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夏桐看向玻璃墙外的办公桌椅,那是策划部门的办公空间,现在那里空荡荡的,但不久的将来,夏桐将带着自己的“新兵”,在那里开会、交流、将存在于思想中的一个个计划付诸实现。那将是一个多么令人感到满足与喜悦的过程啊。
接下来是为期五天的招聘工作,虽然有李明奇这位老总坐阵,但他果然是按照自己所讲的“以夏桐为主”,除了一些薪酬待遇问题,李总基本只是个陪客很少插言。在这些应聘人员走后,李总也会对那些人的人品性格稍作评价,对夏桐做些提点。在这一点上李明奇的分寸把握得很好,那只是一个长者善意的忠告而绝非一个领导提出的意见建议工作要求。
夏桐初步选定了三十名销售人员,按照正常的标准估计,在试用期的三个月里他们中会有近三成的人员流失量,毕竟这是公司与求职人员的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任何一方都有可能感到不适合不适应;销售经理的人选是夏桐最为满意的,于君是个笑起来眼睛弯弯的英俊小男生,很有亲和力,最难得的是他有着他那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很少具备的老成持重,专业知识也很过硬,李明奇对于君也比较满意;策划部文案、设计、市调以及创意人员都基本确定下来,只是在策划经理的人选上颇费了些周折,应聘策划经理的人员多是些华而不实满口空泛理论的“空谈家”,夏桐让他们写了几个方案报上来竟然觉得还不如自己原来在龙啸时的策划部职员有水平。最后还是卫灵凡向夏桐推荐了一个比较合适的人选,这个人也是夏桐的旧识,肖芸。
肖芸在阳城置业时就对策划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夏桐也在适当的时候对她做了些相应的引导,在郁夏桐离开阳城公司前,项目策划上肖芸已经能搭上一把手了。离开阳城置业后肖芸很快就去了本地一家新近成立的代理公司工作,并且在两个月内做到了策划经理的位置。听说夏桐这里正在招人,肖芸对卫灵凡说:“只要郁总监要我,我立刻辞职去她那儿,工资什么的都随公司的安排。以前只在郁总监身边学了些肤浅皮毛,到了外头就能当策划经理了,我真想有机会在她那儿多学习一段时间。另外,在个人感情上我也是愿意跟在郁总监身边工作的,跟着她干,带劲!”
夏桐约肖芸来公司面谈了一次,虽然肖芸的策划能力也没有达到郁夏桐的要求,但感觉上确实比先前面试的那些“空有其表”之辈要强出了许多,而且,夏桐对肖芸的学习能力十分了解,只要给她适当的机会,夏桐相信她的专业能力会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提升上来。
夏桐把自己的想法和李总做了汇报,李明奇说:“就让她来做这个职位吧,那孩子看上去挺有灵气,专业能力也还不错。最重要的一点,夏桐,你在自己的部门里总要有一些心腹,这对你的管理很有帮助,肖芸对你很是敬服,挑选下属除了能力之外还有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要看她是不是能听话,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有一些下属是永远支持你站在你的一面的,这是你作为一个领导开展工作的基础。”
李明奇的话令夏桐感到,李总的确是个做人事工作的最合适人选,他对公司里人际关系的处理与思路,处处透着成熟与老练。而接下来与李总共同进行“劝退员工”工作的时候,李明奇则再一次向郁夏桐展示了他的成熟老练。
与招聘员工不同,劝退售楼员是以李明奇为主,夏桐基本上只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坐在座位上摆摆样子。
第一个被李明奇传召到会议室的是一个叫卫维的男销售员,据夏桐几日里的观察,卫维虽然不是销售主管更非销售经理,但却是售楼处的核心人物。他有个外号叫“刺猬”,这充分地说明了他的个性特征,爱出头、爱挑刺、爱领着大伙儿和公司作对,每个团体里都有这种人的存在,凭着自己的一些小聪明成为团队私底下的精神领袖。
卫维坐在李明奇与郁夏桐的对面,他已经大致猜到了此次谈话的目的,因而神色间有点不自然,一双略略向外突出的眼睛,滴溜溜地四处乱转,尽量不与对面的两位领导对视。
看了看李总成竹在胸的神色,淡定而不动声色的样子,夏桐确定,接下来的谈话卫维会很被动的,而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也必定会归属于李明奇。
没有铺垫,李明奇出奇不意地趁着卫维尚未平定情绪之时,直奔主题,抛出了此次谈话的核心内容:“卫维,公司的变动你也看到了,现在市场不景气,各部门都在缩减员工,因而销售部的十五名销售员都需要离开公司。你回去写一份辞职报告吧,自动辞职比较好看,对你以后的求职也比较有利。”
“缩减员工?你们在报纸上登的招聘广告我们都是瞎子看不到吗?公司从上到下地换新血,这么大的动静我们都是聋子听不到吗?主动辞职对我的求职有利?这话说得真好听,公司当我们都是傻子低能弱智加白痴?我的合同还没到期呢,我为祥瑞服务了快三年了,公司要是辞退我得赔偿我三个月的工资!”见李总明确地表达了“劝退”的意图,卫维也破釜沉舟地开始绝地反击。
李明奇笑笑,“是公司当你们是弱智还是你们当公司是弱智?你的确是入职三年了,但在这三年里,你和销售部其他员工合伙扣好房源高价转手没有上百次也有几十次了吧,三个月的补偿金,只怕是三年的薪水你也早赚出来了。公司一直不追究不过是给你们这些老员工留点面子,就凭违反行业规则暗箱操作这一点,公司就可以把你们开出去,并且这件事很快会在业内传开,那样,卫维,你还想不想在宏阳市房地产圈子里混了?”
卫维脸上的表情告诉夏桐,李明奇所言确有其事。
李明奇缓和了一下口气,恢复了他那份长者的温厚:“你们都是公司的老臣子了,我也舍不得你们离开,可是,现在公司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大规模的换血是事在必行,连我自己都有可能明天就接到离职通知呢,可我能怎么办?我只能在我还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时候和你谈你的离职问题,这说起来也真挺讽刺。卫维,我知道你对公司有感情,但你看看这公司里还有几个老人儿了?趁着年轻到外面再闯一番事业未必不是件好事,如果等到和我一样的年纪再失业那可就真的无路可走了。”
卫维的目光在李明奇的话语中渐渐软化,最后黯然地点了点头,“好吧,我听您的,李总。”
李总依旧站起身,送卫维走到办公室门口,拍了拍卫维的肩,“以后不要叫我李总了,叫李大哥吧,有困难随时给我打电话,应聘的时候需要我出什么材料我随时提供。回去跟销售部其他员工说说,让他们安心,倒房的事公司不会追究。”
“谢谢你,李哥。”卫维由衷地道。
销售部的“刺猬”就这样轻轻松松地被李明奇搞掂了,颇有些“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味道,接下来的十几位销售员自然也没费多少周折,而且这些离职人员多数对李明奇充满了感激。
这次与李总共同工作的经历令郁夏桐对这位看似和蔼可亲的“老好人”李明奇有了全新的认识,他实在是一个好演员,可以在顷刻间随着自己的谈话内容变换同情、无奈、强硬等诸多表情,可谓是唱作俱佳,而且他竟然能将辞退员工这样冷酷到有点残酷的事,表现得那样温情而富有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