踩踏板。
大猪先去踩踏板,它将比小猪后到食槽,除去大猪运动消耗,双方纯得益为[6,4],若大猪选择等待,得益为0;小猪先踩踏板,它将比大猪后到食槽,吃到的饲料少,除去运动消耗,双方纯得益为[9,-1],若小猪选择等待,得益为0;两头猪同时踩踏板,双方纯得益为[5,1];两头猪都等待,都吃不到饲料,双方得益都为0。
大猪/小猪 行动 等待
行动 5/1 4/4
等待 9/-1 0/0
在这个博弈中,小猪是具有选择优势的,无论大猪是选择行动还是等待,小猪的最优选择都是等待——行动只会让它白白消耗能量。而大猪则不同,对它来说,选择行动优于等待。
其实员工与公司之间也是一个智猪博弈的过程,不过在这里,企业是小猪,具有选择优势,而员工则是大猪,必须不停奔波。因此,“是你追求工作,不是工作追求你”。
在员工与企业的博弈中,员工有两种选择,好好工作或者敷衍工作。如果员工努力工作,那么企业和自己都受益;如果敷衍工作,给多少钱干多少活,久而久之,不是你自己选择辞职就是企业对你不满意辞退你,你的收益自然大受损失,就如博弈中的大猪,只有行动才能收益,不行动则不受益,甚至受损。
所以一个聪明的员工应该选择在工作中多付出,为工作付出的越多员工自己才能得到越多。否则的话,受到伤害的是员工自己。
郭明是在一家民营企业工作近一年了。这家企业很小,只有郭明一名会计。
他总认为自己是企业的“财政大臣”,自己掌握着财政大权,同时又认为自己所学的财务知识没有完全施展开,觉得企业亏欠了自己。他对工作不是很积极,每天面对前来报销、送报表的同事表现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他自己心想,反正企业就我自己懂这方面知识,老板也有求于我,而同事没有我,谁也领不到工资。就这样,他把应该这个月报销的单子拖到下个月,本来应该每月8日发工资,他硬是到10日才清算完毕。
一位和郭明很要好的同事劝他:“现在大家都对你颇有微词,你要注意一些,要不会被企业辞退的。”
郭明对于同事的劝告根本不当一回事:“没事,企业就我一个会计,要是离了我,企业的正常运营都出现问题。再说了,我自己的专业知识还都没有得到充分应用,我还感觉委屈呢。”
有人把这些事向老板反映了。老板对郭明的工作态度早有耳闻,只是碍于公司大局,暂时没有表露自己的看法。但这次老板无法忍受,一纸解聘书把郭明辞退。
被辞退的郭明接一年之内接连换了两家企业,一个下午他找以前的同事聊天得知,原来企业在他离开后新聘用的会计,对工作态度积极,还对公司的财务管理做了很多改进,得到老板的赞扬。公司准备扩大规模,会计即将要做公司的投资经理人了,这是郭明梦寐以求的事。听到这里,郭明追悔莫及,如果自己当初对工作认真主动一些,现在坐在投资经理位置上的就是他了。
郭明掌握着公司的财政大权,认为是公司有求于他,本以为到手的是一个铁饭碗,怎么摔都不会碎。没有想到只是轻轻地碰了一下,这饭碗就碎了。公司很快找到了替代郭明的会计,不仅工作态度好,而且工作能力强。郭明丢了这份工作后要从头开始,继续投身应聘大军中寻找工作。在与公司的这场博弈中,郭明是一个失败的“大猪”。
在职场,不仅郭明如此,所有的员工都是这样,不是工作离开你了没有人干,而是你离开了工作没有办法生存,是你在苦苦地追求工作。每位员工应该对工作上心、在工作中进步,正如那位新会计一样,做到与公司双赢。
努力工作,不计报酬而报酬更多
人在一种信念的驱使下,会表现出高度的敬业精神。这种敬业精神完全发自内心,会让人表现出极大的工作热情,这种敬业精神能让一个人选择努力工作。
当你以一种忘我的敬业精神投入工作中,你便不会计较困难的大小,而只关注成绩的好坏;不计较报酬的多寡,只关注成果的高低。事实上,如果一个人专注热忱地投入到工作中,不去计较报酬的多寡,能得到更多的收益。
从小生活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小山村里的查理·他曾经是一个马夫,后来成为美国一位著名的企业家。
当查理·斯瓦布还是钢铁公司的一名微不足道的小工时,就已经暗下决心:“总有一天我要做到本厂的经理,我一定要做出成绩来给老板看,使他自动来提升我。我不去计较薪水,尽管拼命工作,我要使我的工作价值,远超乎我的薪水之上。”
不久机会就来了,他参与建设卡内基钢铁公司的一个工厂。做了没多久,他就升任技师,接着升任总工程师。到了25岁时,他就当上了那家工厂的经理。又过了五年,他便兼任起卡内基钢铁公司的总经理。到了39岁,他一跃升为全美钢铁公司的总经理。最后,他成为伯利恒钢铁公司的总经理。
查理·斯瓦布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全心全意地投入进工作,不计任何得失时,他会保持最佳的状态,能够全力以赴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一个人的人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用金钱买智慧,后一阶段是用智慧换取金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每个人都要趁自己年轻的时候,利用工作机会培养自己对待工作负责、敬业、认真等优秀的职业精神,在工作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如果一个人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对于工作能够事无巨细并做到尽善尽美,那么这个人不仅能得到公司更高的回报,同时也很有可能会得到其他猎头公司的高新聘请。真正能够让你获得成功的方法,是你对待工作的态度和努力程度。
每一个员工都要从自身做起,培养自己良好的职业精神,先不要计较“我能得到什么”,全身心投入工作,付出总有回报。
员工契约精神,让责任成为一种自觉
河北柏林禅寺的方丈明海禅师看到一幅米勒的油画,名字叫做《晚祷》,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夕阳中,一对农民夫妇正在地里劳作,这时,从远处的教堂里,传来了悠扬的晚祷钟声。于是他们停下手中的活,静静地祈祷。
这幅画很美,也很震撼人心。当这对夫妇在工作的时候,听到了晚祷钟声,仿佛一个召唤,让他们从工作中升华出来,达到了一种宁静而超脱的意境,这幅画的魅力正是从这种意境而来。
明海在评价这幅画时说:“它的魅力是因为外面有个东西在召唤画中的人物。如果以禅来看呢,不需要钟声,也不需要晚祷,每时每刻你都全力以赴、专心致志地做你的工作,这就很神圣,就足够了,每时每刻都是一幅《晚祷》。”
明海的见解十分深刻。如果每个人自觉自发地背负着一种责任感,每时每刻都全力以赴、专心致志。这和管理学上说的契约精神很契合。无论有没有奖励,无论老板在与不在,员工都会认真尽责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因为在他们心目中工作就是一份心灵上的契约。
“心灵的契约”是指双方从内心认可并共同遵守的一种精神理念和道德标准,这种契约已经固化成为人的潜意识,指引着人们按照这种契约行动。心灵的契约是心灵上的,而不是书面的,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它仍然有着较强的约束力,它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从精神和理念的高度指引着人们的行为。
工作就是一份心灵上的契约。从我们加入公司的第一天起,就等于和公司签下了一个约定。公司给我提供成长和发展的平台,我们为公司提供业绩,担负起自己岗位职责。这种契约需要公司和员工双方共同认可和自觉践行,双方共同遵守,任何一方、任何人不负责任就等于是背弃了约定,破坏这种心灵的契约,都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和团队的排斥。
一位零售业经理在一家超市视察时,看到一名员工对前来购物的顾客十分冷淡,令顾客极为不满。
这位经理问清缘由之后,对这位员工说:“你的责任就是为顾客服务,令顾客满意,并让顾客下次还到我们这里来,但是你的所作所为在赶走我们的顾客。你这样做,不仅没有担当起自己的责任,而且使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害。你懈怠自己的责任,也就失去了企业对你的信任。一个不把自己当成自己企业一分子的人,就不能让企业把他当成自己的人,你可以走了。”
公司接受你成为它的一员,给你一个职位,发给你薪水,你就有责任和义务为这个企业作出应有的贡献。公司给予你的薪水与你负有的责任是相对应的。员工应当清楚地知道,自己既然拿了公司的工资,就应当提供相应的价值。这就是职业化的由来。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自己的责任就不可能有好的工作成效,也就不可能得到良好的收益。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责任,就是破坏了自己与企业之间的心灵契约,这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契约精神对现代企业的意义不言而喻。契约精神是分工协作和各项制度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中国香港凤凰集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香港凤凰集团的每一个员工都会和公司签订一个合约,他们和公司签订的合约是非常详细的,而他们执行合约的严肃和认真也是一丝不苟的。凤凰集团有这样一个规定:每个月都会把每部电话打出去的号码打印出来,由大家认领,把私人电话勾出来,然后该电话费将从个人薪水里面支付。每一位凤凰员工都会规规矩矩地画钩,绝不蒙混过关,公私分明。餐费也是一样,凤凰员工很少假报餐费,占公司便宜在他们看来是人所不齿的行为。契约精神,也体现在职位上恪尽职守。在凤凰集团,干活的时候他们很少攀比,没人监督的时候也能够尽职尽责地做事。
凤凰集团的文化根基和竞争力,就是在这种契约精神之上构筑起来的。工作是一份心灵契约,进入公司,就等于和公司签下了一个约定,在这种约定的促进下,就会自觉主动做事,时刻恪守职业道德。
事物的发展是两种力量作用的结果,一个是内力,一个是外力,内力是决定性的、根本性的,决定着事物的最终发展方向。外力起辅助作用,对事物的发展产生影响。心灵契约就属于内在约束和激励机制。通过与企业建立起心灵契约,我们可以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工作激情,更加自愿、自发、自动、自觉地开展工作,使自己成为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