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冲破传统的哥特人物。传统哥特小说很少涉及人类伟大非凡的爱,主人公们的爱只会被挤压一旁或随便提及,故事结尾往往遵循“劝善惩恶”的传统道德理念,但“在《呼啸山庄》中,传统道德并未占上风”。艾米莉笔下的男女主人公们拥有更加真实的情感和生气勃勃的活力。小说中,女作家一方面同情并赞扬这种不受任何人类文明准则与理性约束的激情,塑造了一个把全部生活发狂似的倾注于一个目标的执著的人。另一方面她又描绘了这种激情所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她的字里行间使得哥特小说固有的僵化的人物变成了丰满的活泼的艺术形象,这是对哥特传统小说人物意义的探索和延伸。《呼啸山庄》所表现出的那种拜伦式的颠覆威胁,与曾经发生在欧洲大陆的“推翻政权、打乱一切世俗与神圣法规习俗的运动,以及在英国本土孕育出的宪章运动和反叛骚动,在精神上和思想上可谓如出一辙”。
希斯克利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他幼年饱尝人间的冷暖,形成了倔强而又执拗的性格,这种性格让他对爱和家更加渴望。他和凯瑟琳之间的爱超出了一般人的常态,这种爱的冲动性和破坏性太直接、太专一,他们之间的亲吻犹如互相愤怒的撕扯。正如女管家丁耐莉所目睹的那样:“他们是怎样到一起的我几乎没看见,只是凯瑟琳向前一跃,他就把她抱住了,他们两个就紧紧拥抱在一起,我担心我的女主人从这次拥抱中是活着脱不出身来了。”(209)得知凯瑟琳的死讯后,希斯克利夫更是“用头撞那多节的树干,抬起眼睛,号叫着,不像是一个人,倒像是一头野兽快要给刀尖和长矛捅死了”。(219)希斯克利夫是原始、野性、感情奔放不羁与生命力的代表,他的性格气质与充满风暴的荒原相一致,既严酷、无情、狂暴却又充满活力。他就像一个拜伦式的英雄,集叛逆和罪犯以及道德规范的摧毁者于一身,但又仍不失为顶天立地的英雄。他富有勇气和激情,傲然蔑视陈腐的道德伦理,与命运愤然搏击,与压迫和不公正顽强抗争,他渴望一个更纯粹、更自由的心灵,以此超越生命的极限。然而他同时又浑身散发着恶魔的邪恶气息,与正统的社会主流格格不入,这只会把自己置于与人为敌的位置,进而异化成一名食尸鬼。“正是由于对强烈的、不加控制的激情的描述,使得艾米莉的小说在维多利亚小说中显得与众不同。”也正是艾米莉对希斯克利夫这种复杂性格的深刻挖掘,才使得传统恶魔式的哥特人物得以深化,才使得这一人物更具独特的艺术魅力。“勃朗特超越了生与死的传统浪漫传奇,超越了爱情与冒险的传统哥特模式”。
2.赶超时代的环境刻画。《呼啸山庄》在环境刻画方面虽然采用了典型的哥特手法,但故事发生的背景不是发生在遥远的中世纪,而是切换到了作者所生活的时代,描写了一个不同于她同时代的其他小说家的时代。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1811-1863)等所描绘的资本主义发展、喧嚣忙乱的世界,根本没有进入艾米莉的视野。她所描绘的不仅是一片充满原始气息的蛮荒自然之地,而且又同时分享了湖畔派诗人(the Lake poets)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的创作原则——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是自然神秘主义的典范”。这种有别于传统哥特的新颖手法,显然有助于凸显作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感。
艾米莉是约克郡荒原上土生土长的孩子,她熟悉和热爱这里的一切。虽然在别人眼中约克郡荒原的景色并无什么诗情画意,“但在她眼中,最幽暗的石楠丛会开放出比玫瑰还要娇艳的花;在她心里,铅灰色的山坡上一处黑沉沉的溪谷,会变成人间乐园”。在这片荒原上几乎看不见树木,即使有几棵也是因常年的严寒和大风而弯腰斜倚在山边。为了抵御狂风,这里农民的房子几乎都是用浅色到棕色的石头砌成的。“这样的环境也造就了约克郡人们突出的性格,他们长期与这恶劣的环境斗争,因而性格独立而坚定……在与自然的搏斗中他们认识到要尊重事实,因而他们很实在……这荒原,这人民,影响着勃朗特姐妹,影响着她们的品格、她们的为人、她们的思想以及她们的作品。”女作家对这片荒野有着至诚的爱,离开它她就会感到不安。这种环境铸就了她纯朴、坚强的性格。显然,艾米莉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感情注入小说里的大自然中去,使它与小说中的人物命运一道喜怒哀乐。“在《呼啸山庄》中,想象就是直觉,它以神秘现象的具体化形式对抗着理性和传统道德的朦胧感觉。女作家对现实的认识挑战着1847年的那种唯物主义的、阶级统治的社会结构。”在老恩肖烦恼地结束了自己一生的晚上,“狂风绕屋咆哮,并在烟囱里怒吼”(51);在希斯克利夫愤怒出走的那天晚上,“暴风雨以其全部的狂怒向山庄呼啸着袭来”(108);在希斯克利夫带着忏悔离开人间的那天晚上,“倾盆大雨一直下到黎明时分”(438),等等。女作家笔下的大自然景物绝非简单的人物活动背景,而是一种活生生的充满生命力的自然,一种神秘的力量,这为传统哥特形式注入了现实的内容和强烈的情感。就连希斯克利夫的复仇好像也是自然而然,像大自然中的河流,平缓或激越地向前流淌。遇到了堵塞,会改变方向,甚至出现决堤,造成灾难,但最终还是复归大海。
《呼啸山庄》融入了艾米莉对家乡的观察和思考,描绘的景物是家乡的山山水水,人物是生活在其间的村民乡亲,但同时她又漫步荒原,能任凭想象展翅飞翔,使得穿梭于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的主人公们的个性得以充分地张扬。因而当我们阅读它时,既能被强大的超自然力所震撼,也可感到自然景物的亲切、故事人物的血肉丰满。正如洛克伍德最后一次造访山庄时看到第二代的小凯蒂和未婚夫哈里顿幸福地在一起那样,“浪漫和哥特的要素在阳光普照的理想世界中,已很难长存”。
四
无论是沃尔特·司各特(Walter Scott,1771-1832)所要求的以“浪漫主义手法解决其主题”,还是18世纪以来文学的传统所要求的“对‘真实’生活之表面给予平面镜般的反映”,都被《呼啸山庄》的作者艾米莉发人深省地彻底打破了。毫无疑问,艾米莉是独立于19********主流之上的另类作家,她的创作风格清晰明了却又充满着无限的活力。对她而言,哥特的运用不仅仅是营造恐怖气氛,让读者充满疑惑和神秘,更是为了建构更加自然合理的情节框架,使得人物复杂的心理在深度上更具独特的艺术魅力。“《呼啸山庄》出现的鬼魂既非哥特式的鬼魂,也非维多利亚杂志上的鬼魂,他们代表着另类鬼魂的萦绕——维多利亚中产阶级对被他们自己贬为平民的恐惧的作祟。”女作家艾米莉那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现实主义描写,创造性地使传统的哥特题材服务于她的目的——发现并抒发新的情感,提高情感的强度。传统哥特被认为是属于浪漫主义的一支,被人们称为黑色浪漫主义,但女作家却把浪漫主义移植到了现实的沃土上,给陈旧的哥特形式注入了激烈情感,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赋予了传统哥特小说一个新特色,开辟了广阔的新领域。这既是对哥特小说的继承和超越,同时也为困境中的哥特小说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是对哥特小说成功的扬弃。“现在,《呼啸山庄》已被普遍认为是传统哥特、浪漫传奇和现实主义小说的混合体。”
时间要素的运用研究
《呼啸山庄》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之一就是艾米莉对时间的复杂设置和精妙运用。小说浓缩了丰富且严谨的场景的所有要素,女作家以巧妙的手法,展现了精密细致的文本时间和故事时间的来龙去脉,在时间的交错颠倒中展开情节,在时序的复杂交织中突出主题。对天气和季节的描述,使小说人物角色的情感和举动跃然纸上,使故事场景更加生动逼真、更富有戏剧效果,大大地提升了这部惊心动魄的原创小说的活泼本质与奥秘。
“小说是以叙述性方式,在一定环境中通过情节侧重塑造人物形象的文学形式。”叙事是在讲故事,阅读是在听故事,它们都是一个时间过程。叙述故事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文本时间”,是指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故事内容发展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故事时间”,是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任何一部叙事文学作品都含有文本时间和故事时间。《呼啸山庄》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之一就是艾米莉对复杂的文本时间和故事时间的准确无误的把握。如同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笔下的《尤利西斯》(Ulysses,1922)把文本时间局限在18个小时内,故事时间却汇集了三个主人公的漫长岁月,同样小说《呼啸山庄》把发生在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两代人之间的、遥远的恩怨情仇浓缩在有限的文本时间内。艾米莉为读者设置的文本时间是指1801年至1802年——房客洛克伍德的所见所闻,而故事时间则分两个阶段:1784年至1801年——不久之前第二代女主人凯蒂的经历和1771年至1784年——很久之前第一代女主人凯瑟琳的故事。“时间是这部小说的关键”。女作家以一个共同的观察者作为桥梁,表现了双层或三层时间顺序,小说打破传统的按事件发生时序来叙述的方法,采取从中间切入,先倒叙,后顺叙的方法,在时间的错综交织中展开情节,使得文本时间序列与故事时间序列之间产生不一致。小说最终的文本时间使得线性的故事时间解体后又得一定秩序的重组,使人们从时间不复存在的世界又回到了正常的时间世界。这种颠倒时序必然会打乱读者基于传统叙事结构范式上产生的各种期待而导致理解上的困惑,但同时也使故事的一个个事件和意象都充满了非确定性和虚无性,会产生吸引人注意的效果,使小说更加引人入胜、悬念迭出,但又不失深刻的思想性。
一
《呼啸山庄》全书两卷共34章,整个故事时间跨度前后经历31年,小说故事始于1801年,结束于1802年。小说仅提供了三个精确的年份(第三个是1778年),“目前”或“现在”在小说中是从1801年11月到1802年9月的不满一年的时间里。在漫长的故事时间里,女作家跨越顺序讲述了31年的时间(1771-1802)。尽管如此,小说还是提供了足够的线索,读者仍可以对主人公们的生日、死亡、婚姻等做出一个相当精确的判断。在有限的文本时间里,“历史与现实仿佛在恍恍惚惚中融为一体,在人们的心理承受意识中唤醒一个遥远的故事与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