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罗县城内,巡卫加强了城中各处的巡逻,同时军队也出现在了城中。耽罗城外的搭建的高台周围被军队围的水泄不通。高台上,一群人争论不休,这里便是召开的第二次国是会议现场。激进派认为应当把现在各个战区的战兵、民兵都集结起来有三十二万,可以与羯赵干上一仗。中间派则认为应当守住现有局势,将大和和慕容部先吞并。保守派则认为应当把瀛州和台州、箕州两三地开垦成熟地,将东瀛人有、三韩以及东鯷人给汉化才是首要任务。三派没有明显的划分,就是三种主张,激进派就是军方代表,温和派则以军方和一些高级官员为主,而温和派则多是一些地方官。这次与会人员的扩大也是造成分歧的很大原因。
在争执的不可开交的情况下,羊铳让所有人都先肃静下来,然后走向讲台说着道:“半个月前,我就派人问过主公,关于国是会议召开有什么示下。主公回信,单独附有一封密信,主公言明,如国是会议争执不下,可拆封,如无争执则销毁,如此当启封,胡惟,来启封,念与诸位同僚。”胡惟接过信,拆开念到:“内修文武,南下炎海,眼观中原,耳听八方。”胡惟念完,下面就有很多人在开始讨论了。石闵没有给任何理由,只是给了一个方向,而此前大家都拿不出一个正确的方向。石闵这个方向却去即有激进派的攻击性,又有保守派的守成,而中间派显然没有明确提及,却也没说赞同和反对。
羊铳和冉童会意一笑,然后两人一块的向众人行礼,然后说到:“主公即定下策略,我等自当遵循。”之后羊铳回到座位,冉童接着说到:“羊史君,为主公之师,于童亦有半师之谊,这箕、瀛、台三州由羊公在此,内修文武当是无虞,童已向主公请命前往赤南神洲,南下炎海,为主公开拓万里海疆,收赤海诸岛,这大体细节还请诸位一同商议,创千秋伟业,展万代雄风。”
当然关于南下炎海,几年的规划,石闵怎能没有一点心思,一切都在他的心中,但是与他讨论的也就羊铳、冉童、莫桑、冯锐几人。石闵没有想任何细节,他把这些都抛给了这四人,书信往来于襄国、耽罗、瀛州之间,但是大体的基本已经定下。首先是在东翁洲设立镇海郡,沿途南下海岛设立象山县、平潭县、温麻县、永宁县、回浦县、南安县、同安县、金门县、澎湖县、南澳县、香江县,占领珠崖岛,设立珠崖郡。在钦水入海口设立钦县,以期光复交州全境。南下在涨海崎头,设立崎头县,在沙濂设立沙濂县,南部各岛屿适合兴建港口和险要之地优先抢占。台州之南的吕宋群岛则设立先设立吕宋郡,暂设臣延、耽兰和杜薄三县。由台南军团进入吕宋群岛。而对大和扶持筑紫、出云国和越国与之对立,先削弱他,不急于求成,大和也是一个很邪性的国家,所以不能急着出手。而辽东战区在与高句丽和谈之后,还是慕容部的分裂,暂时可以歇歇,不用搞什么大动作。而其它战区也不用发过多的投入。巴蜀战区则是特例,大量军校毕业生进入到西南地区,吸收哪里的部族,建立了大大小小的村寨,仔细一看这些寨子占领的都是一下险要之处。
就目前石闵所控制的的人口来说已有一百四十余万,不过连年战乱和大范围的人口迁徙,造成粮食储备特别不足,基本上是靠着商贸维持着,开垦种植的不多,何况收的税收较低,而近百万大军,三分之而都是民兵来着,这些民兵给点钱就可以,粮食消耗倒不是石闵给,但是战兵是粮食要管饱的,这个时候没有军饷的说法,管饱就行,可是石闵不光管饱,还管衣,还发钱,对屯垦的军也是一个样子。因此根本发不起大规模作战,只能小打小闹,积蓄粮草,训练军队,巩固占领地区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