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是正午时间,爬坡显然不是不可能,因为刚刚行驶了一段距离的车辆电量不是最充足的时候。现在爬坡肯定动力不是最足的,再是王逸现在要开始打孔然后放置仪器测量山脚的数据,所以马上爬坡是不大现实的。
按下充电程序,运输车后部的太阳能充电板打开,给蓄电池充电,王逸忙忙碌碌起来,打孔,放机器。反正是手脚并用了,可能有是因为第一次动手弄这些,有点手忙脚乱,不过还好,进程稍慢,但是不会出现过失和错误。
半小时后,数据采集完成,王逸放下了手里的活,背对着山累得坐在地上。在他面前的近处是怪石林立的巨大滚石,远处的天空已经在变得浑浊,云层之上是红色的大气层,然后大气层之上还能看见赤红的太阳。
看来不出几日,沙尘暴要来了。自己进度要加快了,王逸在心里想到。
想到这里王逸立刻起身,然后转身查看了一下蓄电池的充电情况。
在发现还未充满电量后王逸在心里算了一下时间,然后打算自己先去探探路。
在测量了运输车的底盘高度和宽度后,王逸拿着测量仗当手杖用,一步一步的向山顶走去。
奥林帕斯山的山体由于是火山喷出的高粘度的熔岩堆砌而成,所以走进后看到山体呈现一种很协调的地表形态,它和在地球上的地质构造出来的山体不一样,我们熟悉的山体构造是由于两块大陆板块挤压,然后抬升地表,而受理集中或者是板块脆弱的地方就容易受力导致地表隆起,然后在地面经过风雨侵蚀和地球重力影响,山体岩石大多会有断层或者高地起伏那种岩石层。而在火星上,没有风雨的侵蚀,加上火星的重力比较小,所以在火星上的火山大多数情况下的山体都是基本维持着诞生之初的模样。
见过火山岩的基本都知道,火山岩大多由玄武岩构成。这种多孔的石头大部分质地不怎么样,易碎。再加上风吹日晒,大多的表面如同烧过的蜂窝煤,一踩上去就碎得彻底。但也不是说所有的玄武岩都是很脆弱的,其中如果玄武岩里夹杂着许多的其他物质的话它的质地就会变得很坚硬,这就会导致王逸以为这块玄武岩很脆,然后踩上去,碎了一半留一半,然后自己摔倒了。
还好没人看见,不然王逸觉得很尴尬。说了这么多,其实王逸就是想探探一下这山体是否可以承受住运输车的巨大的压力,还有是不是可以清理一些自己能搬动的稍大块的挡路的石头。
清理石头好的路径王逸用一种引导石放置在地面上,运输车可以在引导石的引导下无人操控自动行驶,这样王逸可以一边清路一边赶路。
一路走走停停,偶然还要走到很远的地方然后再折回,时间就在这情况下慢慢流逝。
三小时后,太阳西斜,原本赤红的天空已经换了一种颜色,那是迷人的蓝色,看惯了20多年的金色的晚霞云,再看这蓝色霞云,王逸一时间心情无法平复。好在氧气不足的警告声传来打破了他的意境。王逸打开手环,然后远程连线运输车。手环上显示运输车电量已经充满,收好了太阳能充电板,正在原处待命。
看着在不远处的山脚的运输车,王逸懒得自己跑下去一趟,他远程开启运输车的自动驾驶,运输车就缓慢的沿着王逸之前铺设的引导石向他这里前进,运输车经过引导石后会自动吸起引导石然后收置好,下次再次使用。
虽然已经是火星时间下午的四点,但是因为背对着高出天际的大山,太阳已经被它巨大的身躯遮住了身影,只剩晚霞遍布天空。清理了三个小时的路程,却没想到车子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走完了。
当运输车在收起最后一个引导石后,稳稳的停在王逸的眼前。在绕行一圈检查一下车况和地面后,王逸搬来几块石头顶住车子的轮子防止后溜,然后就登上车子,开始整理资料和休息。
一夜休息后,太阳出现在东方,早上6点,蓝色的太阳又出现了,运输车的太阳能充电板被唤醒,给蓄电池积蓄电量。再过一个小时,王逸醒了,洗漱和简单的吃过早餐后,他又穿好宇航服,重新踏上这片赤红的土地。
又是重复第一天的工作,筛选路线,然后清理路障,遇到复杂和多层地质结构,就放下探路的活去放置仪器记录数据。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除了后面王逸大胆一些,夜间行车之外,也是一路顺畅,没遇到什么特别的事情。
一个月后,火星地表沙尘肆虐,从太空看,整个火星像是被覆盖住了一层薄纱,地表面除了几处特别的区域,其他地方都毫无例外的隐匿在这看不清的沙尘暴里。只有一座高大的火山的山坡上隐隐看见一车一人正在缓缓向上前进。但是它们此刻即将到达一个新的平台。
王逸仔细的查看和清理着石块,在手环上显示,他现在处于奥林帕斯山的山体架的边缘,脚下的路是坍塌的火山架边缘,而头顶,是火山山体的主体。
运输车辆缓缓驶过来,爬上最后的一个缓坡,运输车上的显示屏的水平仪显示不在是一个大于10°的车身水平,这也显示,王逸已经脱离了奥林帕斯山的边缘崩塌区,至此之后的路程,将是奥林帕斯山的主体结构,这也说明之后的路程将比开始的要容易许多。
这里再也没有其他人,王逸需要庆祝的心自然也就没有了。安排运输车充电程序,然后王逸就坐在一块大陆架边缘,把手环投影到眼前,高度:基于水平点,8412米。大气气压:5毫吧。太阳辐射:较高。
收起手环的投影功能,王逸就静静的远望着,心里思考着问题。
截止目前考察到的数据来看,这个奥林帕斯山的标记点还没有一丝的异常数据,不论是地表剖面仪还是磁场强度指示器,所有的仪器都显示这个标记点是正常的火星火山的基本数据。但是也不是说没有任何的收获,在新选址计划上,王逸把这里的数据汇总发回火星北极科研基地,那里的地质学家建立模型,分析王逸发回的数据,得出了火星的奥林帕斯山山体的地质和构造十分稳定,很大几率最后会确定这个基地点。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不算太好消息,但是王逸心里少许些失落,而他也不明白为何会有这个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