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证明,张学良送蒋返宁是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义无反顾的行为。1937年2月16日,张学良部属田雨时随何柱国、王卓然去浙江奉化溪口探望张学良时,张学良回答田问为什么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的理由时说:“(一)‘兵谏’有裨国是,所商圆满,挺身赴京理所当然;(二)防止大计有变,毋宁护驾前往,目睹一切落实;(三)……庶足澄清国际、国人舆论的误解,增强政府和蒋先生的威信;(四)无个人安全、被报复的顾虑;(五)万一变卦……就算负荆请罪;(六)既容纳谏,国事有望;终,纵即不利于小我,决非所计。”这是张学良对躬亲送蒋的原因、目的及意义的高度概括。
但是,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蒋介石,忘恩负义,自食其言,长期“囚禁”张学良。由于日本侵略者的不断进攻和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国土接连丧失,使张学良先后由南京宋子文公馆、孔祥熙公馆,辗转迁徙浙江奉化雪窦寺,安徽黄山温泉,湖南江西萍乡,湖南郴州苏仙岭、湖南沅陵凤凰山,贵州修文阳明洞、黔灵山麒麟洞、开阳刘育乡、息烽阳郎埧、桐梓天门洞,重庆戴公祠,台湾新竹井上温泉(也称清泉)等。直到蒋氏父子相继去世后的1990年6月1日,张学良才算获得自由。
张学良身陷囹圄,不忘爱国。他的《谒延平祠》:“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以歌颂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丰功伟绩,抒发其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祖国的爱国主义思想。1991年6月,他与吕正操将军在美国会晤时再次提出,他愿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尽心尽力。可见其矢志爱国,始终不渝,深得华夏子孙景仰。