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拿些事例来讲吧。
早些年邓小平就提出中国“不出头,不争霸”的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2005年,号称“党内一支笔”、“文胆”、“核心智囊”的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发表演讲,宣布中国“对外谋求和平,对内谋求和谐,对台海局势谋求和解”,再三强调“中国无意于挑战现存国际秩序,更不主张用暴力的手段去打破它、颠覆它”。国家领导人也在不同场合说到“和平崛起”、“和谐世界”。
这是有道理的啊,也顺乎世界潮流。30年前,中国社会的哲学是斗争哲学,“以阶级斗争为纲”,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斗得人仰马翻,斗得伤痕累累,还觉得其乐无穷哩。现在不同了,现在的哲学是和合哲学,“以人为本”,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谐不意味着放弃斗争,但斗争绝不会成为目的。
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是审时度势的明智之举,其作用是给中国营造一个比较好的国际环境,避开了很多风浪,让中国有时间和精力致力于经济社会发展,功不可没。现在,中国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政治经济发展得不够,与人民的要求有距离,要发展经济,要改革政治,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都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仍然需要韬光养晦。这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更符合百姓的利益。如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千古不改的规律,那么同样是苦,兴中之苦大抵要比亡中之苦要强出一些。
愤青们不管那么多,他们不关注世界文明潮流的走向,一个个扮成“唯武器论者”,满嘴的“铁血腔”,整天嚷着打打杀杀,炫耀肌肉,要“有条件地与西方决裂”,把中国与其他国家在摩擦中表现出的文明宽容视为软弱,视为任何人都可以在中国面孔上施以耳光,把外交部说成是“抗议部”。
愤青就是这样,总是站在民族的高度来看中国问题。他们看到的问题总是国际性的,总是有高度的,总是有预见性的,总是有方向性的。因此,他们只看到中国经济总量不断增大,无视城乡差距日趋扩大;他们只看到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无视人均仍居世界百名之后;他们只看到经济发展不断加快,无视社会事业缓慢前行;他们只看到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无视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转移视线于国外,不喜欢看国内的问题、民众的生活,上访、躲猫猫、毒奶粉、苏丹红这些“小事”引不起他们言说的兴趣,觉得够不上拿到台面上来说。
愤青就是这样一群喜欢宏大叙事的人。他们只关心国家的未来与命运,“屁民”的事没有人感兴趣,无人问津,只有“外交无小事”。国际上一个小小的摩擦,一个外国元首的一句话也比得上国内民众的养老金没有下落更能牵动他们的神经。他们像一群“看门狗”,“看门狗”对于门内的事情可以毫不关心,以为跟狗拿耗子是一回事——多管闲事。他们的职责是对门外的一切保持警惕,哪怕是有人走过轻微的一声咳嗽都值得拿来讨伐一番。
这种无视国民的福祉,一心想把国民引入战火纷飞之中的做法,当然可以成就愤青们的“英雄梦”,但遭殃的肯定是普通民众。中国难得30年安稳的日子,他们像是觉得太平盛世已久到无聊了,久到活得不耐烦了,非要整出点事来,才算是有“选择压”。这都安的什么心哪,在我看来,无论多么宏伟的蓝图,多高蹈的口号,也不能瞎忽悠别人去送命。
愤青有一腔热血,但一腔热血就像一把火一样,可以煮饭、取暖、炼钢、拒敌,但用得不好,也可以把大好的财富付之一炬。鲜红沸腾的血在燃烧之后,会变成死灰一堆,像炮灰一样冷寂可怖。
这就是我曾经说过的,愤青是一把双刃剑,一旦失控,将是灾难性的,这已经是有历史事实证明了的。所以讲,热血青年是最可贵的,也是最危险的。不是我不相信青年人,而是害怕青年人助纣为虐,而且青年人容易助纣为虐。如何让这一把熊熊大火造福而不是造孽,每个人都有义务。包括我写这本书,也是想尽一点“打捞”的义务。
记得2008年11月,有一家媒体报道,说赵本山将举家移民加拿大,说得有鼻子有眼,还说是加拿大媒介人士透露,赵本山已经接受完体检,移民申请已获批。虽然赵本山一直拒接记者采访电话,但以短信方式模糊地回答“是的”。
这事就像触到了爱国人士的G点,立马兴奋起来,特别是那阵子“裸体做官”讨论还余热未消,伐赵之声骤起,气势磅礴,说什么中国人民把他抬举成小品王,现在却背信弃义,甩手而去。后来赵本山自己站出来予以否认,还很幽默地说:“如果有媒体非要说我移民的话,那我就只好说,沈阳到北京,北京到沈阳,在国内移民。我的根在中国,我不会移民。”
到底赵本山有没有举家移民?到现在好像也没有什么“新进展”,看来,所谓赵本山移民加拿大纯属子虚乌有,老赵说得到做得到了。其实,老赵移不移民无关紧要,别说老赵移民加拿大,就是移民日本,我看也没关系,爱国人士有必要搞得如丧考妣般难过吗?
演艺明星移民国外已不算新鲜事了,我们可以开出一长串的名单:巩俐、许晴、徐帆、蒋雯丽、李连杰、王姬、陈红、宁静、蒋大为、斯琴高娃、韦唯、顾长卫、陈凯歌、张铁林……就算赵本山移民,他既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何况这是他个人的自由,没有人可以干预。
有人把移民国外上升到爱国与不爱国的“纲”与“线”上去,那是扯淡的事,我不知道这是哪来的狗屁逻辑。
一个中国人移民到国外去,就不是中国公民了。他爱国就爱他加入了国籍的国家,比如巩俐爱国,我只能说她爱给她国籍的新加坡。
虽然这些明星都生于中国长于中国,但他们的身份已经是“外国人”了,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一个外国人来爱我们的国家,而不爱他们的国家?那人家可以反问,你爱美国吧,不要爱中国,这算什么事?人家爱不爱我们的国家是他们的自由,人家爱不爱他自己的国家,由不得我们去多嘴。
我们知道,在国内,很多人都想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一线城市里挤,争取获得这些城市的户口,特别是北京户口,那样的话,至少将来自己的子女高考就可以少别的省份几十上百分也能上好的大学了。那是不是说这些人都不爱他的家乡呢?难道非要待在国内,寸步不离家乡,才叫爱国爱家乡?
有一个被用得臭了街的事例来说明归国华侨的爱国壮举,那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像钱学森那样一批科学家冲破美国重重阻挠回国,好像钱学森的脚踩到了中国的边界之内就爱中国了,站在边界之外就不爱中国。真是荒谬,如果钱学森站在中国的边界之外没有一颗爱中国之心,他可能就不会踏入边界之内,因此也就不能说移民的、身居国外的华侨没有一颗爱中国之心。
我们的明星移民不爱国,是因为他们身不在中国,所以无法为中国作贡献。这恐怕太欠缺说服力了,有网友“红尘的尘”说“移民才是最大的爱国”,认为移民有数大好处:
1移民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大家都承认国外教育科技比我们更先进,更多的人出去,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趁年轻移民出去,孩子就可以避免受到国内应试教育的摧残,可以保持创造力。
2节约国内的教育经费。国内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人尽皆知,据说年教育投入还没有年大吃大喝浪费的钱多。钱不够多据说还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本来就不多的钱,分配也并不合理。据说,这笔钱最大一部分用来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多一个有钱人移民出去,就可能有一个到数个本无法上学的山村孩子得到教育机会,善莫大焉。
3缓解国内的交通压力。能移民的不是有钱就是有本事,多数都可以轻易买得起私人汽车,他们都移民走了,国内的交通压力自然可以得到缓解。
4缓解就业压力。人都出去了,国内的就业压力自然会减轻。
5给民族资本国民待遇。我们都知道外商投资是有各种各样的优惠条件的,但是国内企业不仅没有优惠,而且往往受到有关部门的刁难和歧视。然而,只要民族资本飞往国外换个皮,立刻就享受各种优惠,何乐而不为?
6改变中国人在国外的形象。我们知道国人在国外形象很差,多数是说举止粗鲁之类的,其实这是很不公平的。给外国人留下不好印象的一般就是贪官,他们占国家便宜出去玩,自然是得意忘形。如果有素质的青年人移民越多,我们在国外的形象就会越好,何乐而不为?
7节约资源。水、煤、石油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中国所有资源都很紧张,有能力出去的同志们啊,为了我们的后代,出去吧!
这位网友说得很好很搞笑,中国现在抓紧计划生育不放松,就是嫌人口太多了,中国人多多移民出去,对降低中国人口,提高各种各样的人均指标大有好处。更极端地妄想一下,中国人不断地移民美国,巧妙地实现人种和文化渗透,久而久之不就“颜色革命”成功(红旗插遍美国,绝大部分美国人成了黄色人种)了?不战而屈人之兵,这该是中国的爱国者所渴望的啊。所以,我认为,移民符合国策战略,是爱中国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