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笑是生活的调味品,但开玩笑要把握尺度,掌握分寸,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非典”期间,从南方出差回来的张某在办公室和同事聊天时,突然说他感染上了“非典”。因为张某平时很爱开玩笑。所以同事们都没把他的话当真。张某见大家不相信,便假装咳嗽,还说要向单位请假治病。由于张某刚从疫区回来,而且还显露出“非典”的症状,大家认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于是,当地有“非典”患者的消息很快传开,在群众中引起了恐慌。有关部门得知后,迅速将张某隔离检查。此时,张某却反复说自己没有得“非典”,只是开句玩笑。检查结果出来,也表明是一场虚惊。但公安机关仍对张某做出了拘留12天的治安处罚。张某感到不明白,自己只是向同事开了一句玩笑,为什么要受到治安处罚呢?其实,公安机关对张某的处罚是合法的。据了解,在全国上下齐心战胜“非典”的关键时刻,有极少数人利用各种途径编造虚假信息,散布“非典”虚假病情,增加了人们对“非典”的恐慌。张某虽然只是开了一句玩笑,但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影响了“非典”防治工作的正常进行。
据中新网北京2004年4月1日消息:
昨天,43岁的北京人王某在“愚人节”开玩笑把自己开进了拘留所。他给长途电信大楼的值班员打电话:“明天你们不要上班了。有人要炸长话大楼。”3月31日晚7时许,正在长话大楼值班的李小姐接到一个陌生男子的电话,对方语出惊人,吓得她马上把情况报告给单位领导,公安机关也很快接到了报案,并查明了王某的情况。当夜,二龙路派出所和驻所刑警队突袭王家,王某正在酣睡,颇觉意外。“纯粹开玩笑,我没有爆炸的意思,明天不是西方人的‘愚人节’吗?我就想和他们开个玩笑。”
在派出所里,王某傻了,没想到后果会这么严重。
王某是海淀区某酒楼厨师。他单位的同事和朋友跑到公安局说情:“他平时就好和同事开玩笑,大大咧咧惯了。”“开玩笑?那也得讲分寸啊!”民警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条例》第19条规定的“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故意散布谣言或者以其他方法煽动扰乱社会秩序的,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王某被依法治安拘留15天。
人际交往中,开个得体的玩笑,可以松弛神经,活跃气氛,创造出一个适于交际的轻松愉快的氛围,因而诙谐的人常能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开玩笑开得不好,则适得其反,伤害感情,甚至会像前面故事中讲的那样自讨苦吃,因此开玩笑要掌握好分寸。
一般来讲,在庄严、肃穆的场合不能开玩笑,工作时间不能开玩笑,在公共场合和大庭广众之下,也尽量不要开玩笑。在非常期间,不能拿非常之事开玩笑,在公共传媒上开玩笑更是要慎之又慎。
开玩笑也要因人而异。开玩笑要注意长幼关系。长者对幼者开玩笑,要保持长者的庄重身份,使幼者不失对长者的尊敬;幼者对长者开玩笑,要以尊敬长者为前提。开玩笑要注意男女有别。男性对语言情境的承受能力较强,一般的玩笑不会导致男性的难堪;女性对语言情境的承受能力较弱,不得体的玩笑会使女性难堪,甚至“下不来台”。开玩笑还要注意亲疏的差异。一般情况下,与自己比较亲近、熟悉的人在一起,开玩笑,即使重一点,也不会影响友好关系。但与自己比较陌生的人在一起,就不宜开玩笑,因为你对人家的个性、经历、情趣、隐私不了解,可能在开玩笑中冒犯了人家,引起反感,不利于今后的互相了解和友谊的发展。
一般来说,后辈不宜同前辈开玩笑,下级不宜同上级开玩笑,男性不宜同女性开玩笑。在同辈人之间开玩笑,则要掌握对方的性格特征与情绪信息。
对方性格外向,能宽容忍耐,玩笑稍微开大了可能也会得到谅解。对方性格内向,喜欢琢磨言外之意,开玩笑就应慎重。对方尽管平时性格开朗,但如恰好碰上伤心事,就不能随便与之开玩笑。相反,对方性格内向,但正好喜事临门,此时与他开个玩笑,效果会出人意料的好。
有“心计”的人善于拿捏开玩笑的分寸,把握开玩笑的尺度,以收到良好的交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