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逆耳是千百年来被证实的道理,但是一个有“心计”的人不会只顾自己的利益而拒进忠言,他们会讲究一定的方式和策略让忠言不逆耳。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由于忠言不顺耳而适得其反的情况。
晓艳是个马大哈,这一天不知怎的又丢了好几百块钱。好朋友圆圆一听,马上就叫起来:“你瞧你瞧,我说什么来着?这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跟你说过多少回了,要小心小心再小心,仔细仔细再仔细!你怎么全当耳边风了?连自己的东西都保管不好,你还能干什么呀!你想想,你都丢了多少东西啦?我上次送你的那只手提包……”“够了!你别说了!”晓艳气呼呼地打断圆圆的话,“不就是那只手提包吗?丢了就丢了,还没完没了了!我丢东西我乐意,你管得着吗?”
圆圆本来是一番好意,可是她的语气过于生硬,责备多于劝慰,使原本就很沮丧的晓艳更加难受,从而闹得不欢而散。
唐太宗李世民重用魏征,以人为镜,开创了贞观年间的太平盛世,堪称善于纳谏的典范。但是魏征的犯颜直谏有时也让他很难堪。一次,唐太宗要去郊外狩猎,魏征进言道:“眼下时值仲春,万物萌生,禽曾哺幼,不宜狩猎,还请陛下返宫。”唐太宗兴趣正浓,坚持出游。魏征就站在路中央,坚决拦住去路。唐太宗怒气冲冲地返回宫中,见到皇后长孙氏,犹自义愤填膺地说:“一定要杀掉魏征这个老顽固,才能一泄我心头之恨!”皇后柔声问明了缘由,也不说什么,只悄悄地回到内室穿戴上礼服,然后面容庄重地来到唐太宗面前,叩首即拜,口中直称:“恭祝陛下!”唐太宗惊奇地问:“何事如何慎重?”皇后回答:“妾闻主明才有臣直,今魏征直,由此可见陛下明,妾故恭祝陛下。”唐太宗这才转怒为喜,打消了给魏征治罪的念头。
魏征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谏臣,他的一片忠心,自是无可非议,不过他所用的方法实在值得商榷。要不是唐太宗宽宏大量,又有皇后长孙氏那样的贤内助,像他那样冒冒失失拦住皇帝去路的,有十个脑袋也保不住。相比之下,长孙皇后的劝谏方法则高明得多。她没有直接替魏征求情,而是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从臣子的刚直与君主的开明之间的密切关系,来说明正直敢言的忠臣的重要性,而且由于是在恭维皇帝,自然令他龙颜大悦。
可见,同样是忠言,顺耳的话比逆耳的话更能让人接受,正如甜药比苦药更受病者欢迎一样。因此,当我们向别人提出忠告时,应尽量避免用逆耳的话刺人、伤人,而应该尽可能多地把它转化成顺耳之言,因为这样往往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古语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对于接受忠告的一方来说,这固然是至理名言,因为他能使人从正面去接受别人的意见,但对于提出忠告的一方来说,却不宜遵循。因为一般而言,人们大都乐意听好话,听别人赞美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而不愿意听别人直说自己的短处和缺点。因此,真正能听得进逆耳忠言的人并不多。而像《论语》上所说的“人告之以过则喜”的情况就更是凤毛麟角了,恐怕也只有子路、孔子等大圣人才能有此雅量。
正像有人所比喻的那样,逆耳的忠言“是处在高温状态下的金子,它很烫、很热”,只有那些十分了解你的人或者内心修养十分深厚的人,才会忍受那种切肤的灼痛,捡起那金光闪闪的金子。
所以,我们在提出忠告时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毕竟,忠告再有价值,如果对方不接受,也是惘然。如果我们不论对象、不分场合、不选时机、不讲方法地乱提一气,那么非但不能起到应有的帮助作用,反而会让对方产生反感,甚至引发矛盾与冲突。
有“心计”的人有一个最大的长处是懂得察言观色,说话委婉,不急不躁,听似柔若无骨,实则主见分明,此类忠言一定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