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1901年6月3日生于逃难中的大马车上,养育在辽宁省台安县桑林子詹家窝堡。
11岁前,其父张作霖在外闯荡,家境贫寒,靠喝高粱米汤维持生计。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县)城内附马巷。
张学良出身于封建军阀家庭,周恩来出身于没落的书香门第。
张学良11岁时生母病故,同年进入沈阳。张作霖聘名师教他读四书五经,学孔孟之道,同时也学英文,使他成为既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又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开放型人物。
周恩来7岁丧母,10岁嗣母又故,家中料理两次丧事后,已是债台高筑,靠典当借债度日。他12岁到辽宁铁岭县堂伯父周贻谦家寄居,入银岗书院读书,是年秋,到沈阳伯父周贻赓家,入新建沈阳第六两等小学堂读书,受老师进步思想影响,读了不少进步书刊,并开始习惯了吃高粱米。他比张学良早一年进入沈阳。13岁时,在一次修身课上,回答老师“读书为了什么?”的提问时,答道:“为了中华之崛起!”此句后来成为传世名言。
张学良16岁在沈阳基督教青年会听了张伯苓先生《中国之希望》的演讲,茅塞顿开,精神振奋,感受之深,难以忘怀:“中国之希望不在任何党派,亦不在任何官吏,而在每一中国人之发愤图强,努力救中国。”他为“息争御侮”,“救国救民”,历经坎坷,最终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力挽狂澜,毅然发动西安兵谏,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实现全国抗战,成为改变历史发展方向的巨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他曾提出过参加中国共产党的要求,而未被第三国际批准。
周恩来15岁考进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成为张伯苓的学生。1915年5月9日,袁世凯接受日本政府提出企图独占中国的“二十一条”修正案,周恩来在一篇作文中写道:“呜呼!处今日神州存亡之秋,一发千钧之际,东临同种,忽逞野心,噩耗传来,举国骚然,咸思一战,以为背城借一之举,破釜沉舟之计。一种爱国热诚,似已达于沸点。”后来他又先后东渡日本、留法勤工俭学,接受马克思主义,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以上说明,张学良、周恩来既有出身不同、经历各异的人生,又有童年丧母的不幸和“同乡同师”的友谊。张学良在延安会谈时就对周恩来说:“我的启蒙者也是张伯苓先生,我们都是南开人。”他们生长在多灾多难的旧中国,在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伟大事业中都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他们是时代的骄子、20世纪中华民族的精英。他们在救国救民的实践中建立的友谊,不仅是他们个人的友情,而且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与张学良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