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呼啸山庄》虽然采用“套层结构”这一手法,但其并不同于读者熟悉的《天方夜谭》(The Arabian Nights)、《十日谈》(The Decameron)中套层结构的古板和繁琐,在情节上也不像《荒凉山庄》那样粗糙。女作家艾米莉在题材的选择、主题的开掘、情感的凝聚、形象的孕育、结构的安排、人物活动和事件进程的布局以及对表现形式的探求等方面都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超时代的创作风格。女作家在大套层结构中分离出多个小套层结构,使得作品呈现出复杂的态势。虽然小说表面看似“结构臃肿笨拙”,但“它的形式和它的主题贴切得像手套一样,里面没有一点松散之处”。女作家能够对浅表化的生活题材进行雕琢、提炼、完善,达及事物的本质,使得一些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画面陡然明确、明朗。《呼啸山庄》全书两卷共三十四章,第一卷14章,第二卷20章,整个故事的时间跨度前后经历了31年(1771—1802),叙述方式颇似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1924)笔下的《吉姆爷》(Lord Jim),从故事当中开始讲起。作品开头从第一章至第三章仅提供给读者一个很粗的框架,由画眉田庄房客洛克伍德两次造访呼啸山庄的所见所闻来带动读者一步步走进这风雪弥漫的《呼啸山庄》,但这三章犹如希腊悲剧的序曲,为全书定好了基调,选好了主角,既是故事的起点,也是理解小说的起点。和洛克伍德一样,开篇的三章使得读者脑海里产生了许多不解之谜,大量的空白充斥于文本之间,这不仅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也由此引发出他们的建构行为。从第四章到第三十一章,交由洛克伍德的日记统领,采用倒叙的手法,偶尔也出现插叙、补叙等方式,内含三个小的套层结构:第四章至第九章,女管家丁耐莉开始向洛克伍德讲述小说第一代主人公们的传奇故事,由从呼啸山庄的少主人辛德雷对从利物浦大街上捡回的孤儿希斯克利夫的侮辱、虐待,到山庄的凯瑟琳小姐和画眉田庄埃德加先生的成婚,以及希斯克利夫的突然出走,小说逐渐到达了一个小高潮;第十章至第十四章,丁耐莉向洛克伍德叙述了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各自的婚姻,由从凯瑟琳嫁到画眉田庄后和希斯克利夫的首次会面的兴奋,到她死前几个小时的痛苦,小说情节不断向高潮发展,聪明的艾米莉把凯瑟琳的死留在了后面的章节,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有喘息的机会;第十五章至第三十一章,丁耐莉继续讲呼啸山庄的故事,由从凯瑟琳对希斯克利夫的死亡绝唱,到洛克伍德要离开画眉田庄前往伦敦,故事又回到了“现在”即1802年。这三个小套层由不同的时间标识,统一于洛克伍德的日记中。从第三十二章到第三十四章,作者为读者另立一个独立框架,采用顺叙,丁耐莉向洛克伍德讲述了他这九个月不在时的故事。四个框架中叙述层次不同,他们之间也并非是历时性的关系,作者采用这种复杂的套层结构,不但使作品结构紧凑,省去了不少无足轻重的叙述,也使得洛克伍德的叙述为丁耐莉的叙述增强了可信度。艾米莉在结构安排上的匠心独具,使得“她的结构即使不是英国小说中独一无二的,也是讲述这个故事最理想的,这样的结构未能受限于剧本相对狭窄的范畴”。《呼啸山庄》这部奇书通过叙述两户人家的两代家史及其之间的恩恩怨怨,揭示了爱与恨两种力量的交织和斗争,使读者在主人公们的情感纠葛中,完成了一次灵魂的涤荡。“如果《呼啸山庄》给人以杂乱无章的印象,这种混乱只是在我们的思想里,而不是在艾米莉·勃朗特那里。”
第一章至第三章
仅此三章就为小说选定了主角——希斯克利夫、死去的凯瑟琳,替他们搭建了舞台——呼啸山庄、画眉田庄,给故事确立了基调——悲剧。短短的两天内就使来自文明社会的房客洛克伍德感到,这里的自然界是冷漠的,人性是扭曲的,就连狂犬也是不怀好意的。开篇三章不仅为读者翻开了“整个英国文学中最令人激动的一页”,同时也让读者深入到了文明人洛克伍德的那颗“黑暗的心灵”中去。
第一章
小说《呼啸山庄》开篇为我们设置了重重疑团,其故事是根据房客洛克伍德的日记的记载,以倒叙的手法展开的。小说第一章,当画眉田庄的房客洛克伍德走到住在呼啸山庄的主人,同时也是画眉田庄的主人希斯克利夫跟前,看见他眉下那对乌黑的眼睛满含猜忌地、冷冷地瞅着自己,还不时地把手深深地藏进自己的背心里时,就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希斯克利夫。希斯克利夫对他讲的第一句话不是礼貌亲切的“请进”,而是“以咬牙切齿”,带着“去你妈的”(1)口气的“进来吧”(1)。这样的描写使得原本就保守的约克郡人的形象更加生动,也更加能调动读者想进一步去了解这里现存的一切的兴趣。起初,洛克伍德就从希斯克利夫的住地和生活方式做出了草率的断言,希斯克利夫肯定是“一个质朴的北方农民”(4),或至少像是“一位绅士”(4)。来自伦敦的文明人洛克伍德宣称凭自己的直觉便可洞悉眼前这位生活在英格兰北部莽莽的荒原中的希斯克利夫,并在他身上看到了与自己共同的品质。但紧接着,那里的仆人,甚至连同那里的狗,对他闯入呼啸山庄都抱着巨大的不满,甚至敌对态度。在他受到冷遇和侮辱快要离开时,耳边还不断传来希斯克利夫的哈哈大笑。所以,他得到的并不是想象中的乡村温暖,而是现实中的人间冷漠。“此刻的他跨进了一片土地,一幢屋子,里面的一切完全难以理解,他那尘世间的感知规律在此毫无用途。”本章第一次提到了洛克伍德与狗的遭遇,使一种潜在的狂暴情绪化,这一突出主题始终贯穿整篇小说,并多次与狗联系在一起。虽然读者对洛克伍德的经历、他所受的教育,如同读者对希斯克利夫所了解的那般几乎一无所知,但他告诉过我们一件自己过去生活中的浪漫史,在这场闹剧里洛克伍德好像更愿意把自己看成一部浪漫史中的英雄。那是前个暑期他在海边遇到了“一个十分迷人的姑娘”(5),可是“羞涩”的他并没有让这个机遇发展下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故事。在这场爱情闹剧里,洛克伍德所用的语言表明他是那么的天真和幼稚:他将自己献殷勤的对象描绘为“一个真正的天仙”(5),而将自己陷入爱河归因于“眉目能传情”(5),还将少女的狼狈离开推测为少女“对自己认为的失误”(5)。这段浪漫史让读者了解到了洛克伍德性格绵软、感情容易冲动且缺乏热情。最终在“爱情”失意中,洛克伍德为自己赢得了“冷酷无情的名声”(5)。与此同时,通过对希斯克利夫外貌特征和行为举止的描写,女作家让我们想到希斯克利夫在面貌上更像一个吉普赛人。我们知道在公元14世纪左右,从印度北部有股移民流入欧洲,他们过着不落陈套的游牧生活,这批移民便是后来的吉普赛人。他们的社会地位很低,常常受白种人的歧视。希斯克利夫似乎就具有这样的吉普赛人的血统。正是他低微的出身,影响了他后来的命运和塑造了他的个性。每当学者们研读《呼啸山庄》时,都会重复同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更好地解读希斯克利夫这个人物呢?他的社会地位——是绅士还是吉普赛人,这一问题尤其让读者费解。
当洛克伍德在跨进呼啸山庄门槛之前,看见“房屋的尽头有几株矮小的枞树过度倾斜,还有一排面容憔悴的荆棘都向一个方向伸展它们的四肢,仿佛向太阳乞讨温暖”(2)。正在茁壮成长的树木在终年呼啸的北风下不能挺拔向上,只能很厉害地向一边倾斜,有点北风卷地白草折的气势。这里女作者艾米莉向读者暗示,这里的人如同这里的树木,他们的心灵变得扭曲,他们的意志显得消沉。小说《呼啸山庄》以偏远荒芜的约克郡为背景,将故事定格在这一远离尘嚣的荒原里。呼啸山庄外面是一望无际的荒原,山庄“房屋盖得很牢固,狭窄的窗户都深深嵌入墙里,墙角有大块凸出的石头保护”(2)。大门周围布满奇形怪状的雕刻,刻有“‘一五OO’的年代和‘哈里顿’的名字”(3)。这些景象的描写无不和这里的人们的内心活动紧密相连着,无不时时刻刻反映着他们的精神和情感世界。这些景象的描写也说明《呼啸山庄》有着哥特小说的因素——古堡、废墟、荒原。虽然当艾米莉出版这部小说时,哥特小说的主导地位已被狄更斯和萨克雷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所取代,但《呼啸山庄》不同于一般的哥特小说,它将哥特小说的神秘恐怖形式与浪漫主义文学的激情内容结合了起来。在正门上方刻着的特殊年代和哈里顿这一人名也无不引起读者的好奇和猜疑,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难道哈里顿是这里的主人吗?正如我国著名学者方平所言:“‘谁是《呼啸山庄》的主人公?’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听起来也许有些可笑。”在这里,人与人之间均是以仇视的目光和言语相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降到了冰点。但当洛克伍德进入起居间时,女作家把家庭琐务的感觉推向了高潮:“屋子一头的大橡木橱柜上摆着一排排垒得高到屋顶的银壶和银杯,以及一叠叠的白蜡盘子”(3),这样的一个呼啸山庄家庭起居室的介绍画面,确实说明了一种身处纯正的家庭经济的中心的感觉。而在下一章,洛克伍德再次造访呼啸山庄时,女作家艾米莉又一次让我们看到“煤、炭和木柴混合在一起燃起的熊熊大火,照耀得整个房子充满光彩;餐桌摆好了就等端上丰盛的晚餐”(9)。这里不仅仅是以屋内的温暖和外面的恶劣天气相对比,更让读者感到呼啸山庄确有纯粹的家庭生活。这些确定的家庭细节的描写无疑地证明了一个事实:这是一个作者真实生活、仔细观察过的世界。
第二章
本章开篇就告诉读者,“天很冷”(8),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季,这里的人们要做好准备去抵御外面的严寒。实际上艾米莉在告诉读者,这里的人们正在遭受着折磨和不幸。但同时女作家艾米莉也在暗示读者,冬季到了,春天还远吗?“《呼啸山庄》的部分特征就是对约克郡荒原上四季熟悉的描写。”洛克伍德先生本打算在画眉田庄书房的炉火边度过半天的时间,因为这是一个寒冷的下午,但他发现一个仆人打扫壁炉时弄得满屋灰尘,因此他决定在雪花飘起之前,再次拜访呼啸山庄。而更重要的是他房间的炉火熄灭了,这里女作家艾米莉是刻意让它灭的,以便洛克伍德到达呼啸山庄发现“燃起的熊熊大火”。火在《呼啸山庄》里经常被提到。虽然洛克伍德上次造访时未能得到很好的招待,但对神秘的房主希斯克利夫的好奇,促使他步行四英里,再次造访呼啸山庄。虽然这次他到山庄时敲了很长时间的门都无人应答,但他还是在心里嚷道:“我才不在乎呢——我得进去!”(8)这时的洛克伍德可以说是挫折与决心交织在一起。这里,对于呼啸山庄里的种种谜团,艾米莉让读者也形成了与洛克伍德同样的态度。本章第一次提到了该故事的主要叙述者丁耐莉。在洛克伍德先生的眼里,这位管家婆就是“这幢屋子的附属物”(8),“一位慈祥的太太”(8)。虽然开头的这两章使人觉得这个故事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用的是记日记的方式,洛克伍德和希斯克利夫是主人公,但随着故事进一步的深入,读者很快就会了解到女作家的叙述方法是从“in medias res”(即从中间)开始的。本章两次提到了大雪:“一场初降的鹅毛大雪”(8);“令人窒息的大雪”(15)。这里大雪或许是灾难的象征和不祥的预兆。正如洛克伍德对大雪的胆怯所说的那样:“我被发现在泥沼里或雪坑里”(17)。洛克伍德先生冒着大雪走进了呼啸山庄,也带领读者走进了《呼啸山庄》。这一情节不禁使我们想起《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那一回。林冲自从撞上了高衙内,他的世界就一直在下雪,作者施耐庵几乎让林冲的世界风雪弥漫。由此看来中西文化对雪的理解也惊人的相似。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之间的差异也在本章有所体现。呼啸山庄里炉火熊熊,桌子上的晚餐十分丰富,因而显得温暖并充满生机;而画眉田庄则冷冷清清,孤零零,十分单调。山庄里的居民之间似乎有一种不共戴天的仇恨,这使读者倍感不解。本章中再次提到了洛克伍德遭到狗的猛烈袭击,以至于他认为“其恶毒程度不亚于李尔王的那番谩骂”(19)。这里艾米莉迂回地把《呼啸山庄》和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的《李尔王》(King Lear)等同起来。有人把“《呼啸山庄》誉为‘悲剧天才’之作,堪与《李尔王》媲美”。“每部作品都制造出一种自然的激情和力量的直感,使得邪恶和正义得以公开较量,使得所遭受苦难的程度无论是在身体还是在精神上,都让人难以承受。”两部名著的主人公对所处的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都具有强烈的幻灭感和绝望感,但他们都能直面人生,通过自我救赎,在爱恨交织中完成了他们的灵魂涤荡,最终赢得爱的胜利。这一突出的主题始终贯穿整部小说。同时,本章中也使用了许多字眼,像“慈善的美人”(14)、“天仙”(14)、“鬼魂”(18)、“学魔术”(16)、“用蜡和泥捏成模型”(16)、“小女巫”(16)等等,这些超自然现象的运用,使得小说陡然尽显哥特气氛,这也为后面的篇章做好了铺垫。难怪但丁·加布里耶尔·罗塞蒂形容这部小说“是一本魔鬼之书,一个庞然怪物,一部以地狱为场景的戏剧”。同时,女作家在本章还为我们全方位描写了第二代的女主人公小凯蒂:她的眼神、她的言语、她的举止。洛克伍德首次和她的目光对峙,就让他十分的尴尬和不爽。在灯光下,洛克伍德“对她的全身和面部看得一清二楚”(10)。这里的生动描写就好比一个摄影师把镜头拉到了你的眼前。首先聚焦她的体型:“身材修长,显然还是个姑娘。”(10)其次聚焦她的脸部、头发和颈部:“五官纤丽,皮肤白皙,淡黄色毋宁说是金黄色的卷发,松松地垂在她那细嫩的脖颈上。”(10)然后定格在她的眼部,眼睛是一个人的心灵之窗。通常我们观察一个人的眼部,很少聚焦他的眼眶。而此刻的洛克伍德却在尝试窥探小凯蒂的心灵,发觉她的双眼露着和悦的光芒,“有不可抵挡的魔力”(10)。然而在洛克伍德内心里,它们唤起的却是“轻蔑和绝望的感觉”(10)。一双颇具诱惑力的双眼怎么会表露出轻蔑和绝望呢?在她的双眼后面到底还隐藏着什么呢?这是女作家留给读者的又一谜团。最后聚焦她的言谈举止:她拒绝洛克伍德给予的帮助,自己去拿那够不着的茶叶罐。让读者不解的是她又为什么不愿接受他人的帮助呢?这些谜团女管家丁耐莉将在后几章给读者一一破解。
我们知道洛克伍德是位陷入冲突的旁观者,他有自己的缺点和偏见,他对这里的人的评判是不公正的,这些不合理的地方都将会被丁耐莉在随后的章节中得以纠正和补全。一般说来,小说使用第三人称叙述故事会给读者一种可信的感觉,但这里女作家艾米莉的这种叙述方式,却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让读者有机会参与其中。因此,当我们手捧《呼啸山庄》,凝神静气地阅读它时,需要的是要有我们自己理性的判断,而不是一味被动地接受故事的叙述者所说的一切。
第三章
本章主要谈论第一代女主人公凯瑟琳的日记内容以及洛克伍德的夜晚梦魇。这是全书很重要的一章。这里第一次出现了插叙,把它以凯瑟琳20年前日记的形式安排在洛克伍德的叙述中。作为一场大雪的受害者,加之自己的无能和庄上人对他的冷遇,这位来自文明世界的年轻人不得不借宿呼啸山庄,以期第二天天变好再返回画眉田庄。山庄的女仆人齐拉领着洛克伍德来到一个偏僻的房间,好让受到大雪阻碍的洛克伍德能在山庄度过一夜。洛克伍德被安排睡在一个旧式卧榻里。这种卧榻在19世纪不管是在苏格兰还是在英格兰的北部都很常见,但作为来自南方的一位19世纪早期的城里人,洛克伍德对此浑然不知。这里女作家艾米莉在客观上对这个卧榻做了翔实的描写:“全部家具只有一把椅子,一个衣橱,一个大橡木箱子,靠近顶端挖了几个方洞,像马车的窗户一样。”(21)他通过所谓的“窗户”向内窥探了一番,接着推开嵌板的门,拿着蜡烛,又把门合上,这才感到一丝的安全。这些颇具感官性的描述是在暗示读者,此刻的洛克伍德正在经历一个实实在在的世界,为接下来的梦幻世界做了一个伏笔。临睡前他翻了翻窗台上的书,上边有些大约在20年前凯瑟琳·恩肖写的类似日记的东西,洛克伍德阅读了其中的一篇,描写的是凯瑟琳的父亲去世后不久呼啸山庄的情况。从日记中我们对希斯克利夫在童年时代如何挨打、受欺负、受虐待,山庄主人辛德雷如何不肯善待妹妹凯瑟琳都有了一些了解,并产生了对他们的同情。日记还描写了辛德雷让他的妻子弗朗西斯去扯希斯克利夫的头发。原本洛克伍德就觉得山庄的一切不可思议,本身就怀着一肚子的疑惑,而此时日记中神秘的女孩和希斯克利夫好像有种非同一般的亲密关系,这更使他疑惑不已。和洛克伍德一样,我们也想一探呼啸山庄的秘密。这里洛克伍德的角色已从一个叙述者,转化为一名普通读者,他代表着小说中故事之外的读者——这个倍感迷惑的局外人决心揭穿呼啸山庄的秘密,这就使读者能够更近距离地接触故事的实质。这里女作家艾米莉使用悬念的手法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让我们迫切地想得知日记中所有人的故事。在昏昏欲睡的梦中洛克伍德跟着老管家约瑟夫去做礼拜,布道的牧师就是杰伯斯·布兰德罕,而布道的题目正是洛克伍德入睡前漫不经心地在窗台上看到的一部带红字标题的经文:《七十乘七和七十一的第一条 杰伯斯·布兰德罕牧师在吉默屯·苏的小教堂里宣读的一篇传道经文》。这个梦中场景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十八章第二十一至二十五节:门徒彼得前来问耶稣:“主啊,我兄弟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然而耶稣的回答着实让人吃惊:“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接着耶稣用寓言阐释了这个道理,说天国好比一位要与仆人清算债务的国王。仆人下跪请求缓期,国王答应了。这个仆人转身向另一个仆人讨还自己的一笔小债,对方还不清,他便把这位同事投入大牢。国王得知这件事后便把仆人叫到跟前,非常愤怒地责备他说:“你这恶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像我怜恤你吗?”于是把他投入大牢。讲完这个寓言,耶稣说:“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兄弟,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对比《圣经》原文,作者艾米莉在《呼啸山庄》中的借用略有出入。原文中的“七十个七次”指宽恕的次数而非过失的性质:布兰德罕挖空心思讲出四百九十种不同的罪。但不容他说完,洛克伍德就把他打断了,致使读者无从知道这个罪的内涵。回过头来,不难看出洛克伍德与布兰德罕都指责对方犯了不可饶恕的罪。此刻“教堂变成了战场,牧师摇身成了总指挥,正在颠覆着教会的原本传统”。耶稣的话告诉我们,在一个宣讲宽恕为主题的寓意中,最大的罪就是不宽恕。在这里,宽恕的次数、过失的次数和过失的性质种类等几个不同的范畴都统一起来了,其中心就是不宽恕他人。女作家艾米莉的借用,在精神上忠于《圣经》原文,用耶稣宣讲宽恕的寓言把不宽恕提到了《呼啸山庄》的中心地位。那么在《呼啸山庄》中,是谁先冒犯了谁,又是谁被冒犯而不肯宽恕他人呢?通过这一手法的运用,艾米莉又为故事蒙上了一层迷雾。这里艾米莉暗示读者,在这片荒原上,高尚价值也被颠覆,家庭道义荡然无存,力量和激情正在替代着正义。
古怪的人物和荒凉的背景为小说增加了某种神秘感,而这种神秘感随着凯瑟琳幽灵的出现变得更加确定。洛克伍德后来又做了一连串的噩梦。在最后一个梦里,他打破窗玻璃,去抓一枝搅得他不能入睡的树枝,不料被一只沾着血迹的鬼魂的手抓住了。那鬼魂不停地哀告让她进来,说她已经在外面流浪了20年了。这痛苦、凄厉的呼喊声虽说是凯瑟琳发出的,但又何尝不是处于长期的物质、精神上“走迷路”和“流浪”状态的女作家艾米莉自己在人生路途上绝望足迹的回响!接着洛克伍德“把它的手腕拉过来放在打碎的窗玻璃上,一左一右来回锯,直到血流下来浸湿了床单”(29), 但那鬼魂仍然哭叫着,抓住他的手不放,几乎要把洛克伍德吓得发疯了。虽然他抽回了自己的手,用书堵住了窗洞,并捂住了自己的耳朵,但仍能听到那悲惨的呼叫:“二十年了。二十年来我一直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29)尤其是洛克伍德还听到了窗外有轻微的刮擦声,那用来堵窗洞的书也好像是被人向前猛推了一下。这使得在极度恐惧中的洛克伍德四肢动弹不得,死命地叫喊着。“福克斯称这个场面为整个英国文学中最令人激动的一页。它确实是充满深刻的紧张性。”“这一具有暴力的行径具有一种使人诱发感情上的情景——歇斯底里般沮丧,或者野蛮般绝望的复仇。”“洛克伍德的噩梦表明凯瑟琳已成为了鬼魂,也在遭受着得不到欲望满足的阵痛。”洛克伍德的惊叫吵醒了希斯克利夫,他跑进房间显得十分激动,接着又在窗口处哭喊:“进来吧!进来吧!……凯瑟琳,来吧。噢,来吧——再来一次!噢,我的心肝宝贝;这一次听我的话罢,凯瑟琳,最后一次!”(33)这一幕与灰暗荒凉的背景联系起来,就会给夜晚的山庄增添更加神秘的恐怖感,继而将小说的哥特气氛渲染到了极致。直觉告诉洛克伍德,第一代的凯瑟琳像是一个正在荒原渴望回家的流浪汉。这正好契合了华兹华斯般的想象——有意感觉和无意感觉的自然合拢。洛克伍德的梦魇不但暗示这里确实存在着鬼魂,同时又使它不落入哥特式鬼怪故事的窠臼。鬼魂成为贯穿整部小说的关键形象。每件事在本章都写得那样地真实,以至于读者不必花费多少想象力就能把超自然现象的可能性像洛克伍德那样自然地接受下来。“像处于现实和被死去的凯瑟琳所光顾的洛克伍德的梦魇中,那些无法解释清楚的事那样,《呼啸山庄》里的鬼魂是非凡的,且能引起强大的情感,但这样的鬼魂是经验中所期盼的,已被世俗化。”和传统的哥特小说相比,女作家把这一晚发生的可怕的事都归于心境和自然的相互作用——“倒霉的茶和坏脾气”(25)。本章女作家不仅是对哥特传统的继承,更是超越,它使读者不时地相信鬼魂的存在,而这种手法还将在以后的章节得以传承,因此当我们阅读时,要格外注意这一手法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